第23章 章

第 23 章

魯僖公10年,也就是晉惠公夷吾元年,夷吾以讨惡的名義誅殺裏克,他畏懼裏克作為重耳的內應而制造動亂。

在殺死裏克前,夷吾派人說:“若是沒有你,我也做不成國君。雖然這樣,你殺了兩位國君(指奚齊和卓子)一位大夫(指荀息),做你國君的人,不是太難了嗎?”

裏克回答:“沒有我廢掉二人,你怎麽能即位呢?想要給人按上罪名,還怕沒有說法嗎?我知道國君的意思了。”

裏克伏劍而死。

鄭出使秦國,逃過了這一劫。

晉惠公夷吾派鄭謝秦,也是為了調走鄭,好對付裏克。夷吾本來答應即位後給秦國河西之地,實際上不想給,說是要晚點給。

秦穆公肯定不滿。

鄭說:“呂甥、郤稱、冀芮主張不給秦國河西之地,如果您召見他們,我回國把夷吾趕走,您送重耳歸晉,沒有不成功的。”

于是,秦穆公派人通知要召見這三人。

冀芮察覺出了陰謀,殺掉了鄭、祁舉及七輿大夫;左行共華、右行賈華、叔堅、骓歂、累虎、特宮、山祁,這些人大部分是裏克和鄭的同黨,也可以大致理解為支持重耳的一批人。

鄭的兒子豹奔秦,對秦穆公說:“晉惠公夷吾背叛秦國(秦國助他即位,卻食言,不與財物),忌憚國內的裏克、鄭,晉國人不擁護他。如果伐晉,夷吾必不能保有國君之位。”

秦穆公說:“如果國人不擁護他,他如何能殺得了裏克、鄭呢?晉人都避禍跑走了,誰又能趕走夷吾呢?”

11年夏,王子帶勾結揚、拒、泉、臯、伊、洛的戎人伐洛邑,也就是周的國都,燒了東門。

秦晉伐戎以救周。

秋,晉惠公使戎與周講和,但沒能成功。

Advertisement

12年,周惠王讨伐王子帶,王子帶奔齊。

齊桓公使管夷吾讓戎人和周惠王講和,使隰朋讓戎人和晉惠公講和。

13年春,齊桓公使仲孫湫到周聘問,想讓周惠王召回王子帶。

仲孫湫歸國回複齊桓公說:“周惠王怒氣仍盛,沒有十年,是不會召回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