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Chapter 2004

Chapter 4   2004

“我媽說這次月考再不進步,就行李收一收滾回去吧。”

“滾回去?去哪?”

“呃……要不,去和顏森學做菜?”

“然後夫妻齊心,把他那破餐館做起來?”

“啊!算了,還是好好讀書吧,想到窩廚房我就頭疼!”

之衡将自制的重點筆記借給安那時,教學樓上挂着的“高考倒計時”正走到第一百天。整個高三全籠罩在一排凝重的教室裏,就像講臺桌上的那瓶膠,散粘到各處之前,原來,也能擠在那麽小的一個空間裏。

安那在月考中又排到了兩百多名,彼時誰也不知何爸已将女兒的戶口遷到了國外——後來他還挺理直氣壯:“要是早讓你知道自己成了僑生,還不知會松懈成什麽樣呢!”

的确,誰也不知道“了解身世”後的何安那會松懈成什麽樣,不過人人都看得見的是,“不知身世”的何安那的确不敢松懈。

拿了沈之衡的筆記後,她真的開始發奮圖強了——自覺地減少約會時間,除吃飯睡覺外所有時刻都耗在題海裏,上課困時、做題困時,一杯咖啡灌入胃,不夠?好,再來一杯。

不過到底是底子差基礎薄,她再強,也強不過根基紮實的沈之衡。

高考還剩五十天時,之衡已将所有的知識點都倒背如流——“這是要上清華的節奏啊!”所有老師都啧啧贊賞,所有希望都投到她身上。

可事實上,就在那最重要的一天到來時,她卻失手了。

高考結束後的整整三個月,沈之衡寝食難安。她努力了那麽久,籌備了整整三年,每天不娛樂不游戲不戀愛把自己投身到浩瀚的題海裏,可偏偏在高考的最後一刻,到底是出于緊張還是其他什麽見鬼的原因,她漏做了一道二十分的化學題。

二十分——

僅二十分,她和清華擦肩而過。

Advertisement

和北京擦肩而過。

和最理想的四年大學生活……擦肩而過。

***

可安那卻超常發揮了,原本成績已不俗,再加上何爸早早辦好的僑生證明,她在填志願時,安安心心地将第一志願填到了北京。

回頭想去同之衡讨論北上計劃,班主任卻拉住了她,輕輕地搖頭——之衡的志願,從第一個到最後一個,填的都是本省的廈門大學,金融系。

此後安那便很少再與之衡聯系。并沒有其他意思,只是直覺告訴她,當一個習慣成功的人在意外的失敗面前,最不待見的就是吊兒郎當之人的意外成功。

可她知道之衡是不會放棄的,這樣一個堅持而內心強大的人,怎可能因為一次高考失利就放棄自己的銀行家夢想?

不,不會的,她是沈之衡。

最懂堅持的沈之衡。

而自己呢?在即将啓程的那一刻,當所有興奮退散後,安那卻踟躇了——大學四年,是不是意味着她和顏森将分開四年?

“怎麽會?每個寒暑假、五一、國慶、端午節、元旦,你都可以回來嘛,再說你不回來,我也可以上北京找你啊。”

然而顏森的承諾最終只能成為空頭支票。餐廳越做越大,不久後又開了分店,工作這樣忙,時間這樣緊,他哪有空上北京找她?

金融系的日子枯燥無味,一開始,安那還天天纏着顏森煲電話粥。可你知遠距離戀愛便是如此,食之無味棄之不忍。

到了下學期,何安那突然告訴所有人,她确定人生目标了——中國法律博大精深,可耳聞過的不公平案件卻一例接一例——是,她要當一名優秀的律師。

志向确定後,安那毅然将專業由原本的金融轉成了法律,一瞬間,徹底改寫了父母為她安排好的人生。

安那說,她怕回家被爸媽罵,所以大一那年的暑假,她和顏森說不回去了。

而後來的一整年,她也沒再回去過。

所有的遠距離愛情,都是這麽敗北于時間和空間的吧?

之衡聽人說過這件事之後,微諷地勾了勾唇角。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