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奇策
第25章 奇策
兩人拌嘴的空隙, 暗衛已經回來帶路了。
陸家世代經商,是當地實打實的大戶人家,府邸氣派宏大, 任誰都知道城東主街最大的那座府邸就是大善人陸老爺的府宅,即使現在古澤城內的百姓一個個噤若寒蟬,但是暗衛以糧食為誘還是很容易套出話來的。
“這位小哥,我家公子仰慕陸老爺已久, 今日特意帶了名帖和信物前來拜訪,還請代為通傳。”到了陸府門口, 暗衛上前将提前準備好的名帖和太女令牌遞給門口的小厮,魏昭和季清則站在暗衛身後觀望。
“并非小的無禮,只是我家老爺近日染了風寒,實在不便見客。”小厮将拜帖和令牌推回, 婉拒。
“這麽巧?莫不是這陸老板為了避一時風頭,怕被官府抓到話柄,才閉不見客?”季清攤開順手帶的折扇, 偏頭湊向小貓的耳旁, 說出自己的猜測。
熱息萦繞在耳畔, 癢癢的, 小貓看了還毫無察覺的某人,略微錯開身子, “我想也是大概如此。”
暗衛被拒,也不見愠色, 将名帖和信物再次奉上,同時塞上一枚銀錠:“小哥有所不知, 我家老爺與都城戶部尚書陸方大人乃是舊相識,公子出門歷練, 途徑古澤,聽聞陸老爺積德行善,心存敬意,又聽聞與陸大人乃是同宗,所以特來登門拜訪。若陸老爺見到信物,必定肯見我們,還請小哥一試,若得相見,我家公子必有重謝。”
小哥将銀錠塞進袖子裏,下意識握緊手裏的名帖,猶豫再三說道:“我只能一試,若是老爺見了信物還不肯見你們,你們可不要怪我。”
“自然。”
不過一盞茶的功夫,小厮就跑回來了,府門大開,與之一起的還有一個身着簡練麻布短打、手裏握着大刀就跑出來的接客的中年男子,讓人不由猜想是那俠肝義膽的陸仗客,這神清氣爽的樣子當真不像染了風寒。
“貴客大駕光臨,陸某有失遠迎,還請見諒。”陸仗客還沒跨過門檻就急着相迎,拱手時才發現自己太過着急,連剛剛練武的大刀都拿出來了,趕緊遞給一旁的小厮。
暗衛自覺退到小貓身後,讓人一眼便知主次分明。
魏昭和季清禮貌回禮,“匆忙上門,還請勿怪。”
“不敢,茶水已備好,兩位貴客裏邊請。”繞過小厮,陸仗客大刀闊斧地站到左側親自為二人引路。
陸仗客将二人引為上座,屏退了侍奉的仆人,關上門窗之後,才将令牌歸還,拱身道:“剛剛在門外,人多眼雜,未曾言明大人身份,是怕隔牆有耳,還望兩位大人莫要怪罪。”
Advertisement
小貓上前擡着陸仗客的右臂将人扶起,“陸老板不必客氣。我們對古澤的形勢也有所了解,陸老板也是不得已為之。”
“我古澤陸家雖只是都城陸氏的一只旁支,但陸某每年末去都城拜訪族中長輩時,常聽聞我大離的太女殿下是位風姿卓越、憂國憂民的賢良聖主,此番古澤大難,聽說陛下派了殿下前來慰問災情,陸某雖未遠迎,然心中感懷,萬望殿下可以救萬民于水火!”陸仗客未曾起身,反握住小貓的胳膊,越說越激動,最後竟是跪下身去。
陸仗客慷概激昂的言辭像是在魏昭的心尖上丢了一簇火苗,然後越燒越旺,讓這個年輕儲君胸膛愈發腫脹,一時間充滿萬千豪氣和滿腔熱血,深刻地感受到了百姓對明主的需要。
只是火花絢爛,卻也傷人,親眼所見的百姓疾苦和陸仗客的仗義執言,又像是一潑熱油澆在心尖的那團火上,帶來絲絲灼痛感,讓小貓對自己身上的擔子有了更加真切的認知。
小貓一邊彎腰鄭重地将陸仗客扶起,一邊說道:“陸老板濟世安民之心,令我輩敬仰。我們二人受殿下之命提前進城探查,正是為了摸清古澤的實情,以此懲治庸官、為民解憂。此番上門叨擾,也是希望與您合力共謀百姓福祉。”
“陸某無能,被困家中,唯有以習武洩憤,今日幸得殿下垂憐和兩位大人不棄,但凡有用得着陸某的地方,定萬死不辭。”陸杖客抱拳回道。
小貓與季清相視一望,互相點頭示意之後,說出先前來意:“陸老板言重了,實不相瞞,我等親眼見過官府施的赈粥,寡淡如水,因此對朝廷所派赈糧去向存疑,又聞城中米鋪異象,一路追查至此,還望陸老板解惑。”
陸仗客嘆了一口氣說:“兩位大人可能不知,本縣縣令郭韞是李太師的門生,憑借在都城中的關系在古澤作惡已久。此次古澤水澇饑荒,也是因為他克扣每年維修水壩的費用所致,朝廷體恤百姓送來赈糧,但郭韞不僅不及時止損,為了給太師祝壽還打起了赈糧的主意,縮減赈粥的用量,和那些黑心的商戶一起擡高米價,将赈糧高價轉賣給當地和外地的富人之家。陸某只不過是不願與之同流合污,就被按上了莫須有的罪名,仰仗都城陸氏的幾分薄面,才能留下這條老命。”
“此等敗類,當真是萬死也不足贖其罪!”先前的猜測得到驗證,赈糧早已被這群蛀蟲分食,小貓氣得難以自抑,沒忍住拍在身側的小桌上,手掌拍下之際沒收住勁,掌風落下的那塊直接被拍碎了。
陸仗客沒想到魏昭如此年少,武功卻如此精進,一時間也被驚呆了,忘了心中憤慨。
季清也是第一次見小貓發這麽大的火,被驚到之餘,卻敏感地覺察到小貓悄悄挪到身後的手在微微發顫,沒忍住上前将那只手掌握在手裏輕輕按揉。
小貓感受到被揉捏的觸感,又看着碎成兩半的小桌,臉上出現難得的懊悔之色。自進古澤以來,小貓不知道都聽了多少遍這郭韞的罪過,心中郁憤積壓,現在又聽聞他和朝中衆多勢力牽扯不清,可見背後不知是多大的一張網,情緒實在有些控制不住。
不過,難怪他們如此無法無天,原來是狐假虎威。
大離連年征戰,耗時耗力,國力日漸衰弱,小貓都看在眼裏,可是沒想到大離的內部也早在被這些蛀蟲慢慢掏空,為官者不仁,百姓流離失所,民心渙散,是真的內憂外患。小貓只覺得這肩上的擔子越發沉重。
“陸老板,這……”小貓強制自己回神,輕輕捏了捏阿季的手以示安慰,然後看着被自己拍碎的桌子,臉上不由染上難得的羞赧。
堂堂太女在百姓的家裏大發雷霆,将桌子都給拍碎了,傳出去實在不怎麽光彩。
“奧,咳,不妨事不妨事,恰逢府上家具年歲已久,陸某早就想把他們換掉了,還要多謝大人好意。”好在陸仗客是個會看眼色的,不至于讓小貓太過尴尬。
小貓和季清從陸仗客口中問出不少信息之後,對古澤的形勢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天色漸晚,兩人便主動告辭,準備回客棧後再細細謀劃。
回到客棧,兩人簡單用了晚膳之後,就決定先後沐浴,季清先洗完,出來之後就看到小貓一個人站在窗前沉思。
聽到身後熟悉的腳步聲,小貓不曾回頭,卻主動側身在旁邊讓出一塊位置。
季清從善如流上前,與小貓并排趴在窗柩上,看着窗外的月色問道:“在擔心赈糧的事?”
“嗯。若陸仗客所言非虛,這古澤城內的赈糧恐怕都快被郭韞他們掏空了,近年來國庫空虛,再撥赈糧恐有困難,而且從都城到古澤少則十日,多則半月,就算朝廷能撥,古澤的災民恐怕也等不了,就是現在每日也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月色如霜,清風拂面,吹不散的是小貓眉間的憂愁。
季清看着心疼,若是尋常百姓家的孩子在這個年紀恐怕還在父母膝下承歡,但昭昭卻要早早擔上萬斤重擔。
自己先前回顧原書的劇情發現作者對古澤災情的描寫甚少,筆墨都放在了昭昭黑化後打臉的劇情上,黑化前的經歷不過寥寥幾章,這古澤災情最後好像還是被魏舒解決然後拿去邀功的,實在沒有什麽有用的信息。
季清上輩子何曾經歷過這種災難,又非天賦異禀、天資聰穎之人,讓她一個整天摸魚的社畜能在這種關乎萬千生命的國家大事上提出什麽建設性意見,簡直是天方夜譚。
季清懊惱地撓了撓頭,只覺得自己要是平時裏多看點有涵養的書,多了解點歷史和國家大事,長長見識,也不至于此刻連怎麽安慰小貓都不知道,更別提出謀獻策了。
“書?有的有的,你忘記自己之前看的《奇聞雜談錄》了嗎?”季清的話點醒了識海裏的005。
《奇聞雜談錄》?季清恍然想起這書好像是自己在崇文閣無意間翻到的,講的盡是些大離王朝的趣事,不乏男歡女愛、奇幻異聞等諸多題材的故事,季清閑來無事就多翻了幾遍。
等等!裏邊好像有一篇講的就是饑荒!
“你終于想到啦!”005見季清想起也很興奮。
“昭昭,我好像找到辦法了!”季清迫不及待地想要将這個消息分享給小貓。
“什麽辦法?”小貓看着情緒激動的阿季,一瞬間心裏也燃起了希望,眼裏亮了許多。
“我曾經在崇文閣的雜書裏看到過一個前朝的故事:前朝一位姓範的大人被貶江南後,遇上了百年難得一見的大災荒,正當衆人以為應當發糧赈災時,他卻推出三項不為常人所理解的政策:擡高米價、大興土木和縱民競渡。”季清将自己之前看過的內容娓娓道來。
“确實匪夷所思,不知是何解?”小貓一時竟也未曾想通。
“由于糧荒,糧食供不應求,當時當地的米價已達一百二十文錢一鬥,這位範大人索性就将米價提高到一百五十文一鬥,然後沿江張榜,向外地宣傳說本地糧荒漲價,米商聽到這個消息,日夜運米到此,等到糧食充盈于市,他又下令以低于市價的價格放糧……”
“江南潮濕,糧食不易存放,借倉存糧就是一筆高昂的費用,更不必說來回的損耗,所以米商縱有不甘,也只能低價出售,米價自然就會降回正常阈值,百姓也就能吃上飯了。而大興土木和縱民競渡則是為了以勞代赈和盤活當地被災情破壞的經濟!”小貓僅僅是聽了季清的前半段解釋,就能舉一反三猜出了這位範大人的全部意圖,激動地接過話頭。
“不錯。”季清欣慰地看着欣喜若狂的小貓,果然是大離精心培養的儲君,一點就通。
“這位範大人當真是位奇人!”小貓由衷地發出贊嘆。
心中郁結已解,小貓當晚難得睡了一個香甜的覺。
次日,太女行駕儀仗到達古澤,季清和小貓扮成暗衛進入行宮,換回身份,趁着郭韞設宴招待兩人的時候,讓暗衛放火,将慌忙藏匿賬簿和髒銀的郭韞抓了個正着。
遍地人證、物證已全,小貓連給郭韞說話的機會都沒有,就直接令人将其押到菜市場斬首示衆,以慰民心,然後将郭韞做下的樁樁惡事都寫在奏折裏,讓暗衛将其和都城往來的書信一并送回都城。
最後按照商量好的計策施為,擡高米價,張榜招商,只是開倉放糧時才看到這群蛀蟲已将米倉幾乎蛀空。
于是,小貓效仿前朝,“以米換爵”,商人只要捐糧就可以換官做,雖然只是一個虛名,但自古以來視讀書入仕者為高,商人雖家財萬貫,但仍常為世人不恥,所以就算能夠得一個虛名也足以令世人刮目相看,因着又有陸仗客和當初不肯和郭韞等人為伍的幾位米商打頭,其他米商也逐漸認清形勢,不甘落後地紛紛主動捐米,古澤饑荒迎刃而解。
水利堤壩才是古澤的立足之本,小貓以郭韞貪污的銀兩做賞,引得百姓争先前往做工,既完善了古澤的基礎設施,又讓百姓有事可做,有錢可賺。
雖然浴蘭節已過,不能效仿先人大辦龍舟賽,但小貓想到江南絲竹悅耳,是以征召名妓在明湖畔獻藝,致使富人慕名而來,大大調動了古澤的經濟,與龍舟賽有異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