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番外
第45章 番外
魏昭即位後, 取“昭昭天下,化育民心”之意,改年號為“昭化”。
魏昭在位期間, 揆文奮武、興邦立事。大離王朝的發展蒸蒸日上,百姓安居樂業,生活也越過越美,僅用了十餘年便迎來了大離王朝的空前盛世, 史稱“昭化之興”。
在衆多政策中,魏昭格外重視女子教育, 不僅在全國各地廣設官家女學專供女子讀書,而且鼓勵都城世家貴女入朝為官做天下女子表率,最終成為了大離歷史上朝堂中女官占比最高的一位皇帝。
昭化十二年,又是三年一次的科舉, 令人驚喜的是,今年有一位女學生從衆多考生中脫穎而出,在殿試之上出口成章、應答如流, 引得陛下大喜, 被陛下欽點為女狀元。
此消息一出, 在都城掀起不小風波, 大街小巷都在議論這位女狀元,也成功堵住了當初阻攔陛下發展女學的臣子的嘴。
這不, 向來愛編排故事的說書先生不知道從哪打探到的消息,都開始為女狀元排本了。
都城某處茶館內, 正在上演這番繪聲繪色的戲碼,說書先生一柄折扇一杯茶水, 将這女狀元的故事娓娓道來。
“感謝諸位賞臉,咱們今天來講講一位名動都城的新人物。各位可曾見了昨日那皇榜啊, 诶,咱們大離啊出了位文曲星下凡的女狀元吶!鄙人不才,可是親眼領略過文曲星的風采,那是何等風姿啊!這位女狀元不僅學富五車、博古通今,而且是個雄雌莫辨的美人,氣宇非凡,許多男子都望塵莫及。
聖人有言,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1)
咱們這位女狀元自然也免不了這番身心歷練,聽聞其姓秦,單名一個淳字,乃是江南人士,自幼孤苦,還曾經差點餓死在十幾年前那場百年難遇的古澤洪澇中。但是妙就妙在這天上掉下來的文曲星都是有神靈庇護的。當時的古澤縣那可以說是餓殍遍野,誰都吃不上飯啊,當時的女狀元還是位未到上私塾年紀的稚童啊,就要餓得曝屍街頭的時候遇上了南巡赈災的陛下。
當時還是太女的陛下親眼看到百姓苦楚,大為震怒,直接命人将當時的古澤縣令斬首示衆,以慰災民,幸得陛下懲惡鋤奸,才挽救了古澤萬萬千千的百姓,也是這幾年陛下廣設女子學舍,才能讓家境困苦的女子也讀得起書,讓我們大離出了這樣一位驚才豔絕的女狀元!”
說書人講得聲情并茂,臺下人聽得身臨其境。
偏偏角落裏有一道不合時宜的聲音:“這說書人如此吹捧那些窮酸秀才,還是個女子,莫不是收了銀子。”
“胡漢,休得妄言。”五大三粗的男人話音剛落,便被身旁的女子訓斥。
男人本不服,想要繼續反駁,奈何突然想到自家一人能單挑三十将士、單槍匹馬入敵營取敵首的将軍也是女子,知道自己說錯了話,瞬間偃旗息鼓。
Advertisement
十年光陰,當初放蕩不羁的小姑娘林小苓也已經變成了沉着冷靜的女将軍,訓斥起了毛躁的下屬。
金榜題名時乃是人生三大快事之一,自然成了時下民間最熱鬧的話題。雖不能與民間的熱鬧相比,但今日宮中卻也算得上是難得歡樂了。
在金銮殿上欽點的狀元,不僅是個有真材實料的,還是自己當年在古澤親自救的那個小姑娘,魏昭難得在大殿之上歡顏。
為了給季清的一個驚喜,魏昭特意沒讓人去月合宮通傳,而是自己和秦淳一路步行前往。
“若是阿季見了你想必會很開心……”魏昭一路上都高興,所以臉上的笑容一直沒有落下。
如今已是人人豔羨、風度翩翩的狀元郎的秦淳跟在魏昭身後,收斂了鋒芒,如幼童一般乖巧,默默踩着魏昭走過的地方,亦步亦趨,趁着陛下昂首走路時才敢偷偷望向陛下的側臉。
“阿季,你看誰來了!”不露辭色的帝王今日連連破戒,只因秦淳是故人,與舊事相關,她的出現牽帶出魏昭年少時與季清在一起的一些美好回憶,又加之年歲漸長,秦淳成了陛下眼裏許久未見的小輩,難免心生歡喜。
季清原本正拉着幾個宮人在玩她讓人改良後的“鬥地主”,聽到魏昭在人前不加掩飾的笑意時還有些意外,要知帝王薄面,每每只肯與她單獨相處時才流露真性情。
“微臣給皇後娘娘請安!”頭戴玉冠、身披紅袍的狀元郎看到季清時,也有些動容,主動上前見禮。
季清看着眼前英邁出群、亭亭玉立的少女,莫名覺得眼熟,在魏昭不動聲色的暗示下,腦子裏閃過一個大膽的想法。
“淳兒?”
“季哥哥。”秦淳知道此時不是前朝,陛下既然肯帶她入後宮,便不在乎那些,于是從善如流地放下規矩,而是以一個妹妹的身份來和整個大離最尊貴的兩個人敘舊。
想當年魏昭和季清兩人年輕氣盛,為了調查真相,女扮男裝進入古澤查探,看清真實的災情的同時,還救了一個孝順的小姑娘,本以為只是順手善意,卻沒想到小姑娘不僅長大了,還在魏昭設的官學裏讀書,還成了大離頭個兒驚豔衆人的女狀元。
季清顯然也是又驚又喜,将人來回打量了好幾番,才真真正正得出結論:小姑娘真是長大了,褪去了年幼時的軟糯,鋒芒畢露。
季清命宮人去準備茶水,拉着秦淳坐下,要她講講這些年的經歷。
原來當年季清和魏昭走後不久,婆婆便去世了,初時小淳兒自己一個人沒有依靠,又是個小孩,只能靠幫鎮上的老郎中挖藥材補貼家用,就那麽過了幾年,魏昭命各郡各縣廣開女學,小淳兒不忘和季清的約定,一邊在當鋪算數賺錢一邊在學舍讀書,勤讀苦學,才有了今日的風光相逢。
季清聽秦淳風輕雲淡地講當年小麥一般高的小人是如何努力養活自己的,不免心裏泛酸,很是慶幸魏昭廣設女學的偉舉。
魏昭看出季清在後悔當時沒有讓人再回去看看秦淳,便試圖将話題引到秦淳的現在:“淳兒在大殿上寫的文章寫得妙,朕等你将心中抱負一一施展,成為造福萬民的棟梁之臣。”
“陛下厚愛,淳兒定當竭力相報。”
季清被這對君臣的一來一往弄得倒是不适合再去想那些沉重的心思。
不過,“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如今的朝堂都成了年輕人的天下了。(2)
季清不由感嘆:“如果小苓在,你們肯定會有很多話題。”
能讓當朝皇後如此稱呼的,秦淳思忖:“可是那位單槍匹馬入東蕪敵營取敵将首級的林小将軍?”
“淳兒知道?”
“林小将軍的威名可能都城之中無人不知。”秦淳正襟危坐一本正經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