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言
序言
《牛虻》第一章尾,遵循歷史線的GAL大分線。
——人文主義大分線
初衷是“考慮怎麽追到the Cardinal”,但後面發現有個很矛盾的點,在于原文的價值觀的糅合。
作者(愛爾蘭,新教區域)+1896的俄國傳遞活動(東正教區域)+克拉夫欽斯基的思想(Populism,nationalism)+波蘭的丈夫(東正教區域)——加起來去構想1848的天主教區域(只有它禁止結婚)
所以初衷顯得難以展開,在世界觀的構架上遇上如下挑戰:
1 遵循歷史——原文其實不太遵循1848的西歐尤其是意大利這個天主教濃厚的歷史觀構建,很多思想其實屬于20世紀相交的東歐。
2 遵循文化——原文有東正教(權力觀)+新教(自我鞭撻一怕不苦二怕不死的自虐觀)+天主教(借了個單身的皮,其實他們的歷史修正在三教中最高),其實三教有自己邏輯自洽的部分,但合在一起就有種混亂感。
3 遵循Populism,nationalism——那估計能搞出來一篇小胡子的《奮鬥》。
于是,就走歷史同人線吧,歷史顯示出來的荒謬與真實,總是真實存在過的,這條大分線中出現衆多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
——加上人文主義做這條線的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