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梁謝之變(二)

梁謝之變(二)

日子就這麽一日日過去,時間來到新朝二十五年的夏天。

貴妃生辰宴前夕,鄧衷從外面辦事回來,買了桂花糕來探望衛昭。

衛昭趁機提出了要調個太監到太子妃宮中的請求。

鄧衷很是奇怪,“太子妃怎麽會突然提出這樣的要求?”

衛昭回答道:“因為那名太監以前救過太子妃娘娘一次,所以娘娘就想着,擡舉他到身邊伺候,也算是償還了他的恩情。”

鄧衷這才笑着應承道:“調動個太監而已,小事一樁。對了,上次遇刺的時候,人多口雜,我沒來得及問你,可有受到驚吓?”

衛昭搖了搖頭,“沒事,是我太無用,被刺客抓住了,還連累了太子殿下。”

看她情緒低落,鄧衷連忙轉移話題,“不提這個了,都過去了,昭姐姐你最近過得怎麽樣?”

衛昭強行打起精神,“挺好的,你呢?”

“我也挺好。”鄧衷躊躇片刻,問道:“你現在已經是東宮的司寝宮女,太子殿下如何想的?他可是想将你一直留在身邊了?”

衛昭搖了搖頭,“我不知道,自從上次遇刺之後,殿下已經很久沒有傳召過我了,他大概早就忘記我了吧。”

什麽?鄧衷有些驚訝,這對司寝宮女來說可不是個什麽好事。

“那你以後怎麽辦?”

衛昭看着他,輕聲道:“小鄧子,我想出宮。”

鄧衷被她如此大膽的想法驚了一下,立馬反問道:“可你現在是東宮的司寝宮女,太子殿下會願意放你出宮嗎?”

Advertisement

衛昭垂下眼,安安靜靜站在原地,語氣卻無比堅定:“以前也不是沒有司寝宮女出宮的先例,只要有貴妃娘娘的懿旨就可以。”

鄧衷皺眉道:“可是貴妃娘娘會放你出宮嗎?”

衛昭與他分析:“太子殿下與太子妃已經大婚,我作為司寝宮女的任務已經完成了,如今我在太子殿下的身邊已經沒有了任何作用,我想貴妃娘娘會答應的。”

鄧衷沒想到她能說出這樣的話來,一時間有些愣住了。

“昭姐姐,你……你好像變了很多。”

模樣還是原來那個衛昭,氣質卻變了很多,不再是軟弱的小白兔,遇到事情只會求助別人的幫助,現在的她,居然已經在謀劃自己的出宮之事了!

她來東宮的這段時間,到底發生了什麽?

“有嗎?”衛昭輕聲說道,低下頭,用腳尖在地上畫圈圈,“我覺得現在這樣挺好的,想法從來沒有過的清晰,內心也從來沒有過的勇敢,我喜歡現在的自己。”

鄧衷深深地看了她一眼,開口道:“既然你都已經想好了,貴妃娘娘那裏,我會找機會幫你求情的。”

“謝謝你小鄧子,但是不用麻煩了,我已經求了太子妃娘娘,她答應我,會在貴妃娘娘的生辰宴上,替我讨道懿旨。”

鄧衷驚訝地看着她,沒想到她連這個都想好了。

“明日就是貴妃娘娘的生辰,到時候娘娘心情好,想必不會拒絕太子妃的請求。”他自嘲道:“昭姐姐,看來我的擔心倒是多餘了,你自己就能處理得很好。”

衛昭伸出兩根手指,将鄧衷的兩邊嘴角往上提起,“小鄧子,我長大了,不再是那個只會拖你後腿、麻煩你的昭姐姐了,你應該為我感到高興才是。”

“無論我變得怎麽樣,你都永遠是我在這皇宮裏最親的人。”

最親的人。鄧衷苦澀地心想:也好,這樣對他們兩個來說,大概是最好不過的結局了。

“小鄧子,等我出宮了以後,我就回家鄉找我的爹娘,然後開一間糕點鋪子。你若是到揚州辦差事,記得來找我,我一定給你做全揚州最好吃的桂花糕。”

鄧衷收拾好心情,沖她燦然一笑:“那我到時候可要好好嘗嘗,這號稱全揚州最好吃的桂花糕,到底是不是真的有那麽好吃?”

兩人相視一笑,一切盡在不言中。

鄧衷眉眼間滿是溫柔,低沉着聲音承諾道:“昭姐姐,我一定會去找你的。”

衛昭笑着踮起腳,拍了拍他的頭頂,“知道啦,不會少了你的吃的。對了,可有收到我爹娘的回信?”

鄧衷驚訝道:“信衙還沒将回信交給你嗎?”

衛昭不安地點了點頭。

鄧衷皺眉道:“災民太多,許是落在某個驿站也未可知,這樣吧,過幾日休沐我親自去趟信衙,問問他們。”

“不用這麽麻煩了。”衛昭連忙擺手道:“你政務繁多,不用特意為我跑一趟,反正我也要出宮了,到時候回家鄉自然會見到我爹娘的。”

鄧衷沉吟片刻道:“那我準備一些東西,到時候你一并帶出宮去,就當是我孝敬二老了。”

衛昭推辭不過,只得應下,又感慨道:“我離家十數載,這麽多年過去,也不知還找不找得到回家的路,我爹娘說不定都不認得我了。”

鄧衷看着她沉浸在未來的期待中,心中泛起淡淡的離別傷感,又為她能夠與父母團聚感到高興。

眼看時間不早了,臨別前,鄧衷問起那名要調過來的太監的名字。

“你将那人姓甚名誰告訴我,我明日去尚鸾臺便把這件事情安排下去。”

“他叫梁仲翼,梁山好漢的梁,伯仲叔季的仲,比翼雙飛的翼。”

聽到梁仲翼的名字,鄧衷的面色有一瞬間的凝固,然後扯出一抹笑容問道:“這個名字怎麽聽起來還有些熟悉,昭姐姐你認識他嗎?”

衛昭心中小鹿亂蹿,慌亂答道:“不認識,應當就只是個普通的太監吧,怎麽了?”

鄧衷看似随意道:“沒什麽,只是好奇,他到底幫了太子妃什麽忙,太子妃不賞賜金銀珠寶,卻要把他調到自己身邊伺候?”

衛昭有些左右為難,她相信鄧衷不會出賣她,但是謝映真的這件事情實在是太駭人聽聞了,還是越少人知道越好。

再三思慮,她還是決定隐瞞鄧衷。

“太子妃娘娘心善,像我這樣的小宮女,她都願意親自教我騎馬讀書,對一個救了她的人來說,給些金銀珠寶自然是太俗氣了,也難怪她不願意這樣做。”

“原來是這樣。”鄧衷笑道:“也難怪,謝家滿門風流人物,太子妃這樣的做法倒也說得過去。好吧,我記住這個名字了,你等我消息吧。”

離開東宮後,出宮的路上,鄧衷越想越不對勁。

梁仲翼,多好的名字啊,對一名太監來說,如果不是士庶子弟獲罪入宮,又有哪個貧苦農家能想得出這樣好的名字?

梁仲翼他分明曾經是個讀書人。

一個讀書人,卻入宮當了太監,還被太子妃點名調到自己宮中,這件事怎麽聽來怎麽詭異。

他不由得放緩了腳步。

這件事到底只是巧合,還是別有內情?

太子妃讓衛昭來求情,是真的信任她,還是想把她拉下水,好做個替死鬼?

鄧衷不敢再往下想,心中升起一股隐隐的擔憂。

這些年他在尚鸾臺見過無數的陰謀詭計,向來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揣測他人。

衛昭無論成長得多迅速,在他心中本質上還是那個待人真誠的傻兔子,又怎麽玩得過那些世家門閥精心調教出來的女郎呢?

到時候莫要被人賣了,還對人感恩謝德的好。

想到這裏,鄧衷的眼神逐漸陰霾,突然掉頭轉了個彎,直接往尚鸾臺去了。

***

貴妃病了許久,等到生辰那日,盛裝出席了宮宴,整個人看着精神好了不少。

皇帝與貴妃端坐高臺之上,太子與太子妃就坐在他們下首左側第一座。

宮宴過半,氣氛漸漸活絡。

謝映真仔細觀察了一下貴妃臉上的神情,見她面色愉悅,終于下定決心,将酒杯放在了案桌上。

她正準備起身上前,卻冷不丁被太子叫住。

“太子妃。”太子清冷的聲音在她耳邊響起,她轉頭看去,卻見太子親手給她将杯中斟滿,舉杯邀道:“如此良辰美景,太子妃不與孤共飲一杯嗎?”

謝映真只得按捺住心中的焦急,半起的身子又重新坐回席中,端起酒杯,強顏歡笑道:“太子殿下,請。”

太子舉杯将酒飲盡,放下酒杯的那一瞬間,突然快速低聲地說了一句:“不該說的不要說,太子妃還是莫要管閑事得好。”

謝映真一瞬間大腦空白,不知道太子為何突然說出這樣的警告。

心裏一個念頭閃過:太子殿下難不成是知道她和衛昭的打算了?!

他是怎麽知道的?

他又打算怎麽阻止她們?

還沒等她想明白,太子已經起身,走到了皇帝和貴妃的面前。

謝映真心中頓時湧出一種不好的預感。

便聽太子對着前方朗聲道:“兒臣有事起奏。”

絲竹聲一頓,皇帝轉頭看過來,好奇問道:“太子有何事要禀奏啊?”

太子看着貴妃道:“兒臣想向貴妃娘娘讨個懿旨。”

皇帝聞言與貴妃對視一眼,兩人眼裏都滿是驚訝。

太子居然會主動向貴妃求懿旨,這可是百年難得一見啊。

貴妃面露喜色,按捺住心中的激動,擡手道:“太子免禮,請講。”

太子直接開門見山道:“兒臣想請封司寝宮女衛昭為東宮良媛,還望貴妃娘娘恩典。”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