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你的名字

第27章 你的名字

春節過後, 我賣掉陪伴自己兩年的Cooper。

換成了一輛國産越野車。

是個有些沖動的決定。

說是一時興起也不為過:或許是因為越野車黑武士一般的外形,讓我一眼便想起那輛和它同色的皮卡。

又想起他——也和他一樣結實高大,硬派十足。

或許是因為, 想要去遠方的想法越來越強烈, 尤其那天下午在咖啡館重讀《撒哈拉的故事》後,我好像又變成了高中時代的十五歲小女孩, 對未來, 對遠方充滿熱烈的向往與好奇。

好奇, 向往, 熱烈——我的生活中,已經很久沒有出現過這樣鮮活的情緒了。

這是個好兆頭。

還因為,那晚去海邊的短途給了我一些信心。

原來,一個人在路上也不孤獨。

原來,我也可以很體貼地照顧自己。

原來, 遠處的風景這樣美麗, 能夠療愈人心。

我想看見更多這樣的景色。

那就出發吧。

夏教授意外很支持我:“出去散散心, 總比成天呆家裏好。”

Advertisement

我臨走的前一天,他半晚上沒睡, 将越野車的後備箱裝得滿滿當當。

清晨,我披戴倒春寒出發,一路南下。

你有過魚入江海,鳥上雲霄的感覺嗎?

前所未有的開闊與自由。

忘記時間,沒有目的地,一路走走停停。

我像其他游客一樣, 去各個景點買票參觀, 拍照打卡。

去品嘗當地的特色美食,網紅小吃。

我也會在老城舊巷裏短租, 像本地人一樣趕早集,逛菜市場。

看一看新鮮的瓜果蔬菜,聽一聽不同方言的讨價還價,都是我以前不曾注意過的煙火趣味。

很多時候,我的生活和以往并無不同——吃飯,看書,出行,逛街,看電影。

但或許是因為周遭的風景是新的,一切就都是新的了。

我也是新的。

我發覺自己有了一些變化。

變得快樂不少,看見一朵在春雨後偷偷盛開的山茶花,也會舉着手機開心地拍很久。

變得坦然不少,越來越不在乎旁人如何置喙我從高校辭職的決定,也不再為三字開頭的年紀焦慮。

變得敞開了許多。

願意主動聯系失聯已久的老朋友,也會嘗試結交一些新朋友。

我在慢慢改變。

改變,也給我帶來了意想不到的經歷。

夏日伊始,我聯絡到了一位老同學,她和我,還有陳嘉奕在高中時是很要好的朋友。得知我這次出來的契機後,她介紹我認識了一位在藏區旅居的女作家。

——我窺探到了自己少女時期最為向往的生活。

那是一個巴掌大的藏族小鎮,鎮上全是藏民,他們頭上編着五顏六色的小辮子,每個人的都臉上紅紅黑黑的。

那裏的基礎設施很落後,水電網都不便利。

——但卻有最為純淨的湖水與空氣,以及觸手可及的,無邊湛藍的天空。

知道我以前是平城高校的老師後,小鎮上唯一小學的校長立刻請求我給當地學生們做一段時間的代課老師。

他三顧茅廬,情真意切的。

我心一軟,同意了。

其實我很不擅長和小孩相處,也從沒教過這樣的學生。

上課時,他們全都仰着小臉,興奮又緊張地望着我。下課了也喜歡圍着我轉,會想法設法地送我禮物,有時候是自己編的頭繩,有時候是從家裏帶的牛肉幹,或是一把從湖邊采來的油菜花。

這邊孩子沒資源,基礎不好,教起來挺費心思。

我發現我比自己以為的有耐心。

而且,我好像不像以前那樣排斥當老師了……

離開的那天,全鎮的人幾乎都來送我。

他們又哭又笑地跟着我的車走了很久,用各種禮物塞滿後備箱甚至後座。

我答應他們一定還會再來。

傍晚時分,我的越野車駛出藏區。

趕上一場洋洋灑灑的驟雨。

雨水與高溫結合,蒸騰出一種獨屬于夏夜的,潮濕而黏膩的親膚感。

這種暧昧的感覺扒在我的皮膚上,也喚醒我心底的記憶。

好快啊。

已經過去一年了……

曾經,他化身夏夜的潮水向我湧來。

我以為水下不過一葉浮槎。

直至夏潮褪去,一個更為廣闊的世界呈現在我眼前。

——原來,我的人生是一片曠野。

**

我回到家的第三天,藏區認識的作家發表了她的新短篇——女主是我。

她寫下了我從大學辭職出來旅居的心路,還記錄了我在藏區的種種。

這篇文流量和反響都很不錯,不少讀者從她哪兒摸到了我微博,嗷嗷待哺地朝我要“後續”。

我的古早文藝夢複蘇,熬夜寫出萬字貼上去了。

讀者都是小天使,沖着我那高考作文水平的游記就是一頓誇。

我在一聲聲贊美中逐漸上頭,一發不可收拾,很快又寫出了過去大半年裏去過的各種景點的攻略,不同城市的美食,探店,排雷等等。

有幾篇流量居然很不錯,我那常年自嗨的微博粉絲很快突破五位數。

春節前夕,我收到了一條特殊的私信——某日化品牌希望我和他們合作,在微博上宣傳他們的新款洗發水。

給出的推廣價不高,我卻異常興奮。

——因為看到了一條從未設想,卻在我面前徐徐鋪開的道路。

那個春節,我看遍了各大平臺的旅游博主,咨詢了很多做媒體和營銷的朋友,開始嘗試運營一個屬于自己的自媒體賬號。

年過完,我又出發了。

陪伴我的除了黑武士越野車,還多了一臺相機。

我去到了更遠的地方。

生活和去年一樣,各處旅行,短居。也很不一樣——我花了很多時間和心思寫文案,整理照片,剪視頻。

比高考時還要用功。

學習應該是一種互通的能力吧,我能像抓考點一樣抓準熱點。

我也是幸運的,發布的筆記,視頻流量都還不錯。運氣頂好的時候,也出過爆款。

年底,我開車回家跨年,媒體賬號帶來的收益已經差不多和我辭職前的工資齊平。

第三次出發,我沒有開車。

飛機載我飛向地球的另一端。

除了推廣,我陸續收到了一些酒店,旅行社的贊助,讓我能夠任性大膽地跳傘,在熱氣球裏看夕陽。

也能潛入大海追海龜,看鯨魚。

又是一年夏天。

我回到之前去過的藏區,給孩子們當了整整一個盛夏的老師。

之後,在作家姐姐的牽線下,我出版了第一本屬于自己的攝影游記。

夏教授自掏腰包買了好幾十本,把我的攝影集擺的到處都是,家裏一來人他就得瑟。

用我媽媽的話說就是:“你爸爸以前很滿足家裏有個會讀書的女兒。但現在這個讀萬卷書,行萬裏路的女兒,更讓他自豪。”

除夕,親戚們在我家聚餐。

我這個一度離經叛道的反面案例,現在也算翻身把歌唱,成為家裏走出體制內,“自主創業”的一號典範。

吃完飯,堂弟湊我跟前問:“姐,你是不打算開春後帶我大伯大媽出去玩呢?”

我忙着觀測自己最新發布的視頻數據。

“唔。”

“把我也帶上呗?”他一臉谄媚,“我給你們拎包!”

我看他一眼,笑:“你不要準備考研麽?”

“我回來再複習嘛,先跟你們出去——”

“去什麽去!”二嬸直接摁死他的念想,“你給我老老實實在家看書!”

二叔接上:“我們可不給你錢啊。你好意思一路跟你姐混吃混喝?”

夏教授從電腦後面探出頭:“小宇,我給你找個活兒吧。等你考完研,就有錢跟你姐去國外潛水玩了。”

堂弟悻悻的:“什麽活兒啊?”

“我下學期要帶一個企業家課程,開學後你每周日來給我當助教,怎麽樣?”

堂弟撇撇嘴:“那個班啊……我不想去。”

“那裏頭都一群土大款……”

“诶,你這孩子——”我姑姑插話,“你知道你大伯那班一期學費多少麽?你以後畢業年薪都不一定有那麽多!”

“就是,還說人家土大款。”我小表妹接上話,“你要真那麽清高是金錢如糞土,怎麽剛才還一直追着姐姐問接一個廣告多少錢呢?”

被幾張嘴一起怼,堂弟急了:“那,那不一樣!”

“我姐屬于自己創業,把一個號從零做到現在這樣——現在都接到旅游局的贊助,和沃爾沃的推廣了,很牛的好吧!”

“哎,我這期班裏的學生,好些也是自主創業的。”夏教授指了指自己的電腦,“你要想賺錢啊,就更應該和這些人接觸接觸。”

我拍了拍小夥子的肩膀:“人家那創業,和我可不一樣——說白了,能去那個班裏上課的,基本都是我的金主爸爸,懂了吧?”

“助教你幹不幹?”夏教授又問了一遍。

表弟深吸了一口氣:“幹!”

“那來先給我把這些資料整理下。”

表弟起身接過平板,回來坐到我的桌子旁邊。

其餘親戚繼續吃飯談笑,我倆開始在大年夜加班加點。

過了一陣,表弟輕輕吸了口氣:“我去,這什麽字?”

他把平板電腦推給我:“姐,你認識麽?”

手上還在寫文案,我有些敷衍地分過去一個眼神。

——目光猛然頓住。

“大伯,大伯——”表弟揚聲喊廚房裏的夏教授,“你這班有個學生的姓特奇特,你沒發現麽?那字念啥啊?”

“晁。”

我出聲搶答。

眼睛盯着屏幕上的名字,我咽了下發熱的喉嚨。

“他姓晁。”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