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何山
17 何山
◎因為熱愛而耀眼。◎
“讓一下,讓開。”
訓練室內,葉廷之搬着一大堆東西。
“整理這些可花費了我不少時間,嗯,怎麽了?”
他看向何棠江,注意到他正在揉着耳朵。
“腦袋不舒服?”
“不是。”何棠江搖搖頭,“大概是睡眠不足,有些幻聽了。”
“哈哈哈哈。”葉廷之笑着拍上他的肩膀,“是聽剛才那倆小子忽悠你的登山故事聽得有錯覺了吧?”
砰地一聲!正在幫忙搬東西的韓峥将一對資料重重往他們面前的桌子上一扔。
“就這些嗎?葉廷之。”
葉廷之不滿地看着他,揮着手,“有你這麽跟顧問說話的嗎?車裏還有一箱,你去給我搬過來。”
韓峥斜睨了他一眼,十分傲慢地轉身去搬最後一箱東西了。
“嘿,這小子,臭脾氣,就是沒說話有時候也能把你氣的上火!”葉廷之看着他的背影直咂嘴。
何棠江對此深有同感。
“這些是?”他指着桌上那一堆,剛剛被他們一起搬來的文件,“葉顧問你今天找我來,和這些資料有關?”
Advertisement
葉廷之回頭看他,突然咳嗽了一聲,似乎有些不好意思。
“咳,那啥,上回韓峥他們不是只給了你一把鑰匙嗎,鑰匙現在還開不了。我想給你的遺物就這麽點,實在有些太寒酸了,就把我手邊和何山有關的一些東西整理了一下,挑今天送過來,想給你看看。”他仔細注意着何棠江的表情,“你要是不想看,我就收起來。”
何棠江按住他想要搬走資料的手。
“難得您一片好心。”他看似平靜地問,“這裏面都是有關何山的資料?”
葉廷之點了點頭,又搖了下頭,“我整理得時候一不小心太投入,将手頭過去幾十年‘常青會’的資料都整理了出來,哈哈,所以多了一些。不過你不要在意啊,有你爸的那幾分資料我特地做了标注。喏,你看你這幾份就是。”
何棠江接過他遞過來的一個相冊。相冊是紙板封面,已經有些泛黃發黴了,何棠江用手撫摸了一下翹起來的封皮,翻開。
他看見了一群笑容洋溢的年輕人,都是十八九歲的年紀,穿着二十世紀初流行的喇叭褲和白色襯衫,梳着幾乎一模一樣的大背頭。在這張照片的左下方,還用紅色字體表了一行字——2001年9月,攝于常青會大院梨樹下。
葉廷之一直悄悄注意着他的表情,就把何棠江情緒一激動有什麽意外,然而他注意到少年看着這張照片,目光卻遲遲沒有轉動。許久,才聽見他問。
“哪一個是何山?”
何棠江三歲的時候,何山就不在了,唯一的照片只有一張何棠江滿月時的模糊合照,所以何棠江根本認不出來他父親年輕時模樣。
葉廷之連忙咳嗽一聲。
“是這一個,在最中間,笑得都看見牙齒的這一個。”
何棠江仔細看着那個人。
何棠江和何山長得有點像,眼睛像,但是何棠江嘴巴不像他,何棠江的嘴巴像他媽媽,豐滿有弧度,看着就是深情專注的那一款。
何山嘴薄,所以薄情。還好我不想他。何棠江這麽想着,又翻開下一頁照片。
這一份相冊裏記載着他父親大學時代的所有回憶,都和常青會有關,可以看到他們練習的場景,也有準備去登山前聚餐的照片,何棠江一一仔細看過去,翻到最後,看到一張雪山的照片。
他認得這座雪山。
“K2。”
何棠江用手指撫摸着那直聳入雲的峰頂,“所以那個時候,何山就決定攀登K2了?”
沒有人回答他,何棠江回頭看去,才注意到身旁已經沒人了,屋外隐隐傳來對話。
“你們什麽時候續費?”
“快了快了,到期之前肯定續上。來,抽根煙。”
“不是我不給你面子,老葉。基地的訓練室和器材,別人都是一租租三年,就你們是一年起租,現在還有兩個月到期,到期前你們要是續不上,別怪我不講人情。這都是規矩,我也是要工作的。”
“我知道,肯定不會讓你為難……”
葉廷之的聲音越來越小,似乎他們換了對話的地方。
何棠江回過神來,想着剛才聽到的對話。訓練室要是沒錢續租,那韓峥的訓練怎麽辦?社團也解散了,他十一月份還要去尼泊爾,不會受到影響嗎?然後他趕緊甩頭甩去那些雜念。
不管自己的事,想那麽多幹嘛。
何棠江看着眼前這一堆資料。
我只是想弄明白,何山究竟是什麽人。
他又拿起一本登山筆記,翻看起
來。
……
不知道過了多久,何棠江揉了揉酸痛的肩膀,終于從筆記中擡起頭。
“這麽多資料。何山是記錄狂人麽。”他剛才看了有好十幾本筆記,都是何山大學時期寫的,認真的程度不得不讓人佩服,也難怪何山可以考上京華大學。想起自己和京華錄取分數線那懸殊的分差,何棠江有些不是滋味了。
這不是等于承認自己不是何山那個抛棄妻子的家夥,真叫人不爽。
這是什麽?
他看見一本名冊。
“2001學年常青會成員登記表,2001年不是何山他們合照的那一年嗎?”說不定通過這個名冊,可以知道合照裏的那些人的名字,再和他們打聽一下何山的消息。
何棠江翻開名冊,一一細數那些人名。
王麗,劉華……葉廷之!果然,這家夥也在……徐默,顧沛……
等等,顧沛?!
何棠江懷疑自己的眼睛,準備再去确認一下行數,可他一下子又看到了另一個更叫人吃驚的名字。
【記錄人:顧萍。】
顧沛,顧萍?是他想的那個顧沛和顧萍嗎!
韓峥搬着最後一箱東西從屋外進來的時候,看到的就是何棠江舉着名冊一臉癡呆的模樣。
“怎麽?”他上前,看過名冊的封面後問,“你在裏面看到意料之外的名字了?”
不得不說,作為能夠以學年第一考入京華的學霸,韓峥還是非常敏銳的。
“我的老媽和我小舅……我在名冊上看到了他們倆的名字。”
韓峥想了想說,“這沒什麽好驚訝吧,以何山的性格,如果不是在登山社認識,他也沒什麽機會結識外面的女性。”
“說的好像你對他很了解似的。”何棠江忍住了沒翻白眼,“我不在乎他們是什麽時候認識的,也不在乎他們是不是一個社團的同學,而是——家裏三個人都考進了京華大學,只有我自己一個落榜!你能理解這種感受嗎,這不就是典型的,黃鼠狼下耗子,一代不如一代麽!”
學霸韓峥很抱歉說:“不好意思,理解不了。”
“我就知道你不會理解。”何棠江把頭埋進名冊裏,嘆了口氣。
“或許我從另一個角度可以稍微理解你一部分。”韓峥從他手裏拿過名冊,指着上面“葉廷之”的名字,說,“二十年前,連這樣的人都可以考進京華,我對京華的招生标準感到懷疑。”
“我可是聽到了哦。”葉廷之不知道什麽時候出現在他們身後,“你們兩個小鬼,一個懷疑自己就算了,另一個竟然懷疑我,顧問我可是憑本事進的常青會好嗎?”
他從門外走過來,一人賞了一個毛栗子。
“而且誰跟你們說只有考進京華大學才能進常青會?常青會現在是一個已經被解散的學生社團沒錯,但是二十多年前,它可不僅僅是一個學生社團那麽簡單。”
“我就知道,你們果然是非法組織!”何棠江跳起來指着他,注意到另外兩人都看白癡地看着自己,他讪讪地坐下來,“我就開個玩笑。”
“算了,就當給你們開個小竈。”葉廷之找了個地方坐下來,問:“誰知道國內最早的現代登山是在什麽時候,我是說建國後啊。”
“上個世紀60年代,西方民間開始流行起大規模的登山運動。”這個當然難不倒韓峥,“1960年,國內西藏登山隊率先成立,在那之後幾十年一直都能在珠峰和其他8000米高峰中看到他們活躍的身影,80年代後,民間的登山組織也在開始在各地組織活動。
葉廷之點了點頭:“常青會,就是這時候建立的。”
韓峥繼續科普:“因為創始人是京華大學的學生,所以常青會內京華的學生占大多數,但是也不僅僅只有校內成員,很多慕名而來的人也加入了登山社。所以何棠江的母親雖然是登山社的成員,但不一定就是京華的學生。”
何棠江看着他,一臉你怎麽不早說的表情,被韓峥無視了。
“你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葉廷之搖了搖頭,“在那個年代,登山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同樣的我們國家的處境也非常危險,挑戰登山,就像這個國家伸出拳頭去突破層層包圍着它的枷鎖那樣,是一場充滿危機卻令人躍躍欲試的挑戰。高山探險複興的60年代,西方還在針對我們進行封鎖,而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明明位處我們境內,卻眼看着那些國外探險家一個個從珠峰的另一側登頂。哪怕為了争一口氣,我們也不甘落後。”
“西藏登山隊最早登上珠峰,是國內備受矚目的隊伍,但民間也一直不乏挑戰者。到了我和何山的那個年代,雖然登山的政治意義已經沒那麽濃墨重彩,但是在當時每一個年輕人眼中 ,能夠征服一座高山都是很了不得的事情。”
“在這幾年內,他們有的失敗了一次後放棄了,有的成功了一次後就滿足了,只有少數的幾個人,一次又一次的嘗試後,總想着向下一個目标繼續挑戰,其中,就包括何山。即便是在精英荟萃的京華大學,像他這樣的人,也是十分十分的矚目。永遠想要挑戰更高一座山峰的意念,讓他本身燃燒成了最耀眼的一團光。”
葉廷之感嘆完之後,看向何棠江。
“而你母親,顧萍,也和當時的其他女孩一樣,喜歡上了熱愛登山的何山。”
【我喜歡登山。】
【你喜歡的,我也喜歡。】
作者有話說:
本章或許可以叫父母愛情故事??em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