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章
第 39 章
李輕舟回來了好幾天,才又下了場大雪。
大雪停的第二天,李輕舟就帶着月笙和李重山去掏兔子窩了,湯圓作為獵犬後代,自然也要跟着去。
冬天缺少食物,野兔子一般會選擇在夜晚出來找食,下了雪之後,很容易就在雪地留下腳印。
而要找到兔子腳印也不難,地裏的油菜、小麥都已經出芽,這在野外的冬日裏是難得的鮮嫩食物,野兔們一般都會去那兒。
李輕舟他們在麥地和油菜田裏轉了幾圈,果然發現了兔子的糞便和腳印,還有被啃斷的油菜苗。
“我們順着這腳印找過去應該就行了,野兔子禍害莊稼,若是能抓住也好。”李輕舟說完又喚了湯圓在兔子糞便前仔細聞了聞,好讓它記住野兔的氣味。
湯圓雖然愛玩,卻也懂事,知道主人是要它做事兒,很認真地一路嗅來嗅去,倒是也沒偏離兔子留下的痕跡。
“汪汪!”直到走到樹林裏的一個小土丘前,才不見了腳印,湯圓也沖着那裏叫了好幾聲。
“湯圓,噓,安靜一點兒”月笙彎腰揉了揉湯圓毛茸茸的腦袋。
“就是這兒了,我們再分開找找洞口,兔子洞比較隐蔽,可能有雜草和碎石擋住,要仔細點兒才行。”李輕舟走到小土丘前翻了翻,果然找到了一個小洞口。
重山以前還跟着李輕舟掏過兔子窩,已經熟悉了。月笙卻是第一次,聞言有些興奮又有些緊張,李輕舟偷偷拉了拉月笙的手,“肯定能抓到的。”
幾人又圍着小土丘仔細搜查了一番,果然發現了三四個洞口,最後只留下了一開始李輕舟發現的那個和土丘側邊的一個,其餘的都被用幹草和石塊堵上了。
“重山去前面洞口點火,我和你嫂嫂就在這兒守着。”
李重山抱了一大堆草和樹枝去前面的洞口,月笙和李輕舟則拿了麻袋候在側邊的洞口,李輕舟手裏還拿了根大木棒。
李重山那邊煙冒了很久,月笙他們這邊才有了些動靜,湯圓也有些坐立不安。
Advertisement
“來了。”李輕舟小聲提醒月笙。兩個人把麻袋拽得更緊了些。
兔子一蹿進麻袋,兩人就迅速攏住麻袋口,還有一只落後的小野兔也被李輕舟眼疾手快地一棍子砸倒在地。
“真的抓到了!快看看,有幾只啊?”月笙雙眼亮晶晶地望着李輕舟手裏還在動彈的麻袋,湯圓也在一旁興奮地嗷嗷叫。
“提着還挺沉的,”李輕舟也眉開眼笑的,聽了月笙的話小心打開麻袋一下半掃了一眼,又迅速合上,“好像有兩只大的兩只小的。”
“真的?還有小兔子!”
“嗯。”李輕舟笑着點頭,他也有些意外。
兔子雖然一年四季都能産崽,但冬天嚴寒,又缺食物,能活下來的不多,沒想到這窩兔子還活了三個崽。
回了家,李輕舟就找了一個之前關小雞的竹籠把麻袋裏的兔子放了出來,果然是兩大兩小。
“兩只大的我們自己殺一只吃,另外一只明天帶去肉鋪上給岳父岳母他們吧。至于還活着的那兩只小的,現在也沒什麽肉,就先養着,地裏有蘿蔔葉子,應該能養段時日。”李輕舟從籠子裏揪了只大兔子出來。
“好!”月笙和嫣嫣兩人蹲在籠子前,不錯眼地瞧着裏面的灰毛兔子。
當晚月笙就把李輕舟處理好的一大一小兩只兔子剁成塊紅燒了。兔肉口感細膩,味美香濃,家裏人難得吃上一頓,都是贊不絕口。
———————
入了臘月,就要開始忙年了。
牛車緩緩走在鄉間的土路上,李輕舟在前面架車,月笙則坐在後面。
今個兒江大柱他們家要宰年豬,李輕舟和月笙是去幫忙的,另外他們還和江大柱定了半扇豬肉,今天也得一并拖回來。
“爹說了,豬腸也給我留一副。豬肉拖回來,我們就做些臘腸,其他的就都用煙熏着。”月笙擱着布簾子和李輕舟說話。
“成,再看看有沒有多得板油,買些回來熬點兒豬油放着。”
兩人到江家時,來幫忙的人都到齊了。除了月笙的大伯和大堂哥,還有兩個附近的漢子。幾個男子漢喝了熱茶,就去殺豬了。
月笙則去了廚房給他娘和大伯母幫忙。今天殺年豬用不着給工錢,但要好好做頓殺豬飯招待來幫工的人。
幾個漢子都是身強力壯的,江大柱又是殺豬的老手了,兩頭肥豬很快就被放血褪毛,架到了木板上進行解剖。這個活計只有江大柱能做,其他人則幫忙給肉穿繩、清理豬腸豬肚,
村裏其他人也都提前知曉江大柱今天殺年豬,豬叫之後一兩刻鐘,就陸陸續續有人上門買肉,不過多數都只割個一兩斤回去解解饞。
殺豬飯就是要吃肉,月笙他們直接炖了一大鍋排骨,煮了一大盆血旺,又炒了回鍋肉、豬肝和腰花。人人都是吃得滿嘴流油。
等送走了其他幫工的人,月笙才和江大柱夫婦算賬。
原本江大柱是打算按着十文一斤的價賣給月笙,最後在月笙和李輕舟的堅持下,還是按市價十五文一斤算了。不過豬腸和板油江大柱說什麽都不肯再收錢,直接送給兩人了。
“對了爹,家裏的母豬懷崽了嗎?”月笙幫着把肉一塊塊搬上牛車放好。
江大柱哈哈一笑,“懷了,估摸着正月二十幾就下了。”
“給我們留一頭吧,明年我們也想養個年豬。”
“那敢情好,是該養頭豬。你放心,到時候定給你們留只能吃又壯實的,等劁好了再抓回去。”
————————
雖說牛車前後都安了布簾子,但風一吹就能掀開,加上剛殺的豬,怎麽都有些血腥味兒。牛車進入清河村後,一路上吸引了不少注意。
“喲,輕舟小子,今兒又去岳丈家了啊。”有人湊近了牛車和李輕舟搭話,眼睛卻不住地往後面車箱裏瞟,想要看個究竟。
“對,岳丈家今兒殺年豬,我們去幫忙。”
“你這車上的肉都是江屠戶給你的?”有那藏不住心思的人立馬就嚷嚷了起來。
這回不用李輕舟回答,月笙就一把掀開了簾子,大大方方地給人瞧:“我爹殺了兩頭年豬,有多的肉,我們就跟他買了些。”反正最後村裏人都會知道這肉是從江大柱那裏來的,不如他們自己說,随這些人怎麽想都不重要。
果然,等月笙坐着牛車走遠,身後的人就炸開了鍋。
“江屠戶還真是心疼這小哥兒,這麽多肉說給就給了。輕舟小子真是好命。”
“他夫郎不是說是買的嗎?”
“給自家夫君撐面子的話你也信啊。”
“也不一定吧,輕舟現在可是賺了大錢的,這點兒肉對他來說不算什麽吧。”
雖說大家各執一詞,話裏的羨慕、嫉妒卻是一致的。
月笙和李輕舟也清楚村裏人會怎麽議論他們,但煩惱的又不是自家人,他們也沒法堵住別人的嘴,對此毫不在意,高高興興地就回了家。
李重山和李喬去鎮上出攤兒了還沒回來,這會兒家裏就只有陳秀雲和嫣嫣在。
“這麽多肉呢!”陳秀雲一見牛車上堆着的肉就笑得見牙不見眼,“木盆已經洗好了,在竈房放着呢,先提進去放着,晚上再抹鹽腌着,過一兩天再上炕熏着。”
“嗯,還有板油呢,等會兒先熬了吧。”月笙幫着把肉一塊塊送進竈房。
等肉全部送進竈房放好,李輕舟就趕着牛車去河邊洗刷,順便撈魚了。月笙則和陳秀雲在家熬豬油。
板油切成小塊,在大鍋裏加熱,最後熬的只剩下細小的油渣。
月笙拿了小碗盛了一些出來,撒了鹽末拌勻,他先撚了一點嘗了嘗,油渣還燙着,但是又香又酥。剩下的就遞給了在一旁眼巴巴看着的嫣嫣。
“給,自己端着吃去吧,不過要小心燙。”
嫣嫣接過小碗,就坐在板凳上小口小口地吃着,生怕掉了一點。
帶回來的板油熬出了一瓦罐豬油,油渣也裝了兩大碗。
“今晚就蒸點豬油渣餡兒的包子吧。”月笙看着兩碗油渣有些饞了。
“行啊,家裏也好久沒吃過這個了。”
下午,月笙和陳秀雲就開始和面、發面,留了一些豬油渣做零嘴,剩下的全部包了包子。白面包子面皮煊軟,咬一口就是油香味十足的油渣。再配上一碗蘿蔔骨頭湯,別提多滿足了。
當天晚上,一家人就拿鹽把肉一塊塊的腌上了,之後在木盆裏放了兩天兩夜,才全部挂到了竈房的樓板上,每天進竈房稍微一擡頭就能看見。
這中間,帶回來的豬腸抽空用谷糠和草木灰重新仔細挫洗了好幾遍,刮去油脂制成了腸衣。月笙在娘家時年年都灌香腸,對這個熟悉的很。七分瘦肉三分肥肉剁成小丁,拌上磨好的辣椒面、胡椒粉和花椒粉,加入蔥姜蒜調好的汁和鹽,又或者再放些糖。再拿細竹筒一點點塞進腸衣,用細線綁成一節一節後,竹簽紮眼後冷水下鍋煮熟,就可以撈出來晾幹。一副豬小腸,灌了有二十來斤的臘腸。李輕舟在竈房栓了竹杆子,專門用來挂臘腸。
這下也不擔心廢柴了,竈房裏一天到晚都燃着火。李輕舟還專門去山上砍了濕的柏樹枝回來熏肉,濕的松柏樹燒了之後煙大,還有股清香,做出的煙熏肉更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