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章
第 54 章
“福貴找人打聽了,那小子家就在清河鎮東邊兒的常樂村,去鎮上不過兩刻鐘的腳程。父母都健在,上頭有一個哥哥,已經成家了,嫂子也是常樂村的,是個賢良的。還有三個姐姐也都出嫁了,王石是家裏最小的,都很疼愛他,不過性子倒是沒養歪,能吃苦耐勞,平日裏就跟着他爹和兄長賣柴火,天涼了就燒炭賣炭,那王記炭行就是他們自己家的鋪子,雖說比不得幾個大炭行,但這些年也攢了些家底兒,而且做生意也很本分……”
屋子裏的炭火才剛剛燃起,還不太暖和,月笙和衣躺在床上,李輕舟則坐在床沿,一邊給月笙按摩手腳,一邊絮絮叨叨地說起了這幾天打聽到的消息。
月笙如今月份大了,肚子更加隆起了不說,人也胖了不少,四肢難免有些酸痛腫脹。每日入睡前,李輕舟都會幫着按一按。日複一日的,李輕舟的手法是越來越好了,力道适中,既不會太痛,又能很好地緩解酸脹感。
“唔,聽起來好像是不錯的人家。”月笙很是享受地半眯着眼,口中也不由發出滿足的喟嘆,“今兒下午喬喬過來,我和他聊了聊,看他那樣子是還沒開竅呢,說是婚事都聽大伯母的就行。不過啊,他雖不曉得王石的心思,但對他印象還算不錯。這事兒大伯母知道嗎?”
“我跟福貴說先別告訴她,你也知道她那人,是個急性子,又藏不住事兒,萬一不成圖惹人笑話。且先等一等,若是那小子真有這個心,就該差媒人上門來,到時候再說也不遲。若是一直沒媒人來,也就不必考慮了。”
月笙想了想也是,以大伯母那性子,說不定腦子一熱就自己差人上對方家去了,那樣就不太好看了。雖說他們現在是覺得王石那小子不錯,但也不至于上趕着,他們喬哥兒也不差呢。若是真的遣了媒人來,那就好好考慮考慮。若是沒有媒人,那要麽就是王石并非真心,要麽就是他家裏人不同意,也就沒啥好說的了。
“嗯,是這個理兒。我也只是覺得難得遇到個有意的,比那盲婚啞嫁的多少好些,便想着幫喬喬留意下。”
“我知道你是替他着想呢,你盡管放心,我都跟福貴說了,他和迎春會留心的。你呀,就別太操心了,好好顧着自己才對。”李輕舟伸手摸了摸月笙隆起的肚子,“你說是不是呀,寶寶?”
月笙見李輕舟一臉認真的樣子,就笑了起來,也伸出手覆在自己肚子上,眉眼溫柔,“你說這些他/她又聽不懂。”
話音剛落,月笙就感覺自己肚皮一動,似是被輕輕踢了一下。
同樣有所感覺的李輕舟沖月笙挑了挑眉,“你看,寶寶聽懂了,在說‘是’呢。”
李輕舟又摸了摸月笙的肚子,像往常一樣,跟肚裏的寶寶說起了話。
瓦盆裏的炭火燒得紅通通的,暖意在不大的土屋裏擴散。低緩輕柔的聲音從特意留出的窗縫鑽出,漸漸消失在瑟瑟寒風之中……
——————
有道是“過了臘八就是年”,喝了臘八粥,年味兒便越來越濃。
Advertisement
鎮上早就張燈結彩,街上每日游人如織,熱鬧非凡。月舟漁味也貼上了各式各樣的年畫,屋裏屋外都挂起了大紅燈籠。
這些時日來鎮上趕集,置辦年貨的人多了,店裏的生意也跟着紅火起來,大家每天都忙得腳不沾地。雖然累,卻也高興得很,年前多賺些,也能安心過個好年。
“飯好了你們就先吃着,我出去一會兒,很快就回來。”總算到了中午歇息的時候,馮貴他們都在忙着準備午飯,李輕舟則拎着裝好的炸魚和魚丸子準備出門了。
“好,會給你留着飯菜的。”李喬應了聲,又問到:“你去哪兒啊?順路的話幫我帶兩斤豆酥糖呗。”
“家裏的豬該殺了,我去問問你江伯伯什麽時候有空,請他上門幫幫忙。”
“哇!那是不是有殺豬飯可以吃了?”李喬喜熱鬧,一聽就高興地兩眼放光。
李輕舟笑着點頭,“對,到時候讓你吃個夠。”
“那你快去吧,免得待會兒江伯伯關店回家了。別忘了幫我帶豆酥糖!”
路上随處都能看見賣年畫、糖人、麥芽糖的,叫賣聲一聲高過一聲。行人來來往往,擠來擠去,背簍裏都裝的滿滿當當,手裏也拎着大包小包的。小孩子們捏着糖塊兒,吃的手上、嘴角都黏黏糊糊的,口裏卻還在嚷嚷着要這個要那個……
李輕舟穿過人群,七拐八拐,終于來到了江家肉鋪。
逢年過節少不了吃肉,江家肉鋪上的生意也挺好,一上午的功夫,肉已經賣得差不多,只剩幾根大骨頭和賣相不怎麽好的邊角料。
“慢走慢走,改天找你喝酒。”江大柱剛剛給一位客人割完了肉,一轉頭就看見了正闊步走來的李輕舟,“是輕舟啊,今兒來晚了,都沒啥肉了,只剩大骨頭喏!”
“早上鋪子忙了些,走不開。大骨頭也好呢,正好回去炖湯喝。”李輕舟熟門熟路地把手裏提着的東西放進了肉鋪裏的空架子上。
“骨頭湯好,月笙就愛喝骨頭湯呢。”何芳蘭笑呵呵地把案板上剩下的大骨頭都用草繩串了起來,“月笙最近還好吧?”
“好着呢,能吃能睡,娃娃也乖得很,一點兒都不鬧他。”提起這個李輕舟臉上就滿是笑容。
“那就好,那就好,”何芳蘭咧着嘴連連點頭,“這點兒随月笙,我懷他的時候也是這樣省心。”
“哈哈哈,還是我外孫乖。”江大柱在一旁大笑,隔壁老張家的天天擱他面前炫耀那調皮搗蛋的孫子,他早就受夠了。
“你又知道是外孫了,萬一是外孫女呢?”
“嘿嘿,外孫女也好,管他是男娃女娃,還是小哥兒,都是我的乖乖。”江大柱怕媳婦兒誤會,連忙表态。
李輕舟和夫婦倆說了會兒話,聊了聊月笙最近的情況,這才說明了來意:“我今兒來是有事兒要麻煩爹呢。家裏養的豬也該殺了,爹你啥時候有空幫着跑一趟?”
“嗐,我當是什麽大事兒呢。不過一頭豬,要不了多少時間。我十九的早上要上你們村兒殺豬,等那兩戶完了,就去你家。”
李輕舟點點頭,“那就麻煩爹了,娘你到時候也去家裏吃飯,月笙想你得緊呢。錦書那日休沐嗎?”
何芳蘭也沒客套,月笙已有月餘沒到鎮上了,她也想念自家孩子了,便點頭應了,“錦書要到二十三才休沐呢,不過也不打緊,我明兒去給夫子告天假就成。他也好久沒見着他哥了,天天在我跟前念叨呢。”
很快就到了十九這一日,原本李輕舟還想着讓重山和李喬在店裏照看,他在家裏就行。後來想了想,這還是自家頭一年殺豬,重山和喬哥兒難得有機會吃殺豬飯,便幹脆挂了牌子,關店一天。
前頭還有兩戶人家,共四頭豬要收拾出來,李輕舟他們家得排到下午了。不過何芳蘭和錦書還是一早就跟着江大柱來了李輕舟他們家。
“哎呀,親家母,快進屋坐。”
“好好好,親家母快別忙活了,坐下來說說話。”
“哥哥,小外甥什麽時候出來啊?”
“唔,估摸着要到三月份了。”
家裏很快就熱鬧了起來,等到下午江大柱和幫忙的人陸陸續續都到了之後,就更熱鬧了。
燒水、揪豬、宰豬、煮肉……十好幾人在不甚寬敞的院裏轉來轉去,還有好些聞訊趕來割肉的村民進進出出的,說話聲,小孩子的歡笑聲,還有鍋碗瓢盆叮哩哐啷的碰撞聲回蕩在院子上方。
——————
日子一天天過去,很快就到了小年,月舟漁味也暫時關門了,再次開張就要等新的一年了。
臘月二十五,王石終于差了媒人上門。李福貴這才把打聽來的一應消息說給江鳳仙聽,江鳳仙果然還算滿意。至于喬哥兒,聽聞王石心儀他許久,短暫的震驚疑惑之後,便羞紅了一張臉。于是這門婚事便有了着落,只是喬哥兒到底還小,還想在家多待些時日,兩家便商量着婚期後面再議。
今年家裏發生的都是好事兒,陳秀雲不必再吃藥,鋪子順利開張,生意也紅火,月舟又懷了身子。這個年過得比去年還要熱鬧,年夜飯也更加豐盛,雞鴨魚肉,美酒佳肴,一樣沒少。
炮竹聲從四面八方響起,家家戶戶都在慶賀新年。
只是也并非人人都能像月笙他們一樣阖家歡樂,總有那樣糟心的人家,連過年都不安生。
林小草失蹤了,連帶的還有沈桂花藏在櫃子裏的十五兩銀子。
大年初一,大清早的,清河村就熱鬧了起來。村裏的青壯年都被村長喊出來,滿山搜尋林小草的蹤跡,李輕舟也在其中。
“怎麽樣?找着了嗎?”月笙起得晚,是最後知道這消息的。他還記得上次見着這孩子一身是傷的樣子,難免有些恻隐之心。
李輕舟搖搖頭,“只在東山找到一塊兒被勾掉的布料。村長問了崔嬸子,說是小草服侍着她奶睡了後就說要出去讨糖,之後就一直沒回來,想來就是那時候跑了。”林小草在村裏也沒什麽玩伴兒,大家都顧着自己玩樂,竟也沒人注意到她。
“那銀子又是怎麽回事?”
李輕舟猶豫了會兒,還是簡要說了,“隔壁白石村老光棍給的聘禮。”
月笙和陳秀雲一聽就明白了,想來小草就是因為這才決心要跑的。至于為什麽沒告訴她娘,想來也是對她失望了吧。
只是她一個小姑娘,揣着銀子跑出去,又能過得好嗎?
月笙他們也是無從得知了,只能在心裏盼着她能平安無事,焚香叩拜時也為她念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