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章(捉蟲)
第 53 章(捉蟲)
李輕舟這回出去的時間久了些,直到臘月初三才回了家。不僅帶回了十多兩銀子,還有許許多多小孩子的玩意兒——什麽撥浪鼓,九連環,布老虎,裝了一包裹。
李輕舟回來後就見天兒的落雪。這不,昨夜又蓋了一場雪。
屋子裏的炭火早就熄了,只剩冷灰,湯婆子也只剩一點兒餘溫,寒風透過窗縫鑽進屋裏。
李輕舟輕手輕腳地掀開被子,把自己穿戴好後,夾着湯婆子、端着炭盆出了門。院子裏果然白茫茫一片,似鋪了一層細鹽,已堪堪沒過腳踝。
李重山已經起了,正在院子裏掃雪,好開出一條道來。湯圓也不嫌冷,在雪地裏跑來跑去,留下一串串狗爪印。
李輕舟沒耽擱,先去竈房重新給湯婆子灌了熱水,又把炭盆點着,送去了卧房。床上的人還睡得沉,并未被李輕舟的動作驚醒。
李輕舟把熱乎的湯婆子重新塞進被窩,看着月笙隆起的肚子,到底還是沒忍住把手覆了上去。只是這會兒尚早,小家夥大概也還睡得香,并未回應李輕舟,但他臉上還是慢慢浮現出有些傻氣的笑容。
早上還有得忙,李輕舟只在房裏傻樂了一會兒,就又出去了。
天冷之後,家裏的豬就改吃熟食了。李輕舟先就着鍋裏剩下的熱水,泡了一桶糠。這才把蘿蔔、番薯都剁成塊兒後倒進鍋裏煮上,他還在最上邊兒放了幾個完好的番薯、土豆,這是給他和李重山早上墊肚子的。
他們得趕早去鋪子裏做準備,早上都吃的簡單,番薯、土豆、玉米糊或者昨夜的剩飯剩菜熱一熱就能對付。有時也直接去鋪子裏吃,一碗加了魚丸子的雞蛋皮,再配上一碟炸小魚,也能吃得飽飽的。
———————
到了鋪子裏,馮貴、秦鳳蓮和順子他們也都陸陸續續到了。每天打烊之後鋪子裏都打掃的幹幹淨淨,早上倒是用不着再弄一次,只需要把倒放在桌上的板凳一一擺好就行。
雞蛋皮也好弄,土豆粉和着雞蛋調成偏稀一點兒的糊糊,馬勺鍋刷油燒熱後淋上一層,就能攤出一張張黃澄澄的雞蛋皮,馮貴一個人就能做。攤好的雞蛋皮切成條,要吃時只用放好鹽、醬油、辣油,再澆上兩勺滾燙的魚骨湯就成。
最緊要的就是處理魚肉了。魚是李輕舟兄弟倆快打烊時去撈的,都放在後院兒的陶缸裏養着,直接宰殺就行。
入了冬以後,泥鳅、鳝魚之類的幾乎抓不着了,只有撈魚還算容易,所以鋪子裏最近都以做魚為主。好在水煮魚、酸菜魚這些都賣得不錯,店裏的生意也能維持。
Advertisement
一個多月前店裏還新出了魚鍋子。幾斤重的大魚從尾巴處片成厚片,先下油鍋炸一下,然後一整條放進陶鍋裏。再淋上炒制好的醬料,倒入用魚骨熬的湯,就可以用小泥爐一直加熱,一頓飯吃完也不會涼。客人還能自己燙蘿蔔、菘菜、豆芽、魚腸等,吃一頓也才四五十文。若是約上一兩個人,再從隔壁打壺酒,坐在一起邊吃邊聊,也好不惬意。
大約辰時中,月舟漁味便開了門,開始做生意了。
“兩文錢的魚丸,三文錢的炸魚。”
“給我煮碗雞蛋皮,再加一文錢的魚丸。”
一開張,就陸陸續續有客人進店了,鋪子裏一下子就熱鬧起來。
“順子,快來幫幫忙!”李輕舟正給人數魚丸呢,就聽門口有人大聲喊着順子。他擡頭望去,卻是個沒見過的少年,約摸十六七歲的樣子,長得挺高挺壯,正從驢車上卸下一個個麻布袋子。
“嗳,來了!”順子應了聲,就趕緊跑過去幫忙了。
“一共五文錢,您慢走。”李輕舟收了錢,看着客人轉身離開,才問站在一旁的李重山:“那是誰?”
“王記炭行的,叫王石,鋪子裏現在燒的炭都是他送過來的。”李重山想了想又補充到:“不過一開始都是他和他爹一起送的,最近倒是只有他一個人了。”
李輕舟點點頭,家裏用的炭都是自己燒火後悶的,鋪子裏也就最近才開始燒炭,他剛回來沒幾天,也難怪不認識。
就這會兒功夫,王石和順子已經把五麻袋的木炭都搬進屋子裏,靠着門口的牆角放好。
李輕舟看着兩人又站在門口說了幾句話,那叫王石的少年就向着他和李重山走過來。
“重山,早啊!”王石熱情地和李重山打了招呼,又看向一旁的李輕舟,“這就是二老板吧,嘿嘿,我是王石,來送炭的。”
李輕舟看着王石面容憨厚,一笑就露出一口大白牙,也不由心生好感,“叫我舟哥就行,辛苦你了。”
王石撓撓後腦勺,“不辛苦不辛苦,那個舟哥,能不能給我煮碗雞蛋皮?”
“沒問題,”李輕舟笑了下,招了順子過來,“順子,去讓馮叔煮碗雞蛋皮,再給加一文錢的魚丸。”
“謝謝舟哥!”王石也沒推辭,大大方方地謝了後,就找了個空位坐下來。
順子很快就端着一大碗雞蛋皮出來了,王石呼呼啦啦地便吃了起來。只是好幾回李輕舟都看着王石的眼神落在通往後院的門簾上,臉上的表情也一會兒歡喜一會兒失落的,很是精彩。
李輕舟看着看着總覺得王石這樣子有些眼熟,仔細想了想,他之前還沒娶着月笙時不就是這副模樣嗎。
“堂哥,馮叔說讓你過去下!”正想着呢,李喬就掀了門簾出來了。
李輕舟就見那叫王石的少年雙眼瞬間亮了起來,過了好一會兒才發覺他在看着,忙紅着臉低下頭,吭哧吭哧地吃起來。
“呀,又送炭來了啊,還挺快的嘛,我還想着今天要不要去說一說呢。”李喬順着李輕舟的眼神看過去,看着那大塊頭,一眼就認出來了,嘟嘟囔囔地就念叨開了。
李輕舟就眼見着那少年把頭埋得更低了些,只是總又忍不住擡頭偷瞟一眼,見喬哥兒忙着招呼客人都沒再看他,眼裏的失落就似要溢出來。李輕舟默默看了一會兒,自己那時想來就是這個樣子吧。
不過好在他最後成功了,也不知道這個叫王石的少年會怎樣了。
他可是記得前天大伯母還來家裏跟他娘抱怨呢,說是喬哥兒現在一心撲在賺錢上,對自己的婚事也不上心了。明明從三月份就在相看人家,這都臘月了,也還沒個結論,可把她給愁壞了。
————————
“明兒見,二老板!”
“我先回了,二老板,重山。”
忙活了一天,總算是到了打烊的時候,馮貴等人一一和李輕舟他們告了別,先行離開。
李輕舟也鎖了店門,離開了鋪子。明日就是臘八,按着習俗,得熬臘八粥。早上出門前陳秀雲還囑咐他要買蓮子、桂圓、紅棗等物呢。
出了月舟漁味,李輕舟就帶着重山和李喬直奔了賣幹果的鋪子,一樣稱了兩斤。
拎着幹果走在去河邊的路上,李輕舟突然看見前方有人扛着草靶子走在前邊兒,上面還插着幾串兒紅豔豔的糖葫蘆。
“老伯,老伯,等一下!”李輕舟一邊跑,一邊叫住了前方的老伯。
聽到叫聲的老伯停了下來,見李輕舟跑到跟前就笑呵呵地問:“年輕人要買糖葫蘆啊?”
“對,您剩的這三串兒我全要了。”
“哎,好好好,”老伯一邊笑着一邊把插在草靶子上的糖葫蘆取了下來,“今兒就剩這三串了,個頭有點兒小,我原想着帶回家給孫兒吃呢。既然你要,我就少收你兩文錢,你給十文就好了。”
李輕舟爽快地數了十個銅板遞給老伯。
“給,你和重山吃一串,這兩串兒我就帶回家了。”李輕舟分了一支糖葫蘆給李喬。
一支糖葫蘆上有五顆果子,李喬讓李重山先咬了一口,這才自己吃了一顆,剩下的卻是也舍不得吃了。家裏還有個小饞貓呢,得帶回去也讓嘗嘗才好。
李輕舟就這樣舉着兩串糖葫蘆回了家,一到家門口就聞着一股香味。
“回來了,”陳秀雲趕緊出來幫着接東西,“呀,還買了糖葫蘆呢。”
“回來的路上正好碰上了,就買了幾串兒,”李輕舟遞了一串兒給陳秀雲,“這串兒給你和嫣嫣吃。”
“吶,這個給你。”最後一串兒自然是遞給了在後邊兒扶着腰慢騰騰走過來的月笙。
紅豔豔的山榨果用細竹簽兒穿成了一串兒,外面裹着一層透亮的糖衣。咬上一口,初入口是甜滋滋的,待把果子嚼破,就又能品到酸味兒。
“好吃嗎?”李輕舟看着月笙吃着糖葫蘆,眼睛都似要眯起來,心裏也高興,他就知道月笙會喜歡呢。
“好吃!”月笙點點頭,又把糖葫蘆往李輕舟面前伸了伸,“你也吃一顆。”
一家人就這樣把兩串糖葫蘆分吃了幹淨。
“你是說王石嗎?我只見過一兩回,人看着倒是不錯,就是不知道品性如何,家裏又是什麽情況。而且這事兒還是得看喬哥兒的意願吧。”
夜裏,兩人躺在床上,李輕舟便把白日裏自己的發現跟月笙說了說。
“那是自然,我也就是先跟你說說。”
“唔,我哪天問問喬哥兒吧,你也可以讓福貴先打聽打聽。”月笙想了想,還是覺得得跟喬哥兒聊聊。這麽久的相處,他早把李喬當親弟弟看,他也希望喬哥兒能找個好人家。
“成,我明兒就找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