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3章

沈空青洗浴完出來,換了身幹淨衣裳,連帶人瞧着都清爽許多。

李芳茹給沈空青拿的這套衣裳并不是沈零榆上學時穿的儒服,而是他幫忙幹活穿的交領豎褐。

十八歲沈零榆的衣裳套在二十二歲的沈空青身上還是小了,袖子與褲腿都短了半寸左右。

沈空青自己個子高,足有六尺多,哪怕經年未見的弟弟長大許多,也還是差了他一點。

不過這年紀的小子長得快,沈空青自個就是例子,他現在與未參軍前的自己相比,說是大變樣也不為過,五官長開了,褪去年幼時的青澀,更增幾分淩厲,那會被李芳茹養的白嫩的肌膚擱軍營裏操練幾年,如今也成了個糙漢。

洗浴之後不僅沒清醒反更是想睡,沈空青去廚房向李芳茹打了聲招呼就回沈零榆房間去了。

他換下的髒衣就在浴室,李芳茹想要做飯,但雞還沒買回來,她便先去把髒衣裳洗了,連帶他用來替換的麻衣。

李芳茹翻了翻自己兒子的衣裳,夾衣裏的絮子跑成一團一團,若是穿在身上,定是這邊暖來那邊寒,再看看他的麻衣,充滿了縫補的痕跡,不由蹙起了眉,心疼地嘆氣。

想到他也沒有新衣裳,回到家再穿這些也不合适,也不能一直穿沈零榆的,剛剛她可看見了,就不合身,便去打了井水倒木盆裏,用皂角搓出泡沫洗衣挂曬,完了擦幹淨手上的水,進屋裏拿了錢趕去成衣鋪。

她走後不久,沈申姜便提着宰殺好的雞趕回來,看見院門鎖着,知道李芳茹是出去了。

進了院子又聽着靜悄悄,只院子裏曬着的濕衣裳滴滴答答淌了一地的水。

沈申姜把雞放進廚房,他先去沈零榆房間,小心翼翼推開門,探進半個身子,果然看見躺在床上睡着的沈空青,又輕輕關上門,站在門口,無聲笑了笑,去廚房就着殘存的火星重新把火升起來,剁雞煲湯。

家裏還有些黨參枸杞等藥材,正好用來炖藥膳雞湯。

鍋裏的雞湯剛燒開,李芳茹就拎着個布包推門進院子。

沈申姜聽見聲音,穿着圍裙的他從廚房走了出來。

Advertisement

雖然村裏向來奉行君子遠庖廚,但在沈家沒這規矩,便是連舉人沈零榆,在沈申姜夫婦沒空忙活吃食給他的時候,他都不是拿錢出去外面解決,而是自己換了衣裳進廚房做飯,不僅做自己的,還把沈申姜夫婦的燒好裝着送到鋪子裏,因此桃李巷的商戶都知道‘來個包子’的店主沈申姜有個孝順兒子。

沈申姜問李芳茹:“你做什麽去?”聲音很小,只李芳茹聽見,似乎怕吵着誰。

李芳茹指着手裏挎着的布包道:“去給大青買衣裳。”

“該的,我倒是給忘了,你量過尺寸了?可合身?”

李芳茹走過來,說道:“我這雙眼一看就知道他穿多大的,店家也說了,不合身可拿去換。”

“成衣可不便宜。”

李芳茹聽見這話非常不雅觀地翻了個白眼:“給你兒子花錢你還不樂意?”

“哪有?再多我也舍得。”

李芳茹當然知道他沒這意思,就是苦慣了的人慣有的念叨而已。

她聞到藥膳雞湯的香氣,問道:“炖上了?”

“嗯,慢慢炖,我看大青睡得熟,晚點再喊他。”

說起沈空青,李芳茹的眉眼舒展開,言語間透着心滿意足:“可算是回來了。”

沈申姜伸手攬住妻子的肩,雖不言,卻和李芳茹是一樣的心思。

無人打擾,沈空青一覺便睡到午時,太久沒有睡過安穩覺,起來時還有種不知今夕何夕的錯覺,等清醒過來,看見穿窗而進的日光,忙下床穿鞋。

他打開門,明媚的陽光灑在牆頭瓦上,一派春意盎然。

于此同時還有飯菜的香氣。

沈空青頓了頓,轉身關上門往廚房去。

廚房裏,夫婦二人正分工合作。

李芳茹負責炒菜,沈申姜則是扒拉爐膛裏的柴火,端的是琴瑟和鳴。

沈空青踏步進廚房,看見四方桌上的菜,說道:“爹娘你們怎麽不喊我?”

李芳茹把炒好的荠菜起鍋,聞言說道:“正要去喊你。”

沈空青知道他們是想讓自己好好休息,便沒再說,走到餐桌旁,嗅了嗅:“好香。”

沈申姜道:“洗手吃飯吧。”

沈空青嗯了聲,主動去翻了碗筷清洗。

碗櫥就擺在顯眼的位置,一眼就能看見。

沈空青去舀了飯,飯是糙米,這種米做出來的飯口感粗糙,外層還帶着糠皮,但農家人都舍不得拿來煮飯,一般都是熬粥。

要說在村裏,農戶自家種的稻谷和麥子,年頭好那會還成,上交官府後還能留下點存糧夠一家子吃,但也沒好到能天天糙米的造,啃饅頭喝粥水才是常有的,也只有像沈家這樣家底好的,才能三兩天便吃上一頓糙米飯,這待遇也只有舍得的才有。

連在軍營都是饅頭面食偏多,因為煮糙米飯費事。

在縣城就更不用說,什麽都得花錢買,家家戶戶便省着。

只不過沈家不一樣,村裏有良田,沈零榆中了舉人還有銀錢拿,加之沈空青歸家,沈氏夫婦更是大方。

一家三口上了桌,被油光裹得光亮的桌面上擺着三菜一湯,菜是兩葷一素,葷菜是紅燒肉和清蒸魚,素菜則是清炒荠菜。

紅燒肉采用肥瘦相間的三層肉制作,上了醬汁色澤亮麗,再撒上青蔥段點綴,更是勾人胃口。

擺在清蒸魚上面的蔥姜蒜被熱油淋過後更是爆出香味。

荠菜入了口,那就是春的味道。

李芳茹和沈申姜一左一右坐在沈空青旁邊,一個給他夾菜,一個給他盛湯。

沈空青見他二人只顧着自己,便護着碗道:“你們吃,我自己來。”

沈申姜把一碗散發着清香的藥膳雞湯放在沈空青手邊,道:“明早賣完包子我和你娘回村裏,你到那時跟我們一塊回。”

從屏東縣回去南山村需要一個半時辰的牛車車程,而且牛車還不是時時有,正巧他們家買了牛,可以自己架板車,拉貨也方便。

沈空青本也打算這兩日就回去,說到底南山村才是他從小長大的地方,要說家,那裏才是。

他點點頭,同意了,又想起另外一事:“對了,我可要去縣令家拜訪?”

沈申姜道:“不用,宋小公子雖說身份尊貴,但按輩分來算你才是大哥,加之他陪老三進京赴考,你去了也見不到人。”

他嘴裏的宋小公子是縣令家的哥兒,縣令看中了沈零榆的前程,做主為他二人牽了線,這兩人也不知怎麽就看對了眼,雙雙點頭同意了這門親事,親是去年年底定的,那會沈空青還在邊疆,沒能趕回來喝定親酒,但信有送到沈空青手裏,就是同着沈零榆說自己要進京趕考一起的,只是他沒說是宋晗陪着去。

沈空青在軍營待了幾年,脫離凡塵太久,有些規矩也忘了,要說換成別人他不一定會記着,只是縣令不比別人,又是老三的岳丈,他不能得罪,聽到沈申姜這麽說也定下心,給父母一人夾了一塊肉,埋頭吃飯。

賣包子趕的就是時辰,五更更聲一響,天還沉着,沈申姜夫婦便起來準備包子。

兩人剛洗漱好點着燈籠正要出門,就聽見漆黑夜裏傳來一聲門響,沈空青也起了。

沈空青看着正打算出門的夫婦道:“我一會過去幫忙。”

二月的淩晨還有些寒,李芳茹多穿了一件比甲,襯得玲珑身段,哪怕素布盤發也能瞧出一絲韻味,她輕聲道:“你歇着,今日不準備那麽多,我和你爹忙得過來。”

沈空青卻是關了門去洗漱:“早點賣完早點回去。”

他這麽說沈申姜二人也不能再拒絕,沈申姜道:“那我和你娘先過去。”

沈空青嗯了聲。

沈申姜二人趕時間,燈籠在前照路,夫妻二人相依着走了。

還沒到日出的時辰,天黑沉黑沉的,沈空青點着燭火刷了牙洗了臉,之後鎖上門朝着桃李巷去。

這時辰泗水河畔很清很淨,風拂輕柳,波紋微漾,三三兩兩燭火在兩岸亮着,應是同沈家一樣,都是在縣城做生意謀生的人家。

沈空青到了桃李巷,見許多店鋪都亮起了燭火,門縫絲絲的光透着,如在夜裏撲騰的螢火一般。

沈空青進了鋪子,沈氏夫婦已經和面的和面,切菜的切菜。

這會正是春季,村裏野菜多,縣城裏的百姓難得這口鮮味,所以荠菜包子、野蔥肉包都賣得好,因此沈氏夫婦隔兩日就會回村一趟,趕着春季多做口美食,多掙點銀子。

說是幫忙,但沈空青會的不多,也插不上手,好在李芳茹看出了他的窘迫,知道他有孝心,端了一籃子的野菜讓他擇菜。

沈空青也不拒絕,有事做事,讓幹什麽就幹什麽。

三人分別忙活,不久後爐膛裏便升起了火,蒸籠上了鍋,随着時間流逝,包子的香氣盈滿鋪子。

作者有話要說:

16歲的大青:奶油小生

22歲的大青:糙漢一個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