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昆蟲的哲學
昆蟲的哲學
蒼蠅又在六分儀前介紹說:“我們利用六分儀,可以記錄星星的位置,并用他的亮度來區分他們的距離。離我們進的就比較亮,相反離我們遠的就比較暗。”
賀飛白心說:那可不一定。六分儀的運用可是說已經是用肉眼觀測天體的極限了,雖然可以觀測到一些行星和恒星,但是很難觀測到他們跟觀察着的距離。如果想觀察到更暗但卻離觀察這更近的行星或衛星,從而對天體的距離有全新的概念,那就非得用天文望遠鏡觀測不可。
不過他沒打算提醒蒼蠅,因為這可能是一個文明天文學發展的必經階段,如果賀飛白早早的把一些對他們來說超前的知識透露給他們,反而可能會引起他們對觀察和思考的懶惰。而且賀飛白觀察這顆星球上的文明,就像是在觀察地球上的古典科學一樣,他樂在其中,自然不會提醒他們,而且作為封閉者,也不能影響文明科技的發展進程。
蒼蠅見賀飛白對星星的亮度不管興趣,他便又說:“我除了觀察魚類的習性,還在做一個測量我們的星球周長的研究。”
賀飛白馬上來了興趣:“哦?你們意識到星球是圓的了?”
蒼蠅回答說:“這個在很久以前我們就已經發現,并确定了我們的星球是圓的。因為在不同的地方太陽在天空中位置也是不同的,我們通過利用角度的計算,就得出了我們是處在一個圓球上。”
賀飛白又問:“那為什麽在圓球底部的人,不會掉落?在圓球側面的人……蜜蜂落在樹上的時候,不會歪倒?哦,這是力學問題,你如果也不清楚的話,可以找別人回答。”
蒼蠅卻說:“不用,我雖然不是力學的權威,但是這一點還是了解的。一片樹葉,一根樹枝在離開了樹木的本體之後,都會調到地面上。而我們的飛行高度也是有極限的,如果不震動翅膀飛翔,也會跟着掉到地面上。”
“于是我們發現,地面是有吸引力的,他可以把任何物體往地面吸引,我們努力的拍打翅膀,就是在跟這種吸引力做鬥争。因為吸引力的存在,我們才感覺不出是在側面還是在底面。”
賀飛白到沒想到,蜜蜂文明已經發現了萬有引力,他接着問:“那你準備怎麽測量?”
蒼蠅回答說:“之前我在另一座城市觀察魚類的時候,發現那座城市到正午的時候,太陽是在天頂的正上方的。于是我豎起了一根标杆,再次确定标杆是沒有影子的,然後我在首都的正午豎起一根标杆,這裏的标杆是有影子的。”
“通過對影子的計算,我得出太陽在首都天頂北部10.1°的位置,這大概是圓周的三十六分之一。然後我再用首都跟标杆沒有陰影的那個城市的距離,乘以36,就得出星球的周長是43000公裏的結果。”
賀飛白愣了一下才說:“虧你能想的出這種方法。”接着他用蜜蜂機器人裏的通訊器問12145:“這顆行星的周長是多少?”
12145回答說:“43611千米,比地球稍大!”
賀飛白又看了一眼旁邊那只其貌不揚的蒼蠅,用這麽原始的手段,來計算星球的周長,竟然只差了六百多千米,這簡直是古典式的奇跡。這讓賀飛白又遙想起了地球上古代的科學家們,人類的古典智慧,也是被他們運用到了極致。
賀飛白說出了跟鳥族的大學士說的一句話:“保留好你的這些記錄,在未來,你将名垂千古。”
賀飛白的誇獎,讓蒼蠅很受用,接着它有帶着賀飛白去參觀屎殼郎和螳螂的力學研究所,以及螞蟻的地質學研究所。他們的研究都是富有成果的,螞蟻們的地質學研究所已經初步建立的這顆星球的模型,不過很簡單,他們只有地面和地下水層,還有岩漿構成,而且他們對大陸板塊的移動和擠壓,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
至于力學的研究,昆蟲們也進行的很紮實,除了引力和力學的基本規律,他們還嘗試着對宏觀和圍觀用力學做解釋。這完全将會是物理學爆發的前戲,如果他們的思考越來越多,觀察越來越細致,昆蟲的科技将會有質的飛躍!
最後他們才去了哲學研究所,對于賀飛白來說,收獲最大的還是哲學研究所。在賀飛白的年代,哲學已經失去了他本來的關輝,而在古代,哲學家就已經在思考,我來自哪裏?即為什麽會有人類?宇宙的開端是什麽?即時間和空間的起源。未來是什麽樣的?即宇宙的演化。
可以說,古代哲學基本上是給古代科學提供了一個研究方向,所以地球上的古典科學家,大部分也是哲學家。這是哲學在推動科學的貢獻,而哲學對人性和社會的思考,又能幫助人類理性的認識自我,改進自我。
不過在賀飛白的年代哲學已經跟科學分家了,人們需要把科學知識變得簡單易懂,于是就剔除了其中的哲學成分。所以哲學失去了一部分色彩,甚至有些人認為哲學是迂腐和書生氣的學科,那只是未真正理解哲學的人,裝模作樣給人們帶去的偏見。
哲學的吸引力在于理性的觀察和思考,而賀飛白的年代,人們普遍都很浮躁,不願意去做觀察和思考。這才讓一些披着哲學外衣的騙子,拿一些常識性的東西,擡到一定的高度,讓人們誤以為哲學是膚淺的。恰恰人們有不願意利用自身最大的優勢,去進行理性的思考,辨別那些東西的真僞,于是哲學漸漸失去了他的吸引力。或者說人們漸漸的讓哲學失去了魅力,并他把越推越遠。
賀飛白對古典哲學的觀察,絕對是對地球古典哲學的遙望。在這一點上,昆蟲們做的也很好,他們哲學家的思想很純粹,他們的言論時常讓賀飛白大開眼界。這門學問絕對是超前的,而且是對本質的思考,這正是賀飛白那個年代所缺乏的思考和前瞻性。
剩下的文學研究所,其實就是在做一些記錄和延伸,觀察這裏的意義不大。蒼蠅帶着賀飛白逛完了整個科學樓的時候,太陽已經快要落山了。蒼蠅帶着賀飛白去吃飯,賀飛白卻說不餓,他想到科學塔的頂部看看。蒼蠅便說,他吃完飯就去科學塔頂部找他,一起做星象觀察。
賀飛白獨自來到塔頂,此時蜜蜂們已經歸巢,只有個別行程較遠的剛剛匆匆趕回來,落日的餘晖把樹頂的世界照的安逸平和。賀飛白看着落日漸漸西垂,他深吸了口氣,是該離開的時候了,這個星球的原生态文明,很美麗也很有朝氣。
賀飛白剛要聯系12145,卻聽到不遠處傳來一陣震動,他看到管理科學塔的那只雄蜂飛到塔頂。賀飛白問:“你怎麽不去吃飯?”
雄蜂說:“我怕錯過了跟你談話的機會,可能這個機會以後就碰不到了。”
賀飛白:“你很聰明!”
雄蜂:“很多人都這麽說過,其實我們族人只要多思考,也會變得很聰明,只是他們的思維很懶惰,不願意多想。如果我沒猜錯的話,你将要離開是麽?”
賀飛白:“是的!我的此行的目标已經完成。”
雄蜂:“我們請教你一個問題麽?是一個大範圍的問題,不是具體性的問題,當然,你也可以選擇不回答。”
賀飛白來了興趣:“說說看吧,你也知道有些問題我如果是提前回答了,對你們未見得是一件好事。”
雄蜂:“理解。現在我的種族已經充分的認識到了科學的重要性,可是我的種族卻在科學研究方面并不怎麽擅長。其實每個種族都不怎麽擅長,只是每個種族又都有擅長的方面,比如螞蟻他們是天生的地質學家。”
“蜜蜂把現存的各個種族的佼佼者集中起來做科學研究,已經又很長一段時間了,也取得了輝煌的成果。不知一次,我好像看到了科學的盡頭,可是當我接近的時候,卻又發現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我很想問一下,我們是不是已經離那個盡頭很近了?或者說還有多遠?”
賀飛白沒想到雄蜂能這麽問,雖然他的問題顯示出了他們所掌握的知識的局限性,但卻是個很前沿的問題。可以把他的問題理解為,對自然界規律的終點猜想,是一個極富有哲學又富有科學的問題。
賀飛白想了想才說:“你之所以認為自己看到了這條道路的盡頭,不是因為你離他近了,而是你看的不夠遠,對這條路的全程還沒有充分的認識。”
雄蜂又問:“那我們走到了整條路的哪裏?中段?還是後段?”
賀飛白回答說:“很遺憾,你們才剛剛起步!”
雄蜂呆住了,像是樂極生悲,對原先的預計太樂觀了。
賀飛白有些後悔,他剛才所說的雖然是實話,但是如果打消了這個文明的積極性,那他可是這個星球的罪人了!
好在雄蜂失落了幾秒鐘又馬上興奮的問:“這條路竟然是這樣的宏偉!”
賀飛白:“是的,雖然你們前方的路還很長,但同時你們還會發現很多意想不到的東西!”這時候賀飛白才突然想到,地球上古代的科學家們,是不是也經常覺得他們發現了這個世界終極的原理?畢竟任何事物有開始,就會有結束,科學也一樣,人們不禁會一直的猜測,科學的終點是在哪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