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進府
第三章進府
翌日清晨,孟芷岚用過早膳之後,便坐在書案後,指揮着小丫鬟打理房間,把她在雲州時用慣了的擺件一一安放妥當。
崔嬷嬷一面督促着小丫鬟輕手輕腳,不要磕了碰了,一面看着孟芷岚欲言又止。
孟芷岚全當作沒看到,只坐在書案後磨了墨,鋪開簽紙給孟父寫信。
一個月前,太子親自坐鎮西北對抗蠻夷,不料軍中出了細作,致使太子戰敗,西北接連損失十三座城池。
消息傳到京城,皇上當庭震怒,派了錦衣衛将太子押解進京,囚禁東宮,并派了重兵把守。這般舉動,顯見是對太子起了疑心。
這些事是孟芷岚離開雲州之前,孟父親口告訴她的。也是因此,孟父才決定送女兒上京,投靠沈家,以圖保住女兒。
孟芷岚嘆了口氣,可惜父親并不知道,太子被囚之後,沈家就料到孟家也要被牽扯其中,當即攀上了另一棵大樹,昌平公主。
昌平公主嫁的乃是三皇子母族,勇毅侯府的嫡次子,也是三皇子奪嫡的一大助力。
太子被囚之後,三皇子異軍突起,其母妃舒貴妃更是寵冠後宮,一時間母子兩個風頭無量。京中甚至有傳言,太子勾結蠻夷的罪名一旦被查實,三皇子就是板上釘釘的皇位繼承人!
沈家為了攀上三皇子,不知使了什麽法子搭上了昌平公主的路子。而昌平公主正是得了三皇子的授意,意欲和沈家聯姻。
原本,三皇子和昌平公主看好的都是沈家那位官居錦衣衛都指揮使的沈七爺。可架不住昌平公主的女兒,華陽郡主偏偏看上了沈家唯一的嫡子沈紹安。
昌平公主愛女如命,只得同意了女兒的請求,另外想法子拉攏沈七爺。
想到這裏,孟芷岚擱了筆,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只覺得心裏沉甸甸的,父親的事一日沒有塵埃落定,她的心就一日無法安定下來。
沈家既不想背上見利忘義的名聲,也舍不得孟家的萬貫家財,是以便起了诓騙她的主意。
孟芷岚将信塞進信封裏,在桌子上放好,想着沈家那位官居錦衣衛都指揮使的沈七爺。
Advertisement
沈七爺是沈老太爺流落在外的私生子,單名一個肅字,十三歲的時候才被找回沈家。彼時,沈七爺已經入了聲名狼藉的錦衣衛,沈家人既不待見這個私生子,又懼怕于錦衣衛的名聲,向來只當沈七爺不存在。
孟芷岚記得,上輩子沈紹安娶華陽郡主的時候,特意去求沈七爺觀禮的事。由此可見,沈七爺的權勢,就連三皇子也要敬上三分的。
若是能取得沈七爺的信任就好了。孟芷岚如是想着,只是下一刻她就有些苦惱的皺着眉,沈七爺臉上常年冰霜籠罩,周身煞氣襲人,尋常人輕易不能靠近,她要如何才能取得他的信任?
“姑娘,時辰不早了,是不是該去沈府給二姑奶奶請安了?”崔嬷嬷猶豫了許久,眼見着時間慢慢過去,終是忍不住開口提醒。
忽然被打斷了思緒,孟芷岚臉色陰沉的看了崔嬷嬷一眼,把信塞進袖子裏,去廂房點了幾樣禮物吩咐丫頭帶去沈家。
崔嬷嬷在後面看着,不住皺眉,“姑娘,這禮是不是太過簡薄了些?”讓崔嬷嬷來說,何止是太過簡薄,這要是拿出去豈不是讓沈家人笑話?
“只是尋常往來的禮罷了,我又不在沈家長住,何須那樣慎重?”孟芷岚看着崔嬷嬷的眼神帶了濃濃的警告。
崔嬷嬷這個人慣來拎不清,總喜歡自以為是自作主張,偏偏還總覺得自己是為了主子好。上輩子孟芷岚被她的這種好坑的不輕,這輩子她不打算縱着崔嬷嬷了,能改便改,不能改的話,還是把人送回雲州吧!
“可姑娘日後是要嫁去沈家的,這般做豈不是得罪人?日後姑娘嫁進去還能有好日子過?”崔嬷嬷覺得自己為了姑娘可謂是操碎了心。
孟芷岚有些頭痛的捏了捏鼻梁,她總不能告訴崔嬷嬷,沈家已經和昌平公主府達成了共識,只等解決了婚約,便去公主府提親吧!崔嬷嬷這樣的性子,知道了此事還不定是什麽反應,在父親的事沒有落定之前,孟芷岚是不允許發生任何意外的。
看了眼滿臉不贊同的崔嬷嬷,孟芷岚冷着臉咬着牙道:“我這還沒嫁進去呢!”
崔嬷嬷覺得姑娘年輕,不懂得這裏面的事,還要再勸,便聽孟芷岚冷聲警告她:“崔嬷嬷既然知道自己奶了我一場,便該清楚自己的本分。”
奶嬷嬷,說得好聽點叫奶娘,說的不好聽就是銀貨兩訖的事。留着她繼續留在孟家,那是給她臉面,可這并不代表她就能真把自己當成半個主子,什麽事兒都要插一手!
崔嬷嬷滿心苦澀,眼淚不停的往下流,心裏仿佛有無限的委屈。稍微有點臉面的人家,哥兒姐兒的奶嬷嬷哪個不是有頭有臉,當半個主子的?偏輪到她,竟是要被一手奶大的姑娘這般訓斥,要是夫人還在……
孟芷岚懶得去搭理崔嬷嬷心裏想什麽,吩咐奴才套了馬車,就準備去沈府。
崔嬷嬷見狀,掏出帕子擦了擦眼淚,急忙跟上去。姑娘再如何不理解她,她也還是要跟着去照應的,不然的話,萬一姑娘被欺負了可怎麽辦?
一路上,孟芷岚都沉着臉沒再說話,不停地思考着進了沈府該如何應對。
一如記憶中的那般,孟家的馬車被攔在了沈府外,看門的小厮說是去禀報主子,卻遲遲不見回來。
崔嬷嬷見此心裏就有些忐忑,忍不住朝孟芷岚抱怨道:“可見沈家是惱了姑娘了,要老奴說,姑娘就該聽老爺的,随二姑奶奶的安排才是。”
孟芷岚眉眼低垂,聞言驟然擡頭盯着崔嬷嬷一字一句警告道:“這裏是京城,不是雲州。待會兒進了府,嬷嬷最好還是把嘴閉上,否則休怪我不念舊情!”
崔嬷嬷又被訓斥一頓,只覺得灰頭土臉,頓時住了口,心裏想着待會兒定要和二姑奶奶好生說說。姑娘年輕,不定哪裏就得罪了人,有二姑奶奶照應着,夫人在九泉之下才能放心。
約摸過了小半刻的功夫,幾個婆子從沈府出來,後面跟着兩個小厮,擡着一頂轎子過來接人。
為首的婆子孟芷岚認得,是大夫人院裏的陳嬷嬷。
陳嬷嬷過來之後先同孟芷岚見禮,“老太太這幾日身子不舒坦,大夫人一直在跟前伺候着,一時顧及不周到,讓表姑娘久等了。”
孟芷岚只淡淡的回了句:“不妨事。”
崔嬷嬷卻是笑道:“既是老太太身子不爽利,我們多等片刻也是應該的,您客氣了。”
陳嬷嬷聞言意外的看了孟芷岚一眼,掩下心裏的想法,扶了孟芷岚上轎子。
孟芷岚冷冷的看了崔嬷嬷一眼,落下轎簾,面色冷沉,如籠寒霜。她是真的被崔嬷嬷氣到了,無論她說多少次,崔嬷嬷從來都不把她的話放在心上!從來都不!
捂着悶疼的心口窩,孟芷岚深深地吸了口氣,不能生氣,不能生氣,待會兒還有一場硬仗要打,斷然不能因為這等小事,在沈家人先前露了怯!
轎子在松鶴堂外落地,孟芷岚扶着陳嬷嬷的手下轎,一眼便看到松鶴堂的屋檐下,站了一溜小丫鬟,正對着孟芷岚一行人指指點點,不時捂着嘴竊笑不已。
陳嬷嬷見狀斥了句:“憊懶的東西,不幹活都擠在檐下做什麽?等着挨板子嗎?”
說着,陳嬷嬷一臉歉意看向孟芷岚道:“老太太年紀大了心軟,慣的這些小丫頭們不知禮數,表姑娘莫要放在心上。”
孟芷岚神色淡淡道:“不過是些小丫頭不懂事罷了,我自然不會與她們計較。”
說到底不過為了給她一個下馬威罷了,又有什麽好在意的呢?這種時候,越是在意,才越是落了下乘。
這時,屋裏隐約傳來婦人的說笑聲。有守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