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陶家
陶家
陶家相當熱情的迎接了黛玉,除卻已經相當熟悉的陶琇瑩,以及在認親時候見過的陶家夫人,黛玉還見到了陶家的其他人。
禮部侍郎陶遠,是鄭夫人的兄長,也是陶琇瑩的父親,今日休沐,黛玉先拜見了這位舅舅。
儒雅随和,陶遠給黛玉感覺是相當親切的,他同黛玉聊了聊江南風光、風土人情,又問黛玉平日裏讀的書,聽聞黛玉在讀史,還給黛玉薦了幾本書,并拿出幾本顯然是精心挑選的書,有詩詞,也有山川風貌志,還有游記,可見是之前就問過陶琇瑩,了解過黛玉的喜好的。
黛玉不免想到自己的兩個親舅舅,在賈府裏頭住了那麽些日子,卻都不曾說過幾句話。大舅舅賈赦不必說了,在府裏幾年,捎過幾句話,二舅舅賈政,當初大觀園拟詩對句,考校過黛玉幾句,逢年過節,也會讓人捎話進來,可到底,也就那樣了。兩相對比,不免更顯得陶遠的和藹來,且同樣說到江南風貌,陶遠胸有丘壑,談吐風趣。自己的二舅舅,雖好學,書也讀的多,可終歸,比不了。
此外,陶家一共有四個孩子,陶琇瑩一目同胞的兩個哥哥,長兄陶仁,如今是工部屯田清吏司,正經科舉出生,娶了太醫院院判胡家的姑娘。雖說話不多,可都十分和氣。胡姑娘,不,大表嫂,與王熙鳳和李纨都不同,端莊但不失風趣,雖說是她父親是院判,可也讀許多書,打趣陶琇瑩的話也是有講究的,看得出來,她與陶琇瑩的姑嫂關系顯然很好。
“這個是我二哥。”陶琇瑩與黛玉關系極好,所以她領着黛玉認識兄弟姐妹,“我們倆雖然是雙胞胎,可是長得是不是一點兒都不像?”
黛玉曾聽陶琇瑩說過她有一個雙胞胎的哥哥,上一次認親并未太注意,今日面對面了,黛玉略低頭先給對方見禮。
“妹妹不必客氣,已經是一家人了。”陶淺說這話的時候倒是端的住,一副正經兄長的模樣,只是腦子裏卻在方才黛玉看向他的一瞬間,就反反複複的想起一句詩: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也不知道為何就是這一句,反反複複。
陶琇瑩有幾分不懷好意的看着她的二哥,也許是雙胞胎之間的心靈感應,又或者因為當初姑姑跟母親開的玩笑,陶琇瑩總覺得二哥對着黛玉有些不尋常。
“這是我們的小弟弟,你叫他阿飛便是。”陶琇瑩的小弟弟,本名陶義,小名阿飛,只有六歲多,是妾室所出,如今還一團孩子氣,臉兒圓圓眼睛大大。
小孩子偏着頭看黛玉,童言無忌:“表姐像二哥屋裏的雪中折梅圖上畫的一樣,真好看。”聲音清脆,是童音專有的清亮。
他一句話,成功讓在場的人都笑了。
阿飛卻不懂,他年紀小,見大家都笑,便問陶琇瑩:“姐姐,你們笑什麽?我說的不對嗎?可是真的很像啊。”
陶琇瑩一邊笑一邊說:“對,對,你說的都對。我們是笑你聰明,眼光好,看人準。”
Advertisement
阿飛十分得意。
陶夫人拉着黛玉的手笑道:“真真是小孩子口無遮攔。玉兒別見怪,家裏他年紀最小,平日裏難免疼愛些。”
黛玉略紅了臉,她自然不會計較,不過卻也不免感慨一番:同樣是妾室所出,賈環在人前的樣子,跟阿飛完全沒法比。說到底,還是陶家待阿飛好,顯然是長輩之間并沒有要拿嫡庶來區分。而賈環在賈家什麽待遇,若非果真在榮國府裏住了這麽些年,她都無法相信,賈環哪裏像一個富貴人家的公子。
“母親,我領着玉兒妹妹去我院子裏玩。”陶琇瑩覺得跟大人也沒有什麽好玩好說的,而且她也想請黛玉去她那兒參觀一番。
“去吧,只是你不要太淘氣。”陶夫人點了點頭,陶琇瑩便拉着黛玉走,阿飛趕緊跟上。陶琇瑩牽着他的手,看得出來,姐弟之間十分親密。
黛玉看着這親密無間的姐弟二人,不免想到探春與賈環。寶玉倒沒有看低賈環,可探春卻和親弟弟賈環并不親近。若再細思,卻又是長輩之間的緣故。難不成,探春真的不想親近賈環,顯然不是,不然暗裏接濟賈環又為了哪一出。不過是怕礙了王夫人的眼。
陶琇瑩的院子,是十來步深的庭院,鋪着細白石子,面上用暗紅暗綠卵石嵌成圖案,一孔月洞門,院牆上有爬山虎,綠油油的生機勃勃。月洞門上有兩個字:桐風。
進去後就別有洞天,許多盆蘭花長勢喜人,還有一顆很大的梧桐,梧桐樹下是石桌和石凳。黛玉想,難怪要在月洞門上刻着桐風兩個字了。
“算起來,我與妹妹很有緣,妹妹不是說你住的地方叫潇湘館,但原名是有鳳來儀嗎?”陶琇瑩笑道,“我這裏有一顆梧桐樹,當初兄妹聯句,我二哥有一句,蘭葉負龜初薦祉,桐花集鳳更來儀,那我這裏也可以算有鳳來儀了。”
黛玉聽了點了點頭,又看了看院裏的蘭花:“姐姐這裏果然是蘭葉負龜,想來是花了不少心思的。”
陶琇瑩卻擺了擺手:“我可不敢居功,這些蘭花都是二哥送來的,我二哥最喜歡擺弄花草了,下次有機會,帶你去瞧瞧二哥的花圃,家裏也有,但不如莊子裏的。”
陶琇瑩一面拉着黛玉去看她寫的字:“近日新寫了,對哦,二哥還答應我過來幫我裱起來。”
“連這個也會嗎?”一會兒是養花一會兒是裝裱,黛玉不禁有些好奇起來,又忍不住想起寶玉。寶玉除了不喜歡科舉功名,對制胭脂膏子等諸多玩樂都是極有興趣也極在行的。但黛玉去也聽陶琇瑩說過,陶淺已經是過了鄉試的人,這樣看來,又同寶玉很是不一樣了。雖也有諸多愛好,并不耽誤正經讀書。
陶琇瑩不知道黛玉怎麽忽然臉上多了幾分悲切,卻也不問,一面向黛玉解釋:“可不是,他自己作畫自己裱畫,其實很好玩,下一回叫上妹妹,一起玩。”
黛玉見陶琇瑩寫的一副對子,不禁贊嘆起來:“姐姐這字,大有趙孟頰風流草書的味道,的确應該裱起來,挂出來。”不免想到探春,又說:“我那三妹妹也很擅長書法,若是你們有緣聊聊就好了。”
陶琇瑩正要開口,阿飛在院子裏叫她姐姐:“我捉到二哥哥的貓了。”
陶琇瑩一聽趕緊就答應阿飛:“抓進來,那個讨厭鬼。”還不忘告訴黛玉,“二哥的貓,讨厭死了,我本來養了一對小金魚,特別可愛,竟然全被那家夥吃掉了。”
然後黛玉就看着阿飛拎着貓咪的脖子,将那小東西提進來了。
是一只黃白相間的小貓咪,綠色的圓圓眼睛,大概知道自己犯了錯,耷拉着腦袋。
黛玉看了不禁就心都軟上幾分。
“淘氣鬼。”陶琇瑩很想揍它,看着它那模樣又不舍得,“最是會讨饒,每次犯了錯就這模樣,我今天一定要給你點兒教訓。”
“別。”不知道什麽時候進來的陶淺替他的貓來賠罪了,他捧着一只陶瓷的小盆子,“我給你新買了兩條小金魚。”
陶琇瑩聽了,瞪了一眼那只貓,湊過頭去看陶淺小盆子裏面的小金魚,紅色的,尾巴上一點點白色,在水中歡快的游來游去。
陶淺已經将小盆子放在桌子上,本來抓着貓的阿飛也就忘記了小貓,松開手去看小金魚。小貓咪得到了自由,忽然間跳起來。小東西不知道為什麽直接朝着黛玉去的,黛玉也下意識伸出手,于是小貓咪穩穩落入黛玉懷中。
小貓咪在黛玉懷着還得瑟的‘喵喵’了兩聲。
陶琇瑩不免瞪大眼睛:“它居然肯跟妹妹親近,別看它這樣子,平時我們想抓都抓不到。”
不僅僅是親近,那小家夥,簡直賴在黛玉懷中,不走了。最後還是陶淺提溜着它的脖子,将它拿走了。
“可惜爺爺奶奶不在,等他們過段日子進京了,就更熱鬧好玩。”陶家的老爺子和老太太,素來喜歡游山玩水,這會兒正好在他們另一個女兒處玩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