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進宮

進宮

進宮那日,黛玉與鄭家夫人用了早飯,才一起進宮的。時間上非常充裕,并不像以往王夫人每月進宮探望賢德妃那樣,天未亮就要出門,趕着時間在宮門口候着。

黛玉心裏要說完全不緊張,是不可能的。但是,她很相信鄭夫人,雖然她和鄭夫人生活的時間不長,可是鄭夫人卻讓她覺得可以依靠,十分安心的那種。她在榮國府生活了幾年,只有賈母才讓她有這種感覺。不過較之當年她初進榮國府,如今的賈母年紀大了,太多事情都做不了主了,雖然可親,卻不見得有能力護得住她了。

鄭夫人雖然也不常進宮,但到底是進宮參加過幾次宮宴的人,瞧着今日陣仗與平日裏不同,早早有肩輿等在宮門處,心中有些想法,卻并不說,免得讓玉兒跟着擔心。

卻有宸妃宮中掌事嬷嬷早陪笑上前:“可算把夫人與姑娘盼來了,娘娘早等着呢。”說完又向鄭夫人行禮。

這話就有些意思了,表明宸妃是很想要見到她們的。

鄭夫人心裏就有底了。宸妃和娘家不親,她夫家可是遠房,往年都不曾親近過,如今這麽急切,顯然不是宸妃真的着急,宸妃讓人來遞這話,其實是明明白白跟她說:自己也受命于人,才宣她們進宮的。

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宸妃的手段,這才叫高明。

一路自是無話,等到了宸妃住的清源宮,才發現竟有皇後帶着好些嫔妃在宸妃這裏,鄭夫人便知道,夫君之前的猜測是不錯的:接林家姑娘進宮,果然是天子的意思。

十分微妙的是,天子有意加恩,卻并不通過皇後。

鄭夫人領着黛玉上前去行大禮,皇後笑得格外親切:“快快請起,原是我愛湊熱鬧,聽宸妃說夫人認了個幹女兒,便要來瞧瞧。”

皇後一面說,一面打量着黛玉:那一日天子忽然提起林如海,皇後便想起一些當年的往事來。當初天子繼位,有心整頓官場,但礙于太上皇還在,處處受到掣肘,于是派了林如海去揚州,打算從江南入手。

可不曾想,江南的事情比天子想的複雜多了,到頭來還讓林如海夫妻白白喪命。如今太上皇不在了,官場上敢明着為難制肘天子的人也沒有,天子做起事情來雷厲風行,偶然想到當初的臣子,不免有幾分愧疚。

于是想照拂一下林如海的孤女。

皇後與鄭家絲毫沒有瓜葛,便想起宸妃來。宸妃雖然與鄭家是遠些,到到底是同宗。

天子有意加恩,卻并不想隆恩,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動蕩。

Advertisement

話是這樣說,皇後心裏是不是這樣想,就無人所知了。

“真真是個出類拔萃的,這模樣這氣度,讓人看了就喜歡。”皇後笑着誇了幾句,今日随着皇後來的這些個嫔妃們自然也在黛玉進來後就開始打量起來。

嫔妃中有一個周貴人,素來喜歡賣弄詩文,這會兒便也跟着誇了起來:“洛神賦裏頭有一句,肩若削成,腰如約素,延頸秀項,皓質呈露,臣妾那時候讀,不禁想天底下難道真的有那樣的美人嗎?今兒才知道,原來是臣妾孤陋寡聞了。”

皇後聽了也只是笑笑,反而轉頭看着賢德妃:“說起來,林家姑娘同賢德妃,還是表姐妹呢。”

元春這會兒心底真真是五味雜陳的:昔日家中祖母的意思是想讓寶玉娶林家表妹,偏偏母親取中了薛家表妹,本想着如今林家姑父不在了,于自己無多少好處不說,于家裏也着實沒什麽助力。而薛家,按照母親的說法,到底頗有家資,且舅舅王子騰又在朝很有些影響力,雖說王子騰也是自己的舅舅,可薛家也是自己的親姨媽家,既然薛家有意嫁女進來,官場上雖也幫襯不了,可至少還有豐厚的嫁妝。再一個,寶釵她也是見過的,确實是端莊大方,單說當年省親的時候,就做詩而言,黛玉幫寶玉做詩的舉動,就讓她頗為不喜,還是寶釵穩重些。雖說後來知道那首得了天子誇贊的《杏簾在望》是黛玉所作,元春卻越發覺得像一根刺。

思慮了許久,又觀望了幾年,林家着實随着林如海之逝,無勢可借,元春這才終于下了決心,讓人帶話出去。

不想,事情自打太上皇去世開始,這才幾個月的功夫,就急轉直下。

元春心裏本就有所顧慮,因此這會兒聽見皇後這麽問,總覺得皇後似乎話裏有話,她不免多看了一眼黛玉,卻見黛玉如同一株嫩柳般站得婀娜,這會兒略微低着頭,似乎什麽話都不曾聽見,沉穩極了。

“是,林姑娘是臣妾姑姑的女兒。”元春趕緊回話,再憶起舊年回家省親,當時她與黛玉和寶釵都分別說了幾句話,寶釵雖盡量端莊,卻也有幾分興奮,或許,是與有榮焉。可黛玉臉上雖帶着淺笑,言語也恭敬,卻不卑不亢,十分淡然。

吳貴妃素來與元春不和,所以她方才仔細觀察了元春的臉色,且賈府那個銜玉而生的公子訂親的事情,之前吳貴妃的家人進宮請安,詳細是怎麽回事,曾拿來當笑話說給她聽過的。于是趁着皇後沒有開口的時候,就笑道:“雖然是表姐妹,只是單單看樣貌,竟一點兒也看不出來呢。”

皇後打理後宮,對這些嫔妃們的小心思很是清楚,只是笑了笑:“好孩子,過來,今兒本宮雖然初次見你,但心中甚是喜歡,這些小玩意兒,就拿回去玩吧。”

黛玉早就在皇後叫她時候就過去跪下,而皇後的嬷嬷也在聽見皇後的話時候,就領着宮女們捧了禮物過來。

衆位嫔妃們看着那些禮物,對皇後今日的大方不免多了幾分心思,也不免對林家的姑娘多了幾分想法。

“可惜我們今兒都是純粹來看熱鬧的,忘記給姑娘準備一份禮物了。”吳貴妃心中更是有想法的,瞧着皇後這手筆,大概是有陛下的意思在裏頭,鄭家又是陛下極為信任的,這個姑娘既然是鄭家的幹女兒,吳貴妃轉眼就想到了自己的兒子,二皇子成親了,可還有五皇子呢,論年紀是相當的,只是一個幹女兒,究竟值不值得許出皇子正妃,她還得仔細思量。

“罷了,今兒打擾了宸妃妹妹這麽久了,咱們在這裏,宸妃妹妹和鄭家夫人倒是不方便話家常,大家都散了吧。”皇後此話一出,那麽即便是吳貴妃等想要留下多說幾句,也是不行了。

只是沒等嫔妃們向皇後行禮告退,門外已經傳來聖駕到的通禀聲。

皇後心中都有幾分詫異:天子囑咐了她來瞧瞧,但并未說過自己會親自來。

黛玉也是格外吃驚,一面随着諸人跪下,并三呼萬歲後,把頭垂得低低的,不敢直視天顏。只見一角明黃的衣襟從自己面前過去,又聽到有太監高呼平身,黛玉這才随着起身。

天子以為只有皇後和宸妃在,不想竟來了這麽些人,一面笑道:“朕竟不知道你們今兒聚的這樣齊全,朕聽聞宸妃家裏來客人了,過來瞧瞧。”

說話之間就一眼瞧見了鄭家夫人身後站着的姑娘,看見黛玉時愣了一下神,若說十分像,并不,可黛玉雖一個小姑娘,氣質卻和林如海幾乎一模一樣,不像一株花,更像一竿青竹。忽然間想起那年林如海高中探花的情形來,那時候天子還是皇子,在瓊林宴上,他旁觀這位探郎面對天子的考核,侃侃而談,潇灑又從容。當年天子還戲言,若不是宮裏沒有适齡的公主,都想讓林如海尚主。

當時林如海已定下榮國公的嫡幼女,衆人都只道這是玩笑。幾個皇子卻十分清楚,若不是六公主年齡着實還太小,此言是不是戲言,就難說了。

皇後跟天子做了二十年夫妻,見天子似乎有些愣神,不動聲色解圍,道:“臣妾正說呢,諸位妹妹都在,打擾了宸妃妹妹與家人敘話,大家正準備告辭呢。”

天子聽了點了點頭:“也是,你們先下去吧,不過皇後倒是留一下。”

天子此話一出,衆嫔妃哪裏還敢多呆,都紛紛告退。

戴語聽見黛玉講到這裏,不免就趕緊問:“皇帝跟你說什麽了?電視劇裏往往皇帝容易看重美女啊。”

黛玉失笑,換作旁人,此時只怕着急,偏偏戴語卻能讓明明再緊張嚴肅的大事瞬間變成無足輕重的閑話,搖了搖頭:“并未說什麽太重要的,只不過随口問了幾句話而已。母親,哦,就是我幹娘,讓我別在意,我雖然不清楚具體的,只是聽着天子提起我父親,我大約能猜測一二。我如今倒也看的開些,事情總不會更差的。”話雖這樣說,卻把天子問了什麽,一一說給戴語聽。

“這話有道理,做人嘛,看開點最重要了。”戴語也感慨起來,“你又不差吃又不缺穿,皇帝記起你父親,願意加恩,自然是好事;就是忘記了,也不用在意,你也不需要靠他賞賜東西過日子。”又問:“我瞧着你還住在鄭家,這也有些時日了吧,榮國府沒使人來接你?”

“有。打發人來問了,還是周姐姐親自來的。不過母親說,明日要随着母親去舅舅家。”黛玉補充了道,“就是陶家,母親說既然是一家子了,自然要随她去拜訪親戚。周姐姐自不好再說什麽。”

因為與黛玉的緣份,戴語還買了《紅樓夢》來,認認真真,細讀了好多遍,只讀曹大家寫的,如今早就有許多事情都改了,她越發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不過對于周瑞家的,卻是十分的讨厭,故而鼓動黛玉:“正是,鄭夫人如今是你母親了,那邊的親戚肯定也靠譜,多點兒親戚朋友總是好事。那你早點兒歇息,我事情也多,先走了。”

黛玉明白她有多辛苦,自然也不留她。

戴語前腳走,紫鵑後腳就進來了:“姑娘早些歇着吧,明兒還要出門呢。”

黛玉點了點頭。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