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金玉大婚

金玉大婚

薛家頭一天曬嫁妝,黛玉和惜春原本就不是薛家的親戚,若論姐妹,她們兩個都是父母均不在之人,沒有長輩帶着,自然是不去的。

探春雖處處以王夫人為母親論,但她畢竟沒有記在王夫人名下,真要細究,她和寶釵也算不上親戚。

王夫人有意給寶釵做臉,便安排王熙鳳這日帶了探春去。

薛家來了京中多年,除了賈王兩家,也并沒有別的親戚朋友可走動,寶釵的閨閣密友,說到底,也只有在榮國府住着時交往的三春并黛玉與湘雲。

寶釵坐在房中,聽着外面的熱鬧,心裏卻有幾分凄涼。

聽到莺兒招呼探春,她忙放下手中的繡活,起身笑着迎出來。

姐妹二人進了屋,莺兒忙給探春斟茶,得了寶釵的眼神,侍書也得了探春的意思,二人攜手出去。

探春見寶釵這裏居然沒有人,心裏十分詫異,她方才在外面還同王子騰的夫人打了招呼,原以為王家的幾位姑娘總是來了的。

寶釵看出來了,笑着說:“王二妹妹前兩天受了涼,舅母說這樣的日子,來客必定多,倒不好讓王二妹妹過來。不過舅母把二妹妹給我準備的東西送來了。”

探春知道這樣的好日子,有些話是不能說的,沒的犯忌諱。哪怕心裏有所想,這時也順着寶釵的話說:“林妹妹和四妹妹不好過來,她們都托了我,我也做一回信使。”

方才侍書抱來擱在桌上的幾個小匣子,寶釵自然是看見了的,也随探春起身:“我倒要看看,她們到底送了我什麽。”

探春一一介紹,哪個是惜春的,哪個是黛玉的,以及哪個是她準備的。

其實不用介紹,打開一看,寶釵便知道了。

惜春送的是一幅畫,畫的是當年吃螃蟹賞菊花衆人在一起聯詩的圖。

探春送的,是一幅繡簾,花樣子正是當初她與寶釵合作設計,繪制出來的鴛鴦戲水蓮葉底的花樣子。如今繡出來,顏色鮮亮,寓意也好,送給寶釵,再合适不過。

Advertisement

黛玉送的是仇十洲的《仙山樓閣圖》。

寶釵有點訝異,旋即想到,以林妹妹的出身,家中有這幅圖,也不是什麽難事:“你回去替我好好謝謝林妹妹和四妹妹,你我就不謝了,等你出門子的時候,我必定早早替你準備。”

探春雖性情大方,可到底是閨閣女兒,寶釵提到婚事,她也不免紅了臉:“還沒進門,你倒先把嫂子的架子擺起來了。”

寶釵:“難不成,到了這時候,我在你面前,還要裝一裝害羞不成?”

說罷,兩人都笑了。

探春才說:“寶姐姐,你別怪二姐姐。二姐姐在孫家過的不如意,我本想早兩天同太太說,派人接二姐姐家來,只是我看太太事忙,琏二嫂子也忙。”

薛家雖說之前就從榮國府搬出來了,寶釵對于迎春在婆家的事并非全然不知。她心裏也有幾分同情迎春,點頭:“三妹妹,你這話就說的生分了。我哪裏能怪二妹妹。”

迎春在婆家的生活可謂艱難,只是當下不是說這個的時候,探春不想在這上面多言,只揀了往年大家一處做詩的趣事拿來做話引子。

寶釵心裏也松了口氣。她即将嫁給寶玉,要是期待,自然是有的。不過更多的,卻不是新奇。薛家在榮國府住了幾年,她對榮國府裏的人和事不說全知道,也清楚七八分。迎春的婚事着實不像樣,便是尋常富貴人家,也沒有那樣發嫁姑娘的。她作為旁觀者,都有幾分心冷。不過她素來不是一個多事的人,再說,迎春與她,也不過是這幾年一處長大,既沒有血源上的親情,平素性格也不投契,感嘆一二回,也就丢開手了。

即便如此,她也并不想在這樣的日子,與人讨論迎春的婚姻。

二人說了一會兒話,有新的客人來了,原來是王家幾家偏房的姑娘,王家如今在京中的幾房,全仰仗王子騰家,雖說和薛家着實遠了些,卻也十分給面子,紛紛來薛家賀喜添妝。

探春自薛家歸來,先到賈母處請了家,碰上黛玉與惜春都在,倒是省了跑腿的活,把寶釵致謝的話兒說給兩人聽。

惜春和黛玉倒無所謂,她們送寶釵東西,是一片心意。寶釵既收到了她們的心意,這件事便了了。

三個姑娘在榮慶堂裏陪着賈母說了半下午的話,吃了晚膳,才結伴回園子裏。

黛玉住的潇湘館先到,惜春與探春還有一段路。

走了一段,離潇湘館遠了,惜春讓彩屏把燈籠給她:“我和三姐姐說說話,你和侍書遠遠跟着就行了。”自打抄檢大觀園,入畫被攆出去了,彩屏如今頂了入畫的缺,成了惜春的大丫頭,王熙鳳看着着實不像,有意給惜春補一個丫頭,被惜春拒了,想到之前惜春與尤氏的争吵,也就作罷了。

探春:“你們在後面跟着就行了。今晚月亮好,一個燈籠也足夠亮。”

上了橋,惜春停下來,今晚的月亮确實好,能看見遠處的景致。探春可不相信惜春只是要看看月亮:”說吧,你想問什麽?”

惜春:“本來想問的,現在覺得不問也罷。”

探春心裏倒是猜着了幾分,将今兒她去的時候,寶釵獨自在房裏做針線的事說了:“後面王家的幾個姑娘來了,陪着寶姐姐說了一會子話。”只是王家的姑娘和寶釵也不熟,大家不過是沒話找話說,虧得寶釵八面玲珑,不然場面得多尴尬啊。這些話她卻是不會同惜春的。

惜春也不要聽她說,就能猜着幾分。探春既然不提,她原本都打消念頭了,自然也不追問:“林姐姐送的是什麽?”

昨兒黛玉令人把東西送到秋爽齋,她瞧着是一幅畫,只是她們都是知禮之人,自然不會打開來看。

探春:“仇十洲的《仙山樓閣圖》。”

惜春愣了一下,旋即又覺得,這禮倒極合适:“林姐姐真舍得。不過想想林姐姐素來不愛計較身外物,仇十洲的畫雖難得,卻也比不得……”

比不得什麽,惜春沒說,探春也大約猜得到。她管過家,比惜春更清楚,府裏早幾年就寅吃卯糧了。這大觀園建到一半,就沒銀了,賈琏從林家帶來的銀子,一半填在這裏了。這幾年府裏還維持着過去的場面,不過是每年都從林家的家資裏拿一筆填進來。林家的家資再豐,可也有用盡的時候,更甭提,如今只怕剩的就不多了。她想了節省的法子,可惜最後沒能落實。過了明天,寶姐姐就成了寶二嫂子了,到時候,理家自然由寶二嫂子與琏二嫂子去琢磨。

探春便只當沒聽見惜春的後半句話,說:“今晚月亮好,明天必定是個好天氣。迎親正好!”

惜春笑了一聲:“可不,正好合适!”

姐妹二人在橋上又站了一會兒,并未再說話,才結伴同行,到了秋爽齋外,探春本要讓侍書送一送惜春,不想惜春不待她開口,就帶着彩屏走了。

次日,果然是極好的天氣。

雖說親事定的有些蒼促,可寶玉的婚事,說是簡辦,哪裏會真的簡辦。

前些日子,府裏上上下下忙乎了那麽久,可不就是要大辦一場。

只不過,場面雖熱鬧,這次來賈家送禮的人也不少,四王八公,都早早派人送了厚禮來,但各府裏登門的人,卻比不得幾年前隔壁寧國府蓉兒媳婦的喪事。

至少,北靜王水溶可沒有親自前來。

結婚結婚,婚同昏,寶釵黃昏吉時進門,三拜九叩,金玉良緣,如今終于塵埃落定。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熱鬧了一整天的榮國府,本該氣氛最好的喜房裏,喜結連理的金玉二人,卻是一派冷漠。

再多喜慶的裝飾,都難以掩蓋這對新人之間僵冷的氣氛。

寶釵平時再怎麽大方周到,今天是新娘子,害羞也是免不了的。她知道寶玉的意中人不是自己,但是,她一直以為,只要長輩們将這段親事定下來,依着寶玉的性子,必定會和和氣氣,接納她的。因為寶玉以往對她,雖比不得對黛玉上心,可也是處處周到妥貼的。

可現在,寶玉卻是直接扔下一句:“夜已深了,寶姐姐早點歇息吧。”

寶釵才要張口,卻只看到寶玉轉身出去的背影。

莺兒想攔,又不敢,寶玉冷着臉的樣子,與往常大不一樣,令她有些害怕。看着寶玉出去了,又急又氣,又心慌,趕緊過來請示寶釵:“姑娘……”

寶釵心裏何嘗不慌,新婚之夜,被丈夫抛下,獨守空閨,這要傳出去,她今後還怎麽做人。也顧不得矜持,趕緊起身,追了出來。到了外間,便停下了。

寶玉到底還是給寶釵留了三分面子,麝月秋紋本來想勸寶玉的,可是寶玉直接說:“不用你們服侍,下去。”自己脫了外衣,又彎腰脫鞋子。

麝月秋紋看看立在門口的寶釵,見寶釵點了頭,趕緊服侍寶玉除鞋脫衣。

這一晚,寶玉宿在新房外面隔間的小榻上,寶釵獨自睡在裏間的婚床上,輾轉難眠。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