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梨樹

梨樹

玉環去了後宮裏的住所,許久都沒能見上唐明皇一面。

說不清楚是什麽心情,只是偶爾從夢中驚醒,看着略顯陌生的床榻和屋內陳設出神。

她不再是楊家的養女了,她也離開了相敬如賓的壽王。

身旁跟着的丫鬟全都是生面孔,身上穿着的戴着的也都是陌生的。

她好像大夢一場後醒來,好像什麽都沒有了,又好像什麽都沒有失去。

是了,她被叔父養大後嫁給了壽王殿下,武惠妃娘娘薨了沒多久,她便奉旨出家,不足一年便進了後宮。

說不清楚為什麽心中總是沉悶,想不明白為什麽會愛上在屋中燃上一爐的香,沾染了滿身的檀香。

她想,或許她入宮改嫁給唐明皇,是楊家的手筆,此後她在宮中好便是楊府的榮華富貴。

隐約記得幾年前武惠妃還在的時候,拉着她的手親昵,像是她所出的小輩那般疼愛。

她想,或許她入宮再無出路,也有壽王的插手,不然為什麽所有人都接受的如此快。

想起武惠妃的愛護,她就覺得這件事是多麽難以啓齒。

說不出是什麽感受,大概是心冷居多。

她從小受的教育從一開始便告訴她,遲早會有這一天,她的丈夫可能是權貴,可能是皇親。

一株含羞草打破了她的透明生活,在宮人猛然發現後宮之中有如此號人的時候——竟然美的讓花草都含了羞,她一夜之間獲得了她們争了大半輩子的寵愛。

此後,宮中再無楊玉環,誰人見了不恭恭敬敬喊一聲“楊貴妃”。

Advertisement

直到那年她在筵席上見到的詩詞,一行行一列列撬開了記憶的閘鎖。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署名是李太白。

她淚如珠玉般滾落,狼狽到無處可藏。

是了,她想起來了那年元宵燈火,想起了那人慘白透明的臉色,想起了不經意間瞧過的熟悉的臉,想起了一直到小時候都無處不在的身影。

原來,他一直都在啊。

是她被卷入了歷史,而他卻成了流逝在時光裏的影子。

他們的感情在時空之下無處可藏,執意要走下去便會粉身碎骨,直至随歲月而消逝。

那千萬盞孔明燈所見到的盛世美景,竟然是他們的最後了麽。

揚子珏靜靜地等着,等她明明毫無動作卻變成了禍國殃民的妖妃,等為方便送信的驿道修好卻變成了“一騎紅塵妃子笑”。

明明是為了敲打楊家,卻有了她“善妒”兩次被遣送回楊家。

她在盛世是大唐錦上添的花,而在朝廷之上卻變成了一個争權奪勢的工具。

她沒去做無謂的掙紮,她還在等,等安史之亂的“漁陽鼙鼓”,等她自己迎來“宛轉蛾眉馬前死”的結局。

當戰火波及全國的時候,當一大行人四處奔波的時候,當軍隊終于要來逼反的時候,他卻來了。

那天夜裏,他舉着燭臺敲開了她的房門。

他苦苦哀求:“你不要去好不好,我可以帶你走,我們去找一個永遠不會被找到的地方。”

他字字泣血:“我可以為你修改史書,尋訪民間抹去所有關于你的一切,我們離開,行嗎?”

“秦臻,我叫揚子珏,揚子鱷的揚子,王玉珏。”揚子珏莞爾一笑,“記住了嗎?記住了那麽明早來找我,我給你一個答案。”

說罷便關上了房門。

他們一行人臨時落腳點選在了一處寺院,城裏寂靜的不成樣子。

唐明皇或許,早就答應他們了吧。

她把白绫束在一棵大樹的枝桠上,決然地望向了樹旁的佛堂,似乎還飄起了一陣青煙。

她感到了窒息,眼淚不受控制地從眼眶留下,大腦越發昏沉。

她想起了好像是很久很久前看過的史書:“上即命力士賜貴妃自盡。”——《舊唐書》

天方破曉,寺院裏的小沙彌起來打水,卻發現佛堂前的梨樹不僅全開了,還落下了一灘花瓣。

看到樹上挂着的人,他急忙跑去報信,卻迎面撞上了捧着白绫、毒酒等的力士。

“貴妃呢?陛下有賞。”一旁的公公掐着嗓子,神色輕蔑。

“貴妃娘娘……貴妃娘娘薨了!”

…………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