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實錘工具

實錘工具

雲安村小學只有四個年級,而随玉下午要上的音樂課正是四年級。

大家都知道上午最後一節課,那個新來的老師是去的一年級,把本來就對新老師充滿好奇的其它年級學生都羨慕壞了,并滿懷期待地等着新老師來他們教室上課。

恰好這節課本來是方老師的,所以課間他就開心表示自己要去聽随玉的課。

二胡在手、樂譜已背的随玉自信滿滿,一個班也沒多少學生,這點人數他還是能把控得住場面的。

還沒有上到二樓,就有來望風的一小孩蹲在拐角口,見到随玉一行人後,立馬站起來,邊跑回教室邊激動大聲喊着:“随老師來了!随老師來了!”

本來還十分嚴肅的随玉不禁輕笑,他回頭跟随峥說:“随老師,他們在叫你。”

随峥擡眸看了看眼前悠然自得的人,回聲道:“叫你。”

随玉搖搖頭,“我是小随老師,你是随老師。”

随峥嘆了口氣,“你是随老師,快走,等會兒上課了。”

然後伸手托着對方的後背讓他繼續向前走。

很快教室內所有人員全部到位,第一預備鈴響之前,孩子們和上午的一年級一樣已經乖乖坐好。

随玉儒雅随和端正坐在講臺上,不急不緩地拿出二胡争取在正式上課之前給大家拉上一段。

上課後,氣氛已經空前活躍。

悠揚的二胡聲伴随着孩童的朗朗歌聲,在蟲鳴的午後、灑着炎熱陽光的教室,滿是稚氣的孩子和年輕溫雅的老師相互捧場、相互演奏,完成了一節普通又特殊的音樂課。

随峥同樣也拿着聽課本,他視線穿過面前的學生,望向站在講臺上講着他剛剛所拉那首曲子背後的故事。

Advertisement

眉宇間帶着淺淡憂愁的清隽青年,把他的聲音傳至教室每一個角落,落在每個滿臉認真、好去的孩子們耳中,落在随峥的耳膜。

好像講故事的随玉變成曲子裏面彈唱的主人公。

隐約中,随峥好像從講故事的人看到這副軀體裏面的那個陌生的靈魂,甚至對方即便有着相同的名字和樣貌,他都認清眼前的人到底是誰。

下課鈴聲響起,随玉準時下課,但很快又被孩子們圍住,一個個七嘴八舌地問問題。

最後還是在方老師的主持下,随玉和随峥才能離開教室。

回到辦公室後,作為同齡人,方老師毫不吝啬自己的誇贊。

“那群崽知道要上電視可開心了,”方老師看着正拿着聽課本的兩兄弟,就笑道,“你們有別的活動就去忙的,我看你倆也挺熟悉上課流程的,可以不用在學校守着。”

話落,還在拿着随峥剛才聽課本的随玉立即站直,笑容更深了些。

“那我們就撤退了啊,會不會給你們添麻煩?”

“不會,”方老師說,“這幾天孩子們都非常直覺,上課很認真,就期待你們能去給他們上課。”

随玉笑笑,他大概能猜出,那群學生想着自己表現得好的話,新老師就會來給他們上課。

不過他和随峥終究只是來這邊錄節目,最久也就是這周,等時間一到離開後,就成了孩子們日後記憶中兩個曾經給自己上課的老師。

随玉也十分清楚,節目組把對照組發配到這裏的目的并不是支教,但都開拍三天了,他們還是不知道所謂的任務到底是什麽,畢竟除了節目組工作人員,其他組的人都沒見過。

轉眼就過去了三天,随玉和随峥已經各自給每個班級都上過一節課,但最後一天,方老師則安排他倆給全校學生一塊上科學安全課。

随玉和随峥都是讀的理工專業,基礎的物理化學知識還是能記得住的,加上全校學生也就幾十人,還不及城裏一個班的學生人數多,所以兩個人合作,更是不成問題。

果然,接近兩節課的時間裏,不僅是孩子們,學校的老師也很高興,同時也宣布随玉和随峥二人的支教生活結束。

但支教都結束了,節目組那邊依舊沒有明确指出本期活動的目的,畢竟這一星期裏,随玉随峥每天只有閑得不行的一節課,課後不是回去看書就是閑着沒事種地。

如果他倆村裏也有一塊地的話,用這幾天所學到的技能也餓不死了。

離中午放學還有兩節課的時間,之前老師們已經商量好,為了感謝兩位随老師來上課以及送別,村委和學校決定晚上放學後一起聚餐。

而已經完成授課的随玉和随峥自告奮勇幫忙解決食材問題。

因為解決的途徑是——去雲安村所屬的鎮上購買。

來這裏那麽多天,随玉還沒出去過,但節目組的工作人員包括白才俊是每天在村子和鎮上往返的。

節目剛開拍的時候,随玉他們爬了半個多小時的山,再走一段山路才進村,但在白才俊的告知下,進入雲安村的路不只有那一條。

這幾天和山中村民相處,覺得大家都好苦而感同身受的随玉:“……”

當時他弱弱地問了句:“請問,你們是開車進來的嗎?”

白才俊立即搖頭,他嘆了口氣,“也是走山路,不過沒有你們之前那條路那麽陡峭。”

随玉點了點頭,那情況也好不到哪裏去。

拿到菜單後,随玉随峥跟村委大廚一塊下山去采購。

果然跟白才俊說得差不多,他們從另一條路慢慢下山,路确實也是山路,雖然兩邊均是樹而顯得幽深,但至少好走很多。

大廚也是也個健談的人,他熱情給兩名随老師介紹周圍每座山都主要種有什麽樹、哪種土該種什麽。

“我聽說電視臺不只來了我們村,鎮上、隔壁鎮也有明星來,”他感嘆道,“但随老師和小随老師恰好被分配到這裏,要是晚些時候來,就不用那麽累了。”

随玉認真聽着大廚講,他回應道:“也算是我們跟雲安村有緣分。”

“等明年水泥路通了,車就能開進來啦!”大廚興高采烈,“咱們縣沒多少個村水泥路不到家門口了,但雲安村就是其中一個,太山了。”

鏡頭外的季琪忍不住開口,她不解問道:“叔,那你們怎麽不搬出去啊?我記得政府有政策扶貧,幫忙建新村呢。”

大廚背着雙手,他神色嚴峻看了季琪一眼,然後道:“當然有。”

現在也沒什麽人看直播,且随玉随峥不愛問問題的樣子,就主動開口找話題,他們節目組這一周爬了這條山路那麽久,她心中頗有怨言。

仗着攝像頭沒有怼着自己,季琪嗤笑,很快又恢複正常,“那你們怎麽不搬出去呢?孩子們總是需要更好的教育嘛。”

大廚看向随玉跟随峥轉而笑了笑,“所以像方老師這些願意來這裏給娃娃教書的,我們很感激,随老師和小随老師也一樣。”

随玉彎起嘴角,他認真道:“是因為我們村有很多財富,果園、茶園、一望無際的莊稼地。”

大廚高興道:“是嘞!”

季琪依舊不解,随峥也開口參與話題。

“我聽方老師說,有部門會在這道天塹修建一道玻璃景觀橋。”

“天什麽?對,我們縣本來就是旅游縣,但我們鎮還沒有像樣的景點,所以這道大峽谷就是了。”

季琪輕輕啧了下,但見随玉随峥已經說話了,就沒再開口。

随玉眺望遠處的另一座高峰,他笑道:“這邊的綠化很好。”

大廚重重點頭,“我們省不常下雨,但我們這塊地方從來不缺,要是外地人來到這,估計都會想家的。”

随玉在心裏默默搖頭,所以搞了半天,這塊地方就是旅游開發區,既然這樣等公路開通後,村民們的生活也能大大改善。

問題又開始在腦海中萦繞,所以節目組把他們對照組分配到這裏做什麽?難不成是為了宣傳鄉村扶貧?

這一周裏,随玉光顧着和随峥一起上課、一起下地、一起看書,連個手機都沒有,單純是體驗生活來了。

還好這邊生活挺充實的,村裏留下的老人多,但他們口中的故事,甚至技能都很珍貴。

白天兩個人上一兩節課,其餘時間不是去幹農活就是陪老人,勞逸結合兩不誤。就是可惜魏書不在這裏不能拿劇本來看,不然晚上的娛樂時間能更加充實。

不到一個小時,道路開始順暢,甚至山腳還停着節目組和工人的車。大廚熟練地在一個簡易候車亭裏找到一人,然後用當地方言說了幾句話。

回來後,大廚樂呵道:“我已經叫好車了,很快就能到鎮上。”

上山容易下山難,随玉确實有些腳抖,他期待着朝候車亭方向看去,然後一輛看起來就很不氣派的三輪車開來,再在他們面面緩緩停下。

見随玉正打量三輪車,以為是嫌棄或是不安全,大廚安慰道:“沒事,我們都坐這種車。”

随玉擺擺手,率先跨上了車,随峥随後跟上,大廚跟白才俊也上去後,最後是老高。

白才俊在車上熱情道:“季姐,劉師傅,你倆不上來嗎?”

季琪臉上帶着假笑,她在車下朝随玉随峥笑着揮揮手,轉身就去開了節目組的車。

上車後,季琪關掉這邊的麥克風,她翻了個白眼,“真煩人。”

老劉還在調安全帶,他挑眉道:“這不是你們跟副導演商量好的嗎?”

季琪嗤笑,“你沒看到這幾天的熱度?對照組又是最後一組,本來還以為随玉随峥真能弄出點名堂來,沒想到他倆除了種地還是種地,一點噱頭都不會制造。”

老劉聳聳肩,“明天不就離開那村子了嗎,到時候跟別的組彙合就有鏡頭了,而且還是周末。”

聽到這話,季琪臉色更沉,“導演組根本就沒有給對照組安排任務,別的組每天都在做任務,只有對照組是工具人。”

老劉啧啧兩聲,“不過這倆小夥人挺實在。”

前面的三輪車已經開了,季琪控制車速再後頭跟上。

“我說他們為什麽不火,沒有野心的人怎麽打得過別人?不說資本咖,白蓮綠茶咖都打不過。”

……

三輪車的師傅車技也很好,雖然有點颠簸,但能接受。

随玉湊近随峥小聲說:“我不暈車。”

随峥聽出随玉的意思,這類車很通風,很難暈得起來,他也因為可以去鎮上心情還不錯,就跟着說:“我也不暈。”

白才俊剛想要拿手機出來玩,但見老高在敬業拍攝,而且随玉随峥兩個已經一個星期不碰手機了,又揣回斜挎包裏,然後幫老高扶着機器。

“喲,可真專業啊。”大廚看到跟在三輪車後面的小車,另一個攝像師把攝像頭很自己的頭從窗戶伸出來,面無表情地不忘拍攝。

沒過多久,眼前終于出現了現代建築物,再就是熙熙攘攘的街道。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