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星際航行①②

星際航行①②

4月19日,醴泉發射中心開始對合體後的星箭,進行各分系統的匹配點測試。

顧心芒負責衛星的垂直測試,而就在記錄數據時,卻感覺到有些怪異。

“主任,你過來看一下。”

現在衛來讓別人一喊,都不免有些緊張,接過顧心芒遞來的一沓子表,迅速浏覽了一遍。

顧心芒:“這一塊數值,顯示主載波功率在下降,諧波功率增大。”

衛來臉色一沉:“怎麽會這樣?測了幾遍?”

顧心芒:“三遍了,按照以往的數據經驗,如果不排除這個隐患,可能,衛星上天後,地面将接收不到任何信號。”

她話音一落,整個計算中心都停下了筆。

衛來拿起外套:“馬上聯系趙顯棟組長,我們上箭檢查。”

顧心芒一打開辦公室大門,一股凜冽的風就卷了進來,她猛地咳嗽出聲,用圍巾捂住嘴巴,往專列小跑過去。

蘇懷民、趙顯棟都住在火箭衛星的專列車廂裏,一個車皮睡5個人,一半作鋪位,另一半則是辦公室。

顧心芒把數據報告交到了專家組,趙顯棟:“這種現象初步判斷,可能是衛星的超短波信标機,中心頻譜發生偏移導致。”

蘇懷民:“安排火箭組和試驗團,盡快排查問題。”

顧心芒點了點頭,大佬們一同意,她趕緊就從車廂裏出來,往發射場地跑了過去。

試驗軍團二十四小時值守,看到技術小組的人過來,已經在迅速組織開始了對接。

Advertisement

因為火箭已經整體安裝完畢,只能先進行外接設備檢查,顧心芒看了一圈顯示結果,搖了搖頭,道:“這些數值都是正常,沒有問題,症結不在這裏,還有哪些地方沒查?”

郁西川神色冷肅:“只能對火箭內部,進行有線測試。”

內部……有線?

顧心芒看了眼已經整裝好的火箭:“這,怎麽內部檢查?”

郁西川:“火箭有一個很小的孔洞,仰着身子小心爬進去,拔掉裏面的插頭,再把外面的一根電纜裝進插座,才能進行有線測試。”

這時,試驗軍團的團長站了出來:“沒問題,我馬上去找個身子靈活的!”

眼下這一通排查,已經過去了三個小時,等軍團裏的年輕小士兵過來,已經是夜裏六點鐘。

衛星和火箭在出廠前都經歷過無數次檢驗,但醴泉發射基地的天氣與京市不同,物理環境的變化直接影響設備性能,此刻微小的偏差,就相當于軌道的偏移,發射得越遠,就錯得越大。

在小士兵鑽進去時,顧心芒握着電筒捏了把汗,但是很快,手裏的測試儀有了讀數。

顧心芒迅速計算起來,所有人圍着她看結果,她抿了抿唇,繼續再算兩遍,還是——

“不是這裏的問題。”

衆人皺了皺眉:“不是?”

衛來:“不管哪裏有問題,總得反複試驗,找到症結。”

顧心芒冷靜道:“明白。”

郁西川看了眼時間,朝那個年輕的小官兵道:“同志,辛苦了,需要你再進去換一處插頭檢測。”

年輕的小官兵笑得眯眯眼,但說話的語氣很堅定:“放心,讓我換幾個都保證完成任務!”

顧心芒笑了笑,在這裏的每一個人,都把自己的工作當成使命,說得最多的話,就是:保證完成任務。

經過一天一夜的檢測,顧心芒他們終于找到了問題點,最後發現,是第三級火箭儀器隔熱層翻卷不正常,阻礙了信號傳播。

經過重新翻卷後,數據恢複正常。

顧心芒回到辦公室後,沒等她趴到桌子上休息一會,專線的電話聲再次響了起來。

這個時間點的任何消息,都是最高級指令。

衛來:“國防科委轉達總理的十六字要求。”

顧心芒趕緊在筆記本上記錄下來:

“安全可靠,萬無一失,準确入軌,及時預報。”

這16個字,是此刻整個醴泉發射基地的定海神針。

也是以後,所有航天人,奉為思想圭臬的北鬥星。

很快,後勤部就把總理的這十六字高高懸挂在了發射架上,宛如蒼茫大地上的一抹紅色,讓發射場的氣氛變得更加積極活躍。

顧心芒在想,要是此刻有手機,這一幕拍下來,真是壯麗極了。

根據衛星發射的程序,4月21日上午,就是基地的最後一次檢查。

每次計劃走到最後關頭,總會有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對此,顧心芒覺得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已經被鍛煉成鋼了,但是,當事故真的襲來時,她發現,并不如此。

被所有人緊緊牽挂的衛星,面對它,沒有人能心情平靜。

而最後一次檢查,是第三級火箭的固體發動機上,發現異常。

剛剛進入興奮狀态的發射場,頓時變得緊張起來。

經檢測,郁西川的報告是:“固體發動機的問題,無法在短時間內修複正常。”

眼看着離發射時間越來越近,整個指揮部立即召開了緊急會議,經過一陣嘈雜的激烈讨論後,蘇懷民當天作出決定:

立即更換第三級火箭。

之前專列運來的,是兩顆衛星,但火箭,沒有對照組。

牆上的日歷已經顯示是21日,離預定的發射時間,只剩三天。

而火車的運輸時間,是四天四夜。

中午,遠在首都的火箭專家韓健,接到了研究院總調度室緊急通知:

由首都方面将備份的第三級火箭火速運往發射場。

下午一點三十分,韓健與技術人員到達機場,等着他們的,是一架大型軍用運輸機。

此刻,它正停在跑道的盡頭,做好随時待命起飛的準備。

機場的風卷起了韓健的外套,他摘下眼鏡,只覺是鏡片髒了,擦了擦,再擡頭,原來,是眼睛濕的。

第三級火箭在幾個小時的秘密裝運後,韓健與它一同坐上了運輸機,手心輕輕地撫着箱子,就像在安撫自己的孩子。

當晚九點十分,載着“長征一號”第三級火箭的大型運輸機,準時滑行起飛。

醴泉發射基地。

所有人都等在了廣場,顧心芒雙手環胸護着風衣,不讓風翻卷。

仰着頭,看向一片漆黑的夜空,今夜,沒有星星,月亮也黯淡。

顧心芒皺了皺眉,低喃:“月明星稀,怎麽今晚,月亮暗了,星星也不多見?”

郁西川深眸一凝,沉聲道:“有雷雨區。”

顧心芒頭皮發緊,看向他:“雷雨?!你是說,飛機,會經過雷雨區?!”

她不敢問太大聲,怕讓其他同事聽見。

郁西川嘴唇抿成一條線:“事出緊急,火箭等不及了,這架運輸機,必須連夜帶着備用固體火箭穿過雷雨區,稍有不慎,就有靜電引爆的危險。”

聽到這話,顧心芒的掌心,撫着脖頸上的一枚玉墜。

将它扯了出來,握在了掌心。

郁西川看見她,低頭垂眸,默默祈禱。

他重又擡頭看向天際,心裏默念:不管前面是黑夜,還是雷雨滾滾,你都必須,如期而至。

不知過了多久,整個廣場,死寂一般。

忽然,遠處隐隐傳來風雲低鳴的聲音,衆人猛地望去,這時,不知誰喊了一句:“來了!”

所有人都往前頭走,抻直了脖子,像在等待一片黎明的破曉,在黑夜中,眼裏俱都閃着光:

“來了!火箭來了!”

廣場瞬間爆發了激動的掌聲。

飛機在跑道上滑行,機翼在夜幕中劃開了一道光亮的口子,讓所有人,都看到了希望。

顧心芒握着玉墜的手,緊了緊,但內心,終于,長長松了口氣。

火箭試驗團和發射團迅速待命,在飛機下準備交接,而此時,機艙一拉開,從裏面下來了一道身影,朝蘇懷民緊緊握了握手。

臉龐緊緊繃着,難掩激動道:“懷民,幸不辱命,給你們送來了。”

在場的所有航天人,都忍不住,抽噎了起來,好像雨過天晴,這四個小時的等待,終于活過來了。

顧心芒跑到試驗區,對備份的第三級火箭進行各項指标檢查,就在拆開系統時,她看到,因為裝箱太急,連上面的“過載開關”都沒有拆除。

火箭小組小心翼翼地對這個新的希望進行檢查,半個小時後,“過載開關”被拆了下來,顧心芒站得近,順手就接了過來。

這一下的重量,忽然壓進了她心裏。

她笑了笑,旋即,眼眶裏的淚,再也忍不住了。

太難了。

為什麽,這麽難。

“接通電源,檢測數據。”

這時,有人喊了聲,背過身去的顧心芒擦了擦眼淚,挂回一張冷肅的臉,道:“明白。”

這一晚,原本關閉的試驗區,重新燈火通明,所有人都在對這個新的“長征1號”進行身體檢查。根據先前在舊火箭上發現過的問題,全部重新一一測試。

龐大的計算量後,顧心芒倚在牆邊,手裏還在拿着筆頭,迅速測算最後一項數值。

所有人都在等着她的一聲定音。

這是遙測系統的最後一關了。

顧心芒的筆尖一停,擡頭看向目光憧憧的衆人,嘴角一笑:“全部數值,符合發射指标。”

衆人頓時松了口氣,用最後的力氣鼓了掌。

科研人員的檢查完畢後,由發射軍團的操作手們,繼續接力。

而那個為了擰二級和三級火箭而把頭發剃光的操作手,重新上陣,再次盤起了防爆螺栓。

這時,大家才真的舒了口氣。

衛來拍了拍顧心芒的後背:“抓緊時間,先回去休息一下。”

顧心芒自從來了醴泉發射基地,就陀螺轉個不停,而火箭和衛星來了之後,大家的精神就沒松過。

尤其是計算中心,每天各個工作組都來要數據,測數據,有時候還得一起解決軟硬件的問題。

鐵打的,都受不了。

但,也是給顧心芒的鍛煉,這段時間,衛來明顯感覺到,她的能力,完全能帶一個公關小組。

思及此,她對之前的慧眼識珠,頗是欣慰和自豪。

而顧心芒,此刻并沒有多少想法,因為她已經三天兩夜沒合眼了,而且精神高度緊張,跟衛來回到宿舍,剛坐下,眼皮就阖了上去。

“心芒,我給你倒了杯熱水……”

衛來剛轉身把水杯遞過去,就看到顧心芒倚在床架邊,睡着了。

她無奈地笑了笑,将水杯放到桌上,再替她脫了鞋子,把她放躺到床上,蓋好被子。

帶上門出來時,衛來看見天邊盡頭破曉的光,仿佛暖陽也落在了自己的臉上。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而等顧心芒醒來時,已經是傍晚時分。

她是被喉嚨幹醒的,爬起床摸到水杯,仰頭咕嘟嘟地就灌了起來。

冷水一下順進肚子,把她沁了個激靈。

匆匆收拾抹了把臉,就趕回計算中心。

目光習慣地掃了眼牆上的日歷,4月23日。

“心芒,來啦!”

同事給她倒了杯熱水,她雙手捧過來暖了暖。

剛坐下沒多久,衛來就推門而入,沒等歇氣,就道:“總理辦公室發出預令,如果一切準備已經做好,希望能在24日,或25日發射。”

來了。

顧心芒定了定神。

其他同志問道:“之前的報告書,寫的是4月24日,晚上九點到九點三十分。”

衛來點了點頭:“發射指揮部根據氣象部門的預報,認為這天可以實施發射。所以,總指揮蘇懷民和司令李澤福,已經在發射任務書上鄭重簽上了名字。同時,上報中央和主席批準。”

顧心芒捧着茶杯,坐回工位,深深地吸了口氣。

這一顆昭示華國工業科研技術的衛星,正式進入了最後一天,倒計時。

吃過晚飯後不久,基地再次收到國防科委的電告:

“‘玄武一號’衛星的發射,中央已經批準,火箭可以準備加注,程序可以往下進行。”

這是華國的第一顆衛星,發射前的最後一個夜晚。

聚光燈把偌大的場坪照得如白晝一般,發射兵團們的身影還在塔架上行走作業,電機的蜂鳴聲裹挾着寒風灌來,整個火箭就像即将出嫁的新娘,由人添妝打扮,生怕漏了哪個環節,就不吉利了。

從晚上七點開始,基地對火箭、衛星、發射、測控等系統做最後一次總體檢測,發射衛星是一項如此龐大的系統工程,任何一點細微的故障或隐患,都有可能導致失敗,甚至釀成大禍。

這一晚,所有人都用忙碌,掩蓋衛星即将出嫁,飛入太空的緊張心情。

最後一項綜合檢測,終于在第二天,即是4月24日的早上六點,全部結束。

從發射塔上下來,所有技術人員都累得精疲力盡。

顧心芒将數據整理好,遞給衛來報告:“各系統設備的故障和隐患都已排除,全部處于發射狀态。”

現在衛星和火箭,只待首都方面正式批準發射,一切程序,即可啓動。

檢查完畢後,非發射團操作手,都撤回觀測臺,随着程序的指令下達,指揮員喊道:“火箭一級推進劑開始加注!”

清晨六點,陽光還沒透進來,但發射場的燈光,給所有人挂上了太陽。

“火箭二級推進劑開始加注!”

火箭本身有多個燃料貯存箱,每加注完一個,顧心芒就在表格上記錄,一直到中午12點,燃料基本加注完畢。

衛來:“他們開始撤離加注現場了,你收拾一下,我們先回辦公室把數據再整理一遍。”

顧心芒:“嗯,就剩第4個貯存箱的燃料沒有貯滿,我一會把最後的綜合檢測報告……”

正說着,忽然,一陣風吹了過來,她鼻尖吸了吸,空氣裏好像傳來了什麽味道,像是一股刺鼻的魚腥味,有點熟悉……

突然,她瞳孔一睜,轉身朝加注現場望了過去,喊道:“檢查液管!”

她話音一落,忽然有人驚呼:“漏液了!”

這時,就見守在加注連接器旁的幾位戰士,一下子都撲了上去,緊緊捂住噴漏的地方!

一時間,燃料沾滿他們全身,哪怕是帶着防毒面具,但這個年代的防護裝備性能較差,無法真正做到防毒,此刻所有濃度極高的氣體全部湧向了他們。

所有人的心瞬間懸了起來,顧心芒咬牙祈禱:“新的加注器,快點換上!”

過了十分鐘,操作手終于把封口換上了,這些堵漏口的戰士,咳着氣歪倒在了一旁。

終于,下午一點,氧化劑和燃料,分別全部加注完畢。

“玄武一號”衛星,“長征一號”火箭,進入了發射前的8小時準備工作程序。

計算中心現在再次預測衛星的軌道,所有人員全靠算盤,計量尺,還有手搖計算機。

手搖計算機能做複雜運算,但操作起來非常麻煩,價格還昂貴,計算中心的同事就被規定了使用時間,但顧心芒是用得最少的,她從小學過珠算,研究生又是做數據挖掘,運算邏輯已經成了她的習慣。

所以碰到要去現場的計算工作,衛來都是安排給顧心芒。

這時,辦公室電話突然響了起來,下午三點五十分,醴泉基地收到了總理辦公室的傳達:

“主席已經批準這次發射,希望大家鼓足幹勁,過細地工作,要一次成功,為祖國争光!”

要一次成功,為祖國争光。

顧心芒握着筆的手,緊緊成拳。

而這一句號令,傳遍發射場地的各個崗位,所有在崗同志愈加集中精力。

“衛主任!”

這時,負責機房的一個同志跑了進來:“跟蹤雷達出現了不穩定狀況,連續波測量也不太同步!”

衛來後背的汗又沁了一層:“這個節骨眼了!我去看看,心芒,你快去跟蘇教授彙報!”

要是以往,衛來肯定不會說這種話,但眼下,時間都是争分奪秒地賽跑。

顧心芒出了辦公室就撒腿去找蘇懷民,遠遠地就看到郁西川的身影,基本找到他,就知道蘇懷民在哪裏——

“蘇教授!機房,機房的跟蹤雷達出了狀況!”

她話音一落,蘇懷民臉上還是冷靜的面容,只道:“帶我去看看。”

顧心芒聽了他語氣,情緒也跟着沒那麽緊張了。

到了故障機房,蘇懷民看了眼跟蹤雷達,說道:“不是雷達不穩定,是你們緊張了。”

顧心芒腦子一轉,雙重否定等于加強肯定,所以:“雷達是穩定的!”

蘇懷民淡笑地朝顧心芒點了點頭:“出現這些情況,多半是由于你們過于緊張,心理壓力太大造成的。這如同臨陣打仗一樣,一慌就要出錯,現在,最需要的是頭腦冷靜。”

在他一番平和的話安撫下,衆人情緒穩定下來,并表示很快就可以查明,并迅速排除問題。

顧心芒看着巨佬仙人一般的背影走出了機房,心裏對自己說:不要慌,要淡定。

機房故障一排查完,顧心芒就到控制室準備,時間過得飛快,但一分一秒,又跟數着過一樣。

一到八點整,基地第一試驗部團長、發射陣地0號指揮員下達了“一小時準備”命令。

同一瞬間,控制室內的“一小時準備”發射程序正在一分一秒地往下走,一切顯示正常。

也就是說,晚上九點鐘,衛星,就要發射上天。

顧心芒看着控制室向衛星發出一小時準備信號,突然,負責衛星應答機的工作人員猛地站了起來,緊張道:“應答機信號丢失!”

二十分鐘了,衛星還沒有回複信號!

若是應答機出現問題,衛星上天後将影響跟蹤測量的精度和軌道預報的準确性。

而更要命的是,此刻離發射時間,只有35分鐘!

顧心芒沉氣道:“馬上報告總指揮和司令員!”

消息一出,一陣慌亂。

司令當即嚴厲地問道:“故障排除需要多少時間!”

負責應答機的同志答:“恐怕得半個小時。”

半個小時!

可是,還有半個小時,衛星就要上天了啊!

蘇懷民沉吟片刻,開口道:“推遲發射。”

推遲發射,必須報告首都,而發射指揮部收到指令後,傳達全基地,一時間,本來就緊張的發射場,陷入了更加緊張的氣氛中。

如果故障出在地面上還好辦,如果是出在衛星本身,那就糟糕了,一旦打開衛星艙進行檢查,時間勢必拖延。

而根據氣象預報,今晚九點,在發射場上空雲層可能裂開,出現1小時的“發射窗口”。

所以,如果衛星不能在此之前排除,就會錯過“發射窗口”!

顧心芒深吸了口氣,腦子裏想着下午蘇懷民說的話:越是這個時候,越不能慌。

她回想最後一次檢測的過程,幾乎所有的數據都做了,機器是沒有情緒的,既然前面都正常,沒理由最後關頭就不正常了。所以,這種變量,很可能是出現在人身上,因為緊張,會加大失誤概率。

此時,大家都忙作一團地檢查,顧心芒目光掃過地面設備,人為的、又是最後才操作的……

多年工科的經驗告訴她,不管是現代高精度設備,還是七十年代的儀器,凡是到最後關頭,都有一個萬試萬靈的方法。

就好比,計算機的重啓——

顧心芒眼睛一亮:“電源!”

一旁的工作人員看向她,先是有些茫然,旋即,俱都醒悟過來,喊道:“檢查電源!”

控制室裏的設備繁多,電源線更是分布廣泛,另一部分同事跑到了外面去檢查地線,顧心芒彎腰在桌子底下找。

突然,她的目光落在了盡頭牆壁的一處接口上。

“同志!”

她伸出手,示意大家先別動。

接着,指尖抻直,用力觸向那個松動的接頭。

屏氣凝神的一瞬——

突然,有人喊了聲:“通了!”

聽到響起的一陣鼓掌聲,顧心芒長籲了口氣。

緊接着,大家迅速檢查所有插頭接口,保證全部穩穩當當的,誰也別踢到線。

隐患排除後,已經是八點28分了。

專家組收到應答機恢複正常的消息,也都松了口氣。

蘇懷民問道:“是誰發現的?”

報告員答:“是顧心芒同志。”

趙顯棟朝蘇懷民笑道:“我說吧,這位年輕的小同志,不得了。”

晚上九點零五分,發射指揮部向各點號,各站臺下達預令:

發射前30分鐘準備。

緊接着,高音喇叭裏響起了命令:

全體人員立即撤離現場。

随着工作人員的撤離,發射場陷入了一片寂靜。

在黑黢黢的夜空下,聳立着巨大的發射架,上面挂着的16字紅幡巋立不動:“安全可靠,萬無一失,準确入軌,及時預報。”

顧心芒守在崗位上,只要火箭一發射,接下來就是計算中心真正的戰場。

牆上的鐘表滴滴答答地轉,九點15分……

這時,基地的高音喇叭突然響了起來。

“各位同志,總理向發射場全體參試人員發來了親切的問候,總理說:’請轉告今晚戰鬥在發射場上的同志們,大家辛苦了!下一步關鍵是工作要準确,不要慌張,不要性急。要沉着,要謹慎,把工作做好,争取一次成功!”

發射場的高音喇叭傳遞着總理的溫暖與囑托,顧心芒站在門口,目光朝發射場的上空望去。

就在這時候,她看見,漆黑的夜空中,濃密的雲層,神話般地突然裂開了一道“長廊”,一直向火箭即将飛行的東南方向漸漸延伸而去。

顧心芒看得驚呆了,這就是天賜的“發射窗口”啊!

烏雲過後,必是陽光彩虹!

這時,發射指揮員呼叫着衛星航線上的各個觀測站的名字,一一收到應答:

“湘西待命!”

“南寧待命!”

“昆明待命!”

“海南待命!”

“膠東待命!”

“喀什待命!”

六個觀測站,一個接一個清脆的應答聲,在寧靜的夜空回響。

接着,基地指揮員發出了“15分鐘準備”的號令。

兩顆信號彈騰空而響。

為了今天這一刻,奮鬥了無數個日日夜夜,現在,顧心芒的心情,反而比往常任何時候,都要沉靜。

因為,她相信,祖國的這支年輕的航天隊伍,發射基地勇敢的戰士,他們是如此的可靠。

21時34分,發射指揮員下達“1分鐘準備”口令。

瞬間,天空中,又升起了一紅一白兩顆信號彈。

地面各種測量記錄設備迅速轉動起來,當倒計時器上出現“0”時,第一試驗部部長一聲令下:

“點火!”

發控臺操縱員準确而有力地摁下了那枚牽動億萬人心、牽動整個世界的紅色按鈕。

“轟隆~”

一瞬間,豎立在發射臺上的“長征1號”火箭底部,剎那燃燒起紅色的火龍,高高伫立的長劍被火龍托舉,拔地而起,徐徐上升。

震天,動地。

顧心芒在觀測臺,開始迅速讀取軌道數據,聲音沉着清脆地在廣播中報告:“18秒,火箭開始轉彎,朝着東南方向飛進。”

茫茫夜空之下,火箭瞬間隐沒。

這時,整個辦公室都在連接全國各地的觀測系統進行跟蹤。

随着調度參謀的一連串口令後,辦公室響起了第一個電話:

“湘西站報告:發現目标!”

“南寧站報告:發現目标!”

“昆明站報告:發現目标!”

“海南站報告:發現目标!”

“喀什站報告:發現目标!”

緊接着,15分鐘的沉寂,顧心芒掌心搭在電話筒上。

一瞬間,所有電話同時響起——

“報告,已觀測到星箭分離!”

顧心芒:“醴泉明白!”

她打開廣播,朝整個基地傳達:“星箭分離!衛星進入近地點高度439公裏、遠地點高度2384公裏、傾角68.5度的初始軌道!”

她話音一落,電話機再次響了起來,一息間,身後傳來激動的掌聲:“衛星入軌了!”

顧心芒忍着哽咽的喉嚨,笑着朝喇叭說道:“衛星,準确入軌!”

話音一落,整個發射基地上,頓時沸騰了起來,将軍與士兵,專家與工人,幹部與戰士,熱淚盈眶地擁抱着,歡呼聲,祝賀聲,口號聲,響成一片。

在場的人,都哭了起來。

顧心芒抽了抽鼻子,她想到運輸機載火箭下來時,韓健專家朝蘇懷民說的那四個字:

“幸不辱命。”

場外的人在燃燒快樂,觀測室裏依然在緊張地計算。

調度參謀激動道:“我們要向全世界宣告,我們的第一顆衛星發射上天了!”

衛來笑道:“這個,恐怕今天還不行。”

參謀臉色一震,不敢笑了:“還有什麽問題?!”

顧心芒:“要等衛星繞地球運行一圈後,重新進入華國西部上空,喀什觀測站捕獲目标,并将軌道參數傳回醴泉基地後,才能得出準确的數據結論。”

調度參謀握着拳頭:“那什麽時候,我們才能向全世界宣布!”

顧心芒:“明天。”

感謝“20446873”澆灌的1瓶營養液!

感謝“檸檸卿檬”澆灌的2瓶營養液~

感謝“小豆芽”扔了1個地雷~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