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星際航行①③

星際航行①③

淮遠村,村委辦公室的前門大廣場。

村支書趙志強,生産大隊蔣漢文,婦女主任沈明英,此刻根本坐不住,在臺階上來回踱着步子。

底下,滿滿當當地坐着村民們,許延濂坐在衆人中間,看了眼懷表,已經是晚上九點四十分了。

這個點來開村委大會,那是從沒有過的。

此時,蔣漢文雙手撐腰,看着一旁蹲守在桌子邊的張暮寒,壓低聲音催促道:“你說這收音機,咋還沒響嘛?到底靠不靠譜嘛!”

張暮寒再三确認已經把頻道調到了首都廣播電臺,擡頭朝隊長笑道:“再等等,再等等。”

支書趙志強往天邊盡頭看去,滿眼的星星,雙手交叉環胸,說道:“這天上亮了那麽多顆星,真是,有咱們的那一顆?”

沈明英臉上笑了笑,掩飾緊張道:“這你就不知道了吧,以前說的是把天上的星星摘下來,現在,咱們能給這天上裝一顆星。”

蔣漢文撓了撓頭發,底下村民揣着袖子,有人喊道:“隊長,你別來回晃了,我這都讓你給晃緊張了。”

“噓噓噓!”

蔣漢文食指擺在嘴上,讓大家都別作聲。

自己也不晃了,索性蹲在收音機旁邊,夜裏的風,呼呼地刮着他糟亂的頭發。

教授許延濂,安靜地看着手裏的指針,一秒一分地波動,細微的震動,在掌心顫抖,仿佛衆人隐忍的心跳聲。

就在分針指向“10”時,突然,收音機“嘟”地一聲,傳出了第一個音節——

蔣漢文戰術性擡手,下一秒,收音機裏連續轉出了音樂!

Advertisement

“東方紅,太陽升!”

張暮寒瞳孔睜圓,喊道:“來了,來了!”

他聲音沒落,嘴巴就讓隊長蔣漢文捂住了!

随着一首清晰嘹亮的《東方紅》音樂,緩緩從收音機裏傳了出來,所有人安靜地聽了十五秒,突然,底下有年輕的知青跟着唱起了調:

“他為人民謀幸福,呼兒嗨喲,他是人民大救星。他是我們的帶路人,為了建設新祖國……”

頃刻,人群中的年輕人也跟着唱了起來,這片聲音仿佛來自田野山間裏的合唱團,收音機裏的音樂,就是他們的節拍,張暮寒甩開隊長的手,站起身高聲吟唱!

一時間,歌聲越來越大,整個淮遠村的村民都興奮地跳起來鼓掌,他們在廣場放聲高歌,男女老少,仿佛過新年一般——

“聽到了,聽到了!我們的衛星發射成功了!”

人群中,許延濂淡定地坐着,面帶笑容地啃了口黃瓜,這時,一旁的周戀秋激動地朝他道:“教授!我們的衛星,上天了!成功了!比東瀛國發的那一顆小柚子衛星厲害多啦!”

張暮寒也高興喊道:“這簡直就是奇跡!”

許延濂擡頭,目光深深地看向夜幕,說了句:“這不是奇跡,這是,苦盡甘來啊。”

趙支書手裏叼着煙,煙頭的光芒指向天空,笑道:“我們的國家,真的在天上,種了顆星星。”

從宇宙太空傳來的《東方紅》,由中央廣播電臺接收,再向全世界轉播,所用頻率20.009兆赫茲。

醴泉衛星發射中心。

廣播裏播放的《東方紅》,就是他們的戰歌,他們為之奮鬥了,十二年的勝利之音。

所有人都抑制不住激動,眼裏的淚顧不得擦,全部互相摟成了一團,人們喊呀,唱呀。

用力揮舞着國旗。

他們的眼淚和歌聲,是為了華夏民族的航天夢,為了共和國的繁榮與強盛,為了争氣。

哪怕再辛苦,只要道路對了,就不怕遙遠。

而此時觀測室裏的安靜,卻與屋外的興奮相反,顧心芒筆尖在紙上迅速記錄從四面八方傳來的觀測到的所有衛星軌道坐标。

計算中心需要以最快的速度,計算出衛星的初軌參數。

再将衛星運行的軌道繪成圖,把運行時間列成表,把這一切送到中央。

從衛星入軌,再繞地球一圈,時間是114分鐘。

當喀什觀測站收到衛星繞軌回來的數據後,迅速報到醴泉計算中心。

48分鐘後,計算中心将衛星飛經世界的244個城市和時間,以及飛行方向,準确地計算了出來,随即,立刻向首都發送了全球預報。

接過報表的專家組看向計算中心的同志們,問道:“這些數據都是要寫到公報上,向全世界發布的,上面有關衛星軌道的參數,是否都保證準确?”

衛來:“請放心,這些參數是基地根據全國各觀測臺、站,傳送的一線數據,計算得出的最新結論。”

顧心芒看向專家組,目光堅定道:“保證準确無誤。”

首都國防科委辦公室。

此時,新華社的組長正和科委主任一起,絞盡腦汁地起草華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的“新聞公報”。

這份公報之重要,小組改了一遍又一遍,一直改到半夜四點,才讓人送都總理辦公室。

他們知道,總理一定在徹夜未眠地等着。

沒多久,他們就收到了總理的修改意見。

文稿上的紅色鉛筆,将原來的“堅持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方針”一句,改為了:

“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針。”

醴泉衛星發射基地。

計算中心辦公室的電話,突然響了起來。

值班的顧心芒拿起話筒,是指揮所的來電:“首都方面的意見,是等一等,再發布新聞。”

顧心芒緊張道:“是還存在什麽問題嗎?”

“等燈塔國方面的觀測站公布了衛星軌道參數後,我們作個比較,爾後再公布,以保萬無一失。”

聽到這句話,顧心芒才松了口氣,道:“好。”

等衛來休息回來,顧心芒把指揮所傳達的消息告訴了她,衛來沉吟了下,看向她:“有把握嗎?”

顧心芒笑了笑,道:“這次,是他們跟我們對答案,而不是,我們跟他們對答案。”

衛來點了點頭:“沒錯,如果他們給的數據跟我們的有出入,那也只能是他們有問題。”

抱着這個堅信,顧心芒一直守在了辦公室裏。

一直到衛星發射的第二天,4月25日,傳來了燈塔之音向全世界報道了華國發射衛星的消息,并公布了華國衛星入軌的參數。

衆人拿來一對,與計算中心發布的數據一致。

于是,晚上六點,新華社授權,向全世界宣布:

“1970年4月24日,華國成功地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

從此,華國成為了全世界第五個有能力獨立研制、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國家。

這是一個光榮的起點,這是由無數的熱愛與犧牲鑄造的。

長征1號火箭,載着衛星,帶着華夏民族的千年飛天夢想,奔向太空,這一個光明的時刻,被載入了共和國的史冊,那是1970年4月24日,21點,35分。

華夏,終于跨入了航天時代。

醴泉基地的夜空,此刻在顧心芒眼裏,比任何時刻都要閃耀,仿佛有一種,征服的快感,人的意志,能把黑夜照亮了。

這時,郁西川就站在她身邊,從衛星發射前的緊張,發射後的忙碌,直到現在,終于風過雨歇,一切都安靜了下來。

他們得以審視,這真實發生的奇跡。

郁西川深眸凝着星夜:“蘇國的宇航學家齊奧爾科夫斯基曾說過,’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但是人類不會永遠生活在搖籃裏,開始,他們将小心翼翼地穿出大氣層,然後,去征服太陽系。’今天,從無到有,我們終于,小心翼翼地,邁出了這一步。”

顧心芒笑道:“當然,我們不僅要邁出去,我們的眼睛,也要看得見。從今以後,我們會有各種各樣的應用衛星,我們的天氣預報,高空偵察,地理導航,還有,我們的導彈發射,它們都将被裝上一對來自地球上空的眼睛,那就是——衛星!”

郁西川新潮澎湃地看着她:“如果真的有這樣的衛星,我們的火箭,将載着它們上天,九死無悔。”

顧心芒看向深邃的星空,說道:“願以吾輩之青春,開辟這盛世之華夏。”

兩個年輕人在廣場的臺階邊站着,豪言壯志地直抒胸臆,卻不知,他們身後不遠處,正站在幾位長者。

趙顯棟的頭,擡得很高:“這世上,人的精神,才是最大的神跡。”

蘇懷民溫和笑道:“從來就沒有什麽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創造人類的幸福,全靠我們自己。”

韓健擦了擦眼鏡:“回國之前,我真以為,你是要來種蘋果樹的。”

蘇懷民看向發射廣場中央聳立的發射架,眸光清明:“蘋果,是有核的。”

在華國第一顆衛星發射成功的消息傳遍全世界後,各國都發出了評論,無不表示震驚:

蘇國的“衛星1號”重83.6公斤,燈塔國的“探險者1號”重8.22公斤,蘭國的“試驗衛星”重42公斤,而華國的衛星重達173公斤。

它表明,華國用于發射衛星的運載火箭推力之強大。

華國的第一枚衛星,起步就走到了世界前列,因為,他們的目标不在于複制別人的道路,華夏民族追求的,永遠是人類的進步。

這一切,僅僅只是個開始。

在半個月後,顧心芒和郁西川回到了京市。

這一次,沒等他們歇氣,第五研究院就召集了航天科研人員開會:

“我們發上天的衛星,不僅僅是要讓它放歌的。”

會上,要求對原設計的衛星方案進行審定,開始研制自己國家的技術試驗衛星。

技術試驗衛星,就是為了發射接下來的應用衛星鋪路。

而這枚科學試驗衛星,被命名為“實踐一號”。

在這枚衛星身上,設計增加了許多儀器,包括試驗太陽能電池供電系統、主動無源溫度控制系統、長壽命遙測設備及無線電線路性能和其他太空環境探測。

顧心芒翻看了許多資料,發現燈塔國單單是返回式衛星,就發射了12顆技術試驗衛星後,才掌握了衛星的回收技術。

而要想發射應用技術衛星,需要做的研發難度是指數倍的。

大家還沒從第一枚衛星發射成功的喜悅中抽出,就被現實的冷水澆了個醒。

會剛開完,衛來就朝顧心芒招了招手,說道:“心芒,來一下。”

趙顯棟教授的辦公室裏,他難得面色和藹,朝顧心芒道:“這一次的玄武一號衛星發射工程,你的表現,很不錯。”

顧心芒看着他的臉,平時不茍言笑還好,眼下這一和藹可親起來,就讓人覺得,接下來的話很隆重,果然——

“經專家組商議,決定把你調到飛行器設計部遙測室,年輕人,總得需要多點機會學習嘛。”

顧心芒瞳孔一睜,猛地站起身,看了眼衛來,又看向趙顯棟:“遙測室?!”

衛來:“主要是為新衛星設計長期遙測系統和電源系統,你也知道,現在咱們在天上飛的玄武1號衛星,只能維持20天的運轉,為了發射能長期提供應用的科學衛星,所有系統都必須提供時間保障。”

趙顯棟:“而且,組織商定,最好是明年就能發射,你數一下日子,很緊張了。”

他們本想再給顧心芒作思想工作,但她此刻早就心情激動,脫口道:“感謝組織給我的機會,我一定發光發熱,保證完成任務!”

她話音一落,衛來笑道:“不錯,志氣是有了。”

而此時的趙顯棟,見魚上鈎了,就換回了往日的嚴肅臉:“接下來,才是我們衛星研究的真正戰場,給祖國,在太空裏裝上眼睛。”

從玄武1號衛星發射項目鍛煉過來的人,心理承受能力早就被磨成了鋼。

而顧心芒沒意識到,這将是她人生最大的轉折,不管是對原主,還是真正的顧心芒。

衛來:“心芒,走上為航天事業攻堅的這一步起,就是箭已出弦,往後,需得一直往前奔。”

顧心芒感激地點了點頭:“衛主任,謝謝你,把我領進來。”

她搖了搖頭:“不是我,是你自己。”

顧心芒不知道的是,多年以後,她是多麽感謝這一段奇跡般的奮鬥歲月,讓她有幸于共和國的建設中拼命成長,找到為之奮鬥終生的理想,從此,成為航天領域的衛星總設計師。

遙測室,顧心芒在門口敲了敲,笑道:“各位同志,上午好,我是從計算中心調來的顧心芒。”

這時,裏頭安靜得讓人有些奇怪,她索性徑直走了進去,在一位女同志面前站定,道:“您好,請問易元主任在嗎?”

這位女同志瞟了她一眼:“主任今早去了滬市,你自己找個空位坐吧。”

顧心芒點了點頭:“謝謝。”

難怪剛才在趙顯棟辦公室沒看見他,自己一興奮也忘了問了。

顧心芒把東西放到角落的工位上,收拾好後,發現這裏的同事都異常的沉默,遂開口道:“各位同志,請問有什麽工作需要協助的嗎?”

她挨個走到每位同事面前,得到的都是搖頭的回應:“你還是等易主任回來吧。”

顧心芒有些無聊地拿起水杯去水房打水,心裏想,現在工程這麽緊張,再等就是浪費時間。

索性去找趙顯棟拿些問題資料,剛走到辦公室門邊,就聽見裏面傳來了聲音。

顧心芒眉梢一挑,原來大家也不是一直很安靜啊。

“我聽說那個顧心芒,只是個高中生,連大學都沒上!”

“那她是怎麽進來研究院的?”

“就是,咱們這兒什麽時候門檻這麽低了?”

“居然還是從計算中心調過來的,咱們這兒是衛星核心部門,她來能做什麽啊?”

“怕不是什麽關系戶?”

辦公室裏隐約傳來各種猜測流言,果然,領導不在家,下屬都有空放飛自我了。

顧心芒故意大力推門,逋一走近,裏頭的聲音都瞬間消散了,只聚在一起的人來不及避開。

這要是有後現代的社交聊天軟件,他們也不用這麽靠口頭傳播。

顧心芒臉上挂起了笑:“看來咱們遙測室,工作不怎麽飽和呀?”

大家臉色俱都難看,畢竟在人背後說閑話,可不是什麽君子。

不過其中一個女同志,倒是冷嘲熱諷朝她道:“這裏可不是靠關系表現,而是靠腦子天分的。”

顧心芒笑了聲,将水杯放到桌上:“原來有腦子天分的人,也愛在背後說三道四啊?”

“你說誰呢!”

這時,一旁的同事忙攔住她,勸和道:“秋水,別生氣,咱們趕緊幹活。”

張秋水指着顧心芒背影道:“你們沒聽見她剛才說什麽陰陽怪氣的話嗎!”

這時,另外一個同事小聲提醒:“咱們也是先說的人家。”

這倒是個明事理的。

顧心芒回過身,朝那個勸和的女同志笑道:“同志,你好,請問你怎麽稱呼?”

她扶了扶眼鏡框,道:“孫佳佳。”

顧心芒:“佳佳同志,請問你這裏有長期溫控系統的資料嗎?”

她話音一落,衆人都震了個驚,孫佳佳實誠地點頭:“有的。”

張秋水:“佳佳!”

顧心芒伸手橫在她面前,臉上挂着一抹笑,仿佛看穿了張秋水:“如果易主任回來,還沒交出新的溫控系統測試方案,他可能就不聽你什麽腦子天才的解釋了。”

張秋水驚訝道:“你怎麽知道……”

顧心芒接過孫佳佳的資料,揚笑道:“謝啦。”

測試工程,是科研項目裏的重點,這個年代的工業基礎才開始建立,摸着石頭過河,很多經驗都從失敗中累積的。

就好比,導彈,火箭的發射,在失敗過後,就制定了一個方針:所有問題必須在地面解決,絕不帶着問題上天。

而項目測驗對顧心芒來說,就是強項,計算機程序的穩定兼容,就是靠不斷設計測試方案,從而調整最優狀态。

晚上七點,顧心芒手頭的計劃工作忙完,就收拾東西準備下班。

而這時,張秋水卻站了起來:“這才幾點?你就走了?”

顧心芒掃了辦公室其他同事一眼,笑道:“今天有點私事要處理。”

說着,她把剛才整理的資料遞給了孫佳佳,說道:“這裏的檢測結果有點問題。”

她這一說,大夥都不由看了過來。

顧心芒:“衛星在模拟太陽光照射衛星北極進行熱真空試驗,附艙的溫度比計算結果低了15度。附艙的遙測設備如果長期在這個溫度範圍,必将影響正常工作。”

她話音一落,大家都吃驚道:“15度!”

顧心芒:“我把初步的測試解決方案也寫了上去,你們主攻遙測系統比我早,如果有不完善的地方,還需請你們包涵補充。”

實踐1號衛星的提出,是在兩年前,這支團隊一直主攻這顆衛星,反而對玄武衛星的發射沒有參與多深,有些數據和情況,是需要從玄武衛星身上吸取的。

孫佳佳和其他同事看着顧心芒的方案,驚詫道:“這真是個大問題了!”

張秋水雙手環胸:“主任已經去滬市找材料了,相信肯定能解決。”

他們正讨論之際,顧心芒的人已經走出了辦公室。

張秋水來不及喊,孫佳佳拽了下她的手,說道:“你還說人家學歷低,現在你看,顧心芒只讀過高中,就能寫出這樣的方案!我們居然還拿自己的大學生身份嘲諷人家,天啊,小醜竟然是我!”

另一個看過方案的同事也不得不說:“咱們國家衛星技術本來就薄弱,她一個高中生的眼光竟然如此敏銳,難怪趙顯棟組長要破格錄取她!”

張秋水被他們說得腦袋發脹,扯過方案自己看了起來:“不就是個初步設計嘛!”

猛得,她瞳孔一睜:“這個系數公式!”

孫佳佳:“怎麽了?”

張秋水眼睛一亮:“我怎麽沒想到,我的思路一直堵在這裏!”

遙測室外,此時正站着兩道身影。

衛來笑道:“趙組長,心芒還真是一條游魚,把這遙測室都盤得活躍了起來。”

趙顯棟雙手負在身後:“有些事啊,交給年輕人,說不定,收獲更大的驚喜。”

衛來:“心芒參加過玄武1號項目,又掌握了大量的一線數據,現在咱們的新衛星,就看遙測系統的攻堅,有她來參與,我也開始期待了。”

趙顯棟:“今日,已經是玄武1號在太空運轉的第二十一天。”

衛來感慨:“真沒想到,地面上,居然還能收到它的應答。”

趙顯棟:“但它遲早會有能源耗盡的一天,必須盡快,将新的長壽命衛星研制出來。”

京市街頭,顧心芒跟郁西川兩人站在馬路邊,擡頭看向了夜空。

她歪了歪頭,道:“你猜,我們的第一枚衛星,能堅持多少天?”

郁西川:“估算的能源是支持二十天,但今天,它邁過了第21天。我希望它,能一直回應我們的呼叫。”

顧心芒笑道:“科研人員也有這麽不理性的時候呢?”

郁西川:“如果它停止應答的那一刻真的到來,我想,整個研究院的人都會非常難過。”

顧心芒:“雖然停止應答,但它卻還在發光,第三級火箭還在它身後陪伴,茫茫宇宙,我們還能在地面看見,這麽說來,真浪漫啊。”

郁西川雙手插兜,說道:“科研,本就是追逐真理的浪漫之旅。”

顧心芒嘆了聲:“相比起來,現實生活真是殘酷,剛才那套房子,賣家死活不肯砍價,我說這個數字不吉利,砍一砍,他說,數字不吉利,你怎麽不加點?真是,一點都不浪漫。”

此刻,顧心芒站在一片居民房前,手裏正捏着一沓賣房傳單。

感謝“檸檸卿檬”澆灌的2瓶營養液~

感謝“小豆芽”扔了1個地雷~

本文的衛星工程,會寫到北鬥導航衛星,大概二十多到三十萬字!從第一顆只能放歌的衛星,到真正全球前列的應用衛星。有了宇宙的眼睛,東風快遞,指哪打哪!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