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心甘情願

眼睜睜看着一顆種子由小小的嫩芽長成一株小花兒,這是一種非常奇妙的感受,而親手牽着一顆軟乎乎的小團子長大成人亦然。

有幾年裏,葉英幾乎是被阿羅一手帶大的。

葉孟秋雖然有心多關注他幾分,卻苦于江湖形勢愈發嚴峻,心力皆賦予藏劍已然不夠,再沒有更多的能放在默默無聲的長子身上。

葉夫人的身體不好,在阿羅數年的調養下總算多了幾分起色,卻也在生下四莊主葉蒙的那一年落下了病根,只能慢慢溫養。

剩下的兄弟們裏,唯有二莊主葉晖與葉英年歲相仿,但他于經商一道上頗有天賦,已經在學習着處理山莊的大小事務,能夠分給兄長的心思着實不多。

葉炜與葉蒙都還小,正是玩鬧的年紀,更是不會過多的關注兄長。

也因此,原本想着照看葉英幾年便好,等到他長大些便離開的阿羅,瞧着時常默默立于天澤樓下,抱劍觀花的少年,卻是怎麽也無法離開了。

若是要回憶起來,很難想象那是一段怎樣的日子。

阿羅只依稀記得,葉英實在是個很乖巧的孩子,金燦燦的小團子,總是被她牽着手,兩人一步一步的走過許多歲月,然後一晃眼,他便長大了。

少年葉英眉目俊秀,氣質溫文,比起小時候的木納寡言,這時候的他,雖然也不大喜歡說話,卻更如一塊溫玉一般,氣息和潤,讓人看了便心生歡喜。

“幫我把這些藥送給孫大娘好嗎?”年輕的萬花弟子背着藥簍,含笑而立,身側跟着一名金衣少年,她的神色溫和,一邊将什麽東西輕輕的放進少年手裏,一邊溫言叮囑着。

這是阿羅陪伴葉英的第五年,葉英已經是個挺拔的少年模樣,阿羅卻總擔憂他性子太過寡淡,不利于同人相處,外出行醫的時候總要喜歡他帶在身邊。

這些年裏,阿羅雖沒有真的開一家醫館,卻也時不時會外出為人看診,她本是師承萬花孫醫聖門下,天賦頗高,又在巴蜀一帶呆過一段時日,于毒蠱之道頗有些涉獵。

是以這些年來,無論是江湖人士,還是尋常的百姓人家,竟是從未遇到過什麽難得倒她的病症,也傳出了些名聲,雖比不得她的師父孫醫聖,卻也已經不輸給“活人不醫”裴元師兄。

好在阿羅行醫之餘也是為了帶着葉英領略大唐風物,山河盛景,所以行蹤頗為不定,為其擋去了不少麻煩。

現下兩人正在金水鎮一帶走動,這是揚州邊陲的一座小鎮,波光粼粼,風光極好,最重要的是,離藏劍山莊也不遠。

Advertisement

第二屆名劍大會在即,身為少莊主的葉英是必然要參加的,阿羅不欲節外生枝,此行便選擇了離藏劍較近的金水鎮。

金水鎮是去往揚州與洛陽之間的必經之地,算得上是交通要塞,除去本地世代居住的居民之外,也有不少江湖人士途徑此地,很是熱鬧。

也因此,金水鎮的孩童們也不似別處的孩子們一般喜愛詩書玩具,反倒是對刀槍棍棒等武藝頗為青睐。

阿羅同葉英一路走過,已經見了不少孩子手中拿着木劍或是随手撿的小樹枝在耍着玩,見到腰懸輕劍的葉英,總忍不住偷偷的拿眼神看過來。

不知是不是家裏有幼弟的緣故,葉英雖不茍言笑,對孩童的耐心卻極好,一路走來,阿羅見到他向不少偷偷看過來的孩子微微颔首,眸子裏盈滿了暖意。

随着年歲的漸長,葉阿英便愈發的不好逗弄了,先前還好,阿羅學着幼時那般戳一戳他的臉蛋,便能換來一個睜的圓溜溜的眸子與微紅的耳尖。

這幾年卻是愈發的不行了。

難得見到他這般模樣,阿羅在一旁看着,眼睛一彎,便生起了一點兒逗弄的心思。

金水鎮的石板小路長着青苔,略滑,适逢剛剛下過一場小雨,雨滴落在青苔上,更顯滑膩,葉英慢慢的走着,一邊走,一邊分神看護着身旁的姑娘。

她想方子的時候總是入神,在這般濕滑的路上走,稍有不慎,磕碰總是難免,葉英心中便有些放心不下。

卻不料他正朝前面走着,身旁的人卻突然想到了什麽,慢慢放慢了步子,應當是刻意的,若非他的注意力一直放在她身上,只怕也難以覺察。

葉英剛想回過頭問詢,便聽到身後之人抑制不住的低笑聲,定是又想到了什麽點子,葉少莊主心中明了,有些無奈,卻是配合的裝作并未察覺的模樣,一直向前慢慢走着。

這些年裏,兩人照顧與被照顧的角色似乎有些微的變化。

她還是那樣護着自己,但随着自己年歲日大,那些小時候被她刻意壓制着的,她性子中的愛玩之意仿佛又被釋放出來,常常喜愛逗弄着他玩鬧。

她總是那樣細心的,葉英不由心中微軟,在他幼時,不被父親所承認,正是心性不夠堅定之時,便需要一個沉穩而堅定的人來堅固他的道心。

而如今,他已然長大成人,旁人的懷疑與诋毀再無法動搖他,她又擔心他性子太過寡淡,便想方設法的逗弄他,讓他開懷。

金水鎮的天空一碧如洗,宛如水墨,葉英心中所想,眼中所見,只覺得一時間心境分外開闊。

這感悟并沒有能持續很久,葉少莊主唇畔剛露出一點兒笑意,便覺得衣袖一沉,腿上便多了些重量。

葉英愣了愣,朝着下面看去,便看到一團紮着兩個小辮的小團子撞了過來,手中拿着兩個糖葫蘆,正努力的分給他一串。

“哥哥。”小團子神情分外嚴肅認真,看的少莊主一愣,正待問一問他,便看到他舉着串糖葫蘆遞過來,問道,“我把糖葫蘆分給你一個,往後便也能成為像你一樣厲害的俠客嗎?”

葉少莊主開始沒聽明白,直到一擡眸,看到正站在一個糖餅攤子前面,不住往這邊看的萬花弟子,才明白這糖葫蘆的用意。

葉英接過小孩手中的糖葫蘆,還未吃下,便已經覺得有些甜,語調也忍不住柔了幾分,鼓勵道,“只要你認真練習武藝,堅持下去,定然可以成為厲害的俠客。”

孩子聽完便十分快樂的跑走了,葉英輕拂了下腰間懸挂的佩劍,擡眸看向正彎着眼睛對他笑的阿羅,終是忍不住,神色驀的柔和。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

這些年來,除卻一開始相見的時候阿羅肯定了他在劍術一道上的天分,他便沉寂許久,再沒有表現出什麽成績。

一開始父親還抱有些希望,時常指點一番,時間久了,便似乎明白了什麽,對他終于失望,恰逢三弟于劍道上初展天賦,便再沒将精力分在他的身上。

葉英知道不是那樣,如今他還是不能夠完整的使完一套四季劍法,卻知道那不是因為他天分不足,而是因為進境與招式無法匹配。

但他卻無法說出來。

阿羅從未問過他這一點,但她好像明白一些,又或者只是看不得他受到委屈,便有意無意的,又時不時的尋一個由頭告訴他,他很厲害。

方才那孩童說他是厲害的俠客,想必便是如此了,葉英垂了眸子,看手中紅彤彤的糖葫蘆串,忍不住勾了唇角。

自他長大起,便不怎麽吃糖了,對甜食也吃的不多,阿羅卻總記得他幼時愛吃糖果,每每讓葉少莊主哭笑不得,卻也心甘情願的配合。

阿羅偷偷落在了後面,同葉英離得有些距離,瞧見他笑了,覺得目的達到,忍不住眼睛一彎,擡袖輕掩着唇便是一聲低咳。

但也不好太過猖狂,阿羅走過去同葉英并肩而立,再放下衣袖時便是一臉正氣,正直不已的模樣。

……

今日需要看診的不多,剩下最後一家,只是普通的傷寒,不嚴重,阿羅開了張方子,只需要主人家拿着去鎮上抓些藥便好。

名劍大會召開在即,阿羅與葉英在金水鎮待的時日不長,但已經要準備着啓程回去,算算時間,差不多也就是這幾日了。

兩個人帶的東西不多,也沒有什麽需要收拾的,趁着空閑,便準備出門在金水鎮轉一轉。

金水鎮不大,鎮子中央有一個圓圓的小戲臺子,偶爾會有人上去講一講相聲,更多的時候,卻是小孩子們在上邊玩鬧。

今日似乎有些不同,臺子上沒有表演,孩子們仿佛也對它失了興趣,正一圈圈圍着什麽看的入神。

阿羅覺得有趣,便拉着葉英走過去看,周圍多是孩童,兩個人很容易就看到了中間的事物,這樣說也不大對,準确的說,那是一個人。

一個大約十七八歲的少年,身着天策府的軍服,被孩子們密密的圍成一圈,手執一把□□,正滿眼無奈,他似乎想出來,不料他剛一動,孩子群便呼啦後退,發出一聲驚呼來。

原來這群小不點是被少年手中通體漆紅的□□給吸引了。

大約是金水鎮行走的江湖人用劍居多,像這般軍隊中常用的□□并不常見,況且這少年身穿天策軍服,正合了孩子們心中對保家衛國的向往,便被團團圍住了。

那少年想必也明白這一點,不欲強硬,是以一時間不能脫身,無奈極了。

他心中正暗暗叫苦,不料一擡頭,便瞧見不遠處站了個白淨淨的藏劍少年,正安靜的看着這邊。

李承恩心中一喜,忙叫道:“哎兄弟!幫個忙!”

作者有話要說:

掉落小夥伴×1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