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第三十七章
想想宮裏的娘娘和五皇子,賈母縱然再不喜歡王夫人和薛寶釵,也不能說出這門親事不好的話來。
“還有……”鴛鴦低聲道,“寶二爺不喜歡寶姑娘也罷了,外頭多少夫妻不是如此?老太太再為寶二爺選幾個貼心的丫鬟伺候,日子久了,寶二爺自然就高興了。”
說到這裏,鴛鴦笑道:“老太太也能早日抱上重孫子。”
這話提醒了賈母,薛寶釵那屋裏如同雪洞一般,她又是端莊的性子,寶玉可受不得這個,她得給寶玉再選幾個顏色好又敞亮的丫鬟過去,不然整日跟薛寶釵在一起,她的寶玉豈不是要悶死了?
賈母盤算了一番賈寶玉房裏的事,重新又想起黛玉來。
這些年賈母自覺從未虧待過黛玉,她在賈家的一應用度都是比着賈家姑娘還勝一籌,更別提賈母身邊圍着的孫子孫女裏,除了寶玉,還有誰能越過黛玉去。
賈母便覺得即便黛玉在自己家裏,也不會比在賈家更好了,這世上還能有人比自己更疼黛玉嗎?
到了黛玉的婚事,賈母依舊這樣認為,自己為黛玉尋的婚事當然是最好的,最合黛玉的心,黛玉必得歡欣鼓舞。
然而,事實卻狠狠打了賈母一巴掌。
黛玉從不在意寶玉,她并不期待賈母曾與她透露過的她與寶玉的親事,她甚至真心為寶玉和寶釵定親而高興。
她先前一片自我感動的老祖母的慈愛心,竟像是一場笑話!
但是賈母當然不會反思自己,她開始思考是誰帶壞了她的外孫女,讓她的外孫女和她、和寶玉生分了。
想黛玉才來時,兩個人是多麽的親熱。
是從什麽時候開始變了?
何時黛玉不與寶玉親近,更與她這個外祖母有隔閡了?
Advertisement
賈母想到了林氏,這個黛玉嘴裏的姑姑,還有林然,黛玉待她有如親姐妹。
還有方才,黛玉那般神情。
林家人?還是姜家人?
賈母招手讓鴛鴦附耳過來,低低吩咐了幾句。
鴛鴦眼裏閃過詫異,點頭道:“老太太放心。”
黛玉悶頭回了潇湘館,一回去就趴在床上一動不動了。
雪雁看着不對,拉住紫鵑問道:“紫鵑姐姐,姑娘這是怎麽了?”
紫鵑搖搖頭:“別提了,讓姑娘靜靜罷。”
縱然紫鵑再不喜歡、再瞧不上姜家,也不得不承認,黛玉在姜家的日子可比在賈家好過,至少她在姜家不會一日受三次氣。
這才過去一上午啊!
紫鵑不知道,黛玉此時也在這樣想。
比起賈家,黛玉如今竟更愛在姜家住了。
要說姜家和賈家之間,黛玉更親近哪一家,這是毋庸置疑的,黛玉去姜家不過是因為林氏等人在那裏,她和姜家其實是沒什麽關系的。
賈家就不同了,從六歲喪母以後,除了林如海病重和去世後的那段日子,黛玉從沒離開過賈家,更不用說這裏還有最疼愛她的外祖母。
黛玉從心底裏都是更親近賈家的。
可是這一切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變了。
黛玉想,也許是從賈母想要她和寶玉定親開始。
從前在賈家住着雖然也會有不愉快發生,但黛玉能感受到賈母真心疼愛自己,姐妹們相處着也算和睦,寶玉又是個會逗人的,一切都還能過得去。
可定親之事卻将一切平和都撕開了,賈母固執的覺得她和寶玉最好,寶玉已經定了親還對着她哭哭啼啼颠三倒四的說那些話。
這兩個人都覺得他們對黛玉好,卻沒一個人來問問黛玉好不好。
黛玉在賈家受過的風言風語不少,今日寶玉這一出傳開來,又不知要惹出多少閑話來。
賈寶玉只顧自己做出那副深情被辜負的樣子來,可曾考慮過黛玉的處境?
黛玉起身下床來到書桌前,雪雁眼尖瞧見了,忙過來給黛玉磨墨。
黛玉提筆寫了一封信,讓人給林氏送去。
姑姑說的對,有話還是要說出來,自己憋壞了,不是讓那起子小人得意嗎?
姜珏正值每月休沐日,姜老爺還惦記着上次的話,興致勃勃的要趁着天氣涼爽,帶着一家人到外頭轉轉去。
姜老太爺愛清靜,不理他,姜老太太不耐煩,也不理他,還不許他拉着姜珏。
“阿珏好容易歇歇,你可不許去煩他!”姜老太太嚴厲道,“他是不敢反駁你,我知道了卻饒不了你!”
姜老爺賠笑道:“娘您看,阿珏從前忙着念書,中間出去了幾年,回來又忙着在衙門裏辦事,他那幾個兄弟平時裏同他也見不上幾面,親兄弟,倒生疏了,讓人知道了也不好聽不是,我就是想借這個機會,讓他們親近親近。”
“哦,你還想着讓阿珏和他們親近?”姜老太太冷笑道,“我和你爹掙下這個家業,都傳到了你手裏,你呢?咱們不提阿琪,阿琪那是應得的。就說那兩個,啊,阿瑜還罷了,好歹他娘教的他知道什麽叫禮節,他也一直老實的讀書,不曾惹事。”
“可你看看姜瑾,如今都成什麽樣子了!我看吶,再讀幾年書,他都要不如阿琪了!”姜老太太道,“這都是誰教出來的?還不是你非得要的那個衛氏!”
姜老爺有些讪讪:“我說過她多次,她非得不聽,我也沒法子了。”
姜老太太道:“你媳婦說姜瑾年紀也不小了,該搬出來自己住了,衛氏不肯,還又哭又鬧的,我讓你去說,怎麽就沒有後文了呢?”
姜老爺吶吶。
都是他的兒子,他當然也想看到姜瑾出息,看衛姨娘天天的折騰姜瑾,他這個當爹的當然也想姜瑾離了他娘,興許能好點,可他才提了個話頭,衛姨娘就哭天搶地的,嚷嚷着姜瑾要搬出去她就不活了。
姜老爺能怎麽辦?總不能真讓衛姨娘死,于是讓姜瑾搬離他娘的事只好擱下了。
姜老太太搖搖頭:“你這個姨娘啊,倒知道怎麽拿捏你。”
姜老爺最受不了女人一哭二鬧三上吊這些小把戲,衛姨娘就愛用這些對付他。
姜老爺道:“回頭,我讓阿清去再跟她說說。”
“說什麽?”姜老太太沒好氣道,“是說正妻欺壓妾室,還是說嫡母謀害庶子啊?”
姜老爺立即不敢多話了。
前些年還好,衛姨娘尚且有些畏懼,總是不敢惹林氏的,這兩年姜瑾不争氣,姜琪又漸漸大了,顯出幾分聰明來,衛姨娘更覺得如臨大敵,偶爾也敢在林氏跟前嗆聲了。
林氏向來是不搭理她的,只由着她鬧,衛姨娘私底下便拿自己的妾室身份說話,明裏暗裏指摘林氏這個正妻容不下小妾庶子。
這話姜家從主子到下人都是沒人信的,林氏的為人是有目共睹的,但傳到人耳朵裏聽了沒得讓人惡心。
姜老爺唯唯道:“娘歇着,我……”
“你也該拿出你當爹的派頭,管管姜瑾了。”姜老太太道,“不管怎麽說,他都是姜家子孫,他不成器,将來還不是麻煩阿珏,阿珏是長兄,往後這一家子都得落在他肩上,你這個做爹的,總不能給兒子留下一堆爛攤子吧?我跟你爹是這麽對你的嗎?”
姜老爺擦擦頭上的汗,應道:“娘放心,我回去就管。”
姜老太太又道:“你也別想着刻意讓阿珏和他這幾個兄弟親近了,都在這個家裏住着,你看看阿懷,也沒見阿清拉着他去找阿珏,這些年了,他倆不親近?”
“你想的倒好,兄弟之間該多親近,往後到底是他們兄弟相扶持的,可有誰願意跟阿珏親近?他們是沒腿麽,不知道往阿珏院裏去?”姜老太太道,“你這麽特意的把他們攆在一起,阿珏是長兄,一個個的還得顧着他們,哪個出點岔子,又是他的不是。不說別人,姜瑾掉一根頭發,我看衛氏都要賴到阿珏身上。”
姜老爺真沒想過這些,他只覺得都是他的孩子,自然該是最親近的兄弟。然而姨娘們各有各的打算,孩子們各有各的心思,還真不是他能控制的。
他窘迫道:“是兒子想的不周全了……孫輩的事還要勞動娘費心,日後我一定好好管教他們。”
姜老太太擺擺手,道:“你有心便好。”
她是對兒子在家事上的能力不抱希望了。
姜珏都換好出門的衣裳了,誰知道沒一會兒就有丫鬟來說老爺說不出去了,老太爺和老太太都不願意出門,他們做小輩的自然該在家裏孝敬老太爺、老太太。
傳話的人走了,姜珏想了想,往後院姜老太太那裏去了。
姜老太太就知道他會來,讓丫鬟給他倒了茶,笑呵呵道:“你操什麽心?你爹的兒子,讓他愁去!”
姜珏笑道:“我也不想操心,但我到底是大哥,躲不過去。”一頓,“我聽阿懷說,祖母和太太的意思都是想讓姜瑾搬出來,只是為着衛姨娘不願意,這事就一直拖着了。”
“可不是。”姜老太太厭煩道,“你是沒見過衛氏那胡攪蠻纏的樣子……”
衛姨娘是姜珏老子的姨娘,姜珏不好多說什麽,一笑,道:“姜瑜比姜瑾還大兩歲呢,他也該搬出來了。”
姜瑜和他娘都是老實性子,除了前幾年被衛姨娘挑唆過兩回,被姜老太太訓斥過後便再也不敢生事了,況且姜瑜書讀的也不錯,家裏便沒人想起來姜瑜也是十五歲的半大小子了,的确不該跟着親娘一起住了。
姜老太太道:“依我看,不只是姜瑜姜瑾,姜琳也不小了,也該出來住了,趕着今年秋闱給她尋個人家,來年她也該出嫁了,離了她娘,她也改改性子,否則将來不定把她婆家鬧成什麽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