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第 45 章
仁元十四年秋,南疆賊子潛入大延軍營劫走月華公主,兩國百年合約一夕崩裂,皇帝震怒,意欲揮兵南下,劍指南疆。
這日朝堂之上,皇帝方出言要攻打南疆,李相為首的文官便跪了一地,山呼“皇上三思”。
李相微微擡頭,不卑不亢的望着上方皇帝,一臉不贊同的說道:“南疆百萬大山,易守難攻,又是窮山惡水,毒蟲遍布之地,攻打南疆得不償失,還請皇上三思啊!”
自蜀王被貶為庶民以後,李相一脈不複之前的趾高氣昂,還被齊王一派揪住不少錯處,打壓了許多門生。
後宮李貴妃連日往皇帝寝宮送補湯,想要求得恩典将趙承霖召回身邊無果,如今已經歇了心思,将自己鎖在宮門內,深居簡出不問世事。
李相連遭打擊,面上老态盡顯,如今雖還撐着兩朝元老的面子,領頭反駁皇帝的意見,向皇帝進言,但總歸是沒了之前的底氣。
果不其然,皇帝聽了他的進言面色一沉,冷冷的喝問道:“李愛卿的意思,便任由南疆踩在我大延的頭上肆意嘲笑,打擊我軍士氣不成?”
“這……”李相臉色有些難看,臉上的老人斑印在他幹癟的臉上,越發顯得面目可憎。
要是以往,皇帝就算是不滿他的舉動,頂多是讓那姓曹的匹夫出來對陣,何曾這麽直接的駁斥過他?若是他外孫還在朝中,皇帝如何會這麽不給他面子?
李相的臉色一會兒紅一會兒綠,走馬燈似的精彩。底下官員見他吃癟,趕緊把自己發言的勢頭捂住了,縮着腦袋當自己是個擺設。
武将那邊瞧了會兒熱鬧,鎮國将軍捋了捋胡子,站出來說道:“皇上所言極是,南疆蠻子欺人太甚,簡直是将咱們大延的臉面踩在腳底下磋磨,這仗必須打!”
武将大多是激進派,而且他們急于掙軍功升一升自己的軍銜,此時皇帝要攻打南疆,他們是再贊成不過。于是鎮國将軍此言一出,便得到大部分武将的支持。
“欺人太甚!”
“打得他們娘都不認識,看他們還敢不敢口出狂言!”
朝堂上的言論一邊倒,讨伐南疆之戰勢在必行,只是在派誰挂帥出征的事兒上,武将們一反之前的齊心協力,紛紛出列搶奪名額。
Advertisement
鎮國将軍捏着自個兒花白的胡須,眯了眯眼睛一副當仁不讓的樣子,卻是将自己兒子推了出來:“我兒年已弱冠,合該是建功立業的時候,這副将的位置我便替他要了,諸位可別和老夫搶。”
周圍武将心中暗啐了一聲,京中誰不知道這老匹夫搶了自己兒子的美妾,家中雞飛狗跳的,時時防着兒子和小妾私通。這事兒還被編成了歌謠,連三四歲的市井小兒都在傳唱。
鎮國将軍的兒子足有七八個,只怕他說這話不是為了讓自己兒子去賺軍功,而是想着将他和自己的美妾分開,最好死在外頭吧!
“鎮國将軍此言差矣,貴府公子年紀尚幼,又未曾上過戰場,如何能擔得副将的重任?此次出征意在一舉将南疆打散,還是得派些經驗老道的老将去。”
“是這個理兒。”
皇帝高深莫測的瞧着底下武将吵成一團,往跟前一瞧,卻見到趙承睿與曹老将軍兩個杵在隊列前頭,俱都是一副眼觀鼻鼻觀心的鎮定模樣。
他可不想看他們倆置身事外,便出言問道:“老三,依你看,這次出征派誰去為好?”
武将們聞言,頓時将目光都轉到齊王身上,心道皇帝該不會想把這軍功送給自己的兒子?
趙承睿面色不變,淡淡說道:“兒臣對用兵遣将之事不甚清楚。不過諸位将軍所言甚是,出征還是得派些老将才能震懾住底下軍隊。”
直接将這差事從自己腦袋上捋了下去。
皇帝雖不滿他這和稀泥的态度,卻也知道自己這兒子的脾性,不在他職責範圍內的東西,就是打他一頓也套不出什麽話來。
皇帝是想禦駕親征的,畢竟南疆的王室死傷慘重,一時半會兒緩不過來,等入了冬,毒蟲也開始蟄伏,此時攻打幾乎占盡天時地利人和,他再也按捺不住自己開疆拓土的野心了。
又聽朝臣争論了一陣兒,皇帝到底是沒有表态,一揮手說道:“此事容後再議,今日便到這兒吧。”
大臣們摸不清皇帝的意圖,只好躬身恭送皇帝離開。
散了朝,趙承睿還未踏出大殿,便有小太監從後邊追上來,滿臉堆笑的說道:“齊王殿下請留步,皇上請您到禦書房一敘。”
趙承睿腳下一頓,說道:“有勞小公公帶路。可知道父皇找本王何事?”
小太監弓着身子,一邊領着趙承睿往禦書房走,一邊小聲而快速的說道:“二皇子在皇陵自盡,李貴妃鬧到禦前,加之南疆戰事将起,皇上近日用飯都少了三成。”
趙承睿了然,之後一路二人都沒有再交談,小太監将他送到禦書房門口,內侍總管便出來領他進去。
“父皇。”趙承睿行了禮,問道:“不知父皇喚兒臣所為何事?”
皇帝剛剛擺脫李貴妃的糾纏,捏着眉心有些疲憊,見趙承睿過來,招了招手把他叫到身邊,指着桌上大延版圖說道:“你可還記得,大延的國境是何時變成這般大小的?”
趙承睿望着版圖,面上平靜無波,據實回答道:“大約是曾祖父在位之時。”
“不錯。”皇帝颔首道,手指往下一滑,停在南疆所在的區域,點了點,“隆成皇帝在時,便打算将南疆納入大延版圖,卻幾次功敗垂成,一直到駕崩之時也未曾如願。如今南疆內戰,是我等完成先祖夙願的大好時機。南疆始終是橫亘在朕心中的一根刺,此次出征,朕不僅要将南疆打散,還要将這一片大山納入版圖,以揚我大延國威!”
說罷,皇帝轉身瞧着趙承睿,見他一副沉靜無波的樣子,心中滿意,開口問道:“你覺得誰能擔負起這般重任?”
趙承睿垂眸,有些為難的蹙眉說道:“兒臣心中倒是有一上佳人選,只是事關大延興盛,兒臣不敢胡言。”
皇帝心中似有預感,眸光一亮,急聲道:“你且說說看,朕恕你無罪。”
趙承睿嘴角微不可查的撇了撇,面上有些不自在的瞧了眼皇帝,拱手道:“兒臣鬥膽,認為父皇才是此次領軍出征的不二人選。”
皇帝眼中光芒大亮,心中有些興奮,語氣卻是高深莫測,沉聲問道:“哦?為何?”
趙承睿抿了抿嘴唇,心道父皇明明自己想去的不得了,卻偏要找他來拍這番馬屁,着實虛僞。
他心中膩味得緊,卻不得不繼續說道:“父皇禦駕親征,以萬乘之重,馭百萬之師,自然軍心踴躍,争效死功。如此一來,攻則必勝、戰則必克,南疆一戰必定不費吹灰之力便可成功。”
皇帝聞言,面露贊許之色,又問道:“可若是朕親自挂帥出征,京中諸多事物,又該如何處置?”
趙承睿想了想,試探性的說道:“不若令曹老将軍和李相、內閣大學士三人共同監政,互相牽制、互相輔佐,想必可以為父皇解憂。”
他這麽說是有自己的考量的。李相和曹老将軍分別為文臣武将之首,再加一個中立派的古板老頭兒內閣大學士,三人無論從威望和勢力上都足夠成為監政大臣。
然而李相的女兒李貴妃與人私通,還讓皇帝養大了不屬于自己的兒子,這簡直是奇恥大辱。就趙承霖死在皇陵一事,他幾乎可以肯定這是皇帝下的手。孽種死了,剩下的李貴妃和李家自然也要着手處理。
所以皇帝絕對不會同意他的提議,更大的可能是另立太子,代為監國。
皇帝望着趙承睿的眼神越發滿意。
李貴妃私通的事情是皇帝無意中發現的,本還在苦惱如何處置這賤婦和孽種,正巧趙承睿入宮為太子求情,請他放過太子和周側妃這對有情人,太子願放棄儲君之位,只為與周側妃相守。
皇帝靈光一閃,覺得借此機會不但可以将孽種除去,還能夠把觊觎他皇位的兒子名正言順的丢出去,實乃天賜良機,于是太子假死嫁禍蜀王的事情就這麽順理成章的發生了。
而由于趙承睿平素行事低調,又不貪功冒進,年齡上看也不會對他的皇位造成很大威脅,于是皇帝對待這個皇三子的态度也柔和了不少。
如今一瞧,他這麽多兒子裏頭就數齊王能夠與他心意相通,又不曾觊觎他的皇位,簡直是太子的不二人選!
皇帝越瞧趙承睿,眼中神色便越溫和,最後點了點頭道:“此事朕再思量一二。說起來皇後跟朕念叨,說是有些時日未曾見到兩個孫兒,甚是想念。下回記得帶齊王妃和兩個孩子進宮,看望看望你母後。”
趙承睿眼中閃過一絲幽光,拱手道:“謝父皇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