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有仍

第13章、有仍

第13章、有仍

寒氏派來的人在十日後終是來到了莘宮。玳是女君,原便不必參與這樣的事,更何況對方還是寒姬。不過婦溫倒是打探了不少的消息回來。

“那寒氏本已經讓虞後與任姬壓得擡不起頭了,這寒使一到,她立時便抖了起來。又是哭訴,又是癡纏,哄得吾王去她那裏好多次。有寒使在,吾王也不得不支應她一二。真真寒氏這幫子逆臣賊子,老天到底什麽時候才收拾得了他們?”

婦溫氣得不輕,玳也不悅。

然,讓她不悅的卻并不是寒氏做了什麽,讓她不悅的是:“婦溫竟稱寒氏為逆臣賊子?”

叢在旁聽得,立時便跪了下去:“君主,奴沒有。”

他沒有,那就是:“汝母确實與康相近了?”

這個……叢之前并未留意過這樣的事,但若是仔細想來的話,阿母平素的日子确實過得适意。按理來講,她作為君主乳母,如今主管着東儀宮所有仆婦,日子也過得并不會差。君主在錢財上素來松散,王上賞賜的那些東西更是成堆成谷的放在那裏,阿母便是混幾件也不會有人知道,再加上其它仆婦的孝敬,阿母的手頭寬松其實并不能作為佐證。

然:“奴會查明的,君主給奴一些時間,奴定當查個明白。”

“那,若是查明白了呢?”

叢身上一緊,伏得更低,想了少許,眯緊了眼:“奴會讓她病休回家休養。”

玳憋了半天的氣總算舒了出來。然:“這不是個好主意。”

叢伏在地上又仔細想想,大概懂了:“君主的意思是,不如将她放在身邊且看着。畢竟……”叢斟酌了一下用詞後才慢慢講出:“夏康的眼線在莘宮怕是不少,便是少了眼前這個,也指不定還有更謹慎的。既是如此,不妨便不要驚動他,不讓他知道君主發現了他的窺視。這樣,或可更有利。”

玳這才笑了出來:“你最近很有長進了。”

叢卻臉上發熱,伏得更低:“君主取笑,此事奴該當第一個發現才是。”

Advertisement

玳擺擺衣袖,撫摸着上面的花飾。她不愛濃烈的顏色,衣飾一向以素色輕薄為主。然,婦溫卻總會挑那些看着素雅,卻上頭織紋暗繡的名貴衣料為她裁衣。她能被夏康所誘,自然便是因為知曉了夏康的身份。婦溫心裏在盼着些什麽,玳自然猜得到:“汝母,她希望我有朝一日,可為有夏的王後,所以這才被夏王所誘。”

叢亦知這一點,所以他才更憂心:“夏康若再往這裏多跑幾次,宮裏上下的這些人怕都會生了這樣的想法來。”畢竟服侍一國君主,哪裏有服侍有夏的王後來得風光。

“人心是世上最難把握的東西!每個人都會有自己想要的東西。而你為何能讓別人為你所用?自是因為你給他們別人給不了的東西。”

叢受教,但:“奴想不出要如何反擊,才能讓身邊的這些人不聽夏康,反聽君主的!”

這是他困惑又不及的地方,可話才從口中出,卻明白了,趕緊伏地:“奴會精心,管住這些人的。”

“很好!叢,一個匠人再能幹也只會是別人手中的工具,救不了自己,更救不了別人。但若是可以披上一個匠人的皮,那麽……”

“別人只會覺得奴是個蠢材。卻不知,蠢材,也會咬人的。”

*

一月後,康又來了。

與上回的空手不同,這次,他帶是帶着東西來的。

玳在打開之前,她還是猜測了一二。只是打開之後,她還是意外了:“這是斟鄩部的鑄箭之術吧?”原想着,康會拿有仍的礦冶之術來換,不想這人竟是用斟鄩的東西?

康輕笑:“難道不對嗎?這些年,是我欠了舅父的情份。如今要補償舅父,自要拿本部的東西來換。難不成,我去拿了舅父的東西,來換你的本事再去幫舅父?那我成什麽了?”

這道理說得通!而且從長遠來看,有莘無礦,便是鑄箭,也少不得要從有仍買礦。這樣一來,有仍便會再賺一筆。至于有了強弓利箭,也能鎮震南部的有虞和中土的寒氏,若哪一日真的起兵,也能幫上康更多的忙。

思量來去,玳只能說:“你這次的法子想了極好。瞧你臉色,想必父王那裏也允了?”

康興然而笑:“自然。不過莘王這會子在招待寒使,不便與我多談。便讓我來與你商量起程之事。”

“這有什麽可商量的?我随時可起程。”

“那好,我們明日就出發。”

*

“君主,要不,奴陪您一起去吧!”

雖說君主此去身邊也是帶了莘宮的侍衛與仆婦的,可叢還是不放心:“奴跟着君主,君主若有事,也好有個正經辦事的。”

玳笑着看他:“正經辦事的?你能辦什麽?打架你行嗎?就算你勇武無雙,我既到了有仍的地盤,你便有萬夫不擋之勇,也是無用。”

叢知道,可是:“奴不放心。那個夏康……”叢不知他感覺對不對,他總覺得夏康看君主的眼神過于亮了些。

玳卻斂下了眉:“你若只想到這裏,便是個廢物。”

叢忙收心,細想之下,懂了:“奴若随君主去仍地,仍王自是不敢輕易打擾君主的,可奴只是一介宮奴,便是讓奴發生些什麽意外,想來王上便是知曉仍王打了什麽主意,也不便為了一個宮奴與仍王翻臉的。所以,奴還是留在莘宮更安全些。至于君主……君主還是要萬事小心才好。”

“再往下想。”

“再往下想?”叢咬緊唇,終是想到一處:“仍王子綸今年二十有一了,莫非,夏康打了這樣的主意,想讓君主嫁于仍綸?”

東郡諸部中,有虞國力最強,所以夏王得娶虞君主。有莘雖與有虞結親,但王上是不打算讓虞後誕嗣的,這門姻親便成了個門面。而夏王若要起勢,便要讓有虞有仍有莘更加牢固的捆在一起。這般想下來的話,讓仍綸娶君主,就是最利便的事了。對于仍綸,叢擰眉:“外面對這位仍王子的評價倒不錯,說他形容俊秀,談吐文雅,善思謀有遠慮,是諸部中難得的驕子。”

“那叢覺得,此門婚事可行?”

叢心中反感,卻還是不得不咬下唇尖思謀這樁婚事的利弊:“看着仿佛是好事。但更多的則是為夏康好。咱們有莘如今尚無嫡王子,若君主嫁去了有仍,有莘只有一個王子是仍姬所生,雖是庶出,卻是唯一的。這樣一來的話,仍王是歡喜了。虞王會要不高興。咱們王上的話……”想起多年前的事,叢眉頭擰得更緊:“王上怕會從中做些什麽。但終歸只是小計。不管這個王子是仍姬所出還是虞後所誕,有莘都難免成為他們二族的盤中餐。所以,這樁婚事,不可。”

*

康來時已是二月,仍地便是偏北,三月末也要将春種灑下了,可今年的天爺卻是自過冬後便沒有再下一滴水,所以為保今年收成,康在往仍地的車上,便将仍圖拿出來與玳商議,仍地有哪些河水?何處可借水?何處田多水少之類的細事。玳看得仔細,可同時也暗暗心驚。

以往她與子寒也商讨過這些,子寒的眼界已是難得的好,可康的眼力卻是比子寒更高。他似是早有所備,不但将在哪裏建車,哪裏蓄水等事均打個腹稿,甚至提前便讓匠人将所用之物備好。只等莘玳帶着軸環過去安裝,水車便可使用了。

玳自是備了軸環的,數量比康圖預計的多一些。一是因為她确實不曾看過這般仔細的仍圖,莘宮中的仍圖雖也将仍地山川水勢畫得十分細致,但再細微處卻是不及的。所以導致玳在估量上出了差錯。而康,似乎猜到了這一點,便隐隐的有挑釁的目光掃來。這讓玳十分不悅,但她并不打算與此人硬扛,他說什麽就是什麽,他要幾個軸環,給他便是。

這樣宛若一拳打在絲絮上的感覺,讓康意外的同時,更添興味。

一個會咆哮會翻臉的對手不足為懼,但一個不愛咬人的對手,就不那麽好玩了。

所以,在完成治水之事回到仍都後,康給仍王出了一個主意。

于是仍王便在給莘玳慶宮的宴上對康講:“我也不知莘君喜歡些什麽,不如你帶她去庫裏,憑她愛什麽,只管挑便是。”

康對此甚笑,領玳去庫的路上便戲谑講:“舅父的庫裏可是有不少好東西的。呆會兒可要我幫你挑選幾樣他最心愛的?”

玳失笑:“我有莘又不是窮得過不下去了,哪裏便慘到要我來有仍打秋豐了?”

康瞪她:“舅父這是好意。再說了,你是君主,難不成還真要舅父來賞你些金銀?更不成體統了。虧的你是個小姑,由你來他庫裏挑些自己喜歡的,我倒覺得好。”

細思一下,倒也是這個理。不過話說回來,這仍王私庫裏的寶貝确實不少,兒拳大的明珠,沉甸甸的金冠,還有盤子那般大的玉璧……玳一樣一樣看得都甚是有趣,但再有趣也不過拿起來多看幾眼便罷了。便象适才她說過了,她也是一國的君主,哪裏會真缺了這些東西?

康笑着跟在後面,看她挑選。而這小姑也果真象是個正經挑揀的,挑了一下晌,終于挑了三樣她喜歡的。

“第一件是把匕首,便是吾王昔年極愛的那只短刀,刃身鋒利無雙,裝飾也華麗精巧。”

“第二件是前年吾王自有涼得來的白虎皮。莘君主似乎極愛那皮,一眼便瞧上了。抱着揉捏了好久,最後才交給宮人帶走的。”

“至于第三件……”報事的宮令有些擰眉:“那是一件不起眼的東西,臣都忘了是何時收進來的。是一只墨玉的斑指,上面都有許多痕跡了,既不名貴,也無來處。但莘君似乎頗玩味,拿着玩了許久,放下兩次,可最後還是收起來了。”

宮令報完,仍王便擺手讓他下去了。待左右再無三人後,仍王這才與康講:“這個莘君玳是個不馴的性子。你看她挑的這三樣東西,一樣是利刃,一樣是虎皮,一樣是斑指,件件肅殺。這樣的女子怕是不宜放在家裏的。”

言下之意便是對之前康提過的聯姻之事,不同意了。雖說與有莘聯姻,會有不少好處。但在仍王看來,虞後既占着名位,虞王便不會輕易松掉有莘這塊肥肉。在康的大願達成之前,仍王覺得還是不宜惹虞王不快為好。

對于這點,康也明白,所以:“舅父不喜便不喜吧,後來我也想過了,以綸的性情怕是與莘玳也不相得。”

仍王自然清楚自家兒子的性情:“綸的性子過于有自主了,兩個性子強硬的人過不到一塊兒去。你若真想給莘玳找個好歸處,我倒覺得你那堂弟不錯。”

康有些意外:“堂弟?舅父指的是哪個?”

仍王好笑看他:“還能是哪個?大的有勇無謀,小的卻智能雙全。你若把那個小的配給莘君玳,你便不怕斟鄩起了內亂?”

康倒不怕斟鄩這個時候給他出夭蛾子,至于将來,亂些未必不好。然,大的那個……擰擰眉:“玳怕是看不上勇。”

仍王挑眉:“看不上?”

康輕笑:“舅父與她相處不多,這個玳啊……”康興味回思一陣,終是想出了個詞來配她:“她看似冷清,其實與莘王一般桀骜不馴。這樣的女子,還是找個脾氣溫和的文人相配來得好一些。”

康想得不錯,仍王今天雖只在席間才見莘玳,卻也覺得此女子不大順眼。可:“左右配得上她身份的文人,哪裏還有?”

綸不合适,斟鄩部的二子也不合适,有虞的那個壓根不宜讓他們和有莘再聯姻了,便是虞王想,莘王也不會同意。至于其他部……有鬲的兒子太小,有涼倒有三位王子都年齡适宜,然,那三個全是武夫。至于有易那裏,也是王子太小。劃拉一圈下來,竟是北境諸侯部中,再尋不出一個康口中所謂的溫文之人,可堪與莘玳相配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