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第34章

蓉城的第二天,天空沒有繼續下雨也沒有放晴,而是帶着盆地特有的天氣特征,雲層蔽日高溫悶熱。

倆人在酒店吃過早餐,退了房,跑去林中門口。這所超級中學大門關着,已經不讓外人随意出入。門口兩側有不少文具店,有些因為假期緣故,比平時晚開門營業兩小時。萬幸,街道拐角處的文具體育用品兼教輔書店已經開門了。

他們最後提了一袋子筆記本和教輔材料出來。文箬剛才沒攔住以秋風掃落葉姿勢買教輔材料的李牧,“李牧,你一定上當受騙了。林中真正的教輔材料怎麽會在林中門口賣呢?你們學校老師的教案和模拟試卷有在書店公開印刷販賣的嗎?”

李牧不介意自爆短處,“我的學校是墊底的六小強。小強之上有四大強,大強之上有大小王。所以我們學校的教輔資料根本沒市場。”

文箬現身說法,“我們學校和一中是江城的大小王。市面上打着我們學校的教輔資料都是假的。”

李牧當然知道這些。文笠一早在微信裏敲他,叮囑他讓文箬偶爾做些練習題,以免九月份進考場手生。至于暑期集訓班第三周和第四周的模拟試卷,文笠已經領了,今天會快遞寄出。李牧知道自己理虧。這次是他帶文箬翹的課,所以他盡量耐心地說,“好啦。你如果不用的話,到了小城可以送給縣中的高中生。”

文箬皺着眉,問,“等等。這一堆是給我買的?”

“嗯。全是競賽資料,我也用不上。”

“縣中的同學們有準備競賽的嗎?”

“萬一呢。”

小城在蓉城西南七八十公裏的盆地邊緣,從省城出發的高鐵半個小時到達。在車站乘坐出租車去老城區,司機很健談,用帶着濃重地方口音的普通話推介小城。

李牧做過一些功課,又向司機詢問,“師傅,這裏有幾所高中呢?”

師傅說:“原來有三所,二中和三中合并,現在只有兩所啦。這裏是小城市,師資水平不行。但凡有點錢、有點門路的都把孩子送省城念書啦。沒錢沒門路但學習好的,也被省城的中學掐尖掐走啦。”

“兩所中學都在老城區嗎?”

“搬新城區啦。市政府搬到新區後,老城沒啥人。老一中先改成職專,後來職專也不辦了,老一中荒廢着呢。你們要去的地方,離老一中很近的,不到一公裏的距離。”

Advertisement

目的地到了。狹窄的老街和小樓被有些年頭的香樟樹和榆樹擋得嚴嚴實實。這裏不算嚴格意義的小區,只有三棟獨立的青磚小樓。靠近馬路的那棟大門緊鎖,門前雜草叢生,似乎是多年沒有人居住。

緊挨着它的第二棟大門是現代化的電子門鎖,現代化的設施與小樓厚重的歷史格格不入。

最裏面的那家有住戶,門前的花盆裏種着香菜、小蔥和辣椒。大門暫時緊閉,看不出有沒有人在家。

李牧低頭又看了一眼手機信息,與第二棟小樓外的門牌核對一致,走上前按下了密碼鎖。

小樓很小,空間很局促,屋裏重裝過,時間應該也不長。一樓是廚房、洗手間和客廳,客廳除了擺放茶幾和沙發外,有個大書櫃。書櫃裏動蕩的,除了一個地球儀。他打開水龍頭,可以出水,說明水閘沒關。電閘倒是關了總閘,電箱盒子很醒目。他推上總開關,室內亮堂了一些。

他上了二樓,一東一西兩個房間,中間是個小廳,左右分別擺放兩把竹椅。房間的裝修也泾渭分明,冷色調和暖色調,其中一個明顯是給小姑娘準備的房間,因為懸挂的蚊帳帶着粉色蕾絲邊。兩個房間的衣櫃各有真空袋,裏面是枕頭被褥之類的。

房子能住,也僅限于能夏天居住。

李牧跟窗戶邊的文箬說,“打開窗戶透透氣。這裏有陣子沒住人了。”

雖然随着小城城市中心的轉移,老城和老街破敗,臨近中午這裏異常安靜。然而,文箬從出租車上下來後心底便升起了異樣的感受,尤其是站在榆樹下看到第一棟小樓的時候。那裏比老街還要破敗。每一寸磚瓦,門框和窗棱的斑駁都散發着二十年沒住過人的氣息。直覺告訴她,那裏是奶奶和爸爸曾經居住的老家。

文箬跟着李牧進屋,看着他擰開水龍頭,打開開關和電閘。他在一樓檢查了一圈水電燃氣後,松了一口氣。緊接着,他上了二樓,二樓房間布局簡單,低頭檢查床墊是否發黴,做完所有的基礎檢查後,才放松下來。

李牧先前騙她說,小城市酒店的衛生條件不好,他不太放心,所以在網上找了民宿。顯然,他做了功課,碰巧找到了老家的鄰居。

文箬覺得好笑,試探問他,“感覺這小樓裝修後沒住過人。你從哪兒找的房源?”

乖寶其實不乖,模糊了答案,轉移了話題。“網上。家具和設施都是新的。雖然簡單,不過現在是夏天,湊合着可以住幾天。我們下午可以買兩個涼席。你房間的空調可以用,我房間是吊扇,跟清水村一樣。”

文箬看着他,又問了一遍,“從哪兒找的房子?這房子誰的?”

李牧低頭,“我現在也不知道。”

“嗯?”

“好吧,地址和密碼是覃叔給的。我先前以為這是你爸家。不過,如果沒猜錯的話,隔壁才是。這個難道是你親戚家?”

文箬沒再吭聲。

李牧擰開風扇,建議說,“要不你把你爸從黑名單中放出來,問問他?”

“不放。不問。”

“住這兒嗎?”

“當然住。”

既然決定要住這裏,屋裏需要采購一些基本生活用品以及解決午飯。午間悶熱,倆人從老街走到主路,随意找家小店填飽肚子。

“牧牧呀…”文箬仰頭看着貼在牆上的菜單,動着小心思。李牧見她的視線一直停留在菜單的左下角,便知道她想幹嘛。

“牧牧呀,臨江鳝絲、紅燒鳝段、椒鹽鳝骨……名字聽起來就很誘人。吃全鳝宴吧。”文箬扯着他的袖子。

“免談。”他又擡眼看眼菜單,說,“可以要一份鳝絲芽菜面,你想吃面的話。”

“算了。天太熱,我想吃涼的。”文箬放棄了幫李牧脫敏的念頭。

文箬要了一小份涼粉,小聲點評說比林奶奶做的差遠了。午飯吃得不盡興,他們去附近超市買了一些零食和飲料。

回家準備開門的時候,最裏面的小樓走出一男生,看起來跟他們差不多大。那男生見他倆提着塑料袋子,愣了一下,忽地轉身回屋關門。文箬和李牧看了彼此一眼,一臉莫名。

“咱倆不吓人呀,還是那人怯生?”

“不知道。晚些時候出門買西瓜,到時候和鄰居一起分瓜吃。同齡人或者老年人應該好打交道。”李牧想了想,決定照搬清水村的經驗。

“傍晚再說。這裏的夏天比江城還難受。悶熱,潮濕,不透氣,沒有一丁點風……真不知道空調普及之前大家是怎麽過夏的。我爸估計是受夠了這裏的濕熱,才跑去極地的吧。”

因為天熱,倆人在客廳吹了一下午空調。

文箬在上大學群裏艾特群主覃延,詢問小樓主人與鄰裏有沒有什麽糾紛,他們住這裏安全嗎?

當然,一直沒有收到回複。

傍晚的老街反而比白天熱鬧,路上三三兩兩溜達的人多了起來。老街上出現兩個年輕的生面孔,對于街坊來說是新鮮事兒。上年紀的阿婆和阿公們低頭用方言咬耳朵,李牧和文箬聽不懂,但也知道他們是讨論自己。

一來一回文箬受夠了行人的注目禮,咚咚咚敲響了隔壁鄰居家的鐵門。

“有事?”門開了,先前那個同齡男生,說的是普通話。

“來我們院子吃西瓜。”說完轉身走了。

還好,男生跟了過來。李牧把茶幾和樓上的竹椅搬了出來,三個同齡人圍在一起吃西瓜。男生叫王柯,和爸媽吵架,跑來外公外婆家躲幾天清淨。

文箬負責提問,“你外公外婆不在家?”

王柯狼吞虎咽着說:“嗯,他們去舅舅家幫忙帶我小表弟和小表妹了,過幾天回來。”

文箬又遞給他一塊西瓜,接着問:“你中午看到我們,躲什麽?”

王柯自己一人三餐靠方便面湊合,啃西瓜倒是啃得歡實。尤其是文箬笑呵呵地提問,他呆了呆,趕忙解釋說,“外婆說這棟樓的房主抛妻棄子,在外面和小三生了娃,不是好人。我一開始以為你們是小三的孩子呢。”

“啥?”李牧和文箬都愣住,彼此交換了個莫名其妙的眼神。

文箬趁機打聽,“我們從網上租的民宿。你給我們講講這兩棟小樓都有些什麽故事呗?”

“你們真不認識戶主?”

“不認識。”文箬笑着搖頭,“我跟我弟弟這會兒害怕着呢。你看,大晚上這樹的影子和黑咕隆咚的小樓重疊,還有蛐蛐在尖叫,陰沉沉鬼森森的。我倆都後悔來這兒了。”

李牧聽到弟弟的時候,擡眼看了她一眼,見她編故事編得有模有樣的,不愧是常年請假鍛煉出來的。

王柯同學還是社會經驗不足,聽到鬼森森,立馬有了共鳴。“是吧,你們來了還好點。前幾天,我一個人住,吓得三天沒開過門。”

文箬挑起眉毛看着他,緊緊咬住故事不放松,“所以,關于倆小樓,有啥可以分享的故事嗎?”

王柯當然不知道對面倆人在想些什麽,一股腦兒全說了。

“最外面那棟小樓,以前住着一位奶奶,我沒見過。那位奶奶去世之後,她兒子也出了國。對啦,她兒子是超級學霸。不過,據我小舅舅說,那位學霸混得不怎麽樣,估計是高分低能的主兒。反正,小樓從我記事起就沒住過人,一直荒廢着。”

“你們租的小樓以前是我姥爺同事家的。原來的阿爺和阿奶在幾年前賣了小樓,搬去蓉城跟兒子住了。小樓的新主人買了之後又荒廢了幾年,這一片都快成鬼城了。去年冬天,新主人帶着裝修隊來,叮叮咣咣敲了兩個月。春節的時候,我外婆跟外公閑聊說,那人早些年在蓉城進修後去山城的三甲醫院做外科醫生。渣男在外面找小三生兒子。據說這小樓裝修就是給外頭的兒子和孫女住的。”說到這兒,王柯不由一陣子心虛。

文箬聽明白了,哼哼一聲,“所以你一開始認為我倆是父女?”

王柯摸了摸鼻尖,“那會兒你弟弟在輸密碼。他身高是高個。你站在他身後,是矮子。所以,誤會了嘛!”

文箬假裝生氣,硬梆梆地說,“西瓜沒了。拜拜!”

王柯極力解釋,“別呀。我那會兒打游戲久了,出來歇歇眼睛,誰知道鬧烏龍。對不住,對不起,實在抱歉。”

李牧把西瓜往王柯面前推了推,接着打聽,“好了,誤會解除。王柯給我們講講那位出國的學霸呗,大家都怎麽傳他的。”

王柯搶了一塊西瓜,一邊啃,一邊說,“他競賽保送去了燕大。畢業後好像去了某個亞非拉國家,不知道在那裏搞基建,還是搞詐騙的。那人回來過幾次,每次都很落魄地背着個大背包,連像樣的拉杆箱都沒有。我能理解我舅舅,他念書那會兒,估計老師們沒少念叨學霸的故事。後來,一中的老師們知道自己引以為傲的學生落魄了,并且一直落魄着,便不再提他了。”

李牧确認道,“你是一中的?”

王柯渾然不覺,“馬上高二。”

文箬眼睛一亮,李牧立馬猜到她要幹嘛,不過他先截了她的話,問王柯,“明天可以帶我們參觀一下老一中和新一中嗎?”

大半個西瓜被王柯吃掉了。

先前的教輔材料也被文箬強行贈送給了王柯。雖然王柯一再表示自己成績一般般,是縣中的學渣,用不上這些書。

為了致歉和道謝,小城東道主王柯表示自己明天可以犧牲游戲時間,帶兩位新朋友到處逛逛,不止是參觀兩所中學。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