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回響

回響

周二下午,周景收到來自新加坡同事的一封郵件,郵件內容倒是簡單,附件倒是貼了一長串,數下來總共十二張Excle表格。她按照表格內容大小合理分配。

郵件剛發出去,Skype閃了閃,她點開一看,是沈澄。

Cheng:現在有時間?

周景傾身撕下貼在辦公桌隔板的便利簽,上午的工作任務已經處理完畢,倒是下午有個小會,參加會議只有兩人。

她放下便簽,切換語言模式,開始敲字。

Claire:有,你講。

Cheng:311會議室現在沒人,現在過去開會。

周景看了眼屏幕的右下角,離會議時間還有五分鐘。以往各個會議室的人都是掐着時間開完會,今天倒是提早了。

Claire:可以,現在過去。

周景關掉聊天界面,點開Lisa的界面,打字:馬上要開會,一個小時後回來,幫我盯着郵箱,謝謝~

Lisa很快敲了個ok過來。

周景轉頭往後看,Lisa這時也正好轉過來,兩人隔空對視,後又無聲眨眨眼。

311會議室在另外一側辦公室,周景從抽屜翻出藍牙鼠标。

隔着條過道的沈澄已經起身在旁等候多時。

她合上筆記本,抱着,輕聲說道:“要不要拿上水杯?”

Advertisement

一個小時的會議,加上辦公室空調開得低,交談時間長了,難免會口渴。

沈澄挑挑眉,轉身抄起桌上的銅綠色馬克杯。

兩人一前一後地往311會議室走去。

月初有部門其他老板提出數據月報告的問題,鑒于上游數據抓得越來越緊,周景所在的下游數據組也要及時跟進。此次會議主要是讨論月報數據的表格統計方式。

另外一個部門的同事已經将大致表格發過來,周景和沈澄則是需要根據日常實際情況進行小範圍修改,并在下次大部門會議中給出修改意見,到時三個老板再進行讨論敲下最終方案。

周景連上會議室的顯示屏,一一打開相關的郵件和表格,而沈澄則是打開會議室的空調,拉下會議室的遮光簾,關掉燈。

“之後要做PPT?”沈澄看着顯示屏。

半明半暗的會議室,他的臉龐明明滅滅,聲音在燈光的暈染下,帶了些磁性。

收回目光,周景有條不紊地調好顯示屏的清晰度,切換表格,另開一張新便簽。

“對,主要是根據表格的內容完成度以及有何修改意見做一份PPT,之後要發給其他部門過目。”

沈澄應了聲‘嗯’,“部門的PPT有什麽要求?”

他問這個問題,周景并沒有多想,習慣性道:“全英文表達,多用數據和統計圖說明。”

她抿抿唇,解釋道:“英國那邊也要收一份,之後季度會議上他們要做參考。”

“了解。”

PPT這個小插曲算是過了,周景正要開展今天會議的正式內容,冷不防說聽見沈澄說了一句:“PPT我來做。”

聲音清晰,內容簡短,暗含的含義足夠有力。

有人做PPT再好不過,月初都是周景最忙的時候,她們這個小部門的上月考勤記錄還沒作出來,周三會議上還要做一份部門月報告。

考慮沈澄還沒來多久,她暫且收下這份小慶幸,說:“這次的PPT我來做,下次換你。每一回老板提出數據組的更改事項,前後要修改兩三次。”

這倒是實話。

沈澄堅持:“是不是有固定的PPT背景模板?待會開完會你發給我,我來做這次的PPT。”

他們公司的PPT背景模板有多種選擇,無一帶着公司Logo,周景特意上內部網站下載備份,一到要做報告的時候就從其中抽選。

“有,”不過現在不是說背景模板的事,“做這個花不了多少時間,還是我來做。”

“我最近沒什麽事,正好熟悉一下內容。”

周景還要說點什麽。

他又說:“你這周不是要做部門的考勤記錄?”

部門事宜分得細,周景只負責下游數據組31位同事的考勤紀律,由她做完提交給HR,沈澄則是歸其他人管。

“是。”

他怎麽知道?

沈澄像是猜到她在想什麽,臉從電腦屏幕上移開:“晚上別在加班做考勤的表格了。”

周景愣住,挪鼠标的動作一頓。

“部門數據後臺能看到記錄。”

聲音穩落,尤為清晰。

周景握着鼠标的食指跟着一動,胸腔的某個位置和着他的聲音莫名顫了顫。月初時間緊,白天事情又多,她都是下班回家之後再整理考勤表格,然後上傳到系統後臺。

“我大致看了一下表格,E列是不是多餘?”

周景還停留在剛才的恍惚中,話題突然轉到會議內容中,一時沒反應過來,下意識地回答:“對,可行性不高。”

“比如?可行性不高的理由是?”

“K列的數據,”周景調出光标,點在K列,“首先它和E列表達的是一個意思,這是系統導出來的既定格式。”

沈澄點點頭:“換句話說,E列是它的簡化格式,完全沒必要再加這列說明。”

“是這樣,而且操作性不高,下拉只會覆蓋重複的數據,之後還要手動更改。”

“那就做個記錄,下次會議上說明。”

周景看到他盯着電腦屏幕,鍵盤清脆聲在不大不小的會議不時響起。

頓了幾秒的時間,她将E列和F列标記成黃色背景底,同時在便簽下簡單打下幾個字:E、F→重複。

之後兩人又一一談論表格展現的每一處內容,大部分是周景在講,沈澄不時提出幾個疑惑點,待周景跟他說明,他很快給出簡短果斷的提議。

公事上兩人都是快刀斬亂麻的風格,很快半個小時過去,關于表格的修改意見算是暫告一段落。

沈澄走到門口,按下牆壁上的開關鍵,會議室一下子明亮起來。

周景盯着電腦屏幕說:“我先在後臺跑一份數據給你看?”

剛才讨論到一半,沈澄突然讓她待會給他演示一遍處理數據的流程。

“等等,我先做下記錄。”

“不用,稍等我幾分鐘,”她解釋,“之前英國那邊的同事有做了一份word文檔,我找一下發給你做參考。”

“好。”

周景一鍵切到桌面,複制“資料”文檔中的目标文件,随後編輯郵件給沈澄發過去。

會議室的網絡有時不穩定,屏幕下方顯示文件正在發送中。

“你把剛才的便簽記錄順便發給我一份。”

一陣寂靜無聲後,沈澄突然說。

周景看他,一本正經的模樣,不像是突然說說而已,意識到他是認真這一點,她頓時有些糾結:“額,恐怕你看不懂。”

她做的筆記一般簡潔明了,都用特定的符號說明,其中更是中英文交替。如果沒有她本人的特定說明,旁人看到大概會一頭霧水。

誰知他看了她一眼,聲音微微和緩:“我明白你的習慣。”

這話一出,周景當下不淡定了。她撇開眼,瞧到一旁的水杯,趕緊拿過來,雙手捧着馬克杯,抿了兩口。

他大概也意識到這句話稍顯不對勁,手拿到嘴邊,輕咳兩聲。

周景從馬克杯中稍稍擡眼,掠過他幾秒,收斂視線,睫毛輕輕顫了顫。

兩聲輕咳之後,沈澄右手伸展平放在會議桌上,眼睛盯着面前的顯示屏,五指有意無意地輕敲桌面。

他聲音輕輕的,質地略沉,“發過來吧。”

慵慵懶懶,似随意,口吻卻不容置喙。

周景想了一想,放下馬克杯,說:“禮尚往來,你的也發我一份。”

“你确定?”他笑,笑容很淡。

周景點點頭,“當然。”

“行。”

他莞爾一笑,随即視線一轉,對着電腦屏幕開始輕敲鍵盤。

大約兩分鐘後,周景郵箱新進一封郵件提示。

她看了一眼沈澄,而後在對方的提示下,點開了郵件。

正文內容只有五六行,每一行的概括極為簡單,若說周景是用簡便的符號單詞做了标記,那麽沈澄無疑是她的登峰造極版。

周景一陣苦笑,難怪對方會問你真的要看我的筆記?

笑過之後,她在他的郵件之上回複,将關于剛才的讨論筆記複制粘貼發過去。

“已發。”她簡短地回,然後切換界面,打開系統後臺。

右下角位置彈出郵件提示,來件人正是周景。沈澄目光微斂,幾秒快速浏覽完郵件正文,唇角莫名向後揚。

顯示屏上後臺導出數據的工具欄彈出來,周景正在輸入賬號和密碼,并沒有注意到他這邊的情況。

沈澄的視線久久地停在她身上。

幾年不見,她性格倒是變了不少。以前是張揚,像一團熱烈的火焰;現在不然,過于安靜,只有在工作上她性子才張開一些。

然而有些習慣不會改變多少。

比如做筆記這方面,跟以前沒有多大的區別,能用符號就盡量不打字,能用縮寫則一用到底。上大學那會,他有幾次過來臨城找她,跟她上過幾次課,看過她的課堂筆記,無奈嘆氣說這筆記只有你自己才明白什麽意思。

她倒磊落,笑得一臉自豪,說可不是,筆記就是做來自己看的,管別人做什麽。

他挑挑眉,說那我呢?

她撲到他懷裏,雙手抱住他,仰起臉,眼睛笑成月牙兒,彎彎的,說你慢慢琢磨,沈澄同學,你需要學習的還有很多,好好努力。

舊時回憶短暫掠影而過,跳過後來空白的幾年,時間一瞬回到這間不大不小的會議室。

周景一會盯着筆記本電腦屏幕,一會則要擡頭看看牆壁上顯示屏的演示情況。

見她這樣,沈澄笑了笑。

想起在鐵路文化公園裏,她說她以為他會怪她。

其實不然。

周景轉過頭,剛好望進一雙澄澈帶笑的眼睛,不由得一愣。

時間卡頓幾秒,她反應得快,別過頭看牆壁上的顯示屏,說:“我操作慢一點,有哪一步不明白你可以直接提出來。”

腦話裏掠過大一寒假那年的一幕。

那時周景臉紅紅的,身邊飄着大雪,雙眼卻很明亮,她說你走得比較快,但是可以偶爾停一下,看看我有沒有追上你的腳步。

沈澄嘴唇抿得緊緊的,完全沒想到她突然出現。正想着就見她人往前走幾步,離他更近幾步,繼而落地有聲,我現在追上你了,我就在你面前。

過去與現在,不時交錯而行,沈澄一陣恍惚,

周景還在等他的答複。

他點點頭,與她對視,“好,我看你操作。”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