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回響
回響
一天晚上,兩人散完步往回走,照舊是沈澄送周景到樓下。
路燈明亮,冷不防地,周景側頭問沈澄:“你明天要不要加班?”
明天是周六,一般是不用加班,偶爾特殊,比如像上次那樣。
“應該沒有。”沈澄說,“這周不忙。”
周景似有所悟地點點頭,提起了另一個話題:“你上周不是說要謙虛一次?”
她走了幾步,偶然發覺,身旁的人不見了。這些晚間他們保持同一步調散步,如今沒他這個人在身邊一起走着好像少了點什麽,有點不習慣。
她轉身,沈澄站在幾步遠的距離,定定地看着她。
納悶了幾秒,她笑着問:“怎麽了?”
上周的排骨豬肚湯歷歷在目,沈澄笑了笑,走上前,問:“想吃什麽?”
“嗯……”周景皺皺眉,發愁,“想吃的有點多。”
他自然而然地答:“那就挑幾樣最想吃的,其他下次來。”
又說:“以後有的是機會。”
周景低頭笑笑,算是默認他說的話:“明天早上我帶你去個地方,不去超市了。”
他沒意見,老生常談:“都聽你的。”
就快到達小區門口,她開玩笑道:“不怕我把你帶到坑裏?”
Advertisement
他低頭看她,笑得不大在意:“我給你墊背。”
這回周景實實在在地笑出了聲。
以前他可不會這麽說,他只會揉揉額頭,很是頭疼,“你怎麽三番五次跳到同一個坑裏?”
她撲到他身上,笑得得意:“我第一百零一次掉到你這坑裏了。”
他們約在公園的車站碰面,時間定在七點半左右。怕他又來樓下等她,這次周景學得聰明了些,她提前出門。
走到一半的時候,遠遠的便看到一個熟悉的人,她忍俊不禁。
幾步迎上,她故意問:“不是說好在車站碰面?”
“等着也是等,不如過來看看。”
周景故作不解風情:“你好像很喜歡走路。”
他走外邊,她走裏邊。偶爾有自行車的鈴铛聲響起,周景便會輕輕扯他衣袖,算作是提醒。這番舉動其實怪異得很,尤其對他們兩人目前的情況來說。
但同初次重逢的默契一樣,他們習慣性忽略,漸漸的,習以為常。
他朝她這邊挪了一小步,兩人中間間隔的距離又縮小了一些。
“只是比較喜歡走這段路。”他泰然自若。
他笑得和緩,眉眼都是疏朗,周景笑而不語。
此次周景帶沈澄要去的地方叫百家村,在臨城一中附近。
這一帶算是小型的老城區,房屋群落古舊,但保護完好。它們隐在繁茂的木林裏,偏于一隅,如同定坐百年的老者,安穩平和。街頭巷尾随處可見歲月的痕跡,處處充斥着人間煙火氣。往裏走,有個菜市場,會有菜農過來擺攤,種類多,蔬菜肉類新鮮,另外價格也便宜。她有時得閑了,會過來這邊買菜。
他們在一七四醫院下車,周景帶他從橋下穿過,兩人步履慢悠悠地往裏走。
路上,沈澄偶爾會問些問題。
比如:“你怎麽知道這裏?”
周景笑着答:“之前朋友來臨城旅游,住在旁邊的賓館。要去白鷺洲玩,服務臺的人說走這邊也可以到車站乘坐87路。那次正好發現了。”
沈澄看了看周邊的建築群落,說:“如果不是本地人,應該很少人知道這個地方。”
“确實,”周景說,“當時那位服務員正好是本地人,後來介紹了不少有趣的地方。”
他被挑起了興趣,繼而問:“還有哪裏?”
“江頭菜市場,那邊大一些,我有時會去那邊買海鮮。”說到臨城的大街小巷,她慢慢道來,“還有浦南批發市場,離明發廣場也不遠;另外一個比較有名,第八菜市場,簡稱八市,在開禾路口那邊。”
他似有所悟地點點頭,然後提議:“以後都去看看。”
“可以。”
他又來了一句:“你帶我去?”
幾次說下來,周景已然習慣,應下來:“周末有時間就去,可以逛一早上;八市熱鬧些能逛久一點。”
他們沿着街道走,穿過幾條小巷,轉入另一條巷子,周景說:“臨城島內可以逛的地方還有還很多。”
沈澄便說:“比如中山街?”
中山街一帶接連大學城,對面是鼓浪嶼,已是近年來游客最愛的地方,暮色落下,大大小小的街道滿是人。大學時代,周景也喜歡抓着沈澄投到熱鬧非凡的中山街。
她笑了笑:“還有一條老街,不過好像提的人少些。”
“哪裏?”
“湖裏老街。”周景說,“那邊小吃也很多,不過從這邊過去有些繞。”
“你迷路過?”
她是個路癡,他還真是一猜就準。
“迷路過兩次而已。”她赧然,“一次坐錯了車,一次坐過了頭。”
沈澄淡笑,指着前面:“是不是到了?”
聊天聊得入神,沒注意到原來已經走到了。
“嗯,”周景引他從一條巷子口走,“我們從這邊進去。”
他們從旁側進去,周景首先帶他去一家幹貨店,裏面專門售賣五谷雜糧,以及藥草。
沈澄看到店門口擺的蓮子紅豆黑米百合……不禁愣了神,深深地看了周景幾眼。
她沒察覺,抓了一把蓮子起來看了看,還算新鮮。她回頭問沈澄:“你不是說家裏蓮子吃完了嗎?”
他們上周早晚餐都在一起吃,沈澄見她早餐都是白粥、小黃米粥、燕麥粥,便從家裏帶了一些蓮子紅豆黑米薏米仁等給她送過去。
當時周景看到了不禁皺眉:“這……”
好像是專門補身體的吧?她打量了他許久,滿腦的疑問。
他清了清嗓子,解釋:“胃不大好,醫生說吃這些養胃。”
倒也是,周景沒再細問。工作了的人多多少少腸胃都有些問題,何況他還從事互聯網相關工作,作息更不穩定。
沈澄就着她的手,低頭看了看,笑得眉目清朗:“你還記得。”
周景笑:“說起來我還吃掉了你一些。”
他送了她一罐,說是已經事先用鍋炒過,可以放長久些。怕她不好意思收下,又說:“靠山居住,身體容易有濕氣,吃這些也剛好祛濕。”
他都這麽合理為她考慮,她不收下反倒破壞了他的好意。
五谷雜糧沉重,兩人各類只挑了一斤,周景說:“我只買過這邊的蓮子,先買來試試,好的話,下次再來。”
沈澄被其中一組詞注意了去,毫不猶豫同意:“到時弄好再送你一罐。”
“那就麻煩你了。”她應得順嘴。
買完蓮子等,他們轉道往前走,巷子小,兩側的房屋外面牆壁也舊。不過賣的東西倒很豐富。這邊賣蝦螺青菜蒜頭,那邊賣豬肉牛肉鴿子丸子。人群來來往往,有的拉着車,有的背着單肩背袋,蔥郁的綠色菜葉子冒出一角;人聲亦是三三兩兩,有的讨價還價,有的問新鮮與否,此起彼伏,好不熱鬧。
市井生活的繁鬧也不過如此。
兩人走到一處肉攤。沈澄有道菜炒得一絕,爆炒豬舌。後來學會做菜後,周景也自己做過很多次,明明都是一樣的步驟和配料,每次都是不得要領。這次他要謙虛,她自然不能放過這個機會。
他們來得還算早,豬舌還剩一個,周景讓沈澄看:“這個行嗎?”
沈澄看了看,點點頭,然後反問她:“豬耳朵要不要?”她很喜歡吃豬耳朵軟骨的部分。
周景猶豫了會,才說:“下次吧?一次都做了好像吃不完。”
他沒意見,全都聽她的。
之後他們又買了鱿魚和蛏,外加兩條黃刺魚,煲湯用的。
周景說:“蛏炒着吃比較甜,而且也快到季節了,之後恐怕吃不到了。”
沈澄看了眼手裏的菜袋子,笑:“你是不是都嘗試過一遍?”
“人的味蕾很貪心,今天煮湯的,下一次可能要吃炒的;這回幹煸,下次可能要清炒。”她搖搖頭,“只能換着花樣來讨好自己。”
他似乎同意她的這番說法,便說道:“中午鱿魚就做白灼。”
前天剛吃過青椒炒鱿魚,周景沒想到自己說完了,他馬上對號入座,不由得耳朵發紅。她沒頭沒尾地來了一句:“這邊好像很熱,我們去前面看看。”
沈澄愣了下,忽然瞥見她耳朵紅了,想了一想,恍然大悟。盯着她的背影看了好一會,他笑了笑,默不作聲地跟上。
後來他們又買了些青菜,周景挑好後,走過來問沈澄還需不需要再買點其他的。卻看到他手裏拿着西紅柿,似有所思。
她看了一會,也跟着拿起一個西紅柿看了看。顏色很紅,外皮細嫩,看着就飽滿多汁,吃起來應該不錯。
沈澄突然說:“你之前有沒有吃過西紅柿炒黃瓜?”
她倒是知道西紅柿炒絲瓜很好吃,他提的這道菜倒沒吃過:“沒有。”
“中午要不要做一份?”
她倒無所謂,但是好奇他為什麽想起要炒這道菜。
“怎麽突然想起要炒這道菜?”
他看她手裏拿着一個西紅柿,停在一筐黃瓜裏左瞧右看,挑了一條尾部帶着花絮狀的。
周景的一個同事說過,黃瓜要挑那種尾部帶着花絮狀的,新鮮又嫩。
他伸過手和她維持在同一個水平線上。
右手黃瓜,左手西紅柿。紅紅綠綠,極致的深顏色,鮮明也熱烈。
他側頭笑了下,說:“像不像你上次說的。”
上次說了什麽?周景擡起來,看着他。
他思考了一下,緩緩說道:“強大的生命力,熊熊燃燒的火焰。”他拿過她手裏的西紅柿,轉頭一并交給老板稱量。
這是上次他們買蟹爪蘭的時候,她跟他念過的一句書裏的話。
他取西紅柿的時候,皮膚難免相碰,他的指尖不小心劃過她掌心的皮膚。
‘強大的生命力’,‘熊熊燃燒的烈火’,這些極具代表性的詞彙,在他的目光下無不灼熱着她。
周景第一次在這句話中體驗到了另外一種感覺,一股無以名狀的顫感将她猛然覆蓋。
心跳得有些快。
他們來時是一條路,回去了是走另外一條路,他們打算去公園東門乘車。當時規劃路線的時候,周景說出去一趟,這‘出去’,不就是有進有出。
一路走到車站,他們要搭的公交車不好等,兩人站在陰涼處等待。周景變得沉默了許多,沒來時的滔滔不絕。
天熱,加上走了不少路,她額頭上有不少薄汗滲出,因為皮膚白,紅的地方便很明顯。沈澄拿過她手裏的菜袋子,拿出一包濕紙巾給她。
“擦擦。”
周景下意思地接過,擦完才發現他也出汗了。她有些歉意地說:“我來拿,你也擦一下。”
今天買得有些多,手裏的重量不算輕,沈澄想也沒想地拒絕:“不用,回去再洗。”
周景咬了咬牙,心下一絕,她說:“不介意的話,我幫你擦擦。”
他可能沒想到還可以有這個操作,一時愣了愣。
半晌,“那我低下頭。”
他便往前探了探,方便她擦汗。
好在車站的人不多,周景取了張幹淨的濕紙巾幫他擦了擦,偶爾兩人視線一觸碰,雙方都頓了頓,她手不禁微微停頓。
她文不對題地說:“你好像變白了?”
說着她還特意把手掌展開,放到他臉側對比。
他膚色本就白,但是好像比之前白了些。
沈澄擡了擡眉,說:“臨城水土養人。”
這倒是,周景同意:“在這裏生活一輩子也不錯。”
“嗯,各個方面都很宜人。”
公交車還是沒來,周景打開掌上公交看了一眼,車已經到了思明東路那邊,還有幾站。
她忽地說起來另外一件事:“之前我對菜市場沒太大的感覺,認為就是一個賣菜的地方,需要了就去一趟。”
“然後?”
“有天我在微博首頁上刷到一張照片,圖中是擺放整齊的蔬菜水果鮮花,應該是在某個菜市場抓拍到的。”
“嗯。”他回了一句,沒有再說多餘的話。
“那陣子工作壓力很大,三餐吃得亂七八糟,不是外賣就是速食快餐。不知道為什麽看到這張圖片後,我點開了原博的評論,底下全是網友拍的菜市場菜攤的圖,紅紅綠綠,很鮮活。”
她慢慢說道,“那一次我的感觸很大,我覺得生活不應該過成這樣,都說以小見大,然而我把自己折騰得一塌糊塗。”
“是那次開始學做飯的嗎?”
“嗯,算是吧。我希望可以把生活過得好一些,比如從三餐吃得健康有規律開始。”
沈澄聽她說完,低頭看了眼手上的菜袋子,蔬菜水果肉類一應俱全。有些能放得久些,她便多買了一些;保鮮時間不長的,她只買了當天的需求量。這段時間碰上雨天,他們偶爾一起用餐,她葷素搭配很有一手,食物換着煮法搗鼓。
從前她連炒菜事先要放油熱鍋都不知道。
他笑了笑:“會生活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她點了點頭,然後飛快地看了他一眼,挪開視線看對面的一棟矮樓建築,走廊上有人倚着欄杆在交談。
她深深松了口氣,說:“我應該會在臨城定居生活。”
這句話說完,她不敢看他。
良久他叫她:“周景。”
他帶着笑,微風和暢,車來車往,一切平靜得有些脫離真實。
“這次來臨城我是做長久打算的。”他看着她,聲音無比認真而清晰。
“那天我說的一直謙虛的機會也是認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