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天色昏沉,陰風陣陣,山腳下的羊腸小道上,一老一少兩個人正在急匆匆趕路。
留着山羊胡子,一身寬大道袍的老頭走在前面,身後跟着一個二十歲左右的年輕女孩。
年輕女孩很快體力不支,平日裏總是高高揚起的嘴角此時無力的耷拉着,嘴裏小聲嘟囔,“師父,還有多久才能到百鬼鎮啊,我好累,走不動了。”
聽到女孩的聲音,正在疾行的幹瘦老頭停下腳步,回過身,看着自己唯一也是最心愛的得意弟子。
剛想訓斥幾句,就看見她白皙圓潤的額頭上細細密密的汗水,一向嚴肅深沉的臉色不由放緩,不算慈愛卻又夾雜着一絲柔和的蒼老聲音響起,“聽夏,再堅持一會兒,還有三五裏路咱們就到了。”
聽夏嘟着紅潤的嘴,顯然是對師父的說辭有些不滿意,不過她也懂見好就收的道理,師父可不是什麽好脾氣,難得好聲好語和自己說話,她還是乖乖趕路吧。
大約一刻鐘過後,百鬼鎮的一角出現在了聽夏的視線裏,她長舒一口氣,總算到了。
……
因為師徒兩人是從山間繞下來的,百鬼鎮位于山腳下,由高往低看去,聽夏終于看清了百鬼鎮的全貌。
一排排古樸的房屋坐落在山腳下的平地上,由于年歲已久,屋頂上的青瓦已經呈現灰撲撲的顏色。
随着聽夏的逐漸走近,她驚訝的發現,這個鎮子比她看到的還要破舊荒涼。
……
黃昏時刻,聽夏和師父走在百鬼鎮的街道上,道路很寬,兩邊都是向街開的門和窗戶,窗邊還挂着已經看不出原先顏色的燈籠,看樣子以前應該是個還挺熱鬧的集市。
現在整條街道空無一人,門窗積了一層厚厚的灰塵,由于年久失修,有些窗葉已經呈半掉落狀态,微風吹過,搖搖欲墜。從半開的窗戶中望去,屋裏蛛網聯結,幽深昏暗。
聽夏見狀,好奇道,“師父,這個鎮子上的人都去了哪裏?”
聽夏的師父,也就是青衣道人,輕聲為徒兒解惑,“這個鎮子地處極陰之地,常年累月滋長陰氣,是以鬼怪集聚,時常作亂。尤其是每年的農歷七月十五的中元節 ,俗稱鬼節,來臨之際,鬼怪禍亂最是嚴重,鎮上的居民飽受困擾,久而久之,鎮上的人有些為鬼怪所害,其餘人搬走的搬走,只餘下一些孤寡老人,固執的守在這片土地上。”
聽夏聽後,心思一轉,急道,“今天是七月十四,那豈不是明天就是鬼節?!”
面對徒兒的急切,青衣道人不為所動,淡定的擡手捋了捋自己的山羊胡,“聽夏不用擔心,為師自是知道明日就是鬼節,這次來就是帶你歷練一番。”
說完又瞥了一眼聽夏,繼續說道,“你的天賦極高,往日裏我只教習你各種術法,現在該是你自己修行的時候了。”
聽夏點點頭,以往師父捉鬼時,只準自己站在邊上觀摩,偶爾允許自己捉幾個沒有危險的小鬼。想到從今天開始,自己可以親自上陣,聽夏就一陣激動。
……
師徒二人又穿行了兩條街,終于在鎮子西北角發現一戶有人的人家。
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妪正坐在自家的院子裏低垂着頭發呆。
聽夏清脆的聲音響起,“老婆婆,請問我們可以在這裏借宿一晚嗎?”
許是聽見動靜,老婆婆緩緩擡起頭,轉動着混濁的眼珠,努力向聽夏方向看去。
良久,老婆婆終于看清來人,顫巍巍的擡起手比劃着什麽,嘴裏“咿呀”的說着什麽,聽夏想了老半天才依稀明白,轉頭對師父解釋,“她好像同意我們借宿了。”
青衣道人點點頭,先聽夏一步走進院子。
聽夏趕緊跟上,征得老婆婆的同意,師徒兩人今晚就住在這裏,聽夏打量了一番,發現這間房子只有兩間卧房。
除去主人住的一間,另一間簡陋至極,滿屋子只有一張床和一張桌子附帶一把椅子,還到處都是灰塵蛛網。
沒等聽夏開口,青衣道人就徑自做了決定,“聽夏,今晚你睡床,為師打坐一晚即可。”說完伸手一拍旁邊的椅子,不等聽夏再說什麽,轉身走出房間。
聽夏追出屋子,“師父你去哪兒?”
青衣道人連頭也沒回,“為師去查探一下周圍情況,你留在這裏打掃一下,我很快回來。”
聽夏,“哦。”
等師父走後,聽夏走到院子裏,蹲在老婆婆面前。
只見老婆婆面色暗沉如染塵埃,五官依稀能看出年輕時佼好的輪廓,只是中正骨塌陷,兒女必有災禍。
聽夏往她的子女宮看去,子女宮位于兩眼之下,包括卧蠶和淚堂。
老婆婆的卧蠶雖因年老而幹癟松弛,卻隐見年輕時的柔軟和鼓起,可見子女成行。
然而她的淚堂卻深深凹陷,大不吉利,是為寡婦之像。
因此,聽夏推測,這位老婆婆年輕時應該家庭美滿,兒女雙全,只是後來不知為何,運勢改變,丈夫早逝,兒女也連遭橫禍,最後,只剩下老婆婆一人。
想到師父提到的這個鎮子的問題,聽夏心裏明白,老婆婆的遭遇應當和鬼有關。
因為老婆婆話也說不利索,聽夏艱難地和她交流了一會,無奈放棄。
在院子裏找了一個木盆,端了一盆水到屋子裏打掃去了。
在屋子裏擦擦洗洗,半個時辰的功夫,聽夏終于将屋子清掃出來,看着煥然一新的房間,聽夏得意非常。
将髒水端到院子裏打算潑掉時,一直安靜的老婆婆有了反應,擡手指向院子西側,聽夏順着她的手指方向看去,恍然明白,原來是想讓自己将水澆在菜地裏。
按照老婆婆的示意照做後,聽夏才注意到,天色已晚,師父怎麽還沒有回來,不禁有些焦急,便走到門口張望。
在門口等了一會,仍舊不見師父回來,聽夏安慰自己:師父這麽厲害,怎麽會有危險呢。
對,沒錯,就是這樣!師父一定是被什麽事情絆住了腳步。自己還是先去弄點吃得,免得師父回來餓了。
聽夏自己的包袱中就帶了饅頭,只需弄點菜就着,另外再燒些茶就可以了,還有,自己在婆婆家借宿,也要給婆婆做點吃食。
聽夏走到婆婆身邊,怕她聽不見,大聲說道,“婆婆,我準備做晚飯,要到院子裏拔點青菜,等會我們一起吃好不好?”
婆婆反應半天,點點頭。
聽夏高興地道,“謝謝婆婆。”
婆婆仿佛一個人很久了,聽見聽夏和她說話,一直在笑着點頭,好似在開心有人陪她聊天。
在菜園裏找了幾顆小青菜,洗幹淨拿到竈臺處,聽夏沒有用刀,而是将鍋刷幹淨,放上水,将小青菜一撕兩半,放入鍋中,在竈臺邊的陶罐中找到鹽,稍稍撒了一點。
因為一直負責師父的飲食,聽夏知道老人家不宜吃太多鹽,老婆婆也是如此,因此,即使自己口重,也沒有放太多鹽。
點上火,放上木頭,甄顏走出竈房,這時,老婆婆已經進屋,點上了燈。
聽夏再次走到門口,等了幾分鐘,黑漆漆的路口終于出現一個人影。
聽夏忙迎上前,“師父,你怎麽出去這麽久,我都擔心死了。”
青衣道人只是胡子一翹,“我能有什麽事,瞎擔心。”看見聽夏癟起了嘴角,忙将背在身後的兔子提溜出來,“吶,知道你好幾天沒有吃到葷腥了。”
聽夏被師父訓斥的郁悶頓時一掃而空,驚喜道,“原來您回來的這麽晚,是去山上打兔子了,師父,你真好!”
看到聽夏甜甜的笑容,青衣道人因查探百鬼鎮情況而産生的擔憂不禁去了些。他重新将手背到身後,淡淡“恩”了一聲,就走進院子。
從小跟着師父天南海北的闖蕩,風餐露宿,聽夏早就練就了一身本領,她利落的将兔子拔毛,處理幹淨,放到案板上剁成塊,又到菜園裏找了幾顆辣椒。
沒一會,一道香噴噴的辣炒兔肉就出鍋了,擔心兩位老人家的牙口不好,聽夏還特意多炖了一會兒。
将青菜湯盛進碗裏,端到桌子上,又将兔肉端上桌,聽夏招呼婆婆和師父吃飯。
因為饅頭很幹,聽夏特意放在青菜鍋裏餾了一會,吃起來也軟和。
吃過飯,因為在外奔波了一天,聽夏躺在床上,很快沉沉睡去。
映着月色,青衣道人看着床上聽夏香甜的睡顏,心中的不安感越來越強烈。
他沒有告訴聽夏,今晚他去百鬼鎮周邊感受到的一切,情況并不樂觀,甚至還感知到一絲危險。
一時間,他不知道此行帶着聽夏來,是對還是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