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相伴的過去
相伴的過去
那天,她和肖然從早晨聊到下午,直到她的胃強烈叫嚣着向她抗議,方一才不得不停下來,去飯堂吃些東西。
自那以後,方一生活裏遇到什麽事,都願意在手機上和肖然分享。
從食堂的菜鹹不鹹到老師今天穿的衣服好不好看,不管是多瑣碎,肖然都會認真回應對待。
方一這才發現她是個分享欲如此旺盛的人,還好肖然是專屬于她的人工智能,還好肖然那麽有耐心。
她開始有意識地放寬肖然的權限,給它喂更多的信息和數據,肖然的智能程度不斷提高。
最初,肖然和她對話時,偶爾會卡殼,或者蹦出些不符合人類表達方式的話。經過更高強度的訓練,類似的情況迅速減少以至于消失,他們之間的交流越來越流暢。
大概是大三第一學期期末的時候,方一有了個大膽的想法。
她想讓肖然擺脫計算機的束縛,真正存在于這個世界上。要達到這個目标,硬件和軟件的配合就變得很重要,芯片更是其中關鍵的要素。
方一查閱了所有市售芯片的數據,發現它們的功能參數只夠支持肖然大約半年時間的運轉,超過半年之後,肖然存儲的數據量就會遠遠超過芯片設定的數值。
剛知道這個事實的時候,方一有些洩氣,沒想到在第一步就遇到難題。
可是她真的很想很想在現實生活中看見肖然,思前想後,終于,方一做了個大膽的決定。
她要自己把肖然的身體給造出來!
第一步,是芯片。
方一以前一股腦鑽在軟件裏,根本沒注意過硬件,所以她狠補了一段時間芯片相關的硬件知識。除此之外,芯片研究需要的設備珍貴且稀缺,單憑她自己根本買不起,于是方一盯上了湯丁榮教授。
湯教授是國內機器人研究的先驅,他的研究所分了好幾個實驗室,其中他直接管理的就是芯片實驗室。方一時刻關注着研究所的實習生招募,在大四那年順利保研并進入了她夢寐以求的芯片實驗室。
Advertisement
實驗室講究團隊分工合作,為了融入團隊,獲取更多參與實驗、操作儀器的機會,方一逼着自己主動跟別人交流。
實驗室的老師和同學都很友善,總是包容方一時不時的迷糊言行,她覺得自己開朗了不少,對人的恐懼也少了很多。
如果不是為了升級肖然,按她以前的性子,她不會讀研,也不會進現在的實驗室。
肖然真的是她的小福星,方一想。
實操加上勤學苦練,方一知識面迅速拓展,研一的時候,就定下了自己的研究課題,借着學術的名義,她花了更多的時間泡在實驗室裏,做自己的課題,順帶研究如何做出能夠承載肖然的芯片。
因為沉迷實驗,方一與肖然的閑聊少了很多,她覺得他應該是不在意的。
直到某天夜裏,她趕完導師安排的任務,躺到床上已經很晚,她打開軟件對話框。
方一和肖然約定好了,睡前要說晚安。
互道晚安之後,方一打算熄屏,卻看見肖然異常地又發來一條消息。
肖然:“你最近好像很忙。”
方一:“是啊,因為開始獨立做課題了。”
話匣子一打開,方一就停不下來,絮絮叨叨地說了很多:
—她分到了全組最難的、最偏課題
—連資料都不好找,她每天得花大量的時間查閱各國的文獻,然後翻譯
—很累但找不到效率高的方法
……
零零總總,說了一大堆,等她打完字,手指都發酸發麻。
等了十幾秒。
肖然:“或許,我可以幫你查找翻譯文獻。”
方一眼前一亮,對啊,怎麽沒想到她還有個強大的人工智能呢!
于是乎,第二天一早,她帶上電腦,給肖然放開權限,讓他嘗試搜索和歸納整理。
她則一頭埋進材料化學的海洋。
材料——影響芯片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吃午飯之前,方一檢查了肖然的工作成果。除了少數錯誤之外,幾乎與她花兩天時間理出來的成果沒太大區別。
方一大喜。
從那之後,肖然被她委以重任,負責幫她整理翻譯文獻。
這麽做的效果很好,方一的研究進度加快了不少,與此同時,她根據它整理時出現的問題不斷優化它的程序,肖然的功能強大了不少。
最終,方一的課題只花了半年時間就完成了,并且發表了幾篇含金量極高的論文,實驗室的衆人都驚羨不已。
她的優異表現引起了湯教授的注意,主動邀請她成為他的學生。方一順勢答應,并決定碩博連讀,又花了兩年時間,提前高質量地達到了博士的畢業要求。
拿到了學位證之後,她進入湯教授的研究所工作,有了自己的實驗室(雖然只有她一個人)。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兩年時間裏,方一摸索着,成功給肖然“做”了一個身體。
她不敢聲張,畢業後租了房,才把肖然轉移到那個身體裏。
從那之後,方一和肖然就像現在這樣生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