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第 48 章
長春宮,李沐堪堪将後宮事務分配完畢。
宮中有貴妃又有妃,新舊朝更替時,後宮也跟着更替,她不讓這些高位幫忙,到時候忙得團團轉的反而是她,她當皇後可不是這樣任勞任怨的。
當然,那幾個妃子也很高興能分得宮權,對于宮裏面的妃子而言,李沐這樣的想法才是少見,只要宮權在手,又何必在意忙死累活呢,這些都是掌權路上必受的苦!她們非但不覺得苦,還覺得皇後娘娘真是宅心仁厚,好說話極了!
在不知不覺中,李沐種種舉動已經讨了不少宮裏妃子的好感,就連對其他妃子從不少忌憚的高貴妃,也覺得皇後是個好的,一個人能裝一時片刻,卻不能裝一輩子,特別是在這麽多人眼皮子底下裝,皇後在潛邸時就視她們為姐妹,待她們态度溫和,又不會輕易插手她們的事,是個極好的主母。
高貴妃對宮裏任何一個妃子都可以沒有好臉色,唯獨在李沐面前是和和睦睦一副好臉色,也難得能聽進李沐的勸話。
而生性寡淡的娴妃也對一視同仁的皇後慣來尊敬的很,對其他妃子态度冷淡,可見其中不同。
當然,這些都是身外事,對宮中妃子來說,争寵還是第一要事,皇上在冊封妃子時,不看她們的身份,只看她們是否有生養之功一說,不然也不會獨獨将生養過子嗣的格格拎出來封主位娘娘。
這些滿心滿眼只有皇上的妃子從來沒有忘卻過自己的念想——便是等百年之後,能光明正大與皇上睡在同一個陵墓裏,因此争寵不光是為了現在,也為了以後的名正言順!
當然,妃子們争她們的,李沐繼續用心教導兩個孩子長進,大兒子日日學為君之道,而大女兒則是學着蒙古語,還有射禦之道,這都是為了女兒将來能在撫蒙後,在蒙古立足,好成為一方實權之人,如同聖祖爺的海蚌公主一樣
——作為皇上唯一的女兒,大女兒即便是貴為嫡出女,還是龍鳳胎之一,也不可避免要撫蒙,李沐唯一能做到的便是讓女兒自身強起來,到時候想歸京想留在蒙古都行,她和永琏都在,反正女孩兒的底氣是來源于自己和背後的家人。
幾番認真教導下,兒女确實有長進了,李沐偶爾不同于其他妃子的做法,也引得新帝連連到長春宮寝下,還覺得李沐這樣才是一國之母應有的姿态,不争不鬧,滿心滿眼只有後宮的雨露均沾和相夫教子。
這番想法也真被新帝如實告知給李沐聽了,李沐聽了只覺得皇上說的是他幻想中的妻子吧,她心裏腹诽不已,相夫教子、天下歸心?這确實是件只能在夢中出現的事,她還沒有這麽大的能耐……
在新帝于登基後次年将年號改為乾隆元年時,後宮妃子仍沒一人有孕,但在乾隆三年時,後宮終于出現一個懷孕的妃子了,即是潛邸時的金格格,如今的嘉貴人,乾隆照舊去看了懷孕的妃子,同樣引得嘉貴人一陣心顫,一步步輸在高貴妃身後的不甘終于在此刻有了回報。
她心裏甜蜜不斷襲來。
好在她還是有一點勝過高貴妃的,即便高貴妃為宮中高位了,肚子還是那麽不争氣,受到的寵愛多,但就沒見高貴妃懷上過孩子,嘉貴人心裏出了一口氣,也悠哉游哉的養着身子,時不時挺着一個尚未顯懷的肚子在給皇後娘娘請安時故意給高貴妃看。
Advertisement
高貴妃自然被氣着了,但她也真的拿嘉貴人沒有法子,唯有自己懷上身孕了,才是最好的反擊,而高家為了自家能出一個皇子外孫,也想方設法給高貴妃送去各種藥方子、珍貴的藥材……
但高貴妃仍是沒法懷上孩子,甚至于比起那些同樣沒有懷孕的妃子,她虛弱的身子反倒被各種雜七雜八的東西損了更多底子。
乾隆四年,嘉貴人生下皇上登基後的第一個貴子,皇上大喜,賜名為永珹,此後,晉位嘉嫔,而在潛邸時便存在感不高的海常在珂裏葉特氏在乾隆五年時懷上孩子,此後在乾隆六年生下一個阿哥,為皇上五阿哥永琪,晉位海貴人。
不知是不是嘉嫔帶了個好頭,接下來幾年裏,後宮妃子陸續有所出,乾隆八年時,純嫔蘇氏生下她的第二個孩子,即皇上登基後的第三個貴子六阿哥永瑢,再接着,純嫔又有所出,還是宮裏少有的公主,早些年,皇上就因宮中少公主而将自己弟弟和碩和親王唯一的嫡女送進宮裏,當作養女,将來好作撫蒙一用。
李沐的大女兒在乾隆即位時便被封為固倫和敬公主了,如今純嫔又有所出,即便不是皇子阿哥,也惹得皇帝喜悅過甚,在純嫔的二公主出生後,就立馬決議大封後宮諸妃。
有生養之功的妃子自是重點所在,李沐跟皇帝商量了許久,才定下以下分位——
純嫔蘇氏被冊封為純貴妃,嘉嫔被冊封為嘉妃,海貴人柯裏葉特氏被冊封為愉嫔。
剩下潛邸時就活躍的老人,貴人之下封為貴人,剩下的沒有變動,畢竟再變動,一個貴人位已經是頂了天了,除非後宮再次大封。
而在大封過後,嘉妃金氏又懷上孩子,八個月懷胎過後,生下七阿哥永琮和八阿哥永璇,這确實是李沐沒有想到的,原本七阿哥永琮是中宮嫡出,但李沐覺得有一對雙生子就夠了,且有嫡長子在,即便皇上對嫡子有幾分偏寵,第二個嫡出的子嗣一定會被皇上有意無意打壓的。
甚至将來結果還未必比一些得心意的庶子好,只因為皇上一心想效仿聖祖爺,對能繼承自己皇位的嫡長子永琏滿意之極,絕不會容許有人破壞這番打算,特別是自己嫡出的另一個兒子。
因此,李沐沒想着有孕,反正原主的念想是護住自己的孩子,如今永琏還活着,這就足夠了。
但原先的七阿哥卻從嘉妃肚子裏出來,這确實是她沒想到的。
不過嘉妃有此大功,為皇上添了三子,卻不能被封為貴妃,僅僅是因為貴妃分位已滿,聖祖爺規定後宮有一後一副後(皇貴妃),兩貴妃四妃六嫔,宮裏已經有高貴妃和純貴妃了,她只能為四妃之首,這着實讓金氏心裏不甘了許久。
但較起嘉妃的不甘,高貴妃才是陣腳慌亂的那個,一個純貴妃的出現已經讓她措不及防了,四妃之首的嘉妃老在她面前晃蕩,她心裏壓力還挺大的,這壓力一大,什麽法子都跟着用了,久而久之,便身體就更為虛弱了。
高貴妃即便一直自信自己得寵,也不完全擔保自己能一直得寵,皇上即位以來,寵幸了不少新妃子,她顏色好是好,性子是讨皇上喜歡,但顏色總有随年華流逝消失的那天,到時候即便性子再讨皇上喜歡,她都沒有信心在後宮立足。
而她心中所想偏偏是仗着自己在後宮的地位,讓高家崛起,最好是懷上一兒半女,将來能憑借孩子在皇上身邊長長久久,死後也能成為皇上的枕邊人。
可現在的情況,她這破身子什麽都做不了,高貴妃思來想去,終于在嘉妃生下雙生子的第三個月,主動找上李沐了。
長春宮內,李沐正在教導女兒慎密的針腳縫合,小女兒家慣來被自己皇阿瑪和大哥二弟寵愛,做了一會兒針線就覺得心煩了,要不是實在想跟皇額娘在一起,烏那希也不會這麽有耐性。
烏那希可喜歡皇額娘溫溫婉婉的說話語氣了,她長大以後也要像皇額娘一樣,對自己的女兒這樣!
高氏的到來打斷了這一幕,烏那希努了努嘴,有些生氣高貴妃的到來,只是宮裏規矩擺在那兒,烏那希只得自己先退出去,等固倫和敬公主一退下,便滿臉難受的在皇後娘娘面前訴說自己的難堪。
後宮裏唯一能得高貴妃尊敬的只有皇後,她也确實信着皇後,高貴妃哭得梨花帶雨的,“娘娘啊,妾身該如何是好,您看看妾身這副身子,怕是好不了了,三天兩回湯藥不斷,談何懷孕生下孩子,可妾身這心确确實實是不甘的啊,潛邸那麽多老人都有了子嗣,偏偏妾身作為最得寵的妃子,死活懷不上孩子。”
“可是高妹妹,這樣是最好的了,你這身子要是懷上孩子,得多遭罪啊,本宮能毫不忌諱的說,你這身子要是生下孩子,怕是得折壽幾年。”
在宮裏這麽多年,皇後對有孕的妃子從來都是好吃好喝奉上,這種毫無私心的作為,讓高貴妃早就對皇後有了濾鏡,換做是旁人在她耳邊說這話,她非得教訓那人一頓,可換做是皇後,她只覺得良藥苦口、忠言逆耳啊。
她繼續哭道:“皇後娘娘的話,妾身确實明白,可比起不長壽,妾身更想要一個孩子相随左右,即便因此沒了性命,妾身都認了。”
她此行是過來求皇後娘娘動用富察一族的力量,幫她尋求一些狠厲的法子,讓她一副破敗之軀能懷上一個孩子,這樣,即便她和孩子下一刻沒了,她都認了!
她只想讓後人銘記她曾經為君王生下過一個孩子,走到如今貴妃的位置,抛開那些家族帶來的欲|望,她也只是想在百年後跟皇上同寝,而她又居于貴妃之位,離皇貴妃之位相差不遠,皇上寵了她這麽多年,想必在她快死之時會将她冊封為皇貴妃的吧。
為此,她甘願向皇後娘娘獻上自己的忠心,倘若今後皇後娘娘有所求,她能為皇後娘娘入刀山火海。
高貴妃如實說出自己的訴求了,并說道:“娘娘,妾身絕不會透露半句有關娘娘的話,若是有,就讓妾身天打雷劈不得好死,死後不能同皇上共睡一個陵墓!”
她這誓言可謂是狠極了,也是絕對的誠心。
李沐看了她好久,才道:“本宮也不能随意讓富察一族為本宮辦事,本宮是一國之母,當為後宮女子做表率,只是——”
她話鋒一轉,讓高貴妃原本絕望的心平白添了幾分希望,“娘娘請說。”
“本宮聽說民間有些手段是前朝妃子留下來的,能讓一個難以有孕的女子懷上孩子,只是作為代價,那女子今後是不得有孕了,孩子一生下來便是體虛之症,活是能活下來,可身子虛了,很多事也不暢快了,高妹妹,即便是付出這樣的代價,你也要懷上孩子?”
李沐如實說來,這些消息确實存在原主記憶中,作為富察氏精心培養的嫡女,原主知道的秘聞還真不少。
高貴妃激動的點頭,“是,娘娘!”即便孩子生下來體虛也無妨,生在皇家金尊玉貴的長大,再差的身子也能養好。
李沐心裏嘆了一口氣,指出那手段流傳之處,讓高貴妃自個兒去找,反正動用自家勢力幫後宮妃子忙這種事,她是不會做的,頂多給幾句話提點一下,畢竟高居皇後之位,被人拿捏把柄可不是件好事。
而高貴妃在得知有這個法子後,便央着娘家人去幫她找尋,而高家人本來就想讓自家女兒給皇上留下一兒半女,在宮裏地位也能越發穩固,便動用自己勢力,在高貴妃口中所言地方找到了那個法子。
于是高貴妃就第一時間動用那法子,直到下個月月事未來,她心裏面狂喜不已,但還是硬生生挺到三個月時,才讓太醫前來診脈,這一診脈得來的消息可就大着去了——高貴妃有孕了!
這件喜事傳到皇上耳中,又是大喜,禦賜之物不斷往承乾宮送去,高貴妃心裏激動,為了表達自己對皇後娘娘的感激,在對上固倫和敬公主時,将自己私藏的好多珍品都送去給大公主了。
高貴妃做事心裏是有把稱的,她當然不能明了對皇後娘娘表示感激,也不能對将來會繼承皇位的隐形儲君永琏阿哥有任何讨好,那麽唯一合适讓她示好的人,就只有固倫和敬公主了。
反正固倫和敬公主是娘娘親生骨肉,給公主跟給娘娘沒任何區別,她還可以說想到自己肚中孩兒,對活潑可愛的和敬公主不由有了幾分偏愛。
畢竟她心裏感激啊,即便這胎生下來後會體虛,但能成全她有過一個孩子的心願,她只會高興,而非感傷。
七個月後,高貴妃早産,生下一個體弱的小公主。
高貴妃沒有旁人想象的傷心難過之舉,她只是珍惜的抱着自己的小公主,在太醫診斷只要細心照料下,小公主不出意外是能平安養大的話語下,她心安定下來了。
也就是在這一刻,她看着自己的孩子,竟沒有從前那種僅僅利用孩子達成自己願望的心思了,她無比純粹的希望孩子能好好的,仿若在這一刻為人母的滋味讓她變得不再像自己了,仿佛孩子和皇上在她心裏的地位齊平了。
這在以前是不可思議的,可在現在,在一個剛生下孩子的女人眼裏,這一刻,孩子占滿了她心裏的地位。
目前潛邸時的老人基本把握住後宮的局勢了,即便後宮又新來家世強大的妃子,也抵不過高貴妃等人的能耐,當然,這些潛邸老人心裏面向着皇上,也有部分向着皇後。
向着皇後的妃子還真不少,有明面上的哲妃噶哈裏富察氏,也有暗地裏的貴妃高氏,剩下的妃子即便不是皇後的人,也對皇後有着不淺的好感,畢竟對于妾室而言,一個真正賢良淑德的當家主母确實是讓她們心裏感激。
來了,忘了設定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