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被嫌棄的侯府庶子1

第17章 、被嫌棄的侯府庶子1

連着下了三天三夜的雪,天氣将晴,距京城五十裏遠的莊子上駛出一輛帶有永信侯府标志的馬車,馬車外觀樸實無華,車內卻端坐着一位神色倨傲的嬷嬷,而嬷嬷身旁蜷縮着的少年正閉着眼,頭往下一點一點的打瞌睡。

少年看上去大約十三四歲,身上穿着普通莊戶人家的粗布衣裳,嬰兒肥的小臉十分清秀,眉宇間充滿稚氣。

這少年正是此次言訴所穿越的本世界男配了。

他叫聞恺,身份是永信侯府的庶子,生母莊姨娘本也是小戶人家嬌生慣養的女兒,只可惜家道中落,被賣進永信侯府為奴,給侯夫人鄒氏當了貼身丫鬟。

彼時,鄒氏與永信侯唯一的嫡子聞煦意外去世,只留下個不滿周歲的孫兒,永信侯府子嗣單薄,愛子去世後,鄒氏還來不及傷心,就被聞氏族人指責她跋扈善妒,耽擱了侯府子嗣傳承,逼着她給永信侯納妾。

鄒氏悲痛之際,一面照顧孫兒,一面将貼身丫鬟莊錦開了臉給永信侯做妾,莊錦肚皮倒也争氣,十月懷胎後生下一個兒子,永信侯喜不自勝,親自給他取名叫聞恺。

随着永信侯對莊姨娘母子倆越發寵愛,鄒氏也逐漸視他們為眼中釘肉中刺,她假裝對莊姨娘十分照顧,把聞恺視作親兒子,背地裏卻托人在江南尋找絕色女子,将人納進府中,分薄侯爺對莊姨娘的寵愛。

果不其然,當那美妾懷孕并生下兒子後,永信侯對她的寵愛如日中天,很少再去莊姨娘房裏,鄒氏輕輕巧巧使了個計謀,栽贓莊姨娘想要謀害美妾母子倆,永信侯大怒,将莊姨娘母子趕到了京城郊外的莊子上,一住就是十幾年。

這十幾年裏,永信侯府的後院一刻也沒有消停,鄒氏表面上每天吃齋念佛,悉心撫養孫子聞高哲,實際上她擔心那些妾室所出的兒子影響到聞高哲的地位,暗暗将他們都謀害了,沒一個侯府庶子能活得過三歲。

永信侯是個糊塗蛋,從不管後院內宅的家務事,每天在外吃喝玩樂,逗鳥遛狗,倒是侯府嫡長孫聞高哲十分優秀,九歲就成了太子伴讀,十四歲已經頗得皇帝青睐,随意出入皇宮,替陛下辦事。

前不久,陛下去北山打獵時遭遇刺客,聞高哲眼疾手快替他擋了一刀,那一刀正中胸口,傷勢很重,哪怕陛下命太醫輪流給他診治,聞高哲依舊昏迷了許多天不醒。

這時,京城裏流言四起,以往那些嫉妒聞高哲年紀輕輕就成為陛下跟前紅人的,開始散播傳言,說聞高哲這次肯定活不了,等他死去,陛下一定會重賞永信侯府,只可惜永信侯這一支竟然連個子嗣都沒有,爵位恐怕要落在過繼來的旁支身上。

永信侯耳根子軟,聽了這些話氣憤不已,他也覺得孫子大概率活不下來,便絞盡腦汁從記憶中扒拉出來十幾年前被他趕到莊子上的莊姨娘母子,吩咐鄒氏将聞恺接回來。

鄒氏哪裏猜不出他的打算,她又氣又恨,恨永信侯薄情寡義,她的孫子還沒死呢,他就算計上爵位繼承人的事了。

她派心腹嬷嬷把聞恺接了回來,莊姨娘早在五六年前就去世了,聞恺無人教養,在莊子上整日跟農戶家的男孩子一起野,性格養得很皮實,即便回到侯府也沒有太大的野心,每天按照鄒氏的吩咐跟着先生讀書寫字。

Advertisement

一個月後,聞高哲從昏迷中醒來,身體一日比一日好,鄒氏大喜過望,再次看聞恺不順眼起來,好在聞高哲身體恢複後比從前更得陛下寵信,權勢不斷增大,鄒氏便逼着侯爺請封他為世子。

聞高哲就是這個世界的男主,他的一生順風順水。

永信侯去世後,他順利繼承了侯府爵位,成為陛下的左膀右臂,但他仍不滿足,加劇膨脹的野心讓他想要更進一步,終于在二十六歲這年,他聯合後宮嫔妃害死皇帝,扶持年僅三歲的小皇子上位,成為大周朝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攝政王。

至于他那位不起眼的庶叔聞恺,早就被鄒氏害死在侯府後院了。

言訴接收完記憶,眨了眨眼,裝作剛從夢中醒來的樣子。

此時劇情正進行到聞高哲受重傷昏迷,鄒氏派心腹松嬷嬷接聞恺回永信侯府的時間點。

松嬷嬷五天前就帶着家丁去莊子上了,她先是命人打探了聞恺這些年在莊子上的表現,得知莊姨娘身死後,便假惺惺的說侯爺和夫人得知莊姨娘去世,十分悲痛,特意命她來請二少爺回府。

聞恺是個性格大大咧咧的少年,哪懂後宅裏那些彎彎繞繞,他見松嬷嬷長得一派慈祥,嘴裏又不斷說着侯爺和夫人如何挂念他之類的話,便傻乎乎信了。

倒是莊姨娘身邊伺候的岚姨經歷過侯府內宅的腥風血雨,又見松嬷嬷出現的十分怪異,來意不明,便提醒聞恺多留心。

可聞恺畢竟少年心性,對傳言中的侯爺爹尚且存着一息孺慕之情,恰逢岚姨生病,他在松嬷嬷的提議下讓岚姨留在莊子上養病,自己跟着侯府派來的人離開了。

言訴伸了個懶腰,掀開馬車簾朝外面看去,山路上鋪着一尺見深的雪,馬車行在上面顫顫巍巍的,因此車夫特意放慢了速度。

山路難行,直到天黑,馬車才勉強到達山腳下,進入一家客店投宿。

松嬷嬷許是在鄒氏身邊伺候久了,身上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氣勢,等一行人在客房裏安頓下來後,她便請店家做了些飯菜,親自端到言訴的房裏。

劇情裏,聞恺沒有察覺出松嬷嬷的身份,只以為她是侯府下人,當她送飯菜過來并且代表鄒氏暗暗敲打他一番後,他還稀裏糊塗,覺得侯府不愧是大家族,松嬷嬷出門在外伺候主子吃飯都這麽守規矩。

他的心态無意中被松嬷嬷察覺,松嬷嬷懷恨在心,日後在侯府沒少給他使絆子,在鄒氏面前添油加醋給他上眼藥。

“咱們永信侯府規矩森嚴,按理說嫡庶有別,但二少爺您剛出生不久,夫人喜歡的不行,硬是将您抱去養了好幾個月,您小時候都喊夫人“娘”的。老奴來之前夫人還特意交代過,得讓您學學規矩,可別讓外人看了笑話……”

松嬷嬷言談間時輕時重,恩威并施,她這幾天也算摸清了聞恺的性格,知道他是個好拿捏的,等回到侯府,不怕夫人收服不了他。

言訴沉默着,在松嬷嬷嚴厲的目光中吃光飯菜,見她似乎意猶未盡,還想教導自己,他打了個哈欠道:“我困了,松嬷嬷,我要睡覺,你出去把門帶上。”

松嬷嬷不着痕跡的皺了皺眉,暗自忖道,在鄉野莊子上長大的孩子果真缺乏教養,連吃相都這麽難看,大家公子用膳,向來是有禮數的,哪像這位二少爺,把飯菜全部吃光,跟餓死鬼投胎似的。

心裏雖然這麽想,但她卻規規矩矩朝聞恺福了福身,臉上的表情繃得一絲不茍,唯有在收拾餐盤垂下頭時,那雙精明犀利的眼中掠過些許鄙夷。

亥時末,言訴确定客店裏所有人都睡着了,他在房裏擺弄出搏鬥的痕跡,然後靜悄悄披着厚厚的夾襖離開。

永信侯府顯然是不能去的,心懷鬼胎的侯夫人鄒氏不知道弄死了多少庶子,男主聞高哲也是個狠角色,眼下他必須遠離京城,擺脫侯府這些牛鬼蛇神才行。

言訴出了客店,腳上的牛皮靴踩在雪地裏,他深一腳淺一腳往京城相反的方向走去。

大周朝從開國到現在已經延續二百多年,如今坐在皇位上的章武帝昏庸無道,任用奸臣,偏聽偏信,朝中佞臣整天給皇帝吹捧馬屁,陷害忠臣良将,導致民怨沸騰,大量起義軍揭竿而起,在地方稱王稱霸。

言訴要去投奔的就是在陰城自立為秦王的蒯鶴禹,蒯鶴禹是目前各路諸侯王中實力最強大的,他出身軍伍,天生神力,又有陰城太守郭文昌這個岳父做靠山,手下領着五十萬大軍。

在劇情中,蒯鶴禹是聞高哲前半生最大的敵人,聞高哲成為大周朝位高權重的攝政王時,大周朝已接近分崩離析,各路諸侯王紛紛割據。

偏偏聞高哲最擅長玩弄人心,他在這些諸侯王身邊安插了不少探子,根據探聽來的信息,分別針對他們設下計謀,大多數諸侯王都死于聞高哲的美人計,只有蒯鶴禹油鹽不進,跟聞高哲鬥了近十年,最終被争權奪利的兒子們毒死。

蒯鶴禹死後,他的手下成了一盤散沙,兒子們自相殘殺,聞高哲坐擁漁翁之利。

言訴去投奔蒯鶴禹,不僅因為這人是聞高哲最大的敵人,也也因蒯鶴禹和聞恺有親戚關系,他和莊姨娘是兩姨表兄妹,幼年時曾在一起玩過。

劇情中聞恺死後,聞高哲才查到他們這層關系,當時還很遺憾,沒能把聞恺留着,就算威脅不了蒯鶴禹,也能惡心他一把。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