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被嫌棄的侯府庶子5

第21章 、被嫌棄的侯府庶子5

言訴并不清楚他的出現給秦王府後院帶來的波瀾。

或者說,就算他清楚,也不會在意。

晚宴上,蒯鶴禹命令蒯洪文照顧好聞恺,蒯洪文就是秦王府唯一的嫡子,王妃郭氏所出。

蒯洪文今年已經二十歲,但他資質平庸,年幼時父親會因為他嫡長子的身份而對他疼愛有加,但随着年齡的增長,他沒有表現出突出的才幹,再加上秦王府其他側妃和侍妾所出的庶子越來越多,其中不乏比他優秀者,導致近幾年,蒯洪文在蒯鶴禹跟前越來越不受重用。

但今晚,蒯鶴禹把照顧聞恺的重任交到蒯洪文手上,這無疑是在宣示一個信號,一個重新對蒯洪文青睐有加的信號。

蒯洪文欣喜若狂,他并不知道他的母親和妹妹心中所想,晚宴一結束,他親自送了言訴回房。

“表弟。”言訴所住的小院門口,蒯洪文用那種長兄般關愛的目光看着他,“父親吩咐過,以後你有什麽事盡管來找我,不要拘束,把這裏當做自己家一樣。”

盡管言訴早有準備,猜到有蒯鶴禹的态度在先,秦王府的人必定不會過于為難他,但蒯洪文這種可以稱得上是友好的态度還是令他有些驚訝。

“多謝表哥。”他嘴角含笑,彬彬有禮的回望蒯洪文,“接下來一段時間,就麻煩表哥照顧我了。”

就在蒯洪文不着痕跡拉攏言訴,想要借此讨好蒯鶴禹時,他的母親和妹妹卻在主院中說私房話。

“華兒,你父親他當初不過是個農家子出身,若不是僥幸被諸将軍收為義子,你的外祖又怎會将我嫁給他?我本來就是下嫁,可我沒想到,你父親心裏一直藏着他青梅竹馬的表妹,甚至有一次他喝醉了酒,我照顧他的時候,他把我當成了他的表妹,還說什麽他現在發達了,身份能配得上她,一定要敲鑼打鼓八擡大轎把她娶進門!”

說到這裏,郭氏眼中崩出憎恨的感情。

她是那麽驕傲的一個人,郭家本身就是京中的望族,出身富貴,她也是世家千金出身,父親為了聯姻,硬是阻撓了她在京城的婚事,把她嫁給蒯鶴禹這個武父。

她嫌棄蒯鶴禹嫌棄得不行,在她看來,蒯鶴禹能娶到她,本就是修了八百年才修來的福分,可這個男人心裏居然喜歡着別的女人。

所以生下一雙子女後,她心裏膈應,就帶着兒女長期住在京城娘家。

Advertisement

“華兒,娘心裏還有個秘密,你一定要替娘保密。”郭氏擦擦眼淚,繼續道。

大概是今晚蒯鶴禹領着言訴突然出現,刺激到了她,郭氏現在只想把滿腹心事都講給女兒聽。

畢竟最近這段時間女兒的性情似乎有所改變,變得成熟了些,某些事情上還能給她出謀劃策。

蒯凝華沒想到,父母之間竟然還有這樣一段往事,上輩子她一點都沒聽說過。

不過上輩子秦王府也從來沒多出一個父親的表外甥。

而且她總感覺父母之間的關系有些疏離,她以為母親是介意父親那一個又一個的側室和姨娘,沒想到早在父母剛成婚的時候,他們這段關系就變得冷淡了。

“母親,您有什麽話盡管告訴女兒,人家不是都說嘛,女兒是母親的小棉襖,這些心裏話您不告訴我,難道還要跟大哥大嫂講不成?”蒯凝華摟住母親的肩膀,安慰她道。

女兒的貼心讓郭氏心中感到熨帖,她拍了拍女兒的手,回憶道:“住在京城的時候,偶然間,我得知你父親的表妹被賣入永信侯府,成了永信侯的侍妾……”

京城裏世家大族互相聯姻,彼此間都有着千絲萬縷的關系,郭氏跟永信侯夫人也相識,那幾年,永信侯夫人一直沉浸在失去獨子的悲傷中,她既厭惡生下庶子的莊錦,卻又需要聞恺這個庶子給侯府延續香火。

郭氏便在一旁不着痕跡的煽風點火,說那莊錦畢竟是良家女子出身,哪怕賣身為奴,說不定心氣也高,又生下侯府唯一的庶子,只怕心思會養大。

反正永信侯府需要子嗣傳承香火,納一個妾跟納幾個妾沒什麽不同,不如再多給永信侯納幾個女人,還能顯示一下永信侯夫人的大度,打破京中關于她善妒的傳言。

也是在郭氏的挑撥下,永信侯夫人對莊錦和她的兒子越來越厭惡,最終将她們趕到了莊子上。

偏偏那時,郭氏得知在陰城的蒯鶴禹又納了姨娘,她心中的怨氣無處散發,便拿莊錦出氣,買通了莊子上的人,暗中給莊錦下一種慢性藥,那種藥若是吃得少,對身體沒什麽傷害,但如果常年吃的話,不出幾年,人就會不知不覺死去。

莊錦死後不久,郭氏也帶着兒女離開了京城。

來到陰城後,她發現蒯鶴禹納的姨娘或多或少都跟莊錦有些像,有的鼻子像,有的眼睛像,這更讓郭氏異常惱火。

不過莊錦已經死了,她還不至于跟一個死人計較。

只是她跟蒯鶴禹之間的感情再也無法修複。

可她無論如何都沒想到,時隔這麽多年,莊錦的兒子竟然找到了秦王府,看蒯鶴禹的态度,對那野種比對自己的嫡子還要重視,這怎能讓郭氏不感到心寒!

如果……如果她當初對莊錦做的那些事被抖摟出來,郭氏簡直不敢想,蒯鶴禹會怎麽對她。

畢竟如今的郭家在陰城早已不複往昔的榮光,反倒依靠秦王府這棵大樹。

“華兒,你快幫母親想個主意,把那聞恺趕走才好,母親實在不願他呆在秦王府,一看到他,我就會想起他那個狐媚惑主的姨娘!”郭氏握着女兒的手,失神的面容在燭光下顯得愈加蒼白,她手指留了長長的指甲,一不小心,指甲紮進蒯凝華的手腕上。

蒯凝華痛呼出聲,把手抽出來。

她沒想到,區區一個父親的表外甥,背後竟然會有這樣錯綜複雜的關系。

理了理母親剛剛透露出來的那些信息,蒯凝華神色忽的一變:“母親,您是說聞恺出自永信侯府,那永信侯府的嫡長孫聞高哲就是他的侄子?”

郭氏點了點頭,卻不願多說事關永信侯府那些事。

自從蒯鶴禹在陰城稱王,跟朝廷徹底鬧翻後,她跟京城的故舊也斷了來往,永信侯府又是朝廷的死忠派,聞高哲更是一心忠于章武帝,成了章武帝跟前的紅人,一旦秦王和朝廷開戰,彼此之間就是你死我活,郭氏哪裏還願意再想起這些故人呢?

可蒯凝華不管,當初在京城時她年紀小,郭氏跟各家夫人來往的具體情況她不清楚,也就不知道郭氏背地裏居然跟永信侯夫人關系那麽好。

她重生後可是立志要嫁給聞高哲的,如果有郭氏和鄒氏的這層關系,她跟聞高哲之間的可能性豈不是要更高一些?

再結合聞恺明明是永信侯府的庶子,卻來投奔父親,豈不是說明他跟永信侯府結下了什麽仇怨?

想到這裏,蒯凝華心情便舒爽得如同大夏天吃了冰沙似的,只覺得重生以來,她事事順利,想要做什麽,都有老天送梯子上門,可見她這輩子合該就要過得順風順水,當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攝政王。

不,前世她死的時候,聞高哲已經大權在握,朝野上下無不猜測他會廢掉小皇帝,取而代之,或許,或許前世在她死後,聞高哲登基稱帝也說不定,那她如果嫁給聞高哲,豈不是能成為母儀天下的皇後?

蒯凝華越想越激動,但好在她重生一世,知道凡事不可操之過急,便硬生生壓下內心的喜悅,對郭氏道:“母親,如果按照您所說的,那聞恺自幼就和他姨娘被永信侯府送到莊子上,多年來一直沒有接走,現在他既然已經長大,不回永信侯府認祖歸宗,反倒千裏迢迢跑到我們陰城投奔父親,可見他跟永信侯府之間必然發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我聽說永信侯雖然昏聩無能,但他的嫡長孫聞高哲卻年少有為,是個厲害的,有望成為侯府的頂梁柱。”

“母親十幾年前就懂得借刀殺人,為何如今反而變得急躁,一遇上聞恺,就亂了方陣?”

郭氏聽了女兒的話,眼前一亮:“你是說——”

蒯凝華意味深長的笑笑:“母親不如先派人暗中前往京城,調查一下永信侯府到底發生了什麽。”

家宴過後,蒯鶴禹原本見言訴身板瘦弱,打算安排他在秦王府中任個文職,卻被言訴嚴詞拒絕了,道是他來秦王府本就承了表舅的大恩,卻不敢麻煩表舅一再為自己破例,秦王府的文職想必十分重要,那些幕僚都是飽讀詩書之士,非常人所能擔任。

因此他主動提出要進入軍中,從底層小兵做起。

蒯鶴禹詫異過後,便愈加欣賞言訴了,覺得這外甥有志氣,就讓蒯洪文安排一切事宜,等言訴離開後,他臉上的表情忽的變了。

昨晚他收到京城暗線傳來的兩個消息,一是聞高哲醒了,章武帝大喜之下賜了不少珍貴補品到永信侯府,以示聞高哲聖寵不衰;二是從言訴離開京城後,永信侯府居然暗中派人追殺他。

蒯鶴禹不用想都知道,追殺外甥的必然是侯夫人鄒氏,當初錦表妹就是在鄒氏手底下當了幾年貼身丫鬟,然後又給永信侯當妾室的。

真不知道錦表妹那些年過得都是什麽日子。

他有些後悔,早知道錦表妹受了那麽多苦,他該早些将她接到陰城的。

不過王妃郭氏當初在京城住了好些年,郭家在京城也是世家大族,他該跟郭氏打聽一下永信侯府和鄒氏的情況。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