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打天下
打天下
向若帶着村子裏的百來個老弱病殘,并一些黃毛小娃娃,收拾了各家所有能收拾的東西,如逃荒逃難一樣離開了這個貧窮的村莊。與村莊附近山頭上土匪的恩怨,也就被留在了這個毫無生氣的地界上。荒草在身後蔓生,等有人以後還念着這裏是自己的家鄉再回來的時候,怕是已瞧不出村子原有的樣貌。
向若帶着這些人在路上走得很慢,要照顧到每一個人,便不能急性子。好在這會兒是春天,已沒了太多寒氣。很多個夜裏都是随便找個能遮頭避身的地方湊合一晚,睡醒了吃點在村子裏備好的幹糧,就開始趕路。倘或有人實在走不動了,也就找地方停下來休息。
這是奔波且勞累的事兒,那些年老力衰的,還是有在路上咽了氣的。喪事是沒得辦的,找工具挖個坑,把人留個全屍埋了,已然是最好的人生結局。
這樣大約花了兩個月,向若帶着餘下九十多人到了五峰山,她覺得大約老天爺也看不下去了,所以開始幫她。紅雲她們并沒有離開五峰山,看到向若的那一刻,大夥兒歡騰起來,又是摟又是抱,壓根兒不拿向若當個女人。
大當家的看她帶了這麽多人來,也沒說二話,全部給安置了,當晚便燒了足夠的飯食來款待。當初五峰山拿七王爺換過糧,後來搗了湯山上那幫匪人的老窩,又搜來不少糧食銀錢。因為桃花谷被屠,谷裏能搶的都被湯山匪搶了,能砸的也都砸了,大約也就地裏長着的東西不好動,才沒動。所以五峰山一時間就得了許多糧食,夠過大半年也不帶愁的。
這會兒大當家的招待這些村民也闊綽,管足了給吃的。這裏人哪裏吃過飽飯喲,直吃得肚飽嘴滿,還吃撐死了兩個。
死人都是最尋常的人,可親的就哭兩聲,不可親的看兩眼也不當回事。再有人找地方拖去埋了,就沒了下頭的事。
向若到底是變了,沒了以前那般沒心沒肺。晚上酒肉沒吃多少,便拿了一酒囊的酒避到了無人處,只管喝悶酒。大當家的知道女人的心事還得女人去問,自讓紅雲去陪她。
她和紅雲,兩人便坐在燦燦夜空下,山寨外的木頭架子上,看着眼前模模糊糊的景色,從無關痛癢的話說起。
向若問她:“朝廷的人沒來剿匪麽?”
紅雲端坐着身子,兩條腿搭疊起來,轉頭看她:“來過一次,也不能隔三差五就來,他們忙得很,不會時時都盯着咱們。那一次咱們躲了,過不多久,當家的還說回來。他說怕你回來了,到這裏找不到人,心急。”
向若仰頭喝口酒,“難為你們還惦記我。”
師父親人在一夕之間都離自己而去,紅雲是能感受這種心情的。當時連州城也是住不得人了,她家裏親人一個都沒再見。不管是死是活,結果是一樣的。她看着向若的側臉,微微抿口氣,“你去哪裏了,聽說當時是七王爺把你帶走的。”
提到蕭紀,向若喝酒的動作滞住。好半晌,她放下胳膊來,拿着酒囊垂着胳膊,說:“心裏難受,在客棧養了幾日,就出去別處轉悠了一圈。到了一個小村子,地上長毛,窮得揭不開鍋。我又把村子附近山上的土匪殺了十來個,結下仇了,他們都怕,就給帶來了五峰山。想着撞撞運氣,沒想到你們還在。”
紅雲對這些都不甚感興趣,只看着她又說:“那晚七王爺為了上山救你,也受了傷。當家的之所以沒為難他,讓他帶着他的侍衛從湯山上安安全全離開,就是因為看到他對你那樣。我和盼兒還以為,你跟他回京了,當家的卻非說你還會回來……”
Advertisement
向若無力地笑笑,“我不能跟他回去,不只是我過不了那樣的日子。那些湯山匪雖然都死了,可我總覺得,還應該再做些什麽。桃花谷被屠了,下一個被屠的地方又是哪裏?每天我都覺得師父師兄師妹都在天上看着我,我也不敢跟他回去過蕭家的富貴日子。他們蕭家的富貴,都是吸了成千上萬百姓的血才有的。你看這世道,每天有多少人凍死餓死,你看看這天下貧窮姑娘都過得什麽日子?如果你不是遇到大當家的對你還算好些的,能活到今天嗎?”
“天下這麽亂,可他們做了什麽呢?他們除了剿匪殺叛賊,又還做了什麽?他們為什麽剿匪殺叛賊?因為土匪搶光了百姓的糧食,他們收不到賦稅。搶了官銀官糧,他們的富貴就少了。叛軍搶的更是他們的土地,他們蕭家的土地。他們不在乎我們這些老百姓的死活,他們只在乎自己的富貴會不會被別人搶去……”
紅雲不知道向若說的哪句話戳到她的內心深處的,等向若說完的時候,她把頭深深埋在胸口,淚流滿面。
後來紅雲沒有再跟向若讨論關于愛情的話,這世道本不該提這兩個字。
那晚向若坐在架子上,把酒一口一口往嘴裏灌,辣得嗓子眼冒煙兒。她雙目蒙霧,還是想蕭紀的。想起他們如何相識,怎麽相處。多少個夜晚的卿卿我我,那都是真的。
在一起的時候好似從沒交過心,卻不知道怎麽都把彼此的心送出去了。
但她還沒來得及真正和蕭紀親近,就已經各自在自己的方向上越走越遠。就像她肚子裏的孩子一樣,她不知道他存在過,從來沒有感受到過,就沒有了。甚至難過,都不知道該從哪裏難過起。
而這些的全部,就是她和蕭紀的所有緣分。
向若在以後的五年時間裏,都再沒有見過蕭紀。只是不時會得到消息,他又去了哪裏,領多少兵,打了什麽人。他們兩個,始終沒有再見上。
蕭紀自然也不時就會聽到她的名號,聽說她攻下了哪裏,又征了多少兵,她手下的人都如何骁勇善戰。很多人都在傳說她,一屆女流之輩,扛起了起義大旗,把東明軍都給幹趴下了。
她的隊伍越來越壯大,有個響亮的名字,叫随明軍。知道這名字意義的人,有她,大概還有一個就是蕭紀。葉随君和葉明珠,她大概就是為了他們在不停厮殺吧。
而她隊伍的最原始根據地,是那個曾經被土匪屠了的桃花谷。
而向若在那一晚跟紅雲提過蕭紀之後,睜着眼一夜未眠,整整想了蕭紀一夜,想他們之間僅僅有過的那麽點過往。
次日晨起以後,她就再也沒提過這個人,仿佛從沒認識過一樣。
她那時候還沒有明确的想法要打天下,只是心裏每日都有愧疚糾纏,一日安寧都得不到。她帶着五峰山的土匪和那些村裏的人去到桃花谷,發現桃花谷裏有官府的士兵把守。所以,桃花谷是他們又動用武力搶下來的。
桃花谷被屠的時候,地裏已經被村民撒上了小麥籽種,等向若一波人進去的時候,麥苗兒已經有膝蓋高了。官府之所以派兵守這裏,也就是因為這些土地糧食。
而那些村民很多年沒有見過這麽綠油油的麥子,蹲在麥田邊雙手顫抖,碰也不敢碰那麥苗兒,都是老淚縱橫的模樣。
向若帶着人打退了官府的士兵,安置下來。安頓下來後,她又領着人搬石運石把桃花谷的入口堵了起來。只還留小小一處宅縫兒,能進出得人即可。即便如此,桃花谷也不再是以前那般隐秘的地方,被炸過的洞口,一眼就能看出來。
後來官府的人還來過,不同的人帶了兵來剿他們,但都沒能攻得進桃花谷。再後來這裏就和以前的五峰山一樣,成了最難攻剿的地方。
向若帶着那些土匪和村民在這裏種地囤糧,經過幾回打仗以後,也慢慢開始有意識地集體訓練。再後來,在許多人的支持下,向若開始嘗試訓練正經軍隊。
與此同時,桃花谷收了進谷的難民也越來越多。難民裏各式樣的人也都有,能拉個爐子打鐵的,向若就讓他打刀打劍。能打架的都入了編,婦孺就種地養蠶。小孩家家也有打小就練本事的,跟軍隊一起晨起操練。起義軍的人數多起來,出主意的人也就越來越多,征兵的有人去幹,編隊的也有人幹。軍隊的統帥是向若,從沒有人提過出微詞。不為什麽,就為她一人一把劍,能拿下一個山頭。
向若就這麽練兵屯糧一年多,在這一年多裏,帶着下頭的人不時就去造訪別的山頭土匪。打下來,能用的東西都搬走。願意跟着走的人都帶回來,不願意的放了走人,随他們再去哪個山頭。
她起初只打土匪,後來經驗慢慢攢起來,便開始與其他的起義軍争地盤。有輸有贏,輸的時候總結經驗,贏的時候不驕不躁。她手下能人越來越多,勝勢也就越來越大,那想做的事,也就随之變大了。從打土匪到争城池,最後就是打天下。
她就這麽一路披襟斬棘殺下來,最後占下半壁江山江山。餘下要打的人,就只剩蕭家。
經歷五年的厮殺拼命,向若跟蕭紀見面的時候,蕭家的天下已經基本坍塌殆盡。最後守皇宮的人,就是蕭紀。他帶着兵排陣堵在皇宮門外,迎陽光在馬背上坐着,看逆光下的向若,已然看不清她的臉。他們早就知道,再次相見,肯定就是這樣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