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浮山游記

25,浮山游記

25,浮山游記

八百裏皖江北岸,有一個美麗的地方,那就是我可愛的家鄉枞陽縣;枞陽縣有個煙波浩淼的白蕩湖,一年四季的湖水潋滟;白蕩湖的西北湖畔,有座巍峨壯麗的山峰—浮山。

如果你想目擊白垩紀火山遺跡?你就去枞陽浮山旅游吧!如果你想欣賞懸崖峥嵘突兀?你就到枞陽浮山去大飽眼福吧!如果你想參觀岩洞摩崖石刻?你就去枞陽浮山去觀覽古人的傑作吧!如果你想漫步在迷濛的山色中?你就去枞陽浮山走一走吧!

山上的曲徑通幽,山上的山花爛漫;山上的溝谷縱橫,山上的怪石嶙峋;山上的泉水石上流;山上的奇石,怪岩,山洞,奇峰琳琅滿目;只要你游玩一次枞陽美麗的浮山,肯定,你會體驗到紅塵流連忘返,美景惹人微醺。

2019年5月底,一天上午,蔚藍的天空,白雲随微風飄蕩在天邊,我和文友們一起到枞陽浮山游玩去,好在現在的交通十分便捷,我們一行四人,在枞陽長途汽車站,坐上了直達浮山的公交車,大約開半小時左右,公交車在浮山北邊的公路旁停住,我們下了公交車,氣勢恢弘的浮山大門樓展現在我們的眼前,我們一行四人走過氣派的浮山大門,徒步上浮山,上山的小路蜿蜒曲折,山上的草木郁郁蔥蔥,山上的泉水淙淙流淌,山上的野花清香撲鼻。

我們走在山路上,沿途有一處山體橫出一條大石縫,石縫中間撐着無數個短樹枝,我挺納悶,不知道其中的奧妙,遂問同來的文友,說:“用這些樹枝撐在石頭縫裏,是什麽意思呢?”有一位文友告訴我說:“這是撐腰石!如果自己腰酸背疼,用一根樹枝撐在這裏,腰就不會酸疼了!”我覺得挺有意思,原來是游客們,祈願自己腰杆挺直。

我們繼續走在上山的小路上,走到一處不大的山洞前,進洞的入口處的石壁上,豎刻着三個大字“雷公洞”,雷公洞,因雷鯉而得名,他是福建人,明代書畫家,曾修道,讀書的地方。想不到,從前的福建人,大老遠的,來到這秀麗幽靜的浮山,修心養性讀書求學問,說明從前的枞陽浮山,知名度就相當的高了!

我們觀看了雷公洞,繼續上山,到了枕流岩景點,展現在我面前的是巨大的山體,陡峭的岩壁,石壁底下是一個個像是鑿空的山洞,大洞裏面的岩壁上,雕刻許多摩崖石刻,有大字标題,有小字體的詩詞歌賦,在衆多的摩崖石刻中,最有印象的石刻,還是簡短粗大的字體,用紅漆描摹過的石刻,譬如:“天生月窟”,“非人間”,“因碁說法”,“九帶遺蹤”“枕流岩”等,一件件藝術石刻作品,字體遒勁有力,潇灑自如。我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感嘆古代人的聰明才智,感嘆枞陽這一方水土,文化底蘊的深厚!

我們繼續上山,到了會聖寺,會聖古剎有氣派非凡的門樓,會聖古剎院子裏有兩棟殿宇,兩棟輝煌的殿宇飛檐翹角,大殿內供奉着佛祖,靠兩棟殿宇的左側,順着山洞搭建了一個簡易的房屋,屋中擺放着一張四方大桌,和數張長條木凳子,我和文友們坐在四方大桌旁的木凳上休息,喝着自備的礦泉水,享受一下古剎殿宇的寧靜。

會聖古剎大門前的坎子下方,山路的旁邊,生長着一棵三人手拉手才能合抱的銀杏樹,粗大挺拔的銀杏樹,是銅陵市二級保護古樹,樹齡有三百多歲了!我跟會聖古剎的僧人聊天,談到這棵古老的銀杏樹,他告訴我說:“這棵銀杏樹,是浮山的鎮山大樹……”

我和文友們沿着會聖古剎坎子下方的山路走去,山路的下方是一片翠綠的毛竹林,山路的交叉口,有一條通往山頂的麻石條石梯路,我們爬上石坡,走在崎岖的山路上,沿途有“指月石”,“朱洪武炮臺”,“阮集之讀書處”和“三寶塔”等景點,迷人的風景,仿佛一幅幅山水畫卷,我和文友們宛如畫中的游客。

我和文友們離開三寶塔,向山頂進發,到達浮山的山梁上,山梁上是用花崗石鋪成的一條寬闊大道,直通浮山最高峰。站在山崗上,山風拂面而來,爬山的疲憊,瞬間消失殆盡!須臾,人心情暢快淋漓!

通往山頂妙高峰的大道,大道右邊的場地很平坦,在一處寬大的場地上,有仿古房屋和園林建築,園林內居然有水塘……最高處的妙高峰之巅,是雄偉壯觀的文昌閣。

我站在文昌閣的頂層,扶欄俯江望湖,心胸寬廣,視野開闊,頓生豪情滿懷!

我和文友們下了文昌閣,從原路返回,走在浮山南邊下山的小路上,不一會,到了首楞岩,岩下有一個不大的山洞,洞中間竟然有一石頭象棋盤,石棋盤兩頭竟然有石凳!我是一位下中國象棋愛好者,我坐在石棋盤旁邊的石墩上,心花怒放!如果能在浮山首楞岩的岩洞裏,跟象棋高手殺一盤,那才是人生快樂如神仙呢!

Advertisement

文友們一而在再而三地叫我,我才依依不舍地離開首楞岩洞,繼續走在下山的路上,走到紫霞關。紫霞關是巨型的石頭,弓在山路中間,宛如石頭彩虹!大自然真的神奇,真是巧奪天工吶!

大家離開了紫霞關,走到金谷岩,進入金谷禪寺的山門內,金谷禪寺因金碧輝煌之殿藏于山谷而得名!金谷禪寺氣勢恢弘!巧妙地融入金谷岩洞中,我真的敬佩設計建造金谷禪寺的能工巧匠們,他們真的足智多謀喲!

我們離開金谷禪寺,不遠的地方就是撐腰石,撐腰石是許多小石頭擎着一塊巨大的石頭,仿佛用手輕輕一搖撐腰石,撐腰石會轟然倒塌似的!撐腰石下面的周圍,擺放着許多樹枝樹棍撐着撐腰石,這一景觀,可以說是浮山風景名勝區的一大風景!我和文友們也找來一根樹枝撐着撐腰石,希望今後自己的腰板挺直!

大家到了浮山一線天,進入滴水洞,“滴水洞穴尤如海螺直立,一竅見天,中銜巧石如珠……”我仰着頭,觀看着流水從滴水洞的上方,往下滴着水珠,水珠落在堅硬的岩石上,嘀嗒嘀嗒的聲音響個不停,清澈的山水從石溝中往下流淌……大自然真的神奇,造就了浮山巍峨壯觀的滴水洞!

我和文友們向山下走去,走在下山的小路上,我還戀戀不舍地張望着聳入雲端的山峰!想不到,枞陽還有如此美麗的浮山!浮山不愧是安徽省內的一座文山!美麗的家鄉枞陽縣,我戀着家鄉的山!我戀着家鄉的水!我深深愛着這片富饒的土地!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