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龍王尖游記

26,龍王尖游記

26,龍王尖游記

枞陽縣連城大山的龍王尖,很有名氣,那裏是出産優質茶葉的地方,多少年來,有太多的人,直接點名購買龍王尖上的茶葉!龍王尖上的茶葉,一直以來都是搶手貨!山上幾乎都是野生茶樹居多,生長在大石頭縫裏,一年四季,連城大山的龍王尖,山峰霧霭缭繞,清泉石上流……我久聞其名,終沒有成行,不成想,在今年的谷雨前一天,我和文友韓雙生一起,上得龍王尖上游玩一番。

我和文友韓雙生是從枞陽縣官橋鄉連湖村,村口一爿“老金小店”左邊小路上山,連綿起伏跌宕的連城山就在眼前,我們走山間的小路上山,連城大山森林茂盛,上龍王尖的小路又窄又陡又滑,沿途上山的小路,山花爛漫,散發着淡淡的清香,林中鳥兒不停地啼叫,山上溝壑縱橫,懸崖峭壁,我們爬了老半天,才到山上的半山腰,我很是疑惑:“都說龍王尖上的茶葉好,怎麽見不到一棵茶樹和一戶人家的房屋呢?”

我們繼續上山,快要到山頂的時候,我的天!連城山龍王尖的頂峰,巨大的石頭相疊,聳入雲端,回過頭來俯瞰整個連城湖,湖面廣闊,景色秀麗如畫!枞陽城山美水美呀!

快到達龍王尖時,終于看到一株株碧綠的茶樹生長在岩石縫中,站在龍王尖山崗上,山風拂面而來,瞬間,人精神愉悅!我們向龍王尖背後的小路走去,眼前的世界,別有一番風味!

山背後,是枞陽縣官橋鄉岱沖村。這個小小的村莊,簡直是世外桃源,仿若人間仙境吶!這個村莊裏的村民房屋,有的是沙土夯實的土牆小瓦屋,有的是石頭砌成的瓦屋,有的是青磚瓦房……有數間土牆房子已經倒塌了,殘垣斷壁。看這個村莊,房屋都是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建造的,古色古香,一壟壟茶樹散布在村莊周圍,如詩如畫。

我們進入古老的村子裏,一棟棟房屋大門前堆着柴垛,家家戶戶燒的都是柴鍋,有些人家的煙囪裏,升起袅袅炊煙。許多人家大門前,是大石頭碼的坎子,有些人家的豬圈和柴房都是用石頭砌成的,龍王尖上的岱沖村,仿佛是石頭村!我忽然覺得:“這個村莊,開發成舊民居,作為枞陽縣一個旅游景點,才好呢!”

讓我料想不到,村莊裏生長着許多粗壯挺拔蒼翠的松柏樹,一般的松柏樹,都比碗口還粗!少說有數百年的樹齡了。我很是疑惑:“村子裏數十戶人家,在哪裏取水吃喝呢?”

俗話說:“有泉水的山,稱為活山!人才能在大山裏生活定居呀!”我和韓雙生游玩到一戶大門敞開的人家大門前,此戶人家一位中年女士,正揣着一臉盆菜出門,我帶着疑問問她說:“山上這麽多戶人家,吃用的水,在哪裏取呢?”

這位山裏的美女笑容滿面,友好地對我說:“跟我走,就能看到泉水了。”果然,這位女士右邊的坎子下的屋後,有一處山泉,清澈的泉水不斷地從崖石縫中,向外湧出,淌到下面一個石槽子裏,石槽不是很深的,大約30厘米的深度。

此時,有一位大叔正蹲在水槽邊洗菜,這位美麗的女士也蹲下來,就着石槽裏的清澈泉水洗菜呢,我們跟這位大叔和這位女士聊天,才知道這位大叔姓張,這位女士也姓張,名叫張青,她熱情地說:“這裏的山泉很幹淨,很甜,如果你倆口渴了?手捧一把水,就可以喝。”

這位張大叔對我倆說:“從前,岱沖村的人氣很旺,最高峰時,岱沖村有一百多口人,村中還有所小學,現在,岱沖村裏大多數人家,在枞陽縣城購買了商品房,平時,住在縣城裏,谷雨前,采茶的季節,才到山上住,只有少數村民,仍然住在山上……”

我聽着張大叔的講解,猛然,我發現泉水下坡人家的土牆上,隐隐約約有一行宣傳标語,從前人,是用石灰水寫的白色的宋體美術字,大致能看得出來,是“愚公移山”四個大字。

張青女士和張大叔兩人洗好菜後,張大叔用水瓢給石槽裏的泉水一瓢一瓢地掏光,他對我倆解釋說:“給洗過的水掏光,下一位來人挑水或洗菜,就是幹淨水了。”從張大叔這一小小的舉動,就可以看出,龍王尖上的岱沖村人,是多麽的善良厚道!

在張叔的指點下,我們才知道山中有一座土地廟和一座龍王廟。土地廟和龍王廟不是很大,都是用麻石條砌成的,土地廟在村子裏,而龍王廟則在龍王尖東邊的山峰上。

Advertisement

我們游玩了龍王尖上的岱沖村,翻過龍王尖的山崗,下山回去的路上,我想:“岱沖村坐落在大山深處,特別的幽靜,環境優雅!村莊裏全是老屋,如果上級部門順其自然地保護和開發?是一個很不錯的旅游勝地!”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