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訪枞陽鎮寶蓮庵
71,訪枞陽鎮寶蓮庵
71,訪枞陽鎮寶蓮庵
淺秋,雲朵在湛藍的天空中悠閑地飄逸,風輕輕拂過,帶着一絲涼意,在這秋高氣爽的季節,正是外出旅游的時候,應文友們相約,2019年8月31日上午,我們到枞陽鎮五一村游玩。
一路上,我們欣賞着麥園的山山水水,欣賞着五一村田園水塘裏盛開的紅豔豔荷花,到寶蓮庵禮佛,看佛寺莊嚴,樸樹清香,羅漢松挺拔……
沿着枞陽縣城的銀塘東路東去。在銀塘東路大道上,望公路兩邊的秧田裏,綠油油的晚稻沐浴在陽光下,更加郁郁蔥蔥,群鳥在原野上空忽高忽低地飛翔……,我非常高興地大聲喊着:“我們到了寬闊的G347大路了。”
同學倪宏對我笑着解釋說:“老兄,你講外行話了,這還不能算是G347大道,而應該是銀塘東路銜接G347大道的地方。”
哈哈,倪宏是在公路部門工作,也可以算得上是枞陽公路上的一名建設者,他的父親曾經是枞陽縣公路局的一名工程師,倪宏的父親倪建志,是一位為枞陽公路建設作出過巨大貢獻的老前輩,于2018年2月2日去世,享年86歲。願慈祥的倪伯伯在天堂安好。
倪宏可以說是公路建設世家出生,呵呵,我真是班門弄斧了!在銀塘東路我們浏覽了一會風景,然後向着右邊一條支路而去,不大的功夫,在一條水泥路的路邊,經文友們介紹指引,我們決定先去拜訪寶蓮庵。
寶蓮庵在五一村錢麥園老虎山南麓,始建于順治年間,約一六四五年間,距今已有三百六十多年的歷史。“乾隆二十年(一七五五年),寶蓮庵山場田地遭受嚴重侵蝕,其它省份也有類似情況發生,相關部衙上奏朝廷,一七六六年乾隆皇帝聖旨恩準:“依議,欽此”。次年聖旨抄出,施主王衍左,方德光,依據寶蓮庵住僧“松徹”歷年契據,刻“聖旨勒碑”一塊,詳記本庵山場田園,且碑首冠以“聖旨”二字。
歲月流逝,風雨洗禮,加上原大殿均系小瓦木椽簡陋結構,年久失修,佛像淋雨,實屬危房。證定法師發大宏願,歷盡艱辛,苦行募化,克服重重困難,于二零一三年農歷二月二十八日奠基,經過近一年的精心施工,在當年年底,一座鋼筋混凝土結構,莊嚴的清代風格大殿終于落成。”
寶蓮庵的大殿前的斜坡旁邊,有一棵巨大的樸樹,這棵樸樹有一百一十年樹齡,屬于安徽省三級古樹。這棵古樸樹枝繁葉茂,濃蔭蔽日,古樸樹上面有三根彎曲的粗枝桠,從遠處觀望,整個樹體像一個繁體的“龍”字。
我和文友們走到大雄寶殿前的廣場上,大雄寶殿氣勢恢弘,翹檐飛角,殿內供奉着佛祖,走過寶蓮庵大殿的後門,在後院子裏,有一棵粗壯古老的羅漢松展現在我們面前,此棵羅漢松有四百多年的樹齡,是銅陵市二級古樹。
仰望着寶蓮庵裏古老的羅漢松,我浮想聯翩,我喜歡玩山玩水,愛好觀看古樹的滄桑和泉水的潺潺,我個人認為:“古樹标志着一個地方悠久的歷史文化,見證着歲月的滄桑,而泉水象征着一座莽莽群山的血脈,有泉水叮咚作響的大山為活山,有古樹參天的山為名山。”
近些年,走過家鄉衆多的大小名山,去過逶迤起伏的連城山龍王尖,龍王尖上的岱沖莊裏,有許多古柏樹,大多數柏樹長勢旺盛,都有百年以上的樹齡,特別是村裏有一泉眼,一年四季清澈的泉水不斷湧出,無論再大的幹旱年,泉水都不中斷。
去過枞陽大青山,在大青山石屋寺坎子下方的一塊巨石旁邊,有一口水井,名叫龍隐泉,泉水清澈甘甜。
去過枞陽麒麟鎮的岱鳌山,岱鳌山蜿蜒起伏,綠蔭覆蓋,山勢削斷,岩峭如壁。其最高峰為龍王頂,宛如一頭巨鳌。在岱鳌山的中間山體,有名聞遐迩的三貞庵,三貞庵大殿旁邊不但有泉水,居然有一棵安徽省一級古樹青檀,樹齡五百多年。古樹青檀仍然生機勃勃,生命力旺盛,綠蔭如蓋!
去過枞陽浮山,在浮山會聖寺前,有一顆古老的銀杏大樹,是銅陵市二級古樹,樹齡有三百多年了。
今年六月份,去了作家張雨林先生所在的官橋鎮官山村岱嶺莊,岱嶺莊背靠逶迤起伏的連城山東端,是風景秀麗的小山村,料想不到,一個小村莊裏,竟然有許多古樹,有楓香樹,皂角樹,烏桕樹等,都是上百年的樹齡了,加上村莊裏文物古跡衆多,岱嶺莊文化底蘊深厚,确實是古老的小山村。
我和文友們浏覽完寶蓮庵,繼續沿着五一村鄉鎮的柏油馬路,數分鐘時間,便到了荷葉田田農莊,望着那碧綠的荷葉層層疊疊,那翠綠的荷葉間擎起一朵朵嬌嫩的荷花,粉紅色荷花随風搖曳,散發出淡淡的清香……,忽然,我想起《愛蓮說》:“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荷花在驕陽下,驚豔地綻放着,清香沁人心脾,使人神清氣爽,心曠神怡!
過石矶小街,沿着綠蔭一直到永登閘口的江堤,遠方宏偉的池州長江大橋就在眼前,我和文友們興奮不已!今天是個好日子,池州長江大橋建成,首次通車!我們高興地向大橋所在的地方新開溝前進……
站在氣勢恢弘的池州大橋下,眺望波濤洶湧的長江,遙望大大小小的船只從橋下駛過,聽着輪船的汽笛長鳴,寬闊的江面上空:“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此時此景,人在畫中游!祖國日新月異的變化,池州長江大橋的通車,必将為枞陽建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