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訪鮑軒将軍故裏

74,訪鮑軒将軍故裏

74,訪鮑軒将軍故裏

陽春三月,和風纖柔菜花黃,姹紫嫣紅暗流香,應朋友張雨林先生相約,陪縣委宣傳部方千部長訪鮑軒将軍故居。

3月7日上午八點多鐘,我從縣城趕到官橋鎮岱嶺莊張雨林先生家,雨林先生熱情地迎接着我們,告訴大家說:“方部長要十點多鐘才能到達。”

來早了。好在文友帶着無人機:“我們在這裏等着,不如去田野裏航拍盛開的油菜花吧!”

好主意!大家喜不自勝,徒步走過柿樹板,來到岱嶺油菜田的土埂上,油菜花香氣四溢,撲鼻而來,沁人心脾,環顧四周,滿目都是春光燦爛,田間地頭,山澗溪谷,金黃色鋪天蓋地,炫目耀眼。

遠方的黃觀山、官山、獅子山、連城山,青山含黛,巍然屹立;近旁的白鹿山,霧霭缭繞,綿綿不絕。山川之美,美不勝收,讓人目不暇接。

文友雙手操控着遙控器,白色的無人機四個螺旋槳旋轉起來,發出輕輕的蜂鳴聲,瞬間,小小的無人機直上雲霄,在天空中行走,忽遠忽近,忽高忽低,鳥瞰着岱嶺。

無人機拍攝的大片大片的油菜花海,傳到搖控器視屏上,秀麗如畫,令人十分震撼。我不由感嘆,現代人就是聰明,能遙控飛機上天拍攝風景,确實是了不起啊!

文友對我說:“搞攝影的,苦不堪言,一旦癡迷,就不能自拔,但有一點好處,享受着游山玩水的快樂。”

聽着文友的調侃,我的視線卻轉移到前方的獅子山上。巍巍的獅子山下,有一個美麗的毛竹龍村莊,那是我童年快樂的地方,慈祥的外婆、樸實善良的大母舅在世時的身影,在我眼前浮現。瞬間,我眼睛潮濕,願慈祥的外婆和大母舅在天堂安好。

不知不覺中,已經到了上午十點多鐘,方千部長乘小轎車而來,他下了車子,和藹可親地同大家握手寒暄。爾後,大家分乘兩輛小轎車,風馳電掣,沿着綿延不絕的連城山腳下的鄉村水泥路,向鮑軒将軍故居馳去。

鮑軒将軍,黃埔第十一期畢業生,上校銜,解放前夕起義。故居在枞陽縣連湖村鮑窪組,大門朝西南方向,遙望巍峨壯麗的花山,門前坎子下方,就是風光旖旎、碧波蕩漾的岱沖湖,背靠綿延不絕,峻峰逶迤的連城山脈。

鮑軒将軍已于2000年正月初九仙逝。他的小兒子鮑光勝與張雨林先生是同學,現居廣東潮州。鮑軒故居是一棟二層樓的房屋,樓房左側有一棟平房,現如今,是鮑軒二兒子鮑懷來一家在此居住。連湖村村委張華友、許信濤同鮑懷來夫妻一起,熱情地迎接了我們。

我們随着方部長進入堂廳,張雨林對鮑懷來說明來意,鮑懷來帶着大家出樓房大廳,進入平房的房間裏,從一個古式木櫥子裏拿出一只黑色皮包,帶着大家到屋外,将皮包裏鮑軒将軍的一些證件和信件拿出來,放在門前的水泥場地上。

方部長一一翻看着證件和信件,認真仔細,我從心裏油然而生地敬佩方部長的敬業精神!按捺不住好奇心,我也蹲下來,翻看着這些證件和信件。信件有縣政協寄過來的,有朋友寄過來的,證件有複員軍人證明書、政協委員證件等。随後,鮑懷來又從黑色皮包裏拿出鮑軒将軍生前用過的懷表、私章、墨色眼鏡……

還從樓房的房間裏拿出來一些書法作品,是友人贈給鮑軒将軍的,書法作品裱起來了,其中一幅作品上面的文字是:“雲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随柳過前川,時心不識餘心樂,将謂偷閑學少年。”

離開鮑軒故居的時候,方部長囑咐鮑懷來:“這些都是鮑軒将軍生前證件和信件,彌足珍貴!一紙一物一定要妥善保管好。”

方部長建議在連湖村建個鮑軒展覽室。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