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章
第 19 章
定了以後拿了錢讓村長跟着到鎮裏辦了地契,房子就開始動工了,男女都上手、再加上村裏也有過來幫忙的,管個飯,總之叮叮咣咣房子大概兩個月就全部好了,這期間我只有驚嘆的份兒,驚嘆蓋房人的手藝,上一世這一切基本都是機器取代了,才發現人做起來比機器精細多了。
房子蓋的挺寬闊的,院子暫時土坯起的,打掃後依然很幹淨。七月份三舅舅和舅母就搬過來了,兒子、媳婦沒有跟過來,沈家莊還有耕地呢,舅母是個話不多的人,一切都支持丈夫的決定。最高興的當然是仙兒姐了,仙兒姐嫁過來第二年生了個兒子,起名陶成川,現在不到一歲,家裏長輩開明、丈夫關愛、親姑姑是親嬸子,如今母親又過來,大概這就是俗世最幸福的了吧。
七月份我們的學堂生涯正式開始了,我和豆豆當然主要屬于陪讀了,豆豆只能牙牙學語背一些詩句,正式的學生有七個。我不用舅舅關心,反正我已經九歲多了,而且舅舅也不會出賣我,我也懶得掩飾了,舅舅會的我基本都會,即便不會背誦但和他談談都是沒有問題的。
每日拜了孔子像,院子裏便傳來陣陣讀書聲,真的多久沒有這種感覺了。
解決了淘淘讀書的問題,我開始想要攢錢,如果淘淘讀書成器要走的是科舉這條路,将來是要到縣城、府城或者京城讀書的,如果淘淘最終未走科舉,那将來也要有一個謀生的途徑的。雖然父親也攢了一些錢,我覺得遠遠不夠。
上一世這麽大時候,我的任務只有讀書,沒有怎麽關注過父母的錢從哪兒來的,這一世我關注了。農村基本是自産自銷,很多東西是糧食換,只有到集市上一般才是需要錢的,而基本上每年正式到集市上也就過年前一次。所以其他時候基本是糧食換,糧食換水果、糧食換油、糧食換雞蛋等等,穿的一般買原材料自己織,肉一般也是村裏自己宰,總之大多數都是靠土地吃飯。我家裏,父親蓋房大工、小工、領工都能做,所以會在種地的基礎上有收入,另外木工偶爾做也能有些零星的收入,母親每年養雞鴨鵝、羊、豬等賣了也換錢,家人也算健康沒什麽太大支出,所以我們家在村裏算是過的去的,小有積蓄。
考慮了一番,掙錢的第一步還是要落實在大堂哥和父親身上,當然先是大堂哥,大堂哥回家以後開始接木工活,接的一般都是附近的,手藝挺好的,只是沒有什麽創新,我想的定位當然就是木工産業化。掙錢的第二步,就是我自己,能利用的當然是知識,從今年開始陸續有村裏人拿來讓我看信和回信,雖然村裏人出外的不多,偶爾也有,比如昌合大伯的兒子,還有一些是出外做學徒的,或者給親戚的;當然看信回信肯定不能作為收入,有個收入是三舅舅可以辦到的,就是抄書,抄書一方面可以掙錢,另外關鍵的是可以獲取更多的知識和外界信息。
于是我找到三舅舅商量抄書的事兒,“其琪,你不用擔心這些,有我們的,砸鍋賣鐵這一根好苗子,三舅也得供應。”三舅喝口茶說。
“三舅,能過點兒好日子為啥一定要砸鍋賣鐵呢?而且一方面是我閑着也是閑着,幹點兒農活啥的也是有時有晌的,況且我們當時專門蓋了藏書房,現在還沒有書呢,你要是能借到,我趕工一下,一次抄兩本,我們不就留一本嗎?”為了讓三舅舅動心,我拿起筆模仿三舅舅的字。
“咦,你這丫頭什麽時候學我的字兒,以假亂真了。”三舅很驚訝。
我又寫了幾種字體,有看起來陽剛像男性、也有娟秀的小楷,“怎麽樣,舅舅,我真的閑着也是閑着。”
“哎,咋不是個男娃。”三舅舅嘆道,我知道三舅同意了。
接下來幾年,我接抄書的活兒、随着字寫的越來越好,也接的越來越貴,同時也接寫對子的活兒,偶爾還自編一些喜慶對聯,頗受歡迎。三舅也特別有興致,書越找越多,漸漸的那個書房的櫃子一點點兒滿了。這個時候我也開始混水摸魚将前世看過的書“編寫”,“編寫”主要是我實在記不住原文,只記得大概意思,只要是同一個邏輯意思的都編到了一起去。
三舅一開始經常懷疑的看我,我只說胡思亂想的,後來也慢慢習慣了,也越來越愛看我“編”的書。我“編“的書僅限私下悄悄看,外人是不知情的。
抄書和寫字這事兒漸漸卻瞞不住了,倒是落了個不大不小“才女“的名聲,我對這名聲是不大看重且有些反感的,歷來槍打出頭鳥,高調很容易招是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