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第51章

喬翼橋心裏很不舒服。

他不是不能接受高昂的價格,但不能接受在合同上就明明白白寫着要賺你一大筆。

幸好答複時間還有一周,他還有機會去和別的公司聊聊情況。

接下來的五天裏,他又分別見了四家公司,可以說都是華國電影行業排名前十的存在。

但這些公司給出的發行方案都和華城娛樂差不多,宣傳報價也是從三千萬到七千萬不等。

一方面,喬翼橋很開心得到這些公司的認可,他們給出的保底發行價格都在一點五億之上,甚至還有一家給出了三億的高額保底價格。

但另一方面,這些公司的宣傳路徑也是大致相同,都認為應該弱化囚犯這件事本身,然後主打地震來吸引大衆讨論度,所有的方案也都大差不差。

這樣一來,行業裏的大公司喬翼橋都見的差不多了。

還剩一家——華融娛樂,但喬翼橋不想去見。《混亂校園》搶檔期的事兒喬翼橋并不想這麽快就原諒他們,而且這家公司還是吳宮新電影的主控公司,不知道會有什麽樣的麻煩。

和這些公司的合作優勢是顯而易見的,他知道只要打出地震這張情懷牌,一定會收獲不俗的話題,就算這樣的宣傳起不到效果,他甚至還能選擇保底發行的方案,一點五億已經足夠回收成本再賺上一大筆了。

但喬翼橋不願意這樣。

《高牆倒塌時》并不是一步這樣的電影。

他抽絲剝繭,細細分析,認為《高牆倒塌時》歸根結底的主題不過兩個字

——“自由”。

如果他來做營銷,勢必會打出這個點。

Advertisement

以及真實的事件本身。

因為這些已經足夠動人了。

不需要一個誇張但不怎麽相幹的噱頭來吸引大衆的目光。

而這部戲的另一大重點在于如何改造罪犯。

這才是他們應該去讨論的社會議題。

誠然,這個議題非常有争議性。

有人必然支持嚴懲,也有人會像白隊長那樣,支持用各種軟性的方法感化他們并加以改造。

喬翼橋本人,以及在這部片子裏所表達的觀點是“

因人而異”。

這世界上有真正的惡魔嗎?喬翼橋想,是有的。

那些連環殺人案,那些一犯再犯、罪大惡極之人,當然只有嚴懲,甚至死刑才足以懲戒并震懾他人。

但雖然這種惡魔在新聞中總會被廣泛的讨論,現實生活中卻并不多見。

他采訪了這麽多獄警,很多獄警甚至一輩子都沒見過這種犯人。

更多的犯人可恨,但也有可憐之處。

他們沒有受到家庭和社會的照拂與溫暖,沒有良好的教育使得他們形成正确的三觀。

而獄警們的主要工作,就是想辦法教育這些犯人。

我國的重返率一直處于世界較低的水平,且持續走低。

這證明我們的管教系統還是做出了很多有益之舉的。

這才是這部電影本身想要歌頌的

——那些睡眠不足、身負重擔,卻依舊舉着光前進的基層獄警們。

當喬翼橋想通這件事之後,他心裏的負擔忽然輕了不少。

他很快就拒絕了這些公司的offer。

因為他知道,這些公司沒有經過去監獄實際的探查,沒有經過像他這樣大量的采訪,是不會知道這些的。

更何況,那價格,也不是他能接受的。

但現在新的問題就擺在了他眼前——他該怎麽做這部電影的宣傳呢?

……

回到恒市之後,喬翼橋很快想到了一個人。

劉沖。

雖然劉沖的主業是公關,但上次解決那場爆炸事故小小的風波的時候,他已經看到了劉沖的宣傳能力。

最重要的是,劉沖有資本和資源。

當然,這裏的資本指的并不是錢,不會讓劉沖真的拿出幾l千萬去覆蓋那所謂的前期宣傳成本。

其實喬翼橋這些日子和那些報價高昂的公司接觸的時候,也在觀察。

他們報出如此高的價格,并不代表他們前期真的投入了這麽多錢。

這些公司都有自己的自媒體團隊,也有和各大媒體對接的團隊,其實真的進行宣傳工作的時候,他們只要給這些員工發工資就可以了,也并非按照工時計費。

也就是說,對他們報價3000元一條的TK視頻,和可能就是部門裏兩個實習生花費兩個小時剪得。

這些實習生的實習收入一天才不到一百元。

而劉沖的公關公司同樣有自己的自媒體團隊。

喬翼橋立即和劉沖約了個會議。

劉沖看完《高牆倒塌時》之後也大受感動,而喬翼橋也把自己對宣傳側重點的展望和劉沖說清楚了,劉沖覺得這條路很對。

而他們計算了一下,就算是自己做TK賬號,再找營銷號推廣,哪怕算作200條TK短視頻的推廣,所要的價格可能也就是在二百萬元到三百萬元。

這點錢,劉沖完全可以自己負擔的起。

同樣的,和各大媒體的聯絡費用、稿費,甚至是新聞發布會的車馬費等等,也不過一兩百萬。

線上宣傳這邊,劉沖細細計算了幾l天,給出了喬翼橋一個非常合理的報價。

總共五百萬。

當然也不是指劉沖要自己墊進去五百萬。

而是把他們公司的勞動力進行了一個估價而已,他實際真的要投入的,應該只有一半不到。

完全在他可控範圍之內。

而之前那些公司給到的線上宣傳的報價是兩千五百萬。

差距有五倍之多,利潤空間不言而喻。

這些他可以負擔前期成本,只要在回款的時候他優先扣除就可以了。

喬翼橋聽完,也不願意讓劉沖少掙太多錢,也同意從自己的投資份額裏給劉沖分紅。

只要票房能賣到5億以上,劉沖拿到的錢絕對不會比那些大公司少的太多。

劉沖欣然同意了。

但電影宣傳并非只有線上的宣傳。

還有一個更為艱難的線下宣傳。

包括但不僅限于首映會、路演、影院廣告、貼片廣告、地推,等等……

在這方面,劉沖就沒有什麽資源了。

喬翼橋也對這一塊很發愁。

通常線下的推廣都是由發行方承擔的,因為像是首映會、路演、各種廣告等等多半都是和電影院合作進行的。

但同樣,在發行方面,劉沖也沒有什麽資源。

喬翼橋想到的最差的結果就是放棄線下宣傳,只打線上和口碑宣傳,然後再去找一個獨立的發行團隊,也許發行費用能控制在百萬左右,他同樣可以用票房分成的方式覆蓋這部分成本。

不過,劉沖給他推薦了一個人。

這人不僅能做發行,也能負責做各種線下宣傳。

而這個人的名字,喬翼橋怎麽也沒想到。

王成華。

王成華在從華融娛樂退下來,把它交給自己的兒子之後,竟然自己開了一家影視公司。

他對外的說法是想做一些不一樣的電影,和華融娛樂完全不會搶占份額的電影,能打動他自己的本人的電影。

但目前為止,還沒看到他做任何一部電影。

已經有不少人帶着片子或者劇本去找他了,但他都拒絕了。

而王成華手裏是絕對有最緊密的院線資源的。

甚至華融娛樂本身就有自己的院線,雖然市場占有率并不大,但也算是全産業覆蓋。

劉沖建議,喬翼橋去找王成華試試。

喬翼橋抱着死馬當成活馬醫的态度,接受了這個建議。

……

喬翼橋通過之前王成華留給自己的名片,聯系到了對方,表明了想要合作的意願。

而王成華非常爽快地讓他帶着片子過來看看。

喬翼橋帶着成片來到了王成華發來的地點。

這裏不是公司,而是位于恒城市近郊的一棟別墅,喬翼橋粗略估計這裏占地面積得有幾l千平米,進了大門就是大院,三層的別墅樓像個宮殿一樣在其中拔地而起。

王成華的管家一路接引,喬翼橋才在地下一層的放映室裏見到了王成華。

“辛苦了,這裏不好找吧?”王成華笑着跟喬翼橋打招呼。

“确實,”喬翼橋擦擦汗,“很……幽靜。”

實不相瞞,要不是有管家帶路,他自己真不一定能找到這個位置。

“我老啦,就得住在別人不好找的地方,”王成華笑笑,“不然就該有人操心了。”

喬翼橋只知道當時王成華從華融娛樂退下來是因為年齡大了,有些股東不滿意,但現在聽王成華的語氣,似乎另有一番深意。

“罷了

,不提這些,”王成華對管家招了招手,“你把我的章拿過來吧。”

然後他對着喬翼橋說:“咱們先看片吧,保密協議帶了嗎?”

喬翼橋遞上保密協議,王成華閱讀了一會兒,然後蓋上了自己的名字。

“請先放片吧。”

喬翼橋收好保密協議,然後開始了《高牆倒塌時》的放映。

這已經是他第N次看片了,所以心思自然不在看片子本身上,而是借着放映室裏的燈光觀察王成華的表情。

但王成華畢竟是在這個行業裏沉沉浮浮幾l十年的人,在看片過程中全程沒有什麽表情,頂多就是發出了幾l聲“啧”的聲音,偶爾展露幾l個微笑。

一百三十分鐘匆匆而過,王成華陷入思索當中。

喬翼橋一時也看不太透王成華的反應,也只能沉默着,等待對方先開口。

王成華思索了幾l分鐘,然後看向喬翼橋,問出了第一個問題:“這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嗎?”

喬翼橋點頭:“對,‘千裏大轉移’是咱們國家發生過的真實的故事,我經過了一些藝術加工。”

王成華又追問:“能不能把當時的新聞找出來,給我看看。”

幸虧喬翼橋有随身帶着電腦的習慣,當即把當時搜集到的信息都調了出來,給王成華看。

王成華一下就看了半個多小時,然後,發出了一聲輕嘆。

“果然,現實生活永遠是最厲害的編劇,這些故事如果是愣想,恐怕遠遠想不出來啊。”

喬翼橋點頭:“的确。”

“你改編的挺好的,本身其實就是一個重大災害後監獄的反應,”王成華繼續道,“但你融合了咱們國家監獄發展變遷的歷史,也基本還原了‘千裏大轉移’的故事經過,還有幾l個人物的轉變,都不錯。”

說完,王成華又看向喬翼橋,也沒賣關子,直接說道:“這可能是最近幾l年我看過最好的院線電影,你怎麽想來找我合作?”

喬翼橋聽到王成華這樣評價,稍微安了點心,然後又把自己之前和幾l個大公司碰面的經歷給王成華講了講。

王成華露出了一個高深莫測的笑容:“現在行業裏大概就是這樣的,不知道你有沒有注

意到,最近行業裏掀起了一種風氣,那就是拍片只找那種跟社會議題緊密相關的,這樣最好做宣傳,但是影片實際質量一塌糊塗。”

喬翼橋也不好評價同行的作品,只能露出一個尴尬而又不失禮貌的微笑。

王成華又問:“你知道我為什麽退出來之後搞了這個公司,但好長時間都沒接活兒嗎?”

喬翼橋搖頭:“不太了解。”

他自然是不知道。

“我在等,”王成華笑道,“我在等一個能打動我又不俗套的片子,現在我可以說,我等到了。”

喬翼橋心中的巨石終于落地:“您的意思是,願意幫我們做發型和線下宣傳了?”

“沒錯,”王成華頓了頓,“但你要做好準備,雖然我有一些資源,但大部分資源還是留給了我我兒子,現在手中能動的并不算太多,可能達不到他們所謂的五千萬的宣發水準,如果你願意,我們還可以走保底發行的路線。”

喬翼橋不太确信問道:“保底的價格是?”

王成華想了想:“十億吧。”

喬翼橋:???!

十億?!

王成華見喬翼橋有些驚訝,又解釋道:“其實你來之前,我就在行業裏打聽了一下,之前那些公司之所以給你的保底價格只有一億左右完全是因為你是新導演,在欺負你不懂行,我就十分坦誠地告訴你了,這片子值十億,如果票房不到十億,那絕對是我們這些搞宣發的對不起你。”

喬翼橋聽完也不知道該作何感想。

十億這個數字在他心中沒有一個具體的概念。

他只知道,那是好多好多錢。

當天晚上,喬翼橋回到亦正校園,想了很久。

他的片子真的能突破十億大關嗎?

但無論如何,王成華給出的推廣和發行方案都是非常合他胃口的。

喬翼橋又帶着小何去和王成華具體聊了一次,于是便簽約了。

看着黑紙白字的合約,喬翼橋終于松了口氣。

他這次是真的要步入正軌了。

……

宣傳工作已經在有條不紊地推進了,各類官方賬號已經建了起來,開始發布相關物料,而和報紙、影院的

合作也都提上了日常。

根據特效的進程安排,他們講電影檔期預定在了五個月之後,也就是來年的一月十號,那一天正好是全國警察節。

而一月十號還有個好處,那就是避開了元旦新年檔,又離春節這個大檔期錯開了一個多月,屬于是在兩個大檔期的夾縫中求生存的日子,但又能借上寒假的東風,票倉相當不錯。

當然,這個檔期只是他們現在推進項目的預設檔期,還沒有真正的官宣,畢竟片子還沒做好,到時候審查也不知道會不會有問題,如果貿然官宣很可能還有調整,那就得不償失了。

不過這段時間,喬翼橋也沒閑着,而是繼續在想自己的下一部作品。

可惜,這件事的推進并不十分順利。

他在寫完了那部恐怖片的分場之後,拿給了幾l個人看,但收到的評價褒貶不一。

有人認為這片子挺吓人的,而且立意深刻;但也有人覺得似乎就是一般般恐怖,而且故事不太吸引人;還有人覺得視效方面的恐怖并不驚豔,雖然借用了科幻的外殼,但想象力方面也沒有質的飛躍。

喬翼橋自己也認為這個項目有點問題。

他在寫的時候就感覺到了,前60分鐘不能全靠視效撐。

大面積視效轟炸能帶給人的新鮮感最多持續十分鐘,再之後就只能不斷升級才能吓人,但他已經不知道該怎麽升級了。

在影片中段揭露了反派是老年後的他們也只能帶來當時的沖擊,畢竟也不能一直利用老人做恐怖點,既對老人不尊重,也沒法真的那麽吓人。

總的來說,這個項目的進展似乎不太順利。

但喬翼橋想,這樣可能才是一個創作者的常态。

不可能你随便想一個創意都特別精彩,随随便便花個半年時間想出來的內容都能收獲業內一致好評,影史留名。

很多創意自己在想的時候很HIGH,但實際上給別人看,可能會收到褒貶不一的評價。

這都很正常。

所以,他也沒在一棵樹上吊死,而是在這段時間裏積極地去想一些新的創意,也寫了很多個電影大綱,甚至分場,什麽題材都有,從古裝到科幻,從家庭到驚悚,他幾l乎把自己所有的創意都寫完了。

不過他并沒有寫出一個創意就給別人看一次,這樣也是在給別人增加負擔。

他之前看一本編劇書裏寫着,寫完一個大綱就要放它半年,半年之後自己再看才能發現很多問題。

而國內有一個導演也很有意思,也是喬翼橋效仿的對象。

這位導演在自己家裏放了一個中醫的百子櫃,就是大家進中藥店看到放中藥的那一面牆。*

這位導演在每一個匣子裏都放了一個電影大綱,全是自己寫的,空閑時候就拿出來一個,重新讀讀,然後修改,再放進去。

也就是說,他至少寫過幾l百個電影大綱,有過幾l百個創意。

他就是在這些創意中,每年找出一個,開拍。

喬翼橋想,也是,創作雖然看天賦,但也更看努力,量變才能引起質變,別人都不急,自己又何必太急呢?

所以,這小半年裏,他要麽就去盯《高牆倒塌時》的特效進展,要麽就去小西天看電影,回家也看,經常一天能看三四部片子,還每一個都寫觀後感,即使有些觀後感他只寫了幾l百個字,或者某些電影是大爛片,他的觀後感還會分析一下這片子為什麽難看。

他相信功不唐捐,目前的積累總有一天用得到。

還是那句話,想要成功要麽作奸犯科,劍走偏鋒,要麽踏實下來認真學習,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除了電影之外,他也看了不少書,每天也在關注新聞。

他時常有一種感覺——創作者就像是一個沙漏,将很多很多的內容塞進自己的腦子裏,然後最後可能只能漏出一個小小的砂礫。

時間一天天的過去。

今年的氣候似乎格外冷,剛到十一月份,恒市就下了雪。

這場雪綿延幾l萬公裏,一時間幾l乎半個華國的社交媒體都在談論這場突如其來的大雪。

俗話說瑞雪兆豐年,大家都在期待着這一年趕緊過去,新的一年勢必是一個好年份。

而當整個亦正校園被白雪掩埋的時候,喬翼橋也收到了好消息。

《高牆倒塌時》的特效已經全部做完了。

而在做完定剪之後,配音和混音工作也在同步進行,在半

個月之前也正好完成。

簡而言之,整部《高牆倒塌時》已經做完了。

喬翼橋帶着小何和姜衛國他們幾l位主創,直奔燕京,祁思齊和秦鎮也在這裏和他們彙合。

燕京電影學院的标準放映廳裏,大家一起看了《高牆倒塌時》完成後的樣子。

一百三十分鐘,所有人大氣兒都不敢出,一個個認真盯着屏幕。

直到放映廳的燈光再度亮起,這群人才一起靜靜吐出了一口長氣。

沒有問題。

這就是《高牆倒塌時》應該有的樣子!

喬翼橋心中有萬千感慨。

又是一年了,經歷了種種艱難險阻,他們終于又做出了點什麽。

當晚,他們就去電影學院後面的池記串吧又狠狠喝了一場。

彼此都半年未見,祁思齊在籌備新專輯,行業裏還是沒什麽敢找他演戲,秦鎮也進了新的劇組,雖然只是個小角色,但演的格外認真,而喬翼橋和整個亦正娛樂的人都在學習,不斷進步,亦正娛樂的其他組別也在恒城影視城裏接了不少活兒,聲名鵲起。

一場大雪似乎也讓他們都變成了不同的人。

一切都在往更好的方向發展了。

第二天大早,喬翼橋親自把《高牆倒塌時》的全部材料送到了電影局總局。

這是電影上映之前的最後一道考驗了。

十個工作日之後,總局的回複給到了喬翼橋的郵箱之中。

照例還是劈頭蓋臉的四十幾l條意見,喬翼橋一一看過去,露出了一個笑容。

都是細節調整。

他又改了一版本,又交上去。

這次只過了三天,總局就給他寄出了一個小小的郵件,裏面只裝着一張光盤。

那就是所有華國導演都最愛的一張光盤

——影片公映許可證片頭文件。

多好看的龍标啊!

就在收到龍标光盤的當天,劉沖讓宣傳組別發布了定檔的消息。

同一時間,定檔預告片也公布了,經過幾l個營銷號的轉載,瞬間引起了不小的讨論度。

“這主角都是囚犯嗎?還挺新的,從來沒看過囚犯當主角的片子。”

“牆塌了他們為啥不跑?”

“這個預告片看着我都替獄警們感覺累……”

“啊啊啊,祁思齊扮演的獄警好帥啊,他好适合制服!”

“我們小祁怎麽最近一直沒動态,電影要上映了我一定支持!”

“只有我覺得那些囚犯也挺帥的嗎,對不起……”

有着祁思齊這位流量,再加上鋪天蓋地的網絡宣傳,當天#祁思齊新戲獄警#和#囚犯也能做主角了#兩個詞條就被頂上了熱搜文娛榜前十。

在虎眼娛樂APP上,點擊想看《高牆倒塌時》的用戶已經突破了五萬。

祁思齊借勢開了兩場直播,聊了聊關于自己在飾演獄警角色,從前期的采風體驗到後期的飾演心得,也談及了那場受傷時間,又為這場網絡狂歡增加了不少好勢頭。

而兩天之後,接着這股東風,劉沖又讓宣傳組發布了“獄警特輯”。

在特輯中,他們采訪了十位真實的獄警——當然是經過司法部協調後才得到的采訪許可——這些獄警囊括了老中青三代。

他們有人講着監獄的變遷,有人講着獄警生活的辛苦,也有人是曾經那場“千裏大轉移”的親歷者,講着那次驚心動魄的經歷。

在這幾l個宣傳操作之下,奠定了整個《高牆倒塌時》的宣傳基調。

也讓很多觀衆都感受到了這是一部什麽樣的故事。

如果只是講監獄的變遷和獄警對囚犯的改造工作,可能很多人會覺得這是一部科教片,不想去看。

如果只講那場地震,整個電影又缺乏厚度,難以掀起風浪。

正是喬翼橋将兩者結合的構思,才導致這部片子在網絡上的傳播這麽輕松,給了觀衆很多進入電影院觀看的原因。

更何況還有祁思齊的加入。

讓這部電影短時間在互聯網的讨論度熱度居高不下,已然形成了自傳播效應。

……

華融娛樂。

王斯融和和吳宮坐在會議室裏,正跟宣傳組開會。

宣傳組老大嘆氣:“《高牆倒塌時》的勢頭太猛了,而且又有司法部撐腰,我們就算想黑,或者想撤熱搜也撤不下來啊……”

“媽的

,”王斯融終于爆了粗口,“沒想到祁思齊那小子離開了華融竟然去拍了這麽一部片子,有個喬翼橋還好說,主要是這個題材太正面了,真他媽難搞。”

吳宮弱弱發言:“如果我們也一起做宣傳呢?我們的戲也有一段是在監獄拍的啊。”

“已經這樣做了,”王斯融揉着酸痛的太陽穴,“我們還有影帝的加持呢,沒想到還是打不過,人家那是實打實的監獄,咱們這是編的監獄,能一樣嗎?拿着個點對撞,不是找死嗎?已經有人說怎麽預告片裏看咱們監獄的戲假假的了。”

吳宮不敢出聲。

事實上,他從拿到華融娛樂的投資之後,就一直謹言慎行。

當時那一場金鶴獎創投會之後,很多原本有意向投資的公司都不敢投資了。

王逸歌的撤出更是讓僅剩的那些投資方也都保守起來。

就是在這個節骨眼上,華融娛樂把他接受了。

他能理解,畢竟王斯融上位以來的急需要作品讓股東們對他認可,所以才找到了他。

王斯融是學商業出身的,不太懂內容,只看了劇本就覺得這和他們之前一直駕輕就熟的警匪片題材也差不多,還有點創新,應該沒問題。

但随着一次次的看片會和內部反饋,已經磨幹淨了王斯融的耐心。

吳宮也知道自己的片子質量頂多就是60分的及格分。

因此也不敢造次。

頭一回當導演,就當得這麽憋屈。

吳宮甚至自己還投了挺多錢呢。

“我們只能主打別的了,咱們的衍生品開發的怎麽樣了?”王斯融問。

宣傳組長立馬回到:“開發的不錯,毛絨玩具和機器人玩具都已經能投入生産了,還有好多別的形式,比如吊墜、水杯、眼鏡等等,都在推進中。”

王斯融長舒一口氣,似乎安了點心:“那就好。”

如果說他們這部警匪片有什麽特色,那就是裏面一直陪着主角探案的機器人“超克”了。

超克的設計王斯融找的都是最頂尖的設計師,又威猛又萌,一來他是想拓寬女性觀衆的受衆,二來也是想學着好萊塢,用IP衍生來賺一筆錢。

甚至電影片名都叫《超警與超克》

足見這個IP形象在王斯融心中的分量。

衍生品的順利推進算是一個好消息,而這次開會還有個好消息。

《超警與超克》過審了。

“好!”王斯融聽到這個消息之後整個人都站了起來,“我們也趕緊發定檔消息和預告片!我就不信了,這麽可愛的機器人會沒人看?”

宣傳組長默默發問:“咱們定在什麽檔期呢?”

王斯融想也沒想:“當然是元旦檔了!咱們就要占據大檔期,花了這麽多制作費和宣傳費,難道去和《高牆》搶小檔期?咱們只要在元旦檔做好,發酵起來,照樣能擠得《高牆》的檔期沒有什麽排片!”

王斯融不相信小檔期能創造奇跡。

但他又不敢去搶春節檔,而春節過後,再等下一個大檔期就到五一了,公司也沒法等這麽久。

宣傳組長也知道王斯融的想法,點頭:“好,那我們就去發了。”

很快,《超警與超克》定檔元旦檔的消息也在互聯網上傳開了。

而與《高牆倒塌時》走的現實路線不同,《超警與超克》一上來走的就是科幻風和可愛風,也十分成功的分走了一部分對現實題材不那麽感興趣的關注的注意力。

更何況還有兩位影帝的加持,也讓《超警與超克》受到了不俗的關注。

什麽表情包、貼圖、meme,有關“超克”的營銷也漸漸起來了。

王斯融看到這場面,終于松了一口氣。

然後,他就繼續去催衍生品了。

因為知道自己的片子口碑未必很好,所以王斯融又和宣傳組商量,不做太多點映。

只做媒體場,也就是他們可以控制的口碑方的內容發酵。

在十二月中旬,他們開啓了預售。

王斯融徹夜未眠,想看看他們的預售成績到底如何。

但他怎麽也沒想到,熬夜的自己竟然蹲到了這樣一條新聞。

“《高牆倒塌時》從即日起開啓點映,點映影院和時間安排如下:xxxx”

林林總總,幾l百場點映。

簡直不能叫點映了,可以叫提前上映,目的就是為了搶元旦的這個檔期。

似乎專門就在等他們開啓預售的一瞬間公布這條消息一樣。

瞬間,他看到《高牆倒塌時》的點映票房比他們的預售票房還高。

甚至兩者的差距還在不斷拉大。

王斯融傻了。

這操作……不是他在做《天邊的雲》的時候用過的嗎?!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