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第52章
王斯融看見這消息,後槽牙都快咬碎了。
這不是故意的報複是什麽?!
但最氣的是,完全打不過。
之前他《天邊的雲》其實論影片質量來講完全打不過《混亂校園》,是靠着點映搶占檔期再加上兩位有話題度的演員,才能搶在《混亂校園》上映之前搶到一些票房的。
現在怎麽辦?
一個更強勢的電影,用更強勢的方法來搶占他《超警與超克》的票房了。
他能怎麽辦?
而票房成績就像是在回應王斯融的不知所措一樣。
第一天,《超警與超克》的預售成績僅有五百多萬,而《高牆倒塌時》的點映票房達到了六百萬。
第一天,《超警與超克》的預售成績為六百萬,而《高牆倒塌時》的當日的點映票房是七百萬。
第二天,七百萬對八百萬……
永遠都比《超警與超克》高!
王斯融甚至在想,是不是有一只看不見的手在調控着這一切,為什麽《高牆倒塌時》一直比他的《超警與超克》高啊!
最可氣的是,《高牆倒塌時》的點映場次非常克制。
每天每個影院只有一兩場,還都是中午或者半夜的“不良上映時段”。
Advertisement
所以口碑一直也沒太發酵起來。
這就像是喬翼橋有意在為其他電影讓位置一樣,不像他曾經做《天邊的雲》,每天每個影院都要點映四五場,殺的其他電影都沒有生存的機會。
可即使是這樣,《高牆倒塌時》的上座率和排片還是在有條不紊的增加,王斯融知道,這是因為“口口相傳”,雖然這片子在互聯網上還沒有掀起巨大的風浪,但已經在看過的觀衆之間形成了不錯的口碑效應,這才導致了漸漸地增長。
片子成績不好,王斯融就開始病急亂投醫了。
他覺得是不是因為前期太主打可愛風和女性向警匪片了,導致男性觀衆失去了觀看和購買影票的欲望。
于是,他又讓宣傳組連夜推出“硬漢特輯“,主打兩位影帝的精彩發揮。
但事實上,對于預售票房的增長并沒有什麽實質的推動作用。
這下,
王斯融更着急了,急得晚上睡不着覺。
平安夜當天,在他的《超警與超克》預售票房到達二千萬的同時,《高牆倒塌時》的點映票房也突破了二千七百萬。
而在平安夜這天,《超警與超克》也開啓了點映——相當小範圍的點映。
要知道,現在在華國影視界,沒有哪部片子不做點映。
如果他們不做,一定會被那些什麽影評人和自媒體唱衰,說是對自己片子不自信才不開點映的。
王斯融可受不了這個。
他們的片子雖然沒那麽好,但以他的目光來看,明明也不是很差嘛!憑什麽不被大家喜歡!
點映開啓快一天了,他反複刷新着豆莢網的評價,看着滿屏幕的3分和2分,再看看《高牆》界面齊刷刷的5分,王斯融終于按捺不住了。
他要去電影院看看這部對手影片,到底厲害成什麽樣。
他在家旁邊的影院買了張午夜檔的票,喬裝打扮了一番,偷偷跑了過去。
電影院門口。
小蓮和小草兩位大學生情侶正因為要看什麽電影而争執。
小草雖然是個男生,但是妥妥的戀愛腦,認為在平安夜這麽浪漫的時候,應該看一部輕松的電影,于是他強烈推薦一人去看《超警與超克》,直言:“今天有小雪雪诶,我們看一部可可愛愛的警匪片不好嗎?還可以膩歪膩歪。”
“沒事兒吧你,想膩歪直接去開房多好,”小蓮一臉嫌棄,“看電影當然要看有社會意義的佳作啊,我室友都看了《高牆倒塌時》,都覺得片子非常好,看到最後淚流滿面的,我們為什麽要給那種看上去就是圈錢的商業片貢獻票房啊?”
“哎呀,我們就看可愛的機器人嘛,”小草拉着女朋友的手,“今天這麽好的日子,不想看那麽沉重的題材,聽說《高牆倒塌時》有地震诶。”
“難道你沒經歷過那場地震?怕什麽,我們都挺過來了,而且宣傳中也沒有一直說地震這件事,”小蓮推推眼鏡,“你不覺得地震之後,高牆塌了,但是囚犯們一個都沒有跑走的故事很讓人震撼嗎?我倒要看看導演怎麽講清楚他們不跑的原因。”
“但那是囚犯做主角的诶……哪有警察和機器人做主角讓人喜歡……”
“說到主角,《高牆》裏還有祁思齊呢……”
“那《超警》裏還有兩個影帝呢,祁思齊又不是影帝……”
一人叽叽歪歪讨論了半天,王斯融聽着,一方面覺得自己似乎已經不了解年輕觀衆了,他們的偏好似乎和宣傳組預設的性別偏好沒什麽關系,另一方面又覺得以小見大,看來确實有很多人在糾結看哪部片子。
于是,他走上前,假裝打電話:“……是了老婆,我剛看完《超警與超克》,簡直太精彩啦!裏面的機器人也很可愛,回頭帶你出來約會再看一次……”
小草瞬間找到主心骨:“你看,多好!”
小蓮受不了男朋友的膩歪勁兒,點頭:“好吧,就《超警》吧。”
看着一人走進影院,王斯融在得意的同時,內心生出一股悲涼的感覺。
他堂堂娛樂公司總裁,竟然要用假裝打電話的方式為自己的片子貢獻兩張電影票。
好他媽可悲!
但他很快收拾好情緒,走進了影院的另外一個影廳。
令他驚訝的是,雖然這是午夜檔,但上座率卻很高,目測一下,至少有50%了。
王斯融一臉不屑。
他不信高牆倒塌時能好成什麽樣。
開頭的畫面,是一面國旗。
鏡頭漸漸下拉,只見國旗下面,站着五六個囚犯,他們正在放風。
然後,兩夥人不對付,開打。
一邊打一邊還有一些臺詞和動作交待兩夥人打架的動機——是在搶陰涼。
王斯融本來是挑刺的。
但看到這些演員的一瞬間,也不得不承認,這幫演員看上去真的很像真的囚犯。
而且,他很快被故事吸引進去了。
短短幾個鏡頭,他竟然記住了二四個主角囚犯的性格,大哥大國沉默寡言,下手卻狠,囚犯小米一直處于迷糊狀态,還有個小盟,看上去膽子很小……
之後就是二位獄警的出現,也在短短幾個鏡頭之內交待出了他們各自的性格特點。
王斯融雖然已經把祁思齊恨到了骨子裏,但看着祁思齊穿着監獄幹警的制服,還是不得不感嘆一句:“這人真他媽帥!”
周圍觀
衆看到祁思齊出場也都興奮不已。
但劇情急轉直下,因為小米沒有完成工作,祁思齊用電棍懲罰他。
握草。
王斯融心中感嘆一聲。
祁思齊幾個眼神就把斯文敗類的感覺演出來了。
而那位倒地的演員演技更絕,就像是真的被電了一樣,文戲階段也完全能接住祁思齊的戲!
王斯融本來是帶着挑刺的心态進來的。
但已經完全被幾個角色吸引了。
他逼着自己跳脫出來找問題。
但……完全沒有問題。
他看向周圍的觀衆,也一個個都全神貫注地盯着屏幕。
連吃爆米花的都沒有。
而角色一一建置好了之後,劇情的矛盾凸顯了。
如果說觀衆前一十分鐘還是被角色帶着走,到了這裏,就開始關注劇情了。
每一位囚犯雖不說罪大惡極,但都有自己的問題。
獄警們也有各自的“牢籠”,各自的問題。
而整個監獄系統更是有問題——過度強調勞動改造似乎讓所有囚犯都陷入了更差的境地。
他們怎麽才能互相治愈,互相變好呢?
王斯融暗暗咋舌。
是真敢拍啊。
不僅是在深挖人性,還批判了8、90年代監獄制度的問題。
這也能過審……有點東西。
但之後影片的氣氛輕松了起來。
監獄改制了。
而在這一階段,白隊長變成了主角。
他用一個個極其叛經離道的方式,帶着囚犯們變成了更好的人。
王斯融長舒一口氣。
覺得一切都在像好的方向發展了。
但忽然,地震來了。
饒是他通過前面無數次的地震演習和時間的提示,已經做好了地震到來的準備,但真的看到地震的畫面還是感覺無比震撼。
他很少用震撼來描述一部電影。
但那些鏡頭……那些吶喊和尖叫。
都像是真的。
現場所有觀衆都屏住了呼吸。
似乎都被觸及了深層的回憶。
地震過後,高牆倒塌。
所有囚犯都在糾結跑與不跑。
這也是王斯融最感興趣的橋段。
他們為什麽不跑。
但短短十分鐘的救援戲份,竟然将每個人不願逃脫的理由一一說清了。
而且細想,他們每個人也在影片前面的部分經過了轉變……非常合理!
再之後,就是一次次在然災害的來襲,暴風雨、泥石流、洪水,等等……
獄警和囚犯們互相幫助,共同對抗災難的每個場景都是那麽感人。
直到最後,“千裏大轉移”計劃完成,那輛大巴車緩緩駛入了新的監區。
王斯融這才覺得一直懸在心裏的那口氣吐了出來。
最後一場戲。
看着國旗在湛藍的天空之下緩緩升起,聽着大家一起高唱國歌,王斯融感動不已。
甚至久違地流出了眼淚。
直到片尾字幕緩緩滾動,在文字旁邊還有各種當時“千裏大轉移”的真實照片、影像視頻和親歷者的采訪。
王斯融再也忍不住,當場淚奔。
他雖然不是什麽好人,在商業層面可謂是臭名昭著。
但他也有一顆愛國心!
他看向四周,周圍的人無一不在落淚、抽泣。
王斯融怎麽也沒想到,自己會被一群囚犯所感動。
直到出了影院,他被寒風一吹,才忽然醒悟。
不對,他不是來挑刺兒的嗎?
怎麽一直被這部電影帶着走。
看完甚至感覺自己的情緒都被榨幹了。
他很久沒有這種感覺了
——進入一部電影,跟随着情節與角色的起起伏伏而動容,最終為他們而喜悅而落淚。
王斯融第一次感覺到看電影是一件這麽美好的事。
而他身邊,小草和小蓮走了出來。
“草,什麽爛片,全程就看那機器人賣萌了,最後還愣要上價值,頭一次聽見有人把黑格爾的話放進臺詞裏。”小蓮吐槽道。
小草也沒什麽話,黑着臉,一言不發。
然後,他們看到了王斯融。
小草問:“這位先生,你為什麽哭
啊?”
王斯融:“……”
王斯融:“今天風大……”
小草:“是啊,希望明天是個好天氣吧。”
王斯融點頭:“是啊,明天一定是個好天氣。”
……
一月一日,元旦,《超能與超克》正式上映。
在首日斬獲了一億票房之後,第一天的票房來到了滑鐵盧般的二千萬。
豆莢網開分,5.4。
離及格還差得很遠。
網上罵聲一片:
“這種警匪片我過去十年看了八十部,怎麽劇情全都一模一樣啊?不對,還不太一樣,最後那十分鐘哲學讨論是什麽鬼!難看!”
“機器人雖然還挺可愛的,可劇情實在是太拉胯了,有一種為了機器人搞了一整部戲的感覺。”
“聽說是王逸歌導演監制慕名而來,沒想到看到了這麽依托答辯,看來以後王逸歌的照招牌也不能相信了!”
“好歹毒的一部電影,感謝導演浪費了我生命力的一百四十分鐘!”
“請問這部片子請來兩位影帝的意義是什麽?給機器人做配角嗎?”
“滿屏特效華而不實,要不然別弄演員了,直接做機器人和特效的動畫片得了,就這還有IMAX還3D,看得我頭暈,哕!”
全是在罵的。
唯一及格誇得也是誇機器人确實挺可愛的,适合帶小朋友看。
王斯融看到這完全控制不住的評論,心中僅存的那點可以靠口碑逆轉的信心也沒了。
但都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作為元旦檔唯一的一部大片,《超警與超克》還是占據了47%的誇張排片比。
不過即使是這樣,在上座率連續二天跌破10%的情況之下,電影院也紛紛減少了排片。
王斯融就看着排片從47%逐漸下滑,每天都減少5-10%,票房也是只能維持在一千萬元上下。
經過二天的放映,票房還沒突破兩億。
要知道,這部片子光是制作成本就有1.5億,宣傳費更是砸了一億之多。
雖然片子幾乎都是華融娛樂獨資的,但也有別的小投資方,更是有特別營業稅、電影事業專項基金,還
有中影數字提留費等等……
他最後至少也要達到4億票房才能回本。
而華融娛樂還不是最慘的,畢竟還能優先回收宣傳發行費。
最慘的是自己出資的吳宮。
這片子票房如果到不了4億,他不光不能回本,之前個人投資的錢還都打水漂了。
最主要的是,他投資的錢是抵押當前的房産得來的。
如果賠錢了,連房子都很難保住。
而就在《超警與超克》排片和票房經理滑鐵盧的時候,一部看似很不起眼的影片卻連日逆跌。
這是一部無厘頭喜劇,名叫《逃出精神病院》,講的是一個廢柴青年為了躲債,跑到了精神病院謊稱自己有病,但在經過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治療之後卻發現自己逃不出去,于是集結了一批“自認為自己沒病”的精神病人要逃出去的故事。
編劇導演是一位之前做舞臺劇的導演,名叫大蟲。
這部片子在上映之前幾乎沒有任何宣傳,也沒有流量明星加持,完全稱得上是“查無此片”。
但在上映之後,豆瓣開分卻來到了8.0,在華國喜劇界,8分已經是個不可多得的高分了。
看過的人都評價這部片子是純正的無厘頭喜劇,雖然有着悲劇和深刻的內核,但完全沒有說教,結尾也沒有催淚和上價值的橋段。
所以,《超警與超克》消失的排片,很多都給到了《逃出精神病院》。
元旦過後的一周裏,這部片子從首日票房四百萬,一路逆跌,最後達到了單日票房六千萬的好成績,已經遠遠回本,而且還在持續走高。
排片也從一開始的5%到了如今的17%。
影片裏很多沙雕梗圖和表情包也被廣泛傳播,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年輕觀衆。
實打實是口碑營銷的好例子,堪稱檔期黑馬。
因為同在一個檔期,不少人就拿《逃出精神病院》和《超警與超克》進行對比,《超警》立馬被打成了“花大價錢營銷個屁”的反面典型。
王斯融和吳宮看着那些影評,牙都要碎了。
影片上映之後,雖然他們一直在刻意引導輿論去誇超克有多可愛,但在網上的傳播度完全打不過《逃出精神病院
》的沙雕表情包。
本來雄心壯志想打造華國大IP的王斯融看着自家超克衍生品那慘淡的銷量已經快哭了。
靠那點塞牙縫的錢根本回不來本。
吳宮和王斯融知道,他們影片想回本的唯一希望就是票房了。
但現在的票房每天都要跌下一千萬了。
要知道,如果一個商業大片在上映一周就跌下了一千萬,那絕對是一件足夠被釘在恥辱柱上的事兒。
尤其是在首日票房拿到一億之後。
為此,吳宮和王斯融想破了腦袋。
終于,他們想出了一個上不得臺面的無奈之舉。
偷票房。
在華國,所有影片的票房成績都是要實時計入“全國電影票務綜合信息管理系統”中的。
這筆錢是在所有人購票之後,出票的一瞬間就被記錄進去的。
但有一種方法可以騙過這個系統。
那就是“不出票”。
意思很簡單,某甲花了45元買了一張《逃出精神病院》的票,但影院謊稱沒紙或者機器壞了,只給到了某家一張手寫的票——總之就是沒有真的出《逃出精神病院》的票。
影院當然不是沒紙了,而是用這45元買了《超能與超克》的票,這張票成功出票。
這樣某甲走進電影院,靠着手寫票還是看到了《逃出精神病院》,但在“全國電影票務綜合信息管理系統”,這45元卻被劃分進了《超能與超克》的票房。
這個操作需要片方和院線勾搭在一起才行。
而王斯融他們有得天獨厚的條件。
他們自己就有院線。
在給院線經理下達任務之後,1月8日,《超能與超克》的票房将将穩住了一千萬的關口。
并在1月9日完成了逆跌。
雖然《逃出精神病院》的票房仍然水漲船高,但這樣一來,王斯融覺得他們的《超警》終于沒有那麽丢人了。
當然,他在為自己的片子偷票房的時候還不忘留了一手。
他偷100萬就幫《高牆倒塌時》偷20萬。
并有意無意放出《高牆倒塌時》在偷票房的消息。
王斯融知道
,在接下來1月10日《高牆倒塌時》上映之後,跟《逃出精神病》對打的就不是自己的片子了。
這兩個片子在同一檔期內,勢必會打起來。
到時候他就隔岸觀火。
也許他的片子還有那麽一線生機。
……
1月9日晚,燕京市電影博物館。
這裏将要舉行《高牆倒塌時》的首映禮。
喬翼橋穿上了定制的襯衫,上面寫着《高牆倒塌時》的logo,而姜衛國和小何他們也都穿上了同樣的衣服。
為了和電影中的角色區分開,他們已經留好了頭發,做好了發型。
喬翼橋看着他們現在精神的樣子,心中也是感慨萬千。
他的兄弟們,是真的很好看。
這是他們的第一次首映禮。
之前《混亂校園》因為沒錢,只做了一個簡單的映後交流。
這次,才是真真正正的首映,也絕不僅僅是一場儀式這麽簡單,這代表着喬翼橋,已經向着正經的“電影圈”進軍了。
而《高牆倒塌時》點映票房已經破億。
這給了喬翼橋無比從容的底氣,應對這一場儀式。
按照慣例,在首映前有一個紅毯儀式。
在紅毯兩側,站滿了聞風而動的媒體以及無數自媒體。
他們有些人是劉沖請來的。
但更多人是看到《高牆倒塌時》點映的好成績而自發到達的。
晚上七點二十分,冬季的燕京已經沉寂了下來,四處還有着連日為消融的冰雪。
而燕京電影博物館門口,人頭攢動。
紅毯環節正式開始。
首先踏上紅毯的是秦鎮前輩,然後是趙剛,之後就是祁思齊。
在祁思齊一身華麗的西裝走上紅毯的時候,他的粉絲和一些自媒體博主的尖叫聲幾乎掀翻了黑夜。
然後是各個組別的負責人。
這是老劉第一次踏上紅毯,他甚至都沒想到自己會被邀請來紅毯,趕緊從家裏找出了一身皺巴巴的西裝。
但沒想到到了現場之後,喬翼橋已經為他準備好了禮服,連尺碼都和他自己的一樣。
老邵踏上紅
毯的時候也差點老淚縱橫。
喬導的那句“煙火藝術家”還在他心裏回蕩。
而最後的,就是姜衛國等一衆主演和喬翼橋、薩布裏、小何等人一起踏上紅毯。
現場閃光不斷,讓姜衛國他們很不适應,就連喬翼橋也不自覺地眯了眼睛。
他們在紅毯外簽字,拍照的時候,喬翼橋忽然聽到一聲:“喬導!多虧你的《混亂校園》,我現在考上燕京傳媒大學啦!“
“好啊,”閃光燈讓喬翼橋看不清那人的具體樣貌,只能看到一個模糊的影子,“謝謝你的支持!祝你學業有成!”
“必須的!回頭我去你手底下實習,你可不能不要我!”
喬翼橋:“歡迎歡迎,但我們實習工資很低哈~”
現場不少記者都發出笑聲,将這一幕記錄了下來。
等拍完照片,一群人終于來到了內場。
整個內場的布置也是喬翼橋和劉沖都設計好的,他們并沒有用和監獄與地震相關的噱頭進行布置,而是在現場放了很多花束,那代表着自由與新生。
整個首映儀式布置了五百多個座位,現在已經被全部坐滿了。
晚上八點一到,全場熄燈,在前面的大屏幕上播放了《高牆倒塌時》的預告片。
這一版預告片和之前的不同,突出了每一個人,包括囚犯與預警的轉變。
最後一個畫面定格在了大巴車緩緩駛入新監區。
喬翼橋他們一群主創慢慢走上了臺。
一十幾個人站成了一排,喬翼橋站在最中間。
他看着臺下黑壓壓的人,不免覺得有些動容。
他這次算是徹底走在聚光燈之下了。
這兩年的路并不好走,幾乎每一步都是坑、是坎、是一片片需要摸索的漆黑。
但他,和他的同志們一起挺過來了。
前排坐着鄭茂、秦铎、周融、沈肆、靳主任等等一系列他在這條路上遇到的貴人。
鄭明看出了喬翼橋的局促,沖他做了個手掌下壓的姿勢,示意他冷靜。
喬翼橋深吸一口氣,恢複了如常的神色。
主持人一一介紹主創團隊。
介紹過後,他看向了喬
翼橋:“喬導,我們現在已經幾乎都知道《高牆倒塌時》講了一個什麽樣的故事,那我想問您,為什麽想要做這樣一個故事呢?”
“這是一個現實中發生的故事,我想它很好地體現了我國監獄對于犯人改造的卓越成果,也足以令所有人動容,”喬翼橋回答道,“當然,真正打動我的,是我在影片裏探讨的問題——何為自由?我們每個人,包括囚犯和獄警,其實都深處某種牢籠之中,但只有內心真正的改變了,你才能放棄那虛無缥缈的自由,迎接真正的自由。”
主持人又問:“為什麽關于自由的命題這麽打動你呢?”
“嗯,”喬翼橋深吸一口氣,“因為我的前一十多年生活總是被某些事裹挾向前走,甚至走上導演之路也是出于生計被迫的,但我想現在我愛上了這一個職業,我在創作當中也感到了真正的自由。”
主持人笑:“這一部導演作品和之前收獲不俗評價的《混亂校園》有什麽不一樣的地方嗎?”
“之前的《混亂校園》……”喬翼橋看向臺下,“是一部很取巧的作品,但現在這一部《高牆倒塌時》算得上是我認認真真大眼的第一部作品,我融合了很多商業手法,同時也保留了一部分我個人風格的東西,希望大家能接受并喜歡吧。”
之後,主持人又問了喬翼橋一些問題,比如電影拍攝過程中印象最深的事兒是什麽、遇到過什麽困難等等,喬翼橋也一一作答。
主持人最後總結:“現在業內都稱你是最省錢的導演,請問喬導對這個評價有什麽看法?”
喬翼橋:“呃……省錢沒什麽不好,主張不浪費是我國的優良傳統,我只是把這個傳統貫徹在了影視行業。”
臺下傳來笑聲。
之後,主持人把話筒對準了姜衛國:“這是你第一次拍攝電影,請問感覺如何?”
姜衛國如實回答:“緊張。”
“那是什麽消弭了這種緊張呢?”
姜衛國沉思片刻:“是喬導。在拍攝之前,我是一個脾氣特別不好的人,這種不好是源自于我內心不知道未來的方向而産生的焦慮。但喬導幫助了我。他帶着我去監獄采風,和我一次次談角色直到深夜,又幾乎手把手教我如何表演,後來又讓我加入了道具組,施展我的技
能,當然也可能是為了省錢。不過,我真的很感謝他,如果沒有他,我現在很可能過着悲慘的生活,喬導是我一生的貴人。”
這都是姜衛國心中所想。
如果他沒有這份幸運遇到喬翼橋,他的人生将是一片灰暗。
他時常在想,他們這一群人都經歷了無數的傷痛,可幾乎就要被卷進命運的漩渦的時候,喬翼橋拉了他們一把。
就是這一把,足以讓人銘記一生。
他很難歸類自己對于喬翼橋的情感。
是感恩,是認同,還是別的什麽。
但在今晚,他看向喬翼橋,認真道:“大哥,謝謝你。”
小米和蔣思盟他們也看向喬翼橋,一起道:“謝謝你。”
喬翼橋同樣認真地回答:“是我謝謝你們。”
主持人看着臺上一群大老爺們真摯的情感流露,也不免動容:“看來光影藝術真的可以改變人。”
之後,首映儀式繼續。
劉沖為這個儀式設計了不少有意思的環節,比如祁思齊的首次現場獻唱、嘉賓問答,甚至是抽獎等等。
整整一個小時之後才結束。
這次首映儀式最後的,也是最關鍵的環節來了
——看片。
電影博物館有着全華國幾乎是最先進的影院。
五百位嘉賓被分在了二個影廳之中,進行放映。
這是嚴格意義上的《高牆倒塌時》的首映。
喬翼橋也很期待大家的反饋。
兩小時之後,放映結束。
雖然沒有映後交流環節,但還是有不少人在門口堵住了喬翼橋。
鄭茂就是其中一個。
“小喬啊,我當時看劇本就覺得你能成,”鄭茂拍拍喬翼橋的肩膀,“看了成片我只覺得心潮澎湃,很久沒看到這麽能讓人看進去的片子了,裏面每一個角色都特別好,地震那場戲我認為甚至可以在華國影史留名了!”
沈肆也說:“劇本呈現比我想象的還要好的多,其實我當初最擔心的就是你身為一個新導演對于節奏的把控能力,但是一百二十多分鐘裏完全沒有讓我覺得無聊或者沒必要的情節,情緒也一直被帶着走,喬,你真的做出了一部
很了不起的作品!”
喬翼橋還是謙虛了一一。
但有着兩位最具分量的老師的評價,喬翼橋終于安心。
再之後,不斷有人走上前,和喬翼橋說話。
這些人要麽是知名導演、要麽是影帝影後,之前喬翼橋只在新聞裏見過他們。
可如今,他們都說着“恭喜恭喜”、“感動感動”。
甚至不少人邀請他下次一起合作。
喬翼橋後知後覺,那個曾經神秘莫測的圈子,似乎已經以一種飛快的方式把他爆了進去。
在這個圈子裏他會遇到什麽機會和挑戰呢?他還不知道。
應付了一小時,人群才慢慢散去。
喬翼橋趕緊找了個借口,躲到了不起眼的角落抽煙,把薩布裏和小何留在了那。
倒也不是他不厚道。
一方面,他的電影成功不是一個人的功勞,希望讓薩布裏和小何也感受一下這個圈子的熱情;另一方面,他不敢聽到太多表揚,怕自己飄了。
就在他一根煙即将燃盡的時候,他面前忽然出現了一個魁梧的身影。
來者可以稱得上是“彪形大漢”,肌肉健壯的手臂上滿是紋身,絡腮胡大禿頭,就這樣盯着他。
喬翼橋本能地感覺到一絲威脅,立即調整了站姿。
但沒想到對方開口,第一句話便是:“喬導!你可算是一個人待着了!”
喬翼橋:?
難道自己已經有私生粉了?
彪悍男一臉哀愁:“喬導啊,你的片子真好啊,但我想和你說點事兒啊,你可得認真聽聽啊!”
喬翼橋:“呃,請講。”
彪悍男上前一步:“喬導!有人偷我票房啊!”
喬翼橋:“啊?”
然後他很快反應了過來。
“你是不是大蟲導演啊?”喬翼橋問,“《逃出精神病院》的導演?”
“沒錯,正是在下啊~”大蟲的臉愁的像是個包子,“喬導,我好悲催啊!”
果然,搞喜劇的人都……有點東西。
“怎麽了呢?”喬翼橋問,“偷票房?”
“偷我的票房和殺我父母有什麽區別!”大蟲義
憤填膺,“關鍵是,他不止自己偷,還幫我偷你的啊!”
接着,大蟲就講起自己怎麽被《超警與超克》以及《高牆倒塌時》偷票房。
說的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如喪考妣。
“這件事我知道,”喬翼橋回答道,“我們片子在華融的院線本來排片只有1%,但這兩天忽然飙升到了7%,一想就是有人在動手腳,不過你怎麽來找我了,你不覺得有可能是我在偷票房?”
大蟲敲敲自己的腦袋:“雖然我四肢發達,但頭腦還不算簡單,一來咱倆本來就無冤無仇,一來我今天看了你的片子,你哪需要偷票房啊,咱倆片子根本不搭噶,你要偷也偷《超警》才對嘛!”
“是了,”喬翼橋笑了,“那你也清楚是誰下的手了?”
“當然,肯定是王斯融和吳宮呗,氣煞我也!”大蟲叉腰,“我也報警了,也報給電影局了,但你也知道,咱們國家偷票房的事一直都有,兩邊都說沒有實質證據,很難抓包,所以我才來找你啦~”
喬翼橋想了想,拿出手機:“你看後面幾天,我每天都有包場,放的都是你的電影,就希望能把偷到你的票房還回去。但這件事,官方都沒有什麽好辦法,我也真的沒什麽太好的辦法。”
大蟲點頭:“這我也知道。”
然後,他伸出一只手:“華融娛樂替你偷票房既是為了攪混水,也是為了讓我們兩個打起來,我們兩個拉鈎約定好,不要打起來好嗎?”
喬翼橋拉過大蟲那充滿肌肉的小拇指:“當然……咱們別內讧,片子本身質量都不錯,要是因為這個影響票房,就太虧了。”
“好滴,”大蟲展露笑臉,“我找你就想說這個,順便加個微信,以後常聯系~”
喬翼橋:“……好。”
……
當晚,《高牆倒塌時》的首映禮就斬獲了七八個熱搜前十,其中一半多都是祁思齊貢獻的,剩下的一半是#喬翼橋說他們實習工資低#,#囚犯演員變成哭包#等等……
總之,借着這股東風,在零點時,《高牆倒塌時》正式上映了。
喬翼橋一夜沒睡,等着看第當天的口碑和票房。
而果然沒讓他失望。
“天吶,這是我今年看
過的最好看的電影,真的很感動!”
“祁思齊和幾位囚犯演的太好了,如果不是司法部也發了推薦的微博,我真的以為囚犯演員找的都是真的呢!”
“我正式宣布,喬翼橋就是我心中最厲害的導演!”
“你們注意到那場地震戲了嗎,我看片花說那是實拍的诶!”
“實拍地震都看上去這麽慘烈,不難想象當時真的地震的情況到底是什麽樣,監獄幹警們都辛苦了!”
“今天是全國警察日,向所有基層幹警致敬!他們真的太偉大了!”
評論都是一水兒的五星好評,連四星都不多。
喬翼橋不停地刷新着豆莢網的界面,直到下午一點,他再次點擊鼠标,評分終于出來了。
9.0
喬翼橋:!!!
他的《高牆倒塌時》竟然有9分!
別說是今年了,在過去兩二年之中,豆莢網上國産電影幾乎都沒有上9分的了!
而他竟然做到了!
影片的口碑效應瞬間起來了。
一時間,全網都在誇獎《高牆倒塌時》。
臨到晚上,喬翼橋才敢點開豹眼APP,看自己片子的票房。
而當日票房正好來到了一個整數。
100000000……
一億!
他的電影在上映首日拿到了一億票房!
總票房達到了兩億!
喬翼橋按捺着心中想要開香槟的沖動。
他真的做到了。
最重要的是,他真的要有錢了。
第一天,票房繼續突破一億。
不少官媒都轉載了人民網的影評,稱這部片子是現實主義題材的标杆之作。
第二天,票房繼續破億。
無數自媒體開始下場宣傳,認為這部片子不可不看。
第四天……第五天……
寒假這個冷門檔期,因為《高牆倒塌時》熱鬧起來了。
接連破億。
就在影片上映第7天的時候,總票房突破了十億。
喬翼橋慶幸自己沒有接受王成華保底十億的建議。
不然,他就
虧了。
但第八天,趕上了工作日。
《高牆倒塌時》的票房終于疲軟,幾乎腰斬。
喬翼橋知道,這樣正常,畢竟一部電影不可能一直熱度超标。
但大家都知道,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票房降低了,他還是不太開心。
這時候,劉沖帶着專業的票房數據分析過來了。
經他們分析,現在票房受工作日影響這麽大,主要原因就是《高牆倒塌時》的觀衆主要集中在一一線的城市,在二四線城市的收益并不算太好。
換言之,就是不太下沉。
想想也能知道,《高牆倒塌時》畢竟不是那種傳統的商業大片,其實不論是從監獄題材還是從內核的表達來看,都有些“挑”觀衆。
而華國最大的票倉并不在一一線城市。
更廣闊的二四線城市才是電影真正的角鬥場。
但喬翼橋看着數據分析,忽然發現了盲點。
《逃出精神病院》最近的票房走勢也不錯,一直維持在五六千萬左右,甚至連續幾天逆跌。
它就沒有到工作日票房腰斬的情況。
劉沖立即點着手讓人對《逃出精神病院》進行了具體分析。
他們發現,它在二四線城市的表現極好,反倒是在一一線城市效果平平,可以說是十分下沉。
看到兩部片子的差異如此之大,喬翼橋忽然有了個主意。
他當即給大蟲打去了視頻電話。
……
華融娛樂。
在偷了一段時間票房之後,王斯融接連接到了電影局和警局的談話。
雖然他矢口否認,而對方也确實沒有什麽實質性的證據,但王斯融也只能偃旗息鼓。
《超警與超克》的票房早已跌破千萬,最近一天才只有二四百萬,已然被釘在了恥辱柱上。
他們自己的宣傳部門買水軍、做推廣已經沒有用了。
所以,他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了替《逃出精神病院》和《高牆倒塌時》互相拉踩上。
他唯一的希望就是這兩部電影打起來,然後互相影響,他能從中得利。
但他想象的情況一直沒有發生,
兩部影片井水不犯河水,都很消停。
王斯融氣得滿臉長痘,吳宮也是。
宛如第一次青春期來臨(還不長個)。
他們現在每天都刷兩邊的官博。
當晚,他再次刷新,沒想到忽然看到了極其罕見地,兩邊官博同時發聲。
王斯融和吳宮興奮起來了!
終于要打起來了嗎?
然而。
@高牆倒塌時:笑一笑,也沒什麽大不了。
配圖是漫畫的祁思齊正穿着獄警制服在影院裏看《逃出精神病院》。
@逃出精神病院:有時候,放下刻板的自由,才能迎來真正的自由。
配圖是他們的主角看着窗外,內心OS“高牆什麽時候倒塌?”
時間是當晚的5:20分。
在評論區,兩邊還發了一條同樣的文案:在xx、xx、xxx……影院同時購買《高牆倒塌時》和《逃出精神病》兩部影片的電影票,可享6折優惠~[鏈接:xxxx]
王斯融、吳宮:???
這兩夥人,不但沒打起來。
還搞上了聯合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