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礦區女醫生(三)

礦區女醫生(三)

她二嬸能這麽嚣張,自然二叔也不是什麽好人,張紅英二叔整天無所事事,田裏的活不願意幹,人們背地裏都說道他,張建心疼這個弟弟,平時沒少幫襯,可他們一家就像是扶不起的劉阿鬥,窮的叮當響不說,還欠了不少外債。

張紅英二嬸就把主意打到閨女的身上,自己家裏窮沒關系,只要女兒能嫁到一個好人家,男方有錢了,順帶着她們日子也能好過,張紅英費勁把秋英送到礦區,就是為了她能找一個好對象的。

張紅英問大妹:“二嬸下次來借東西,你別讓媽再給,上次借的鐮刀到現在都沒還呢。”

春英一臉苦笑,她也管不了,關鍵是她爸太固執,總覺得是親兄弟,不應該計較那麽多,她媽雖然多有不滿,也抗議過,但沒什麽效果。

胡寧一看,家裏這麽多年讓二嬸二叔占便宜習慣了,恐怕一時半會兒也改不過來,還得慢慢來。等她做好飯,另外三口人正好從地裏回來。

劉素娥驚喜的說:“紅英,你啥時候會做飯了?”

胡寧撓頭,農家院的飯很容易做的,連菜都不用炒,就是煮點菜粥加上貼餅子,這就是一頓好飯。

大哥樹貴比張紅英大三歲,結婚好幾年了,農村人結婚早,兩個人婚後一直沒生孩子,可給老兩口愁夠嗆,又是悄悄燒香又是拜佛,最近大嫂回娘家去了,聽說要過幾天才回來。

一家六口其樂融融的吃了一頓飯,父母把粥裏的野菜夾出來分給兩個小女兒,本來村裏的收成就不好,吃了多半年大鍋飯,存糧都吃去大半,這下日子就更苦了。

胡寧帶來的糧票算是解決了家裏的燃眉之急,飯後胡寧把糕點悄悄塞給劉素娥,囑咐她把櫃子鎖好,偶爾給大家解解饞,一斤糕點沒多少,劉素娥小心翼翼的上了鎖,把鑰匙別進懷裏,說道:“紅英啊,你爹媽沒啥本事,家裏條件也不好,以後就得靠你自己掙前程了,你學歷高,前途好,要是有合适的男同志,可得處處對象。”

胡寧打着哈哈應付過去,一家人吃完飯,外面二嬸的聲音又響起了:“大嫂子你在家嗎?”聽起來很着急的樣子。

二嬸過來說清楚理由,原來是秋英回來了,她不是一個人回來的,還帶來一個男同志,說是她對象,二嬸本來很高興,可是仔細一問,這個男同志家裏條件很一般,并不是富裕的家庭,她立馬就不同意了,讓秋英把人帶回去。

秋英性子傲不願意,說什麽戀愛自由,二嬸沒辦法,趕緊過來找張紅英,讓她幫忙勸勸。

別人家的家事胡寧可不想摻和,兩頭不讨好,她笑盈盈說道:“二嬸,你看你都勸不住,平時秋英也不聽我話,肯定沒用的。”

秋英向來瞧不上張紅英,總覺得她除了學習好一無是處,長的沒她漂亮,腦瓜不如她靈活,為人處世也比不上她,一直想把張紅英踩在腳下。

Advertisement

這個小堂妹年紀不大,心眼倒不少,這樣的人胡寧可不敢惹。

二叔掄着棍子把人趕走,鬧得全村人看熱鬧,趙建覺得丢人,扭身回了屋。劉素娥伸着脖子看,竟然有點解氣,誰讓老二家的整天欺負他們,現在也有他們煩心的一天!

胡寧只能在家裏待上一天半,她本來想去地裏幫忙,可是一家人不願意,說她好不容易休息兩天,在家做做飯就知足了。

胡寧在閑聊時才明白,她大嫂不是普通的回娘家,而是和她大哥吵架賭氣跑回去的,要說她大嫂這個人,還算比較通情達理,這個年代能供出一個大學生很難,尤其是供一個女孩上學,村裏人沒少勸劉素娥,什麽姑娘時候就是潑出去的水,讀太多書沒用。

因為張紅英上學,家裏日子更加緊巴巴的,在這種條件下,她大嫂也沒什麽怨言,已經算是很不錯了。

這次吵架的原因,是因為大嫂想買一臺縫紉機。

工業券大嫂說她娘家人可以幫忙湊齊,只要拿錢就行,可大哥不同意,說家裏沒這麽多錢,大嫂想買縫紉機也有她自己的理由,買了縫紉機,自己家做衣服方便,不需要再去找裁縫,再者還可以幫村裏的其他人做,人家給點加工費或者一點布料,積攢下來也是不小的收獲。

因為這事兒兩個人大吵一架,大嫂氣的回了家。要是說一百塊錢,張家人還是拿得出來的,但是最可氣的是張紅英他爹,前幾天剛給敗家的二弟還了欠下的五十塊錢債務。

胡寧心裏一琢磨,這個二叔家肯定要解決了,不然就是一個無底洞,怎麽也填不滿,正所謂欲壑難填。

胡寧手裏只有一點工資,想買縫紉機恐怕還得一年以後,那時候黃花菜都涼了,總不能因為這點事,破壞了一家的團結。

胡寧想到了065,在上一次任務中,她還有一個心願沒實現呢,胡寧想在關鍵的時候用,現在對她來說,就是最重要的時刻,大哥大嫂要吵着離婚呢。

胡寧表達了自己的訴求,065沉默片刻後說道:“可以,一臺縫紉機?”

胡寧點頭,這是她目前最需要的東西。

065又說道:“這次的心願其實不限定數量,你完全可以再提其他的要求,當然,現在你沒機會了。”

胡寧:“……”

如果她看到065的真身,好想踹他幾腳。

縫紉機到手,胡寧開始後悔沒再要一輛自行車,失算失算。

她找了借口說有認識的同學家裏新買的縫紉機要賣,她用便宜的價格買了下來。

張家人并沒有懷疑,在他們眼裏,張紅英是去首都年過大學的人,門路自然比他們這些老農民要廣。

劉素娥非要給她錢,胡寧沒要:“這些年我花了家裏不少錢,也該到了報答的時候了,這臺縫紉機不算貴。”

有了縫紉機,胡寧推着大哥去接大嫂,後來家裏人寫信說,大哥大嫂和好了,一家人其樂融融,胡寧才算松了一口氣。要知道家是一個人可以依靠的港灣,原主那時候不僅面臨着名聲的诋毀,當時因為二叔拖累了他們一家,大哥大嫂不知為何離了婚,可謂是雪上加霜。

胡寧先想方設法維護好自家人的團結,等騰出手的時候,還得把二叔二嬸這個麻煩解決掉。

說起來秋英是她堂妹,這麽親近的關系兩個人像仇人一般,張紅英處處讓着秋英,換來的确是她的得寸進尺。

醫務室中午那會兒忙,回胡寧好不容易診完最後一個病人打算去吃飯,張秋英掀簾子進來嚷嚷:“我說堂姐,你給我開一個貧血的證明呗?我去買紅糖。”

胡寧頭都沒擡:“不管。”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