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毛山鎮、王家村

第 2 章 毛山鎮、王家村

依山而建的公路蜿蜒扭曲,向上向下都是層層疊疊的密林。

高處帶來開闊視線,謝竹眯起眼睛環顧四周。

綠、黃、紅。

枯黃的落葉和火紅的楓葉在大風裏沙沙作響,整片林海随風傾倒。

好冷

來之前是溫暖的陽春三月,所以謝竹穿得輕薄。

深秋的涼意令他不禁拉上敞開的薄外套。

謝竹打開系統提供的地圖,地圖很大,但王家村外的地點都是暗淡的黑色,看不清楚。

王家村在的位置有個顯眼的大紅圈,謝竹試着點擊屏幕右下角的導航,一道金色的箭頭出現在眼前。

謝竹先用0.5個能量點兌換了一些此世界貨幣,用于找零散用。

—一個能量點可對話此世界十萬元貨幣,與現實世界的貨幣價值相同。

他問系統:“我可以去王家村以外的地方做交易嗎?”

在看見地圖的第一秒,謝竹就有所覺察。

自己恐怕想差了。

Advertisement

系統給的任務是三日內通過位面交易賺取5000毛利潤。

而王家村只是位面錨點,系統并沒有規定所有交易必須在王家村進行。

【請預備宿主自行探查。】

系統沒有給出明确的答複,但相當于間接承認。

謝竹沒有急着去王家村,他掏出手機打開,屏幕提示沒有信號。

不出所料。

謝竹面色不變。

他回到駕駛座上啓動發動機調頭,然後沿着盤山公路向下開去。

方向與金箭頭所指的方向截然相反。

在車子平緩地行駛途中,類似于地圖軟件裏實景導航的箭頭越拉越長。

車子很快便就來到地圖上的明暗交界處。

從司機的角度來看,前方一片平坦,沒有任何阻止車輛通過的障礙。

謝竹慢慢降低車速,一點點靠近交界線。

當面包車的前輪壓過交界線時,謝竹仿佛有聽到氣泡破裂的聲音。

他打開系統地圖,地圖上多了小塊光亮—毛山鎮。

鎮上的人總歸比小村莊多些。

毛山鎮又和王家村相隔不遠,謝竹猜測王家村的村民補充生活用品大多都會去毛山鎮。

半個小時後。

面包車成功駛入毛山鎮。

零散的小商鋪和居民樓緊密相接,街上的人不多,衣着樸素。

謝竹找了個路邊的停車位把車停好。

他關上車門微揚起頭轉了一圈,毛山鎮裏沒有顯眼的高大建築,四、五層的民房就頂天了。

幾個老人背着背簍坐在街道上似乎在賣自家種的菜。

小鎮裏連個像樣點的大超市都沒有。

一個經濟極不發達的小鎮,或許還保持有“趕集”的習俗。

謝竹想。

他腳步一拐,走向最近的日化超市。

見到客人進來,老板擡起眼睛看了眼,就又低下頭玩手機。

超市不大,物品種類也不多,有些商品的包裝上沾滿灰塵。

謝竹記住商品的價格,轉身又去了另一家超市。

這些小超市裏賣的東西大同小異,價格也相差無幾。

簡單看過幾家後,謝竹心裏便有了計較。

小鎮交通不發達,但消費水平卻不低,生活日化用品的價格和大城市無所差。

他回到馬路邊開車又在毛山鎮轉了幾圈,才掉頭朝王家村駛去。

能作為位面錨點,王家村或許有其獨特的地方。

而且謝竹買的東西都是普通的大衆商品,放在毛山鎮恐怕賣不出去。

交通閉塞,經濟不發達的小村鎮向來看重人情交往。

買東西更傾向于去熟人那。

原路返回,駛過寬敞的公路,又來到崎岖不平的泥巴路。

大大小小的石塊或圓鈍或尖銳,埋伏在坑坑窪窪的泥路裏。

斜伸出山壁的帶刺枝桠劃過透明的玻璃窗和沾滿泥點的車身。

老舊的面包車起起伏伏,上上下下,哐啷哐啷響個不停。

別說人,就連車都要被抖散架了。

而這條長長的泥巴路就是直通王家村的唯一道路。

大概過去了一個半小時。

被抖得快要靈魂出竅的謝竹終于看見了冉冉升起的袅袅炊煙和幾顆碩果累累的橙子樹。

叮咚哐當的面包車在村口停下,村口大樹下閑談的老人們看見陌生的車輛紛紛揚頭。

戴着頂壓舌帽的俊秀青年映入眼簾。

哪家的俊小夥?

只是開車怎麽還戴着帽子?

在農村,只有老人和年幼的小孩才會習慣性的帶頂保暖帽。

停下車的謝竹沒有錯過老人們疑惑的眼神,不過他也沒辦法。

因為車禍,醫院給他做了開顱手術,現在的謝竹是個小光頭。

謝竹微動眼眸打量眼前的人和村莊。

抱着孩子的婦女和年邁的老人坐在小板凳上閑聊。

能跑能跳的小娃娃們衣服上和手上都沾滿泥。

橙黃或橘紅色的頗具歷史的老舊磚牆還在崗位上兢兢業業。

幾個倒塌廢棄的老木屋夾雜其中。

謝竹笑着打開右側車廂,拿出精心挑選的喇叭吆喝圍觀群衆。

“洗發水十五,沐浴露十五,香皂一塊,……面包五毛,泡面一塊,走過路過不要錯過。”

“以最便宜的價格,給你最優質的商品。”

變成生肖紅繩帶在手上的語言轉換器在毫秒間把謝竹的話快速轉換成本土方言。

吆喝一遍後,有了錄音的喇叭不知疲倦的重複。

聽到本地方言的王家村村民看謝竹的眼神少了些警惕。

會方言的陌生人,不算陌生人。

憑着小鄉村裏九曲十八彎的關系,馬上就能和陌生人扯上關系。

可惜謝竹是異界之人。

面對上前打探消息的老人,謝竹笑眯眯地回答道:“我是安鄉的,小時候在毛山和外公,外婆生活。”

安鄉雖然帶着個鄉,卻是個不大不小的縣,城裏的人際關系相對較生疏。

安鄉縣城離毛山鎮不近但也不遠,不用擔心随便編個人設會被村民們扯上遙遠的關系。

村民們果然沒有過多猜測。

城裏人,村裏人,他們一眼就能看出來。

被圍在老人嬸子間的謝竹笑着應下她們的問題。

對于拖着東西上山賣的解釋,則是和朋友打了個賭,看誰賣的東西更多。

年輕人,年輕氣盛,做些出乎意料的事不奇怪。

唠嗑半天,謝竹初步贏得老人大媽們的信任。

一個胖大嬸踮起腳那看琳琅滿目的貨架問:“你這個洗衣粉怎麽賣?”

謝竹回道:“小的八塊錢一袋,一袋兩斤,大的二十三一袋,一袋八斤。”

說着他拿出一大一小,兩袋洗衣粉展示給衆人看。

有系統在,謝竹不用擔心生産商、生産地等的問題。

與之相對應的,系統會抽取百分之十交易成功後得到的能量點。

不過因為此次是新手任務,系統不會抽成。

胖大嬸掂量着兩袋洗衣粉,是他們家常年用的老牌子,價格也比鎮上劃算許多。

胖大嬸樂呵道:“給我來袋大的。”

謝竹回道:“好嘞。”

大喇叭還在念車裏的商品,連價格也包含其中。

廉價的商品令其他人都心動起來。

謝竹側開身體,讓面包車裏的貨物完完全全呈現在衆人眼前。

胖大嬸提着大袋洗衣粉,想到家裏快用完的油又問:“油多少錢一桶?”

謝竹回道:“五十二一桶,一桶四升。”

有個盤着頭發的老人插嘴道:“你們家米呢?”

“10斤的25一袋,20斤的42一袋。”

價格比鎮上的都便宜,而且還送到村口。

許多人已然意動。

謝竹在地上鋪了張編織袋,然後把大件商品搬出來。

“一共就這些,便宜賣,想要就拿去。”

謝竹說得滿不在乎,把想要争口氣卻又不耐煩的模樣演得惟妙惟肖。

便宜好貨人人都想要。

謝竹擺出來的東西不多,胖大嬸當即道:“我要一袋二十斤的米,一桶油,再來瓶生抽。”

謝竹手腳麻利地把東西拿出來:“洗衣粉23,米42,油52,生抽5塊,一共122。”

“嬸子你買的多,給我一百二就行,我再給你送個碗和挂面。”

謝竹回頭又拿了個大碗和一個一斤裝的挂面遞給胖大嬸。

本來還想用買得多做借口殺殺價的胖大嬸看到足斤足量的挂面和白瓷大碗,價也不砍了,爽快地付了錢。

交易成功,雙方都很滿意。

挂面和碗是謝竹在樂X樂超市買量裝泡面送的,本來就是贈品。

一個黑黝的男人走過來把東西提走,胖大嬸樂呵呵地和他算賬。

今天可真是劃算。

兩人漸漸走遠,謝竹還能聽到胖大嬸高興的大嗓門。

來了個開門紅,後面的生意更加紅紅火火。

謝竹想的沒錯。

最好賣的是大米和食油。

農村需要幹農活,幹得多,吃得多,一家四五口人,糧食的消耗速度很快。

而且糧食保質期長,只要保存得當,不會變質,很适合囤着。

再加上從鎮上買大米回村麻煩得很,不少人都選擇買袋大米回去。

謝竹還會送贈品,買的多的送碗送挂面,買的少的送發圈,送紙巾……

這些不值錢的小東西不僅令買家心情愉悅,還刺激了村民們的消費。

—再添幾塊錢的東西就能得到些贈品,何樂而不為?

農村裏閑來無事,就喜歡圍着聊天熱鬧。

不一會,有小販在村口便宜賣東西的消息就傳遍了村子。

一批又一批的人趕來,氣氛熱熱鬧鬧,有些端着午飯都要在旁邊圍觀。

在便宜廉價以及從衆氣氛的刺激下,糧食、食用油竟賣得所剩無幾。

只有幾袋小包裝還留在空蕩的編織袋上。

而其他生活日用品也跟着賣出去不少,擁擠的面包車開始顯得空蕩。

一個老人踟蹰地站在車子不遠處,他似乎有話要對小商販說,卻又說不出口。

整個人顯得可憐又急切焦躁。

謝竹很快便發現不對勁,他微笑着問:“老人家,你想買什麽?”

見謝竹發問,老人臉上猶豫不定,嘴唇蠕動,好幾次都沒能說出話。

他穿着打了許多布丁的舊衣服,上衣和褲子非常不搭,杵着個粗樹枝當拐杖

微微顫抖的粗糙雙手局促地摸着兜,蒼老渾濁的眼眸裏浮現出點點哀求。

他向眼前二十多歲的年輕人祈求道:“你能賣我點散裝的米嗎?”,新m.. ..大家收藏後就在新打開,老最近已經老打不開,以後老會打不開的,請牢記:,,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