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老爺子和虎頭帽<!>

第 3 章 老爺子和虎頭帽

“可以。”

謝竹熱情應下,又補了一句:“正好我還愁着剩下的賣不出去。”

他笑着問:“老人家,您要買幾斤?”

“我給你算便宜點,一塊一,一斤。”

聽到謝竹的話,老人明顯松了口氣,臉上的焦急局促散去許多。

圍着面包車的村民看向謝竹的眼神裏多了幾分贊賞。

謝竹察覺到村民們的眼神變化,心裏肯定老人家裏是真的有難言之隐。

“我……只要五斤。”

“好嘞。”

謝竹拿了個塑料袋出來:“您幫我提着,我給您裝米。”

因為沒想過有人要買散裝物,謝竹沒有帶秤,他直接劃開十斤裝的小袋米倒進去。

感受着手裏越來越重的分量,老人連忙制止道:“有了有了。”

再多,他付不起錢。

看到十斤裝的袋子倒出去一大半,謝竹才作罷。

他又熱情地問:“老人家,要不要挂面和油。”

Advertisement

“挂面三塊一包,一包是兩斤。這個實在沒辦法給您拆開賣,油倒是可以。”

挂面是贈品,原本謝竹是不打算賣的。

老人看着油和挂面,猶豫了許久,掙紮道:“那我再買包挂面吧。”

“一共八塊五,我給您抹個零頭,您給8塊錢就行。”

老人先把東西放下,然後把手伸進內襯,慢慢掏出一疊皺巴巴的紙幣。

一毛,兩毛,一塊,數額最大的紙幣是5元。

他用顫顫巍巍的手數了好幾遍,确定無誤後才把錢遞給謝竹。

一毛一毛湊成的8塊,謝竹都不忍去接。

但他沒說什麽。

少點錢還行,但免費送的口子不能開,否則以後想在王家村生意做就難了。

畢竟農村裏哪家哪戶沒個老人。

憑什麽只給他送?

過于特殊對待可不是商人該做的事。

在沒有搞清楚王家村的奇特之處時,謝竹不會輕舉妄動。

這是關乎他性命的大事。

“謝謝你,謝謝你。”

手裏的重量清晰分明,老人哪裏不知道這個年輕人真正的用意。

佝偻着身軀的老人提起東西,杵着樹枝,一步一步蹒跚地往回走。

在村民們帶着嘆息可憐的聲音裏,謝竹慢慢勾勒出老人的家庭狀況。

妻子死于難産,獨子幾年前因病去世,而收養的孩子在供上大學後就再沒回來過。

聽說是在畢業工作後被親生父母找上門,養子覺得自己是被老人偷走的,所以無比怨恨老人。

他還報過一次警,要老人賠他精神損失費。

可他分明就是被人抛棄的,事實擺在眼前,人證物證具有。

老爺子含辛茹苦把他養大,供他上完大學,居然做得出這種事。

警察都看不下去。

他的想法自然沒能得逞。

誰知世事難料,老人的兒子突然因病去世。

老人生活清貧困苦,又因為名下有個養子辦不成五保戶或者低保戶。

後來村幹部找到老人的養子想要解除兩人的收養關系時,養子依舊不依不饒,要老人給他五萬塊。

老人哪裏拿得出5萬塊,這些年全靠村民們時不時地接濟過活。

“啧啧啧,羊肉就是黏不到狗腿上,再怎麽都是自家孩子好。”

“那孩子太狠心,還說我們村是拐賣村,我呸他個狗東西。”

“狗/日的,明明是被抛棄的,要不是王其心軟,那小畜生早就凍死在雪裏了。”

“當時叫他不要養,不要養,別人家的孩子養不熟,他偏不信,現在倒好,錢花了,人沒了。”

“養了二十多年,養出個白眼狼來,要我說,那畜生肯定會遭天打雷劈,遭報應。”

“可憐啊。”

人們悠悠嘆氣。

出了老爺子這檔事,附近的十裏八鄉,哪怕是生不出小孩的夫妻都不太想去孤兒院□□。

誰知道會不會又養個白眼狼出來。

還是多跑跑其他地方看醫生,自己生個最好。

了解完老人的人生經歷,謝竹心裏悶得難受。

手裏握着的一沓錢突然變得堪比千斤。

有個大嬸在議論聲中湊上前:“老板,剩下的散米賣不?”

謝竹看了眼不足三斤的大米,斂下思緒攤攤手道:“這點米,你要是想要随便買點東西,我當添頭送你,行不。”

“行行行,給我來三包泡面,再來個生抽和醋。”

大嬸滿口答應。

她身旁跟着個年輕的小媳婦,小媳婦懷裏抱着個看不出月份的小娃娃。

小娃娃戴着一個毛茸茸的虎頭帽,繡着俏皮可愛的抽象畫老虎圖案和各種花紋。

黑色的布料,大紅或淺粉的針線,針腳細密,裏面還有層暖絨。

一看就是純手工精心制作。

謝竹想起楊哥家的小閨女,他問道:“嬸子,這帽子在哪做的,真不錯。”

“我有個侄女,想給她也買個戴戴。”

聽見此話,大嬸笑得頗為得意:“不是買的,是我自己做的。”

“好看吧,做了半個多月。”

“原來是您自己做的,針線活真是沒得說,真好看。”

謝竹的誇獎直白而熱烈,逗得大嬸更是哈哈大笑。

他追問道:“您知道哪裏有賣這種帽子的嗎?”

大嬸想了想:“春花家的姐姐在毛山鎮賣帽子,你可以去她那買。”

春花就是最開始的胖大神

謝竹記下大嬸給的電話號碼和地址,又給大嬸多送了幾件贈品。

小娃娃戴的虎頭帽和淘寶上簡單的機器制品大不相同。

在他的世界裏手工制虎頭帽,可以說是有市無價,非常難得。

給侄女買是其一,謝竹想或許可以帶回去賣。

系統只說通過位面交易賺取5000元的毛利潤。

他把異世的東西帶回去賣,同樣可以算作位面交易。

不過賣虎頭帽需要售賣渠道,淘寶開店簡單,但時限卻只有三天。

謝竹沒急着下山去毛山鎮買帽子,而是村民們打探起鄉貨來。

他說的鄉貨不是野生動物,而是農村裏的土特産。

土雞,土鴨,土雞蛋,自制的酸菜等等。

這些在鄉下不值錢,但在城裏卻是搶都搶不到的好東西。

令謝竹驚喜的是有不少村民表示家裏有土雞蛋土鴨蛋可以賣。

他照單全收。

但只有一戶人家願意賣老母雞。

養了三年的老母雞,肉質正是最好的時候。

老人提着剛抓到的老母雞惋惜道:“如果不是娃兒上學要用錢,我是真的舍不得賣。”

謝竹附和:“嗐,是啊,再苦不能苦孩子 ,再窮不能窮教育。”

最後買這只老母雞花了一百塊。

地道的散養老母雞,沒喂過飼料,也沒喂過藥。

謝竹很高興,他打算把雞送給楊哥。

嫂子正在坐月子,用老母雞炖湯補營養最好。

賣母雞的老人也很高興。

主要是鄉下的東西只在城裏值錢,在鄉下卻賣不上價錢。

家家戶戶都有,更沒有人會花錢買。

就是城裏面的人來收鄉下土雞,也懶得來他們這種角落疙瘩。

6斤的老母雞能賣一百塊,已經是很不錯的價。

就算背到毛山鎮去賣,也不一定賣得了這麽高的價,還要浪費車費和時間。

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旁人見到大紅色的鈔票,不由得眼熱,當即又有人表示可以賣雞。

不是老母雞,但也都是頂好的散養雞。

這些雞平時吃吃苞谷玉米,還時常跑到山裏自己找蟲吃。

肉質和營養價值沒得說。

最後謝竹收了40斤土雞蛋,10斤土鴨蛋,一只三年老母雞,和6只散養雞,4只散養鴨,一共花費347元。

在拿貨物時,他用手機拍了不少視頻,包括捉雞的,從窩裏掏雞蛋的。

凡事都講個眼見為實,有視頻為證,賣出去更方便省事。

唯一可惜的就是村子裏沒有人家養鵝,鵝蛋更是個頂好東西。

至于車裏剩下的貨物,謝竹弄成了大禮包便宜甩賣。

大禮包的價格不低,但仔細算起來每樣東西又都比零散買便宜好幾塊錢,非常劃算。

而且買得越多,送得越多。

這樣既能刺激村民沖動消費,又不會讓先前零散買的人介意。

不一會,剩下的東西賣得七七八八。

而零散的小糖果小零食,送出去大半,其他的都被散賣給小孩子。

謝竹上車準備去毛山鎮買帽子。

突然,一道沙啞蒼老的聲音從小道邊傳來。

“老板,你等一下。”,新m.. ..大家收藏後就在新打開,老最近已經老打不開,以後老會打不開的,請牢記:,,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