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第35章

裴慶覺得自己可能聽錯了什麽:“你說什麽?”

他真的覺得許盈每每都在這種讓他覺得意外的地方,給他來一擊。他知道許盈喜歡出人意料,但是出人意料到這個地步是他沒想到的。

“做名師。”許盈沒有注意到裴慶的意外之色,而是肯定一樣點了點頭,還重複了一遍。然後才道:“為名師者,傳道授業解惑,弟子衆多,俊傑遍地...這便很好了。”

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如果成為當此之世一個名滿天下的老師,那事情就不一樣了。他可以将自己知道的、更先進的思想與知識傳播出去,志同道合之輩彙聚起來學到這些,就能一起改變這個糟糕的世道。

而且,許盈曾經正是一所名牌師範大學的學生,當初之所以填報這所學校,也是因為他真的有心成為一名老師。事實上,如果不是他忽然生了重病,他原本的計劃是畢業後先去支教一段時間的。

他既有這方面的志向,又掌握了足以教導這個時代年輕人的思想、知識,再加上這确實是對這個世道非常有利的事情——還有什麽比這個更棒!

就算是從自身安全這樣自私的角度出發,這也是很優秀的解了。搞教育業又不犯忌諱!不止不犯忌諱,真的弄到名滿天下、桃李滿天下的地步,他反而能擁有一塊免死金牌...對于這樣聞達天下的大教育家、文壇領袖,無論誰是統治者一般都會選擇善待。

即使只是面子工程。

許盈是考慮了很久,才找到了這個超棒的志向的!

簡直完美!

但這在裴慶這裏就有些哭笑不得了,倒不是許盈的這個想法不好。排除掉他的私心,單純地站在許盈的立場考慮這個問題,他這個志向不可謂不好。他若真成了一代名師,他設想的那些事是可以做到的,未來名留青史也不成問題。

而且正如許盈考慮的,這還十分安全...相比起‘敢叫日月換新天’中的種種風險,這條路肉眼可見地安全、平坦。

裴慶倒是不懷疑許盈可以做一位名師——像這個孩子這樣的神童,想要做別的還有些說不好,但只是想要在學問上大成,教導出一些有為青年,實在稱不上困難。裴

慶覺得,許盈很多時候自己都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天賦。

但他可沒辦法對着許盈這個志向點頭,這個志向很好,只是沒必要由許盈去做。做一個名師,教導出許多對這世道有用的人才,這種事沒有了許盈也可以由別人來做,但有些事、更重要的事,只能由許盈去做!

至少裴慶是這樣人為的!

和這個孩子相處的越久,他就越堅信這一點。

但此時的裴慶只是微笑地聽許盈說,并沒有表現出一絲一毫的不贊同。他很清楚,許盈只是看起來年幼而已,其實心智早就沒辦法以一個孩子的标準去衡量了。像他這樣特殊的孩子,會在這個年紀就去考慮自己的人生,還不是胡亂考慮...那麽,就不會讓別人輕易介入自己的人生規劃。

其他人是沒辦法随随便便動搖他們的!這也是他這樣的人的特質...這個特質很多時候讓他們能夠比普通人更堅韌、更自主、更具有挑戰困難的勇氣,但在這個時候反而會阻礙裴慶。

裴慶知道,這個時候他無論是直截了當,還是旁敲側擊,都是無法改變許盈的念頭的。他也不會用那麽蠢的辦法...現在一切才剛剛開始,也不用太過急切——這個孩子還有很多很多的時間。

而在這成長的時間裏,他會了解這世道更多,知道的多了後人是會發生變化的。

別人會不會變化裴慶不知道,但他覺得許盈會——因為他的一切特質其實已經表現的很清楚了,這是一個根本不能看人受苦的孩子!他現在之所以覺得成為名師不錯,這只是小孩子的天真幻想而已。

他還沒有真正見過這世道的困頓萎靡!之前南來路上的見識,就連開胃菜都算不上!

而當他真正知道這世道下多少人在吃苦受罪、生不如死,到時候不用說什麽,只需要裴慶輕輕一推,他就會做出他所期待的選擇。

“名師?倒也不錯。”裴慶笑着點點頭:“如此一來,就非得在治學上下大功夫,傳出很大的才名才行了。”

許盈見裴慶一臉‘你行麽’的樣子,眨了眨眼,不說話了...有些事用嘴去說是沒有說服力的,非得腳踏實地地去做才行!

見小小的孩子只是沉靜地回看着他,一句話也不說,裴慶就明

白了他的意思。與此同時,他忽然覺得許盈這個志向也蠻好的——在蟄伏之時反正也什麽都做不了,養養文名,教教學生,不失為一個養望之法。

想當年東漢末年七國争霸,哪一路諸侯不是各有優勢?而在相争的過程中,個人名望也是非常重要的!不然的話,一開始的時候誰會來投?事實上,很多諸侯都有過不算短的養望時期。

名聲這種東西,說它虛,确實很虛。但如果志向真的是以國為家、天下鹹服,那又是相當重要的了!

在裴慶心裏贊同許盈的時候,許盈其實也在心裏默默贊同裴慶。

他必須在治學上下大功夫...他确實具有這個時代所沒有的知識、思想、技能,但直接拿出這些是很難的!他得先學會用古人的方式站穩腳跟,讓其他人接受他,他這才能夠在其中夾帶私貨。

比如說他知道一些先進的工具制作法,但是他搞出那些是吸引不來這個時代的精英的!他們不會覺得這是自己該學的東西!但如果許盈先成為一代大儒、海內名士呢?那他帶着弟子做這些方面的研究和嘗試,那就沒問題了。

大家反而會覺得是他踏實肯幹、關心民生疾苦什麽的。

這就像是一個朝廷大官,他簡樸度日,自家甚至還有菜地,別人并不會覺得他窮酸或者堕落,只會覺得他這是簡樸,是真正有德行的人。

而真的想在治學上達到一定水平,這就不是投機取巧能做到的了,這需要他踏踏實實做學問。雖然他因為上輩子的記憶,對這方面多了一些了解,理解能力也比普通小孩子強出許多,但這依舊是很有難度的事。

事實上,無論學什麽,想要學的深,都不會容易。

但即使是難,也得去做!因為立下了這個志向,之後的學習中許盈表現的更加勤奮。

一時之間,他的學習進度拉快了很多——一方面是因為許盈的積極性大增,另一方面也是因為裴慶這個老師對比許仲容水平要高的多。

進度快,這并不意味着學完一部分內容的速度變快,而是同樣一部分內容,在許仲容這裏要學的深的多。

以《論語》為例,一般孩子學完要花兩年時間,按照許盈現在的進度,也差不多是這

麽久。但是,小孩子學習《論語》是不會學的很深的,這個時候更多是在打基礎,算是對《論語》有一個不錯的理解。

之後還要學各種各樣的內容,也都是和《論語》差不多的程度。

等到該學的都學了,這才要考慮深入地學習哪一個。

而且,這也是考慮到了小孩子的理解能力,真的講的太深了,理解能力不夠,很有可能是事倍功半,反而沒什麽效率。

但許盈沒有這方面的問題,而且他的志向擺在那裏,本來就不可以普通勢族子弟的學習規劃去類比,所以他一開始就學的很深——這師生兩個,一個敢這麽教,一個也就真這麽學了,兩個人都沒覺得這其中有什麽問題。

而除開讀書,許盈在別的方面也沒有放松,比如說練字...一筆好字在這個時代也是本人修養高低的體現,從功利的角度來說這也是需要兼顧的,更別提許盈本來也喜歡練字。

“這是新紙?”許盈剛剛練字完畢,有匠人将新一批的白紙呈上。現在東塘莊園出産的紙張他依舊不滿意,平日裏用的還是北邊來的皮紙。

得了新紙之後許盈試了幾筆字,先是點了點頭,然後又搖了搖頭:“越來越好了,但還是不夠。”

匠人很少來許盈的院子,此時都不知道手腳往哪裏放,只能磕磕絆絆道:“是、是,郎君。”

倒是一旁的僮兒見機快的多,笑道:“小郎君見過好紙才這樣說的,若依小人之見,這紙已經很好了!許多北紙也就是這樣了。何況北紙造價高昂,遠不如小郎君新制白紙!”

北紙不見得多優秀,但平均質量是遠遠高于南紙的。而許盈連如今的北方皮紙都覺得很很一般,自然不會覺得造紙坊裏出來的紙哪裏好。

“還不夠。”許盈依舊只是言簡意赅地表達了自己的意見,不過他也沒忘了給工匠獎勵——比之前進步很多了,既然如此就不能吝惜獎勵。此時的貴族或許看不起這些普通的工匠,會覺得他們做這些是應該的,許盈卻不這樣覺得。

而且,就算只從利益角度衡量,及時給予獎勵也是更好的選擇...在這個生産力很大程度上由人來決定的時代,提高工匠的積極性是怎麽都不會虧的。

作者有話要說:感謝在2020-08-25 08:54:17~2020-08-26 08:26:42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人生何處不相逢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