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轉機

43轉機

第二日上朝,兵部尚書遞上來一份折子。

“皇上,邊關駐守的劉元将軍禀報說,北方沙麗國最近在積極征兵,似有異象。”

聽聞這話,陳敬映心中一沉,昨日苦惱半宿,失眠半宿,還想着該怎麽解決和羅之鶴之間的事,他是否該打破堅冰,扭轉死局,讓他們倆的關系迎來一個轉機。

如今他站在這朝堂之上,竟突然聽到了這樣的消息。

原來這就是他們之間的轉機,他根本不必苦惱什麽,上天已經為他作了決定。

而且是這麽快的決定。

自兩年多前,沙麗國被陳敬映所帶軍隊狠狠重傷之後,兩國之間平靜了一段時間,已經很久沒有打仗了,卻沒想到他們的狼子野心死灰複燃得這麽快。

昌寧面色凝重:“哦,難道他們又打算卷土重來?”

顏為出列,他冷靜分析道:“聽聞最近沙麗國內因為帝位之争頗為動蕩,浩瀚五皇子是皇子上位的最大競争者,他前不久掌管了沙麗國軍事大權,估計是想趁此機會建功立業,侵犯我國,掠奪城池,增加上位的籌碼。”

昌寧心焦,真是多事之秋。

陳敬映身為大将軍,自知也該到自己履行使命的時刻了,自去年回京至今已過了半年多的時間,他也該回到軍營去了。

思及此,他出列禀告道:“皇上,臣請命回邊關駐守。”

昌寧向他看過去,陳敬映面容沉毅,目光堅定,這把利刃已谪居京城日久,是該讓他回到屬于自己的戰場,發揮他應有的作用了。

兵部尚書出列道:“臣複議。”

其他不少文臣武将也出列複議。

如今,北方可能戰事再起,千萬懈怠不得,一旦北方失守,沙麗國軍長驅南下,定會危害江山社稷,遺患無窮,讓陳敬映回去,昌寧也可安心不少。

“好。一旦有任何的異動,一定要及時通知朕。”

“臣遵命,臣一定加緊練兵,嚴加防範,定不叫沙麗兵有機可趁。”

“那就有勞陳将軍了。”

既然陳敬映即将啓程北行,賜婚一事便該早日定奪,不可再拖了。

思及此,昌寧又道:“朕還有一事,散朝後你且留下來。”

“是。”

*

下了朝,群臣散去。

昌寧和陳敬映在禦花園見了面。

依舊站在昨日開滿荷花的湖邊,兩人皆面向湖面,昌寧問:“朕本想多給你一些時間考慮,但現在你馬上就要奔赴戰場,所以此事還是盡早解決。朕今日想問,昨日與你說的賜婚一事,你考慮得怎麽樣了?”

只見昨日還有些躊躇徘徊的男子,今日神思沉定,似乎心內已有所決斷。

果然見他雙手抱拳,鄭重道:“回禀皇上,臣身為武将,始終把保家衛國視為己任,如今更是要上戰場,時刻都有馬革裹屍的危險,宜思公主實在不該下嫁予臣,而後為臣擔驚受怕。所以還請皇上莫要為公主和臣賜婚。”

這答案其實并未太出人意外。

若不是正好,他要奔赴戰場,恐怕還找不到比這更好的借口。

昨日問賜婚,今日上戰場,事情總是如此湊巧。

大概他和宜思确實緣淺吧。

可昌寧還是要為宜思再問上一問:“若這些她都願意承受呢?”

“公主年紀還小,想必還不懂得其中的苦楚,臣相信假以時日,她定會明白。”

其實陳敬映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若宜思真的嫁給了陳敬映,這一生估計大半時光都要活在等待和擔心的煎熬中了。

出于陳羅二人的情和現實的理,她也該接受這樣的結果:“好。朕知道了。”

昌寧轉身面向陳敬映:“賜婚的事就不提了,你此去北境,要多加小心。”

陳敬映看着昌寧,會心一笑:“多謝皇上。”

昌寧點了點頭。

兩年多前,她是他的伯樂,她提拔了他;兩年多後,他們變成了知己朋友。其他人事以外,也會互相關心。

“你先回去準備吧。”

陳敬映拱手行禮:“是,臣先行告退。”

*

出到宮外,陳敬映遠遠就看見了顏為的背影。

護城河邊的柳樹下,身着一襲顯眼官服的顏為負手而立,夏日的風吹得他衣袂翩飛,頭頂的柳條也在拼命地搖擺飄蕩,他卻仿似一無所覺,面對着河水站得筆直,一動不動。

陳敬映由遠及近迎上去,在背後喊了一聲:“兄長。”

顏為聞聲回頭,見是陳敬映,他從不遠處走來,雖面露微笑,那笑卻未達眼底,暗藏郁色,似有心事糾纏。

是為了離京之事所苦,還是為了別的什麽事?

陳敬映走到顏為身邊,笑了一聲:“兄長可是在等我?”

顏為回道:“正是。”

“剛才在想什麽如此入神?”

剛才?顏為愣了一下。

像是才醒悟過來一樣,這段時日以來,他總是不自覺地就陷入沉思之中。

樓億都說他越來越安靜,常常自己一個人呆着,本就話少,如今話更少。

原來以為很多事情都掩飾得很好,可是還是會有一些細節,一些變化出賣人心。

心有所念,不由自主。

顏為搖了搖頭,笑道:“無事。”

“為何在此等我?”

“我想着以後不知何時才有和你一起下朝的機會了,故而在此候着。”

“哎”,陳敬映嘆息:“沒想到我們又要分別了。”

“你有鴻鹄之志,又有大将之才,不過是去了你應去的地方,天高海闊,總有重逢的時候。”

陳敬映嘆了口氣,聲音也不自覺地低了下來:“只是娘才來京城不久,我就又要與她分離了。”

從前在軍營時,就和母親相隔兩地,如今剛一重逢,轉瞬又将分離,母親年歲已大,他的心中怎能不擔心?

顏為拍了拍他的肩膀:“你且安心去吧,我會好好照顧你母親的。”

陳敬映感激一笑:“那敬映在此多謝兄長了。”

若說皇上是他的朋友,顏為便是他的至交,臨行前跟他們兩個告別,他也心安了不少。

可是心上卻為何還似懸着一塊石頭?

即使不去細想,他也知道是為什麽。

然事已至此,他們此後應該再無相交的機會,他就別再去打擾她了吧。

*

晚上,吃了晚膳,昌寧就到了宜思住的宇藍宮,她總得把陳敬映的意思告訴她。雖然這對于宜思來說一定難以接受。

兩人坐下之後,宜思吩咐身邊的侍女:“望蘭,給皇姐上茶。”

侍女在一旁小心斟茶。

茶香袅袅,品茗之間,昌寧也在思索着如何開口。

卻沒想到是宜思先問:“皇姐今日來臣妹殿中,可是有事?”

昌寧放下茶盞,長痛不如短痛,宜思總是要知道的,她開口道:“你幾日前跟朕說過的賜婚一事,朕已經問過陳敬映了。”

宜思心中一咯噔,心髒砰砰直跳,他會怎麽說,會同意嗎?

宜思從茶盞中擡起眼,望向昌寧,目光裏滿是殷切的期待。

昌寧有些難以開口:“他,他沒同意。”

“什麽?”杯子在手中晃了一下,一不小心,茶水倒出來,澆到了宜思的腿上。

望蘭驚呼,宜思自己卻恍若未覺,她任由望蘭在旁邊手忙腳亂地拿帕子給她擦去腿上的水漬。

望蘭出口的聲音都是焦急:“公主,您怎麽樣了,疼不疼?”

昌寧見此情景,心內嘆了口氣。

她又勸道:“北方近日不太平,陳敬映将要回到北方駐守了。”

宜思無意識地咬着唇瓣,心頭酸澀難當,“他,他是因為這個拒絕我的嗎?”

昌寧不忍再告訴宜思,陳敬映心中可能已有鐘愛之人,只道:“皇姐不清楚,但是有一點他說對了,你嫁給他并不是最好的選擇。”

“誠然,皇姐知道陳敬映很優秀,是個難得的青年才俊,你愛慕他也很正常,但是他畢竟是個軍人,需要常駐北方,你若是嫁了他,恐怕要時常獨守空閨了。”

“他是這麽說的?”

他是真的擔心她,還是這只是他拒絕她的借口?

“對。皇姐認為他說的對,而且你若是嫁給他了,他在外面行兵打仗,你在家不得日日擔心,皇姐希望你能找到一個能時刻關心你,愛護你的夫君,不必受那樣的苦。”

“可是,皇姐......”宜思哭出了聲:“你不知道,我就喜歡他那樣的,我就喜歡他,從我第一次見他,哦不,第一次聽說他,我就愛慕他,為了他,我受什麽苦都願意。”

昌寧傾身握住宜思的手,“皇姐知道,可是既然他拒絕了,皇姐也沒有辦法。”

宜思淚眼朦胧地望向昌寧:“怎麽會沒有辦法,皇姐,你可是皇帝啊,只要你下旨,沒有人能反抗得了的,只要你下旨,他就會娶我。”

“朕雖是皇帝,但是朕也不能強人所難啊。”

“可是臣妹就是喜歡他,除了他,臣妹誰也不想要......”

宜思自知自己失态了,而且她從來沒有在皇姐面前如此失态過。

可是她從小到大,所想要的不多,不過是想要尋找一個真心相愛之人,彼此相攜度過一生,不要像母親一樣,一生鐘愛一人不得,獨自在這後宮中枯萎。

她從小到大看的實在太多了,母親如何日日在後宮等着父皇,可是再怎麽盼,父皇卻總是不來。就算是節日家宴,父皇的目光也總是落在那位端莊大方的敬仁皇後身上,對母親總是視而不見,母親在背地不知道哭了多少回。

她不懂,不懂這是為什麽,明明在她看來,母親比那位皇後長得還美,為什麽卻得不到父皇的一絲柔情,一絲垂憐?

為什麽父皇要如此偏心?

就連她,也不像皇姐一樣能時時見着父皇,得父皇寵愛。

可是她從不怨,也不從恨,她認得清自己的身份,她只是個庶出的女兒而已。

現在,她只有這麽一個小小的願望,為什麽上天不肯垂憐她,皇姐不肯幫助她?

難道她的所求很奢侈嗎?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