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詩經

詩經

穆熙确認人已經看到了那本《詩經》之後,手上松了力氣,烏麗華掙脫了桎梏,下一刻卻不知道怎麽辦。

等她反應過來時,手上已經多了一本有些份量的書,看着她不解的眼神,穆熙指示道:“打開看看?”

烏麗華照辦,将手上的書打開。這書所用的紙張觸手生滑,翻頁間隐隐有墨香傳來,可見是穆熙珍本。

見她磨磨蹭蹭的一頁兩頁翻,穆熙有些坐不住了,上手直接捏住書頁一角。

在她不解的目光中,穆熙将書翻到了之前折頁的地方,烏麗華着眼去看,是一首兒時就耳熟能詳的詩歌。

“《周南.關雎》:關關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1

烏麗華故作不解,擡眼去看穆熙,手上拿着書,一臉疑惑。

穆熙感覺自己滿腔心意被她輕飄飄地堵住了,有些心堵,此時卻是顧不上什麽臉面了,直言道:“宜美人出身鎮遠将軍府,自幼有名師教導,不要跟朕說——你看不懂這詩什麽意思。”

行吧,穆熙三言兩語,就将她想要裝傻扮癡的路子給斷了,不過她還有後招。

烏麗華審時度勢,腦中飛快分析了一下當前的形式,就做出了決定。

只見她後退兩步遠,端端正正地側着身子行了一禮,口中道:“是,陛下發話了,臣妾不敢不懂。”

穆熙一聽這話,頓時就被噎住了,懷疑眼前她是在故意氣自己。

聯想起方才賢妃臨走時,那狀似不經意又意味深長,看得他心下一虛的笑容,穆熙瞬間恍然大悟。

眼前這不就是了嗎?

穆熙閉了閉眼,然後将人拉起來,問道:“你方才是不是看到了……旁人?”

Advertisement

“旁人?”烏麗華搖搖頭,回道:“沒有旁人呀,臣妾來時,就見到陛下身邊的福生公公等人。再者就是鄭寶林和賢妃,她們都是陛下您的妃子,不算旁人吧。”

穆熙清了清嗓子,同時将手邊的一碟新端上來的蜜餞往烏麗華那邊推了推,這是禦廚的新品,宮中只有卻非殿才能吃到。

烏麗華見穆熙将那碟子蜜餞往自己這邊推過來,也不客氣,伸手拿了一個放在嘴裏,酸甜可口,比她之前吃過的蜜餞都要強上許多。

她其實吧,有些吃醋,但又明白自己不應該吃醋。方才那句話一出口,她便後悔了。

烏麗華偷偷看了一眼他的表情,幸好穆熙沒有生氣,看他那樣子,好似還有點高興。

不過,讓她更想不到的事情還在後頭。

穆熙見那盤蜜餞格外得她歡心,便吩咐福生讓禦廚多做一些,一會兒送到宜美人的雲光殿去。

福生經過多日以來的觀察,對雲光殿能獲得這樣的寵愛,屬于是見怪不怪了,麻溜地就去辦。

烏麗華此刻自然是要謝恩領旨,還沒起身,便聽到穆熙說:“不必行禮了,你繼續吃。”

烏麗華點點頭,當真沒有起身行禮,繼續一只手翻着書頁,一只手不時的去拿盤子裏的蜜餞。

片刻後,穆熙才開口說話:“方才鄭寶林過來,拿了一個香囊要送給朕。”

烏麗華應了一聲:“嗯。”然後就沒下文了。

這宮裏的妃子那麽多,誰要送他東西,她還能管的着,不讓別人送嗎?

穆熙繼續道:“不過,朕沒收。你或許是看到了她提朕整理了一下衣服,但那是因為她不小心打翻了茶水。那之後,朕便讓她回去了。”

烏麗華聽完後,擡眼打量了一下他,發現穆熙現在穿的衣服的确是換了一身。

此刻穆熙手上也拿着一本書在看,神情專注,氣質清塵。

烏麗華想到了很适合形容他的八個字:翩翩公子,面冠如玉。

只是——他這般,是在向自己解釋嗎?

烏麗華怕他誤會,回道:“陛下,臣妾沒有……”

“無妨”,穆熙打斷了她的話:“是朕想讓你知道而已。”

烏麗華情不自禁吞咽了一下口水,張了張口想要說話,卻不知道該說點什麽好。

方才吃的蜜餞,甜味還留了一些在嘴裏,不經意間又帶起一絲絲的酸。

烏麗華想:不愧是禦廚,手藝果然非同凡響。

“對了,這書你拿回去,經常翻來看看。先民遺風,想來華兒也會喜歡。”

“啊——是,臣妾遵旨。”頭一回聽見穆熙這麽叫自己,烏麗華還有點不習慣。

還沒完,穆熙又道:“往後朕可是要抽問的。要是答不上來,朕可要親自沒收你雲光殿抽屜裏的那些話本子。”

烏麗華聞言,小雞啄米似的連連點頭,那些話本子可是她的寶貝,千萬不能落入穆熙的魔爪。

她一定勤加苦讀,好好沾染一下先民的氣質。

穆熙暗笑一聲,目光再次移到書上,一目十行。

**

鄭妩兒在卻非殿中失手打翻茶水,幸好茶湯已經放涼,不曾傷到穆熙。雖然穆熙不曾治罪,但是鄭妩兒也沒有了繼續留下去的理由。

尤其穆熙去更衣前,特地吩咐福生将她送走,她不敢不從,帶着人迅速回宮。

侍女葉兒見到自家主子回來,高興地迎上去,本來想問一問主子去卻非殿的收獲。但是見鄭妩兒臉色不虞,葉兒也就沒有開口。

進殿後,葉兒照常揮退了宮人,偌大的殿中只留她一人伺候。

接着,鄭妩兒就從袖中拿出了之前精心準備的香囊,葉兒瞪大了眼,眼中有疑惑也有心疼。

這香囊不是應該送給陛下了嗎,怎麽還在自家寶林的手上?

鄭妩兒諷刺地笑了笑,對葉兒道:“你也瞧見了,陛下不收。”說着就擡起手,想要往地上一擲。

葉兒攔住了她的動作,勸道:“寶林不可——這是您廢了那麽多心血才給陛下做得,不能扔。”

“有什麽用,人家不一樣還是不要。”

鄭妩兒無力地垂下了手,手上的香包順勢滑落到地上,葉兒飛快撿了起來。

她這些日子以來做了多少事,她自己都快記不清了。

厚着一張臉皮去禦花園中偶遇、親手做點心、做香囊……

穆熙倒是每回都會接受,禦花園中偶遇,他也會關心她兩句;親手做的點心,宮人回來傳話也說收下了;為什麽這次的香囊,他就不要了呢?

當時看見那個寵愛正盛的宜美人在門外偷窺時,她就心思一轉,主動上前故意貼近穆熙。

沒什麽,就是想讓那個烏麗華誤會。

大約此時烏麗華正在和陛下鬧吧,沒有哪個女人願意和別人分享自己的夫君。

鄭妩兒覺得,烏麗華就是要越鬧越好,這樣才有她上位的機會。

穆熙心中應該是有她的一席之地,但是卻礙着“安音”的顏面,這種感情不會輕易萌芽。

鄭妩兒摸了摸自己的指甲,上面沒有和宮中其他女子一樣塗了寇丹,幹幹淨淨的。

鄭妩兒吩咐道:“你去将我箱子底下那個水晶月牙項鏈拿出來,我過幾日要戴。”

葉兒領命去找,片刻便将東西放到了鄭妩兒的手上。

鄭妩兒摸索着水晶的紋路,心道:算了算日子,很快便該是她侍寝了。

**

禮部的人辦事很快,不足一旬便帶着陛下給相王的賞賜到了隴西地界。

裴瑜也攜帶者穆熙的密令,扮成随行人員混入其中,直到進了城才與大隊人馬分開。

他循着指示找到了隴西地界來協助他的人,此人名為“官少卿”。看着吊兒郎當,一副纨绔浪蕩公子的模樣,裴瑜心中暗藏懷疑。

那官少卿帶他到了一處私密性極好的酒樓包間,招呼使者上了酒菜後,裴瑜忍不住再次試探。

“二十四橋明月夜。”這是當初穆熙交給他的最後一道接頭密令。

官少卿想也不想,脫口答道:“三千裏路不歸人。”

“裴兄果然謹慎。”官少卿起身笑着給裴瑜倒了一杯酒,複又坐下。

裴瑜見他迅速答上了密令,知道此人信得過,舉起酒杯一飲而盡,算是賠罪之意。

官少卿也立即對飲了一杯,說道:“裴兄不必介懷,咱們這種人在相王的地盤上,謹慎些是應當的。你從京城而來,不知可否與我說說京城近兩年來發生的事?今日咱們才剛相見,不談正事,只當為你接風。”

裴瑜沉默片刻,點頭同意,官少卿又給他倒了一杯酒,微醺之下,裴瑜這些日子緊繃的情緒稍微放松了一些。

裴瑜初見官少卿,只覺得他相貌英俊,儀表堂堂,渾身氣質不凡,應是高門貴族出身。

聽他口氣,似乎是近三年都未回京城,裴瑜壓下心中奇怪,借着酒意與他暢談了一番。

……

聽完裴瑜的講述,官少卿開懷大笑,舉起酒杯痛飲,贊道:“裴兄才高八鬥,妙語連珠,真是妙人!”

“不敢當,少卿兄的談吐才着實令我佩服。”

裴瑜雖是恭維,但語氣認真。經過方才的談話,他确實是感受到了官少卿為人的魅力,幽默風趣又飽讀詩書。

此人若在京城,怕是為萬千少女所迷。就是不知為何躲來這隴西地界。

說話間,官少卿拿着酒壺,來到裴瑜身旁,替他斟酒。

裴瑜起身去接,坐下之際,腰間香囊意外碰上官少卿的佩劍,發出清脆的響聲。

裴瑜心中一震,立即解囊查看,看見那只玉兔完好無損,這才放下心來。

官少卿只看了一眼,便明白了過來,有意調笑道:“裴兄這只兔子看來是佳人所贈啊。”

裴瑜笑了笑,算是無言承認。

官少卿盯着裴瑜的臉,看了一會,說道:“那裴兄這兩日可不要往西街去,郡主彩樓招親,裴兄若是選上了,豈不可惜?”

1、摘錄自《詩經》的《周南.關雎》篇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