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亡國公主
亡國公主
陽堯一向優秀。
這次是接連而來的打擊太讓人措手不及,他才短暫地低迷了一陣子。
接下來若有人拉他一把,或者即使沒有人去拉他,只要給他一些時間,他也能自己站起來。
他從前一直以為雲初在他心中算不得什麽,可她做出那樣的事,再手無寸鐵地站在他面前的時候,他竟然還是不舍得傷害她,那時候他就知道,他的心已在自己都未曾察覺到的時候,交出去了。
可終于看清自己的心,卻又堪堪和她錯身而過,這感覺實在不怎麽好。
比他更憤怒的,是程亞和徐特助,一個尚未來得及開始,一個尚未來得及把自己的心對她說明白。
他們把雲初消失的責任歸咎在了陽堯身上,那之後打擊陽堯依舊不遺餘力,仿佛這樣便能減輕幾分,自己錯過她的遺憾。
彼時,他們的身份資源差距已巨大,陽堯在二人面前毫無還手之力,那之後潦倒的一生,無需再繼續看下去,便能預測得到。
何況,她臨走前,還在他心上不輕不重地剖開了一刀,讓他在最後才察覺到自己的情感,而後一生都在懷戀,一生都在悔不該當初。
虛空裏,雲初默不作聲地在鏡像前站着,楊初站在一邊,擡頭看着那鏡像的神情裏,已沒有了癫狂。
她的神思恢複了清明。
可和雲初說話的時候,她卻依然不願意把目光從那鏡像上移開,仿佛看到陽堯颠沛流離的下半生,便能讓她心情舒暢些。
“謝謝你。”
她的聲音很柔軟,已變得平靜。
道謝的音調遲緩,并非因猶豫,而是因為輾轉着心事。
雲初嘆息了一聲,溫柔地擡手,覆蓋在了她的肩上,強迫着她的眼從那鏡像的方向離開。
“都過去了。”
“他已得到應有的懲罰,去吧。”
楊初最後看了她一眼,默不作聲點頭的時候,眼裏似乎帶着一點淚光,蘊藏着千言萬語,卻終未說出。
她了卻前程,也該踏入輪回了。
雲初再次穿越之前,被舒敏拉着問了許多問題。
關于任務如何執行,如何判斷形勢。
有些疑問顯得有些不合時宜,可看到她那求知若渴的眼,雲初還是耐心回答了。
這系統裏也不知有多少癫狂的靈魂,若只憑她一人,也不知何時才能完成所有的任務,有人願意幫忙,她自然是歡迎的。
只是舒敏一生經歷凄苦,又枯燥乏味,未必能應對那些情況,也不知她能堅持多久。
雲初坐在銅鏡前,以手托腮,一邊忍耐着過多記憶導入的不适,一邊漫不經心地想着。
“公主,陛下來了。”
先侍女的聲音而來的,是一股若有若無的暗香,雲初聞言轉過頭,看到的是穿着鵝黃色襦裙的侍女。
那侍女面若桃花,妝容精致,很是養眼。
這一次,她是穿越到一位亡國公主身上。
所謂亡國公主,便是使國亡的公主。
公主封號為麗初,天生國色,生母是皇帝最為寵愛的貴妃,母親生她時難産而亡,故她自小被養在皇後宮中。
皇後一向不喜貴妃,自然也不喜麗初。
麗初繼承了母親的國色,又青出于藍,皇帝一直很喜歡她。
皇帝膝下子女不多,皇子僅三位,公主更是只有麗初一人,所以她自小萬千寵愛在一身。
除二皇子外,其他子女皆非皇後所出。
麗初自小生得冰雪可愛,幾位皇子對她都多有偏愛,又憐她生母早逝,養在皇後宮中,被皇後磋磨,故平日裏多照顧着她。
變故發生在她十二那年的生辰,皇帝大宴群臣,在宴會上喝了幾杯酒,說要為她擇一個合适的夫家。
二皇子一向面冷,倒是沒直接表現出來什麽,只是臉色更冷了些,大皇子和三皇子卻是當場不悅,立即進言稱麗初尚小,此事不急。
皇帝在宴會上沒說什麽,心裏卻是記住了,而後仔細觀察,竟發現了些以前從未發現的事。
他的那幾個兒子,或多或少,都對麗初有私心。
這發現讓他驚駭,可他又舍不得懲罰麗初,只能尋個由頭,讓麗初早早地嫁做人婦。
他為麗初擇的夫婿,是右相家的長子,容顏倜傥,文治武功都十分不錯。
婚已定了,再住在宮中就不合适了,皇帝斥巨資,打造了公主府,讓麗初搬過去了。
皇帝本以為,這樣便能把那些尚無人察覺的事情掩蓋下去,卻沒想到,那才是悲劇的開始。
麗初搬出宮中不過月餘,右相長子便無故遇刺,後雖搶救回來了,身上卻落下了殘疾。
朝野震驚,大理市最後查出的真相卻沒有公開,只成了密函遞到了皇帝的手上。
那之後,右相無故被貶,大理市牽扯到那樁案子的官員,也慢慢為帝不喜。
真相如何,竟無人知曉了。
不知從何時起,坊間有了傳言,麗初公主天生命硬,出生即刻死生母,如今剛剛訂婚,又致未來夫君殘疾,是天煞孤星,不該留存于世。
又有傳言,麗初公主雖國色天香,卻仗着天寵,驕橫跋扈,因不喜皇帝賜婚右相長子,才找人刺殺,後來事情敗露,皇帝是為了包庇她,把這件事情按了下來。
那些傳言四起,麗初的名聲便有些狼藉了,再難尋良配。
之後麗初又當衆表示,自己不願成婚,願去護國寺,從此青燈古佛一生,被皇帝駁回,安撫了幾句後,讓她安心居于公主府,卻是沒再賜婚。
又幾年,麗初容顏越發令人驚豔。
皇帝未再指婚,給大皇子和三皇子選妃的時候,卻又出了變故。
成為皇子妃者,都出生富貴,後來成了皇子妃,也非忍氣吞聲之人。
兩位皇子行事越發荒誕,也越發無所顧忌,尤其是在成婚之後,或許是自以為有了完美的掩護,所以再不避諱。
公主府門庭若市,日日笙歌。
這是傳言。
真實的情況如何,其實沒有人想知道。
衆人看到的,是兩位皇子為她神魂颠倒,皇帝嬌寵,不治任何人的罪,只不聞不問。
這原本沒有什麽,皇家行事荒誕一些,縱使招文官記恨,只要不禍國殃民,食民脂民膏,也只是幾句暗地裏的閑話。
只是這些東西,卻讓皇後妒忌了,她是一國之母,身邊總有人察言觀色,很快發現了她對麗初的不喜。
後來皇後錯信小人,被挑撥後,根深蒂固地認為,麗初在,則國不安,堅持打殺了她。
後來又跪在皇帝面前,以死觐見,求皇帝勿為妖女誤國。
再後來,大皇子與三皇子紅着眼上了大殿,皇後跪着的身再沒起來。
皇帝一夜之間蒼老了許多,後有藩王謀反,國家動蕩。
左相在國将破碎之時挺身而出,後黃袍加身,成了新的帝王。
只是寶座未坐穩,又有外敵來犯,千年文明,毀于一旦。
麗初成了歷史裏的罪人,後來的史書是這樣記錄的:前朝有帝姬麗初,天生國色,禍亂後宮,使皇家不寧,又有皇後善妒,引狼入室,後又遇外敵來犯,離朝故亡。
“我不知道事情怎麽會變成這個樣子。”
“我明明什麽都沒有做!”
系統裏,她失去神智的靈魂,喃喃自語着,飽含着悲痛。
她的願望,是讓斷裂的文明能存續下去,讓她不再是歷史的罪人。
雲初在梳妝臺前站了起來。
明日是她十二歲生辰,也是她命運的第一個轉折點。
“參見父皇。”
她俯下身去,動作只做到一半,便被疾步而來的人擡手扶了起來。
“好了,快起來,又沒有外人。”
她擡起頭來,入眼的臉上有溫和的笑,卻又自帶久居高位的氣勢。
“明日便是你的生辰了,可有想要的東西?”
雲初乖順地低下頭,皇帝的目光是慈祥而柔和的,看着她的時候,卻又分明帶着一點恍惚。
仿佛……是在透過她懷念着什麽人。
“父皇,您能和我說說母妃嗎?”
她偏了偏頭,目光裏帶着幾分狡黠,問他。
皇帝明顯愣了一下,而後臉上的懷念更加明顯。
“你的母妃啊……”
雲初安安靜靜地聽着,從那幾乎含着動人情感的聲音裏,聽出了深深的眷戀。
所以至少,皇帝對她的寵愛是真的,只要她提出的要求不是太離譜,他應該不會猶豫。
所以……也就不必那麽彎彎繞繞了。
“父皇,我有問題想問您。”
她仰起頭來,目光裏帶着幾分天真,又有幾分迷茫。
“您前幾日讓內務府送來畫像,是什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