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登報

登報

“真登報了啊?一萬塊錢也太多了吧?”

李愛民和黃珊怎麽也想不到豔麗姐會直接把怎麽給餃子保鮮的問題登報。

“三個臭皮匠勝過諸葛亮嘛,反正咱沒想出什麽好辦法,不如登報向社會公開征求辦法,正好還能順便給鄭記打個gg。”

鄭豔麗抖了抖手裏的報紙,這個辦法還是前夫教她的,他都能登報尋人了,她為啥不能登報尋求冷凍保鮮技術呢?

一萬塊錢現在可是筆大數目,今天早上已經有不下三個記者來要求采訪鄭豔麗了。

現在地方出一個萬元戶都能當新聞宣傳,竟然有人能掏出一萬元就為買個什麽?延長餃子冷凍保鮮的方法。

真是新社會新風尚。

百京報的記者擺弄着單位的攝像機,先給鄭記的門頭來了一張。

招牌上鄭記兩個字寫的勁道有力,門頭裝飾的簡潔大方,還貼了工廠開門的通知,紅紙黑字。

記者滿意檢查自己拍好的照片,一篇新聞這就有了,名字就叫《改革開放新政策,女人也能當老板。》

多勵志。

出來一趟可以歇半個月了,鄭豔麗這個人身上有太多可以挖的點。

剛剛他還在路人口中得知鄭豔麗竟然還是個寡婦,帶着四個孩子北上讨生活,靠着自己一雙手打拼出來這麽大的家業。

據說百京城裏現在很火的麻辣燙也是鄭豔麗發明的。

郝幸福麻辣燙一天能賣上千份。

Advertisement

了不起,真是婦女能頂半邊天。

新出爐的報紙上登了個白撿一萬元的大新聞這事,立馬席卷了整個百京城,甚至還有向周邊擴散的趨勢。

“他姨你看沒看今天的報紙,上面登了個新聞說是誰能讓餃子保鮮時間長就給誰一萬塊錢。

一萬塊錢啊!!”

“誰家不會包個餃子啊,這不是白送錢嗎?”

“不是包餃子,是要餃子的冷凍保鮮技術,就是看誰能把餃子保存的時間長還不變味。”

“給我報名,我家餃子可以存一個冬天呢。”

這樣的話在百京城裏到處都是,幸虧報紙上留的聯系方式和地址都是報社的,要是留鄭記的地址,估計不到下班鄭記門口人就該堵滿了。

現在被堵滿的是報社門口,上到社會精英,下到大字不識的,都說自己有法子給餃子延長保鮮時間。

李愛民和黃珊都在報社裏和編輯們一起處理,鄭豔麗跑去帶孩子們和沈平去吃法餐了。

馬克西姆法式餐廳開在了翠花胡同附近。

鄭豔麗和沈平騎着自行車帶着四個孩子,連坐自行車都泾渭分明,大燕和三燕坐在鄭豔麗的二八大杠上,二燕和四燕坐在沈平的車上。

馬克西姆是百京城裏第一家法式餐廳,剛開業沒多久,沈平就拉着她們來吃飯。

沈平今天穿了一套西裝,帶着金絲眼鏡,難得的打扮了一下,更顯得他豐神俊朗,如玉君子。

大燕她們也打扮了一番,穿的是裙子,領口還有一個蝴蝶結,孩子們站一排,乖巧可愛。

馬克西姆剛開業,大門口就有好多人在排隊,沈平牽着鄭豔麗的手緩緩走進餐廳門,旁邊迎賓的服務員伸手歡迎她們還說了一句。

“茲德拉斯特維傑。”

鄭豔麗一臉懵,沈平悄悄附在她耳邊,給她解釋道:“這是俄語你好的意思。”

她聞言回了個笑容。

沈平眼神一直跟着鄭豔麗,見她回了個笑容他也跟着笑。

連最讨厭沈平的大燕看到了這麽和諧的一幕,都生不起讨厭沈平的心思了。

馬克西姆餐廳裏面地板擦的能反光,大燕看着這麽幹淨的地板感覺都能拿鏡子照了,耳邊還有優雅的鋼琴聲。

餐廳裏面大家說話聲音都小小的,彩色玻璃在餐廳裏投射出彩光。

桌子上燃着蠟燭,二燕一直在環顧,好浪漫。

沈平把菜單上看不懂的語言全都翻譯成中文,耐心給鄭豔麗和大燕她們講解。

“沙拉就是把好幾種蔬菜切碎撒上醬料。”

“切成小薄塊的牛肉在外國就叫牛排。”

“土豆泥就是搗碎上鍋蒸熟。”

沈平把每道菜都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概括了一遍。

“停,你說完都讓人覺得沒食欲了,旁邊服務員看你的眼睛都紅了,氣的。”

鄭豔麗悄悄附在沈平耳邊提醒他。

主要是這個服務員氣的臉都綠了,穿的燕尾服後面那兩個尖尖差點變成剪刀來剪沈平的頭。

“叔叔,後面這幾道是什麽?”二燕倒很喜歡沈平介紹菜品這個環節,剛進來的時候,她很不适應這裏的環境又看不懂菜單,尴尬無措,像是又回到了國營飯店被嘲笑那一刻。

“之前我在美國留學的時候,好不容易攢錢鼓起勇氣去西餐廳嘗個鮮兒,進去之後就點了一個這道菜。

等了大半天,服務員給其他人都上完菜了就沒有我的,我就問那個服務員說我的菜還沒好嗎?”

“你們知不知道那個服務員怎麽說?”

沈平特別有心情地賣了個關子。

“怎麽說?”小孩子都很好奇。

“他說先生你點的歌早就放完了。”

沈平還模仿那個服務員佯裝無奈的伸手聳了聳肩,連一旁綠着臉的服務員都被他逗笑了。

鄭豔麗在一邊點餐,點了六份牛排,土豆泥、沙拉、南瓜湯,還有一個甜點蛋撻。

牛排上來時還帶着血絲。

“真新鮮,剛從牛身上喇下來就送過來了。”大燕觀察了一下這個牛排,無從下筷,也沒給筷子。

只有刀和叉。

大燕也難得的無措。

沈平看到了這一幕,左手拿起刀右手拿起叉,又生動的給孩子們上了堂禮儀課。

“我之前吃西餐的時候還被人嘲笑過不會用刀叉,回去之後我就奮發圖強。”

他切了塊牛排送進嘴裏,慢條斯理的說:

“吃個饅頭我都拿着刀切。”

鄭豔麗和大燕她們也學着沈平的手法吃着牛排。

刀和叉在打架,不過用慣了還可以。

沈平見她們幾個都學會了才停下手裏的動作,四燕年齡小,拿着叉子就把整個牛排都叉了起來,吃的嘴邊都是醬汁。

“不過我還是更喜歡随心所欲的吃,想怎麽吃就怎麽吃。”

沈平也學着四燕那樣叉起整塊牛排,不羁地用嘴咬着吃,絲毫不在意別人投來的異樣眼光。

他們沒有點前菜還沒有點鹹點心,完全沒有跟着法式點餐禮儀走,早就引起了餐廳其他人的注意。

可這次連最敏感的二燕也不在意了。

沈平的四合院早就交接好了,但他準備重新裝修一下,還特意來問了一下鄭豔麗和大燕她們對于房子裝修的意見。

鄭豔麗沒什麽意見,上輩子她就這樣對于裝修房子這種太費心力的事不願意幹,幸好她也不挑。

裝修成啥樣她都樂意住。

大燕她們倒是很有興趣,這還是她第一次擁有自己的房間呢。

說是裝修一個好好的四合院也不能給改成小洋房別墅設計,只能往中式四合院的風格裝修。

沈平還把四合院牆給打通了,留着給楊老太方便出入。

大體上的設計和家具的采買,沈平都和鄭豔麗報備。

四合院地方大,房間一人一間還有剩的。

正好留給大燕她們一人一間,小孩子房間的裝修他讓小孩子們自己選。

沈平還打算留出一間采光很好的房間,全給改了,改成書房。

報社裏都快被人擠滿了。

“豔麗姐倒好,帶着家人去吃法式大餐,把我們兩個丢這兒了。”

李愛民說話還酸溜溜的,他承認一開始對豔麗姐有超出友誼的情感,但是一來鄭記看到沈平的那一刻,他就知道,自己是沒有機會了。

那個人看着豔麗姐的眼神,專注認真,仿佛再也插不進第三個人。

而且。

李愛民自問自己是沒有那麽大的勇氣當四個孩子的後爸。

黃珊也知道他的心思,白了他一眼。

“你要還是三歲孩子,豔麗姐也帶着你去。”

他倆正在報社裏篩選。

這麽多人,一個比一個離譜。

有說凍起來的,還有說自己練了氣功可以用意念冷凍餃子,保證不變質。

“謝謝您啊,但是這太大材小用了,出門左拐,你去哪吧。”李愛民連本子都懶得記了,一個比一個離譜。

“出門左拐那是哪啊?你就讓他去。”

黃珊戳了戳李愛民,好奇問他。

“能是哪啊,百京市精神病院呗。”李愛民說起來還沒好氣,拿氣功凍餃子?怎麽不說拿氣功吸錢呢?這不是拿他們開涮嗎?

面了一百多人,也沒遇見一個靠譜的。

也不是沒有老實人老老實實來說辦法的,但是他們說的辦法,連李愛民都知道。

面到最後,連黃珊都失望了。

“要不然我們還是等霍爾曼回信吧,雖然慢點可是他靠譜。

這些人太不靠譜了。”

“再看看吧。”

後面還有幾位,至少要都面完,李愛民揉了揉太陽穴,頭疼。

最後一位是一個文靜秀氣的女孩,目測才十七八歲。

帶着死板的厚框眼鏡,說話也是不慌不忙。

“經過我的實驗,我的辦法可以有效延長餃子的保存期限。”

李愛民已經不記得這個是今天第幾個這樣說了,即使打不起精神還是常規問了一句:“能不能做到餃子不變質?”

女孩信心十足回答。

“可以。”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