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楊戬講喝茶(番外篇)
楊戬講喝茶(番外篇)
檀木長案上各種茶具依次擺開,雖然種類繁多,倒也不顯雜亂。
楊戬在長案那頭坐好,微笑道:“今天我來教大家怎麽喝茶。讓我們先從遠古的時候說起。”他拿起一段新鮮的茶葉,放進嘴裏嚼,“就是這樣,純天然食品,清爽利咽喉,消食且化痰。”
我插嘴道:“有點類似于現代的口香糖。”
楊戬點頭道:“沒錯。烹煮是後來才有的事情。”
我道:“哦?那是怎麽煮法?”
楊戬道:“拿一個鍋,放些新鮮的茶葉進去,加水煮。大概煮一刻鐘吧,撈起茶葉,加點糖或者鹽調味。”
我道:“有點像涼茶。”
楊戬道:“對。後來人們才發明了将茶葉烘幹保存的方法,以增加茶葉香味,同時延長保存期限。餅茶大概就是這個時期出現的。”
我道:“餅茶是不是有點像現代的普洱茶餅?”
楊戬道:“對。不過茶的品種應該有很大的不同。”
我道:“那餅茶該怎麽喝?”
楊戬道:“據三國時期的文獻記載,那時候人們是這樣喝茶的。師兄,遞把刀過來先,沒有刀拿你的鐵如意也行。”
我遞過鐵如意,問道:“你要幹嘛?”
楊戬舉起鐵如意往茶餅上一砸,“就像這樣砸一塊出來,先放在火上烤一烤,搗碎後擱在碗裏,澆上剛沸騰的滾水,再放點蔥、姜、陳皮下去,這個可以看個人喜好,想放什麽調料就放什麽調料,放完就能喝了。”
哮天犬舉爪:“主人,放臭豆腐可以嗎?”
Advertisement
我道:“臭豆腐是小吃不是調料吧?要我說還不如放點芥末下去。”
楊戬鄙視道:“師兄,你和哮天犬的喜好都不可恭維。”
我岔開話題:“那時候是不是每個地方都能喝到茶?”
楊戬道:“不是。那時候喝茶基本是蜀地老百姓才有的習慣,到南北朝時喝茶普及到南方貴族階層,直到唐代時,市井間也很少能見到茶水。”
我道:“所以說唐初跑到長安市集裏找到一間茶館基本是不可能的。”
楊戬道:“沒錯。不過盛唐以後應該能找得到。”
我道:“那麽唐朝人喝茶跟前人有什麽不同?”
楊戬道:“沒什麽變化,煎茶的方法基本上沿襲了三國時期。敲一塊茶餅下來,烤一烤,烤完要搗得粉碎,跟蔥、姜、棗子、橘皮、茱萸、薄荷等調料放進水裏煮,稱之為茗粥,煮完就能喝了。”說着遞過一碗茶來,“師兄,你要不要也試試?”
我道:“這種東西能喝嗎?放那麽多調料下去跟鹵鵝有什麽區別?”
楊戬點頭道:“所以茶聖陸羽就掀桌了,說這是溝渠間棄水。”
我問道:“那他有什麽好建議沒?”
楊戬道:“在他的着作裏,他記載了另一種煎茶的方法,不加調料單用茶煮,再加點鹽。具體的我們來示範一下。依然是先敲一塊茶餅下來,放到火上烤,要不停翻動,然後離火五寸晾涼,讓原先卷曲的茶葉舒展開來,再烤多一次。”
我道:“還真是麻煩!”
楊戬道:“等烤到差不多的時候,乘熱搗碎,放到火上再烤一次,最後放進紙袋裏備用。然後我們來煮水。”
我道:“煮水有什麽講究沒有?”
楊戬道:“煎茶用的水最好是山泉,其次江河之水,井水最末位。水開始沸騰的時候放鹽,然後先舀一瓢水出來,往沸騰的水中放先前搗碎的茶末,攪一攪,讓它沸騰一會後倒入剛才舀出來的水止沸。最後舀到碗裏邊,讓浮沫均勻分到每個碗裏。這些浮沫非常重要,是評價你的茶煎得好不好的指标之一。陸羽是這樣形容浮沫:又如回潭曲渚,青萍之始生;又如晴天爽朗,有浮雲鱗然。”
我道:“據說高手還能讓浮沫酙成各種花紋來,高手們時常在一起切磋,稱之為鬥茶。”
楊戬道:“沒錯。等到宋朝的時候,上述的煎茶法便不再流行,點茶法取而代之。”
我道:“點茶法又有什麽特別的地方?”
楊戬道:“前面還是一樣的敲茶餅,先烤後搗碎。然後把茶末放在碗裏,加少量沸水調成糊狀,再加沸水至滿。也可以注入全部的沸水,不過要一邊加一邊用茶筅攪,讓茶末上浮,形成粥面。茶末久聚不散的才算好茶湯。”
我道:“這種方法我好像在扶桑國那邊見過。”
楊戬道:“對,他們叫做茶道,有很多不同的流派傳承至今。而中土自明朝以後,散茶沖泡法開始盛行,唐宋流行的煎茶點茶基本上見不到了。”
我道:“哦?那是怎麽一回事呢?”
楊戬道:“明朝初年太祖朱元璋頒布了一項诏令,宣布全國不再使用團茶餅茶,上貢只能用散茶。自此餅茶退隐江湖,散茶從此開始稱霸茶壇。”
我道:“因為團茶餅茶制作起來太複雜了,朱元璋也是為了減輕老百姓的負擔。”
楊戬道:“不過他一定沒想到,他這個诏令竟讓傳統茶藝産生質的飛躍,出現了沖泡法,并且很快大行其道,傳播四方。”
我道:“沒錯。同過去的煎茶點茶相比,沖泡實在太簡單了。一壺水,一把茶葉,再加一個茶盞,搞定!”
楊戬道:“這只是最簡單的過程。沖泡法對于茶具、水質、沖泡方法的要求也很多,在這方面,咱們作者的老家流傳有一套沖泡工夫茶的方法,是不是要拉她出來講解一下?”
我道:“作者死開,不要影響主角出場率!”
楊戬道:“那只好由我來說了。有人說泡工夫茶需要十種茶具十八道程序,其實沒有那麽複雜。我們就借用最常見的一套茶具來說好了,茶盤,茶杯,茶盅,還有燒水的器皿和裝茶葉的瓶子。”
我道:“那我來幫你燒水好了。”
楊戬點頭道:“好。水的選擇依然參照陸羽的《茶經》,山泉最好,江河之水次之,井水最差。”
我道:“水開了,師弟。”
楊戬道:“先用開水洗杯,然後放茶葉進茶盅裏,倒水。倒水的時候不宜把水壺舉得太高,以免沖掉茶葉的香氣。第一遍是要洗去茶葉中可能有的不幹淨的東西,這一遍的茶湯要丢掉。倒水泡上第二遍,蓋上壺蓋稍微悶一下就好。倒茶的時候,一般這樣兩個步驟就夠了,先是關公巡城,即來回不間斷地往各個杯子裏低斟茶水,使每個杯子裏的茶湯顏色均勻一致;然後是韓信點兵,當茶盅裏的茶湯比較少的時候,依次往各杯裏點斟。”
我道:“他們用的杯子都很小巧。”
楊戬道:“沒錯。最大的也不會超過一口,品的是茶,而不是為了解渴。好了,師兄請吧。滋味如何?”
我品了一口,道:“甘香繞喉。”
楊戬道:“這只是最簡單的工夫茶泡法,一般沖泡的都是烏龍茶。而綠茶、紅茶以及普洱茶都有它們自己的沖泡方法。比如綠茶就适合用玻璃杯沖泡,紅茶和普洱茶可沖泡可煮;紅茶還可以加點牛奶進去變成奶茶。”
我道:“那麽,複雜的工夫茶是什麽樣的?”
楊戬道:“茶具會比較多,比如茶匙,瓷質茶盅也可以換做紫砂壺;至于沖泡方法也會複雜得多。”
我道:“這只是一個地方的沖泡法,其他地方呢?”
楊戬道:“沖泡法在每個地方都不大一樣,像蜀地有長頸茶壺,而羊城的早茶基本不是為了喝茶,而是吃早點。如果一個老廣州跟你說:‘我請你飲茶。’十之八九是請你喝早茶,小籠包、蝦餃、糯米雞、春卷,各種點心看得你眼花缭亂,相比之下,喝茶倒是其次。”
我道:“這個早茶我喜歡。”
楊戬道:“話說今天的課已經講了很多東西,就到這裏吧。”
我道:“大家各回各家吧!我們下期再見。”
楊戬道:“如果有的話。”